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Photo 1

理大举办香港首届辅助技术研讨会 促进社福及医疗行业的科技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辅助技术研究中心早前(12月14日)联同工程及医疗义务工作协会,於校园合办「辅助技术装置的演进:迈向平等机会与提升生活质素之路」研讨会。活动汇聚约300名来自非政府组织丶公私营医院丶复康诊所及政府部门的职业治疗师丶物理治疗师及业界专业人士参与,分享对香港辅助技术设备最新发展的见解。 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教授丶港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理大辅助技术研究中心荣誉顾问陈帆教授丶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及辅助技术研究中心总监方乃权教授,以及工程及医疗义务工作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张健民先生为研讨会揭开序幕。 岑浩强教授致辞时表示:「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多年致力提供顶尖教育以培育医疗社科专才,推展创新及具影响力的科研以解决复杂的社会和健康挑战丶提升人类福祉。理大辅助技术研究中心首次与非政府组织工程及医疗义务工作协会合作,举办以辅助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参加者可以通过探索辅助科技的现况,重新思考它对香港社会,特别是残疾人士的影响。」 研讨会邀请了十位来自健康科技领域的杰出代表进行演讲,并展示八款辅助技术设备。陈帆教授分享其对辅助技术设备显注提升生活质素的看法。他表示:「在推进辅助技术的路上,得到服务对象由衷的感谢是我们最大的回馈。试想像当有人说『我曾经需要别人喂食,但现在我可以自己进食』时的喜悦丶『我曾经因为需要别人帮忙清洁身体而感到羞愧,但你让我自己做到丶重拾尊严』时的如释重负丶『站起来走路是我的梦想,使用外骨骼让我梦想成真』时的感动。这些常被忽视的简单日常,对於那些无法独立完成的人来说,却代表着巨大的成就。你们的支持和关怀对他们意义重大,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方乃权教授表示:「现时香港有约50万名残疾人士,随着人口老龄化,估计未来对辅助技术有需求的人口或增至100万人,因此具迫切需要研发辅助技术设备,以支援残疾人士及其照顾者。辅助技术研究中心将继续倡导并加强香港及大湾区辅助及康复技术的研究丶开发和商业化发展。」 是次研讨会加强行业交流及合作,提升公众对辅助技术的认知,并把知识转化至社区层面。工程及医疗义务工作协会总干事尹家碧女士期望辅助技术设备能帮助有需要人士提升生活质素,实现更充实的生活。   ***完***

