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1

理大研究揭示由生物启发的液体流动控制机理 冀为流体动力学和仿生物料领域科技带来突破

人类对自然界了解得越深入,便越能体会大自然是最伟大的工程师。过去研究认为,液体只能在具有特定液体通讯特性的物种上,沿着固定方向输送,不能切换输送方向。最近,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证明了一种非洲植物,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水流,有关发现或许能启发更多流体动力学和仿生物料领域的科技突破,包括应用于需要多步骤和重复反应的可切换液体输送工作,如微分析、医疗诊断和太阳能海水淡化等工作。研究最近已于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发表。 液体运输是自然界中鲜为人知的奇迹。例如乔木每天都需要将大量水分从根部输送至长在最高处的叶子,而整个过程都是默默完成。某些蜥蜴和植物通过毛细管作用进行水引导。在水源稀缺的沙漠,善用水分尤为重要,因此,某些甲虫能捕捉雾水,再以化学梯度将水引往背部。 科学家素来努力尝试加强和掌握人类的液体定向移动能力。微流体、集水和传热等各种应用均有赖水或其他流体以不同规模进行有效的定向输送。虽然上述物种让我们从大自然取得灵感,但仅限于单向地移动液体。理大潘樂淘慈善基金智慧及可持續發展能源教授、機械工程學系熱流體與能源工程講座教授王立秋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纳米比亚和南非的原生多肉植物青锁龙(Crassula muscosa)可以自主选择液体输送方向。 理大的研究人员与香港大学和山东大学的人员合作,发现青锁龙两个独立枝条被注入同一种液体后,液体会以相反的方向运输。液体在其中一个枝条只流往枝尖,而另一枝条则把水流直接引往青锁龙的根部。青锁龙在干旱多雾的环境下生长,储存水分并将其输送到选定方向可谓青锁龙的命脉。 由于枝条保持横向,因此可以排除重力是输送方向具选择性的原因。相反,青锁龙与别不同的特性源于枝条上满布细小的叶子。这些小叶子也称为「鳍」,轮廓非常独特,主体呈向后状,外型有如鲨鱼鳍,叶身渐幼,叶尖指向植物的顶端。这种不对称形状是青锁龙可以选择性地定向输送液体的重要因素,关乎对液体顶部的弯液面的操纵。 具体来说,关键在于不同枝条上鳍状叶片之间的细微差异。当一排排鳍状叶片向植物顶端屈曲,枝条上的液体也会朝该方向流动。然而,假如枝条上的鳍状叶的外型靠上,那么尽管枝条仍然指向植物顶端,液体也会反向流往根部。流动方向取决于枝条和鳍状叶片两侧之间的角度,由其控制弯液面施加在水滴上的力,这样会阻止其中一个方向的流动再令其向另一方向传送。 团队凭借对青锁龙如何引导液体流动的了解,创制了一种人工模型。他们利用3D打印制成鳍状叶片,名为「C. muscosa-inspired arrays」(由青锁龙启发的序列,简称CMIA),能够模拟青锁龙的斜向叶片来控制液体流动的方向。虽然天然植物枝条上的鳍状叶片不能移动,但团队巧妙地利用磁性材料让人工CMIA能够随意改变方向。只需施加磁场,就可以逆转流经CMIA的液体流动。这套模型为于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沿动态变化路径输送液体变得可能。另一方面,只要改变鳍状叶片之间的间距便可以令水流改变方向。 CMIA可以惠及很多科技领域。王立秋教授表示:「流体流动的实时定向控制,将可以在微流控、化学合成和生物医学诊断中找到新的应用。模仿生物的CMIA设计不单可以用于液体运输,还可以在T形阀门等情况下用来混合液体。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化学物,而且可以克服某些微流控技术中出现的加热问题。」   ***完***

