理大研究: 逾十分一港人於疫情爆發一年後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與徵狀嚴重程度有關
2022年5月25日
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隨著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放寬,社會上各種活動亦逐步「復常」。在「疫境」的陰霾下生活,令人身心俱疲,不少人對抗疫感到厭煩之餘,更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擾甚或創傷。精神未能「復常」,容易衍生種種問題,情況不容忽視。
社會大眾應正視疫情造成的創傷後遺症徵狀,留意自己的身體、情緒、行為及社交狀況的變化,一旦出現相關徵狀而影響生活,且持續一段時間,便應向專業人士或社福機構尋求協助
岑浩强教授
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理大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兼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團隊在 2020 年獲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開展一項混合式研究,透過電話調查及深度訪談,了解市民於疫情爆發一年後出現精神創傷的普遍程度,從而找出疫情對市民的精神健康之影響;另一方面,亦希望找出遵從抗疫措施相關的社會人口特性,並探討影響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年長群體)接種疫苗的因素。有關研究結果已於本年四月份在學術期刊 BMC Psychiatry 及 BMC Geriatrics 上發表。
是次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大型電話訪問,團隊於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2 月,即本地疫情第四波期間(疫情爆發後約一年),以電話訪問超過 3,000 名市民,當中近七成 (69%) 受訪者為年齡介乎 18 至 59 歲的成年人士,以在職人士居多。調查發現:
- 超過一成 (12.4%) 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PTSD symptoms),反映他們可能存在創傷後遺症
- 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較大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的徵狀
團隊指出,進行訪問時,本地疫情已持續超過一年,市民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的普遍程度,已比疫情爆發初期為低,反映市民較掌握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但同時對疫情反覆開始感到麻木。
在防疫措施的遵從性方面,研究發現:
- 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較高的已婚女性,較願意遵從不同的防疫措施
- 在各項防疫措施當中,受訪者認為保持良好的手部和環境衞生最為困難
- 近四成六 (45.6%) 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當中多數是擔任家庭照顧者,教育程度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
團隊亦發現,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和創傷後遺症徵狀的嚴重程度有關。每天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一方面會更遵從防疫措施及相關建議,但亦會有更嚴重的創傷後遺症徵狀。
研究的第二部分為定性深度訪談,藉此深入了解社會上的較年長的群體面對疫情時的精神狀況 (包括他們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以及對接種疫苗的態度。團隊在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2 月(即第四波疫情期間),先後與 31 位 65 歲或以上長者進行訪談,當中近七成為退休人士。團隊發現,受訪長者認為新冠病毒傳染性很高,疫情下,他們大多避免外出運動,很多恆常活動亦需要暫停,大部份人感到擔心、無助、憂鬱,甚至有個別受訪長者表示沮喪。
研究團隊透過訪談了解長者對接種新冠疫苗的態度,發現他們在考慮接種疫苗時,主要受到個人經歷及身邊親友意見所影響。對新冠疫苗認知不足、文化及朋輩影響,是其中導致他們對疫苗卻步的原因。脆弱的社交網絡和缺乏家庭支援,更是他們接種疫苗的最大障礙。
帶領是次研究的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理大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兼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指出︰「疫情發展一段時間,及至第四波疫情(即調查進行期間) 時稍為緩和,但長者仍然承受著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處於壓力狀態而不加以管理,對情緒及日常生活會帶來負面影響,長遠而言,更可能導致精神健康問題。」岑教授補充,社會朝著「復常」方向發展,市民的精神健康同樣須要「復常」,他呼籲社會大眾正視疫情造成的創傷後遺症徵狀,留意自己的身體、情緒、行為及社交狀況的變化,一旦出現相關徵狀而影響生活,且持續一段時間,便應向專業人士或社福機構尋求協助。
團隊成員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蕭婉文博士建議,社會除了須向長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資訊,應投放更多資源在長者的支援網絡,特別是強化長者於疫苗接種前、後的支援,以釋除他們對接種疫苗的種種疑慮。她說︰「社會各界所提供的防疫物資及資訊,成為長者最大的支援,我們建議強化非政府機構與長者的連繫,以支援他們身、心健康需要。」
岑教授表示,理大團隊期望繼續與不同的非政府機構合作,針對疫情下支援長者的身、心需要,作出專業建議和支援,亦希望於可見將來,政府、學術界和社福界能建立起一個協作網絡,加強支援市民的精神健康。
***完***
詳情查詢
甘家慧女士
傳訊及公共事務高級經理
- 3400 2128
- ellena.kam@pol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