2024年12月20日

辅助技术研究中心

Photo 1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 成立中国纺织艺术中心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宣布,合作成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中国纺织艺术中心(中国纺织艺术中心),以善用着名中国纺织艺术收藏家贺祈思先生(Chris Hall)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承诺捐赠的近三千件中国纺织艺术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透过学术研究丶教学丶培训丶公众教育及出版项目,推动全球对中国古代纺织艺术丶历史和科技的研究丶传承和创新。 成立中国纺织艺术中心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今天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先生丶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丶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及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女士见证下,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与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学生及环球事务)杨立伟教授代表双方签署。 结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中国历史丶文化和艺术,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在纺织丶时装和设计方面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科研实力,中国纺织艺术中心将引领和推动中国古代纺织品的研究丶教育丶出版和创新性应用,聚焦课题包括中国纺织品历史与考古丶中国服饰史丶纺织品科学研究丶纺织技术史丶丝绸之路等。 中国纺织艺术中心将为理大人文学院丶时装及纺织学院丶设计学院,以及其他学院及学系的教学丶研究和外展活动提供重要资源,让师生能近距离研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藏品。理大亦会善用藏品作为教材,并计划开办中国纺织及丝绸历史相关的课程。理大亦将与博物馆合办教育项目,包括专题课程丶研讨会丶工作坊和出版物等。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先生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理大合作成立的中国纺织艺术中心,是推动全球对中国纺织文化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平台,让年轻一代发掘中国纺织品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彰显双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我们衷心感谢贺祈思承诺向博物馆捐赠他的中国纺织品收藏,此乃全球最全面和最重要的中国历史纺织品收藏之一。本馆将透过展览丶学术研究及教育项目,推动中国纺织品的展示丶研究及国际交流。」 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表示:「中国纺织艺术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理大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推动中国纺织文化研究丶教育和传承创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理大作为世界级创新研究型大学,多年来在纺织丶设计领域的学术和研究成就得到国际的肯定和认同。是次合作将发挥双方优势,透过不同方式让珍贵纺织藏品在研究丶教学丶当代时装和设计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大影响力,提高全球对中国古代纺织艺术的认识和欣赏,同时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明年首度公开展览 香港知名中国纺织艺术收藏家贺祈思先生承诺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捐赠其中国纺织艺术收藏,包括近三千件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至21世纪的藏品,涵盖的重要类别包括明清补子丶宗教类纺织品等。此收藏配有丰富的研究资料,如纺织品样本,将为研究中国纺织史及其收藏史提供关键资源。 贺祈思先生将於2034年正式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捐赠其收藏,并同意博物馆从2024年12月起将其部分藏品转移至馆内,以承诺捐赠的形式出借给博物馆使用,令博物馆可以利用中国古代纺织品最全面的收藏之一。博物馆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举办以中国历代丝绸文化,以及文明交流为主题的大型丝绸通史展览,展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推动全球对中国纺织品的研究和欣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的摄影丶编目和数码化工作会由博物馆主责。 贺祈思先生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是我毕生心血的结晶,它见证了中国近三千年悠久的历史丶璀璨的文化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我很高兴这批珍藏能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安家,也期待借助中国纺织艺术中心这一跨学科国际研究和创意平台,让公众有更多机会欣赏我的收藏,更大地发挥其影响力,并相信在一流的策展丶研究丶教育丶文物保护和出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批收藏能为更多学者提供研究资料,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创作灵感,向普罗大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鼓励公众欣赏中国纺织艺术之美。」 有关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中国纺织艺术中心的资讯,以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展览内容,将适时於博物馆网站公布。   贺祈思先生讲解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贺祈思收藏」部分珍品。 ***完***

2024年12月18日

其他

Photo 1 copy

理大与南方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医学发展培育科研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南方医科大学上周(12月10日)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以创新科研推动医学发展丶培养医学人才,共同为全球医学和人类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在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玉润先生的见证下,合作备忘录由理大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及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叔文教授代表签署。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致力探索医学前沿技术的创新研究丶提升医学教育质素,全面提升两地医疗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医学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南方医科大学代表团此行到访理大,亦就联合医学研究丶教育及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开拓深度合作机遇。董澄教授介绍理大在创新科研与跨学科教育各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规划。刘叔文教授亦全面讲解南方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丶卓越成就及未来蓝图。 理大在医疗科技教研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扎实基础,并与包括南方医科大学在内的多间大学建立合作夥伴关系。代表团参观大学的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及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深入了解理大在科研设施与实验技术的领先优势。这些尖端技术与创新成果充分展示理大在医学研究的雄厚实力,并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提供丰富的科研基础。 ***完***  

2024年12月17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Photo 1

理大推出太空主题计划 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积极参与国家航天任务,并致力培育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贡献国家航天发展。理大于 2024/25 学年推出太空主题计划「开拓月球:从探索到基地建设」,并于日前(12月7日)在校园举办公开讲座,由理大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波教授主讲,吸引来自94间粤港澳大湾区中学及国际学校的学生参加。 是次计划由理大主办及中国银行(香港)赞助,中国宇航学会和香港宇航学会作为支持机构。吴波教授深入介绍月球探索成果和发展月球基地的潜在方案,激发学生在问答环节中积极提问,展现他们对太空探索的浓厚兴趣。 太空主题计划还包括两场在线讲座和月球基地设计比赛;在线讲座将于2025年1月中举行,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赵奇博士及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工程师、工业中心航天器系统工程师林浩一先生将分别以「月球基地建造」及「国家的太空探测历程、影响及香港本地贡献」为题进行演讲,为学生讲解更深入的航天知识。 至于月球基地设计比赛亦已开始接受报名,参加学生可组成队伍,根据所选主题设计切合航天员需要的工作站,并为基地将来的发展提出创新意见。欢迎粤港澳大湾区中学的中三至中五/高一至高二学生或国际学校的九至十一级/十至十二级学生参加,提交提案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28日。 有关太空主题计划「开拓月球:从探索到基地建设」詳情,請瀏覽:https://www.polyu.edu.hk/geo/space/   ***完***