2024年7月2日

機械工程學系

Photo 1

理大举行升旗仪式 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七周年

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七周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早上于校园举行升旗仪式。 承蒙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联络局局长邓建伟先生及外交部駐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国际部主任、参贊王剑先生莅临担任主礼嘉宾,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校董会副主席李国祥医生、大学顾问委员会主席顏吴余英博士,联同理大校董会成员、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管理层、大学院士、杰出校友、理大基金会成员、嘉宾,以及近600名师生和校友一同参与仪式,祝愿国家富强昌盛,香港繁荣稳定。仪式由广东护旗兵国旗护卫队及理大学生升旗队负责。 滕锦光教授表示︰「回归祖国二十七載以来,香港凭藉国家的坚实支持及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茁壯成长,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为香港高等教育界的一员,理大致力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透过优質的全人教育培育擁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及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我们也将继续以具影响力的科研和创新回应社会需求,推动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为国家实现科技自强自立作出贡献。」   *** 完 ***

2024年7月1日

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1

理大研发成果亮相 AELIS Couture 2024/25 年度秋冬高级订制时装展 科技与时尚结合 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宣布与巴黎着名高级服装品牌 AELIS Couture(AELIS)合作,于 2024 年 6 月 27 日巴黎高级订制时装周期间,由 AELIS 举办的 2024/25 年度秋冬高级订制时装系列展览上展出双方共同打造的作品。该作品采用理大研发的可持续金属镀膜纺织技术生产的材料,由时装界传奇人物、高级订制时装设计师 Sofia Crociani 设计及制作,成功将顶尖科技与奢华时装融合创新。 该项创新纺织技术由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姜绶祥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发,应用金属镀覆膜技术将纳米级的超薄金属薄膜镀覆于纺织品,无水的生产过程不会排放化学物質,既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又能呈现高端服饰材料的品質。理大团队更为双方合作的时装作品特别设计制作了金和銀金属镀覆的有机丝绸柯根纱,既保持了传统纺织品的舒适度和飘柔性,又能呈现珠光的效果。 AELIS 的时装设计匠心独运,是次合作充分体现了理大在促进纺织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时装业界应用上所作出的努力。AELIS的设计配合理大金属镀覆纺织品技术,体现了时尚与崭新科技的完美结合。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 AELIS 携手设计 2024/25 年秋冬高级订制时装系列的作品。理大与 AELIS 的合作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成功典范,以时装为載体糅合科技与时尚藝术。我们乐见理大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而研发的创新科技能够应用于高级订制时装的制作上,将美感和先进科技融为一体。」 AELIS 创始人 Sofia Crociani 对双方的合作感到兴奋,并表示:「理大早前已与法国駐港澳总领事馆合办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讲座』活动,促成了今次 AELIS 与理大的合作,造就了双方在推动生态和技术研究创新的结晶。与理大的合作是灵感启迪之旅,其金属镀覆纺织品技术引领了我们探索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维度。我们很荣幸能推出这个高级订制时装系列,充分发挥理大的技术专长和我们对环保时装的承诺,促进协同效应。」   ***完***