2024年12月16日

环球事务处

Prof Daniel Lau_wesite

理大研究创建极化vdW异質双层数据库 助探索崭新二维材料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研资局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支持

二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记憶体等电子元件,不同的二维材料通过范德瓦尔斯(van der Waals,vdW)作用堆疊成层后,更有机会合组成具备新特性的异質双层,适应更多用途。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人员提出为特定的vdW异質双层建立数据库,以筛选出具发展潜力的材料,有望为未来纳米电子学、光子学和自旋电子学发展带来启示及深远影响。研究项目获2024/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委)及研究资助局(研资局)「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支持。 研究项目「极化范德瓦尔斯异質结数据库︰从理论预测到材料实现和物性表征」由理大应用物理学系纳米材料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刘树平教授带领,共获约355万港元的资助金额,为期48个月。该研究与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季威教授合作进行。 二维vdW异質双层材料的不同组成单层均擁有丰富且独特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蕴涵庞大科研潜力,有助科学家探索新颖物理发现和设计新一代电子设备。刘教授及团队在早前的研究中,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策略将二硫化钼(MoS2)和二硫化钨(WS2)合组成无扭曲、完美相称且晶体可外延生长的异質双层,并展示了超乎预期的压电性和平面外铁电效应。此项成果激发了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策略探索新型异質双层材料的研究兴趣,并推动团队建立vdW异質双层材料库。 长远而言,开发多功能的二维极化电子物料,对拓展下一代低耗能、高密度记憶体和集成电路至为关键,但目前对vdW异質双层的探索仍需要依赖反覆试验。获资助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模拟模型,从大量的二维vdW材料中加速筛选出具前景的极化异質双层,供进一步实验评估。研究团队其后并会强化模型,进行更精确的预测,以发挖出更多具有多功能特性的二维材料,并提供充实的数据库。 刘树平教授表示:「我们预期vdW异質双层材料能够解决目前二维铁电材料的可扩展性和表现问题,而这个项目的研究结果有望为构建高密度且节能的下一代非挥发性记憶体和内存记憶计算装置提供新见解。」 项目冀整合出适用于高密度非挥发性记憶体的vdW异質双层材料,促进学术界关注及探究vdW异質双层的铁电性,并推动新兴记憶体的商业实践。 「合作研究重点项目计划」旨在资助内地及香港跨学科、跨院校的合作研究重点项目,以持续提升内地与香港的研究成果与影响力。计划的六个重点资助领域为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海洋与环境科学、医学科学及管理科学。   ***完***

2024年12月16日

應用物理學系

Photo 1

理大与中华电力签署谅解备忘录 应用创新科技培育电力工程人才 共同推动香港电力行业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华电力)昨日(12月11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携手为香港培育电力工程人才,以应对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 在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中华电力总裁罗嘉进先生的见证下,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丶电力系统工程讲座教授及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锺志勇教授及中华电力营运及变革总裁唐连胜先生一同签署该谅解备忘录。 是次合作标志着理大和中华电力在推动电力工程教育和创新研究迈出重要一步,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业,为香港以至大湾区电力行业的人才培育和技术发展作出贡献。双方将共同运用元宇宙丶沉浸式虚拟实境系统丶虚拟实境丶扩增实境等崭新技术,为学生及业界开发创新的数码培训及学习材料。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的学生更有机会亲身体验电力行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有助他们了解行业的运作和发展,提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能力,而双方亦会探索学术及研究的合作机会。 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很高兴能与中华电力合作,是次合作是大学和业界携手培育电力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学术理论和业界经验实践的相互结合,不仅有助学生了解电力行业的运作和挑战,同时加强大学科研人员与业界专家的交流,共同探索创新技术应用的机会。香港拥有可靠度达世界级水平的供电服务,傲视全球很多大城市。要维持这个优势,需要源源不绝的专业人才,我们冀通过双方的合作,培养更多未来的行业领袖,为香港以至大湾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罗嘉进先生表示:「中华电力很高兴透过今次合作,进一步加深与理大的策略夥伴关系。电力行业正处於能源转型的重要时刻,人才和创新科技成为推动香港迈向2050年零碳城市的关键元素,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中华电力十分重视人才培训及创新科技应用,并以持续提升营运安全丶稳定供电及环保表现为己任。今次与理大的合作,将有助我们培育更多能源专才,配合社会及业界的发展需求。」   ***完***

2024年12月12日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

Photo 1

理大研发足踝复康机械人扬威消费电子展2025勇夺创新奖殊荣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开拓前沿领域的研究,并积极推动知识转移,将卓越科研转化为具影响力的应用方案,造福社会。理大首创的多模态足踝复康机械人,最近在享誉国际的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 2025)荣获「创新奖」殊荣,再次肯定理大 PolyImpact 的理念。 理大是香港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夺得这项殊荣,并连续两年在CES的「无障碍与老龄科技」类别中获得嘉许。继今年四月,於第4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後,由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副教授胡晓翎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研发的「智云行健步仪」荣获CES 2025创新奖,该项创新发明再次获得肯定,能有效协助中风偏瘫患者提升下肢运动功能,改善其行走能力。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健康科技对人类福祉至关重要。这个奖项彰显了理大追求卓越科研,并转化为带来可持续效益的创新解决方案,长远惠及社群。我们很高兴理大年轻学者在国际科技产品研究舞台上获得认可,理大将继续支持他们发挥所长,开拓更多具影响力的研究。」 中风是全球常见导致伤残的成因之一,中风患者需要透过密集且长期的复康训练,以恢复身体活动功能及提升生活品质。「智云行健步仪」是一款适用於中风後的足踝复康的机械人物联网装置,将外骨骼丶柔性气动肌肉丶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触觉感知反馈等多模式优势整合到单一系统中,装置设计轻巧,患者可自行穿戴,配置 9V 充电池可连续使用四小时,患者可随时随地进行自助复康训练,有效矫正中风後的足下垂和足内翻,改善中风患者的步姿及走路时的平衡。 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使用者可从手机应用程式因应训练表现得到即时指导回馈;医护人员亦可藉此进行远程监督,并对复康进度进行纵向管理以优化服务为中风患者提供经济实惠且方便使用的居家复康方案。 胡晓翎博士表示∶「这项技术和产品可以无缝地融入日常的复康服务中,方便医护人士更有效地协助更多中风患者。通过这种灵活的训练方式,我们希望能帮助使用者提升康复进展和日常活动能力,长远支援他们实现更自主的生活。」 胡博士亦於 2021 年联合创立初创企业泽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并计划於明年将「智云行健步仪」商品化。 一年一度的CES由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主办,作为代表奖项之一,CES创新奖旨在表彰在33个消费技术产品类别中的杰出工程和设计,评审小组由业界精英组成,包括传媒界丶设计师丶工程师等,评审准则包括创新性丶功能性丶美学和设计等。CES 2025将於2025年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届时理大将展出多个创新科研项目,涵盖医疗保健丶智慧城市丶视光学丶放射治疗丶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感应等领域。   ***完***