2024年6月28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Photo 1

理大研发新型智能太阳能冷藏车

运输界别佔香港温室气体排放量19%,发展绿色运输有助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致力推动各类绿色科技研究,助力香港于2035年前把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由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鄭家伟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去年6月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创新及科技基金「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中游、主题性)」资助,进行名为「智能冷藏车发展计划―电力、太阳能和智能物流和存储方法」的研究项目,旨在推动冷藏车从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电动化全面转型,并加强太阳能的更广泛应用。经过一年时间,理大团队成功研发出一辆新型冷藏车,既支援太阳能供电冷藏系统,又具备车联电能储存及交换技术。项目得到政府、学术界及业界的广泛支持,包括新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澳洲Advanced Sunlight Pty Ltd.及机电工程署。 目前,全港约有五千辆冷藏车,未来几年更预计会激增至一万辆,这些车辆均为燃油车,开动或怠速时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然而,传统冷藏车技术相对落后,其冷藏系统靠车上内燃机引擎提供动力,即使车辆停下时,引擎也不能关上,以维持系统运作。此外,冷藏系统一般亦只能维持在摄氏零下20多度左右,可供冷藏食物的种类限制较多。若以每辆车每小时需要消耗一至三公升柴油,便产生2.7至8.1公斤二氧化碳,每年排放量就高达约16吨,需要种植760棵树木才能抵消有关碳排放。 理大研发的智能太阳能冷藏车提供灵活的能量存储功能,车顶装有可扩展的太阳能板,令输出的电能更高,电能亦会储存到车上的储能装置,为车上冷藏系统提供附加的动力来源。此外,车上亦配备锂离子电池,可连接一般电动车充电设施充电,当太阳能储能装置及电池储满能量后,可为车辆提供动力达四小时,而用家亦可按需求扩充电池数量和容量,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车上冷藏系统更可提供低至摄氏零下45度的储存环境,而且在电力发动机关闭后,仍能如常运作,令车辆搖身一变成为流动冷藏库,有助舒缓本港冷藏仓库供不应求的问题。 此外,冷藏车亦可连接其他同款车辆,进行充电和能量交换。通过车上的智能能量优化系统,用家可追踪和控制太阳能板的最大功率点,以提升整个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优化冷藏系统的制冷性能,并延长车載电池的使用寿命。 鄭家伟教授表示:「特区政府近年推出多项政策,以推动电动车普及化,包括订下于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的目标。然而,在货运车辆领域,新能源汽车普及化进度仍相对滞后,期望这个研究项目能产生带动作用,推动运输业界更乐意采纳绿色运输科技,为减排和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理大智能太阳能冷藏车项目已进入商用化阶段,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相关的车辆面世。   ***完***

2024年6月28日

电机及电子学系

C0113

理大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排名跃升至第67位 位列全港第三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最新公布的「2024-2025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取得佳绩,排名全球第67位,较去年跃升33位,位列亚洲第九、全港第三。 在学科排名方面,理大共有17个学科跻身全球首50位,当中土木工程(第2位)、工学(第5位)和机械工程(第6位)更位列全球十大。同时,理大在八个学科的表现为全港院校之冠,包括土木工程、工程、机械工程、绿色与可持续科学及科技、环境工程、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经济与商业及数学,印证大学在国际及本地高等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 理大欣悉大学近年在排名中持续上升,并获得令人鼓舞的成绩。理大致力成为一所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未来将继续追求卓越的教育、科研、创新创业,并不断加强与全球各地伙伴的联系与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24-2025全球最佳大学排名评估来自全球104个国家的2,250所院校,涵盖其在51个学科的表现。排名主要透过13项指标作为评核依据,包括全球及区域研究声譽、全部引用、国际合作等。   *** 完 ***    