2024年12月10日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Photo 1

理大研究为制定新热浪预警提供框架 考量湿度及室内环境因素 有效评估热浪严重程度

全球高温热浪造成严重气候危机,每年高温死亡人数近49万,其中亚洲占45%。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团队发现,部分常用热浪指数未能全面评估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国家和地区的热浪严重程度,建议将湿度和室内环境因素纳入考量,并建立标准化的全球热浪预警系统,以有效识别危险热浪,减低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成果已於国际期刊《Nexus》发表。 长时间在户外高温下工作,有机会引发热应激丶脱水和热相关疾病。目前,全球没有统一标准来衡量热浪的严重程度,每个指数对危险热应激的定义亦不尽相同。由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地理资讯学和人工智能讲座教授丶土地及空间研究院副院长丶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丶赛马会「对地观测」创科实验室总监翁齐浩教授带领的团队,联同博士後研究员Pir Mohammad博士,比较全球六个常用热浪指数在识别危险热浪的准确性,包括日间最高气温丶湿度指数丶湿度丶湿球黑球温度丶致命热应激指数和通用热气候指数。 研究团队以2022年西班牙和美国,以及2023年印度发生的热浪气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基於温度和湿度的致命热应激指数在低湿地区的表现较理想,能区分受或不受极端热应激影响的地区,识别危险热浪日子。另外五个热浪指数则未能全面反映不同气候丶地理和气象条件国家和地区的危险热浪情况。 热浪致命原因不仅由高温引致,还受相对湿度影响,尤其在湿度持续较高的亚热带地区,如香港。是次研究显示,在潮湿条件下,即使环境温度只有摄氏28度,但饱和的空气湿度令人体难以蒸发汗液散热,体温快速升高,导致出现疲劳丶脱水或中暑等情况。研究团队建议,在评估热浪对人体健康影响时,尤其是长期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和农民,应将潮湿气候因素纳入考量,以增加评估准确性。 另外,现有热浪指数大多依赖当地气候部门提供的户外热图数据作评估,以香港暑热指数为例,主要以室外环境作为指标。然而,与高温相关的死亡个案大多发生於室内,在香港人烟稠密丶高楼林立的居住环境,天台屋和劏房住户首当其冲,承受酷热天气煎熬。随着全球暖化加剧,研究团队建议在评估室内热度时,应考量建筑物楼龄丶形态丶材料丶高温状况和空调系统等因素,并提出重新审视现有热浪评估机制,将气候条件和人类适应能力因素,包括年龄丶性别和家庭状况等纳入考量,以建立全球标准化框架来厘定危险热浪的阈值。 翁齐浩教授表示∶「了解气候变迁丶热压力与健康之间的影响,有助制定具针对性的热浪适应和缓解策略。是次研究突显了建立标准化全球热浪评估框架和预警系统的必要性,以应付日益严峻的全球暖化问题。各地政府亦应采取更完善措施,减少热浪带来的威胁。」 Pir Mohammad博士表示:「室内热度经常被忽视,室内与室外热度之间存在差异,结合两者热度数据,才能全面了解高温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以建立更精准的危险热浪评估方法。」 研究团队期望,气候科学家丶卫生研究人员丶政策制定者和社区能透过跨学科合作,提升热浪预警的效用,保障公众健康,应对气候变迁带来的挑战。 ***完***  

2024年12月9日

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

Photo 1

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领域合作与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於12月5日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丶绿色低碳技术及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发展与绿色转型。 在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与南方电网董事丶党组副书记刘启宏先生见证下,合作备忘录由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锺志勇教授丶南方电网总经理助理及人力资源部主任詹晓晖先生代表签署。 赵汝恒教授致辞时表示:「理大致力於通过跨学科研究解决重大社会丶技术和科学挑战,在能源丶电力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与丰富的经验。南方电网作为国家骨干企业,在电力系统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双方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电力领域的高品质发展,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援。」 刘启宏先生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合作将通过构建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丶深化技术创新融合等方式,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能源产业提供创新动力。南方电网期待与理大携手,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能源数位化丶智慧化转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理大与南方电网将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 (一) 人才培养:设立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重点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工程硕士与博士生及行业领军人才,推动复合型人才发展。 (二) 科技创新: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丶电力人工智能丶数智电网技术等前沿领域,联合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 (三) 知识交流:定期举办高端论坛丶创新大赛及交流活动,促进区域内外科技合作与知识共用。 (四) 教育资源分享:合作开发数智电网创新课程,推动相关领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和实用化。 未来,双方将秉持「优势互补丶共谋发展」的原则,在低碳能源技术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领域深入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领域成为国家乃至全球绿色创新发展的典范。 出席嘉宾参观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了解理大在电动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完***  

2024年12月9日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

a2

理大扬威「第四届亚洲创新发明展览会—香港」勇夺全场总冠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於「第四届亚洲创新发明展览会—香港」夺得18个奖项,包括全场总冠军丶一个特别大奬丶七个金奖丶八个银奖及一个铜奖;当中包括理大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办的眼视觉研究中心研究项目。此展览是专为亚洲创新和发明而设的年度展览及比赛,汇聚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和发明家,展示具突破性和多元化的创新发明和解决方案。 其中由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电能工程讲座教授邹国棠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发的「用於全封闭环境的高度集成无线超声波电动机系统」获得全场总冠军及金奖。团队研发的无线超声波电动机系统,以单一集成式的磁力耦合器连接超声波电动机,能在没有电缆丶电池和控制器情况下,以无线方式供电及控制电动机,大幅降低维护成本。其灵活的模组化设计可无缝集成,适用於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传统布线复杂或不便布线的环境,例如机械臂。此发明为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先进应用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获奖发明中,有十项为理大初创公司研发,当中包括理大学者领导初创,充分彰显理大PolyVentures对培育初创企业的完善支援配套。理大致力协助矢志创业的理大学者丶研究人员丶校友和学生,助他们实践理想,至今已培育逾500间初创企业。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恭贺理大得奖团队,并表示:「理大师生及校友能够取得如此佳绩,充分反映大学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秉持勇於寻求突破,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尖端科研和创新方案造福社会,助全球应对迫切的挑战。理大会继续推动PolyImpact的理念,致力透过卓越的教育丶研究和知识转移,以创新发明为香港丶国家和世界带来正面的影响。」 「第四届亚洲创新发明展览会—香港」由香港出口商会与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主办方Palexpo合办,吸引约140个来自香港丶内地,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发明项目参展。理大获奖项目简介如下,详情请参阅附件或理大知识转移及创业处网页。 得奖项目 发明者 奖项 用於全封闭环境的高度集成无线超声波电动机系统 邹国棠教授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电能工程讲座教授 全场总冠军 金奖 眼睛晶片技术 周丽苹博士 眼视觉研究中心联合首席研究员丶理大眼科视光学院丶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研究助理教授 Chau-minh PHAN 博士 眼视觉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发明奖(熊猫奖) 金奖 以无线声肌图控制的新型前臂义肢「ProRuka」 郑永平教授 理大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丶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讲座教授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声连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 Vaheh NAZARI 先生 理大学者领导初创「声连科技有限公司」硬件工程师 金奖 城市「最後一厘米」无人机配送方案 黄海龙博士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金奖 结合辐射制冷与双面光伏发电的低碳建筑技术 吕琳教授 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 龚权博士 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博士後研究员 金奖 天然脂肪替代品「AkkMore™」 常金辉博士 理大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助理教授(研究)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宝力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金奖  结合拓朴学设计的人工蚝礁 陈德强先生 理大设计学院校友丶理大初创「Team Orz」工程师 金奖 快速分离和检测微纳米塑胶的微流体晶片「Plastaway」 蔡松霖博士 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塑去塑回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陈俊均博士 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博士後研究员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塑去塑回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银奖 用於无线电能传输装备的高效GaN功率变换器模组 刘伟博士 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银奖 肺部放射治疗支援系统「LungRT Pro」 蔡璟教授 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丶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教授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放疗视界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银奖 VR 视力矫正训练设备「Vcare」 邓育明博士 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高级讲师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云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 银奖 城市交通噪音实时测量技术 梁志坚博士 理大机械工程学系副教授 银奖 智能防感染流动乾厕「allcareAI」 胡百非先生 理大人文学院杰出校友丶理大初创「百隆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银奖 基於人工智能算法的花朵型智能药盒 曾镜锵博士 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博士毕业生丶理大初创「人人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行政总裁 银奖 聚氯乙烯废弃物升级再造技术 黄智绅先生 理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校友丶理大初创「创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银奖 用於膝骨关节炎的智能可穿戴式治疗仪 符少娥教授 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及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丶体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铜奖 理大初创勇夺大湾区创业大赛金奬 理大初创於另一个在大湾区举行的创业比赛同样取得佳绩。由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博士後王鹤寿博士和孙金红博士领导的初创「诺瓦科技」荣获「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2024」香港赛区初创团队组金奖。团队研发的通用型智能底盘,让设备可於无接触下充电,并有助实现L4级全自动驾驶,同时令通用型智能底盘在各领域的应用更具竞争力。该初创获理大微型基金支持发展业务。 ***完***  

2024年12月7日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