2024年6月26日

大学策划处

Photo 3

理大创新科技踏上国际舞台 科研成果首度亮相法国「展翅高飞」展览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即日起至7月1日于法国巴黎举办「展翅高飞」展览,为理大首度于海外举办展览,向全球展示其在时装、科技,以至可持续物料等不同领域的丰硕创新科研成果。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于展览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理大很高兴能将大学的创新科研带到巴黎这个创造力和创新氛围浓厚的城市,其理念与理大不谋而合。『展翅高飞』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我们致力透过研究和知识转移成果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有力证明。我们期望透过分享这些成果,促进国际合作,与各方携手缔造更美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是次展览不仅见证了理大在促进全球创新和卓越研究的努力,也为研究人员、业界专家、时尚媒体编辑等提供了互动交流平台,更响应中法建交60周年及今届巴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进一步向各界宣扬国际交流对推动科研发展,以及加强文化互鉴的重要性。 「展翅高飞」展览围绕「运动与时尚」及「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两大主题,展出十个创新科研项目,简介如下﹕ 项目 项目负责人 运动与时尚 太极、运动与奥运2024 这个受太极启发的运动服系列,将东方精髓与今届巴黎奥运会四个新增项目包括霹雳舞、滑板、冲浪和攀岩的运动精神完美结合。每件作品均精心设计,不但捕捉了每项运动的精髓,更分析了其臻于完美表现所需的流畅度和力量,以运动服修饰运动员的形态,提升他们的运动表现。 黄才骏博士 时装及纺织学院助理教授 人工智能辅助训练装置 这个以人工智能辅助、可穿戴式的传感器系统训练装置,能于训练过程中实时监测用家的姿势、肌肉活动和疲劳程度,并提供实时回馈,提升体育活动的表现,有效降低受伤风险。 叶晓云教授 时装及纺织学院副院长及教授   以人体动态分析优化运动内衣设计 这款符合人体结构的运动内衣采用4D扫描技术,使其设计能为每项运动的独特需求,为不同年纪和体型女性的身体提供更精准的支撑和舒适感。 易洁伦教授 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碳中和建筑材料 团队开发了两项应用于建筑项目的崭新技术,有助实现碳中和目标,包括以建筑废料为原料、具碳负值和定制功能的新型建材「CarbAggre」,以及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碳化混凝土涂层技术。 潘智生教授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系主任、安礼信土木工程教授、环保建材讲座教授、碳中和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符合可持续设计的生物炭混凝土 这项新开发的生物炭混凝土将可持续性与美学融合,为传统混凝土建筑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有助促进碳中和,构建更环保的世界。 李宇轩博士 设计学院副教授   以废弃纺织品研发的「建筑外衣」 这种采用废弃纺织品为原料的「建筑外衣」技术,可用于开发可持续建筑物外墙布幕,达到隔热和辐射冷却的效果,更为解决废弃纺织品回收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寿大华博士 利民先进纺织科技青年学者、时装及纺织学院助理教授 具独特视觉效果的金属镀覆纺织品 这是一种运用金属镀覆技术制作的纺织品,不但融合时尚与可持续发展,更结合材料科学、工程及工艺技术,实现无污染生产。 姜绶祥教授 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   厨余转化成新型3D打印材料 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将厨余包括咖啡渣或茶叶与聚乳酸(PLA)结合,制作出可持续复合材料,以应用于生产室内家具。 黄家兴教授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教授、 未来食品研究院院长   环保、抗污染、抗菌纯素皮革 全球首款具抗污染和抗病毒双重功能的纯素皮革,采用结构色技术,能在不使用任何色素、染料或漂白剂情况下,保持九成洁白度。此款皮革采用硅胶而非塑料作为原料之一,可避免微塑料污染问题。 卢君宇教授 物流及航运学系教授   简志伟教授 时装及纺织学院副院长及教授 适用于室内设计、时装与复康的人工智能光纤布 团队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光纤设计了一款人工智能光纤布,能实时通过非接触式手势和身体姿势,自动调节色彩照明,将传统被动的物料转化成交互式智能织物。 陈芊瑞教授 时装及纺织学院教授、人工智能设计研究所助理总监     「展翅高飞」展览展示理大在时装、科技,以至可持续物料等不同领域的丰硕创新科研成果。   项目相片请按此下载。更多展览详情,请浏览﹕https://polyu.hk/CZYFn。   ***完***

2024年6月26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website1

香港理工大学联同眼镜88人工智能糖尿眼筛查研究计划初步结果公布

为纾缓公营医疗基层眼保健部门的压力,在「杰出创科学人计划」项目「智能基层全科和眼科服务:从数据到算法和真实世界应用」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联同眼镜88于今年3至4月展开人工智能糖尿眼筛查研究计划,运用由「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学者、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梁显利长者健康视觉教授何明光教授团队全新研发的自动便携式眼底相机及人工智能识别和分析系统,为320名合资格人士进行视力测试及糖尿眼筛查。透过这套崭新技术进行的眼底筛查的成功率近9成,并找到 13 宗阳性个案,经眼科专业人员进一步检查后,其中5 位患者确诊俗称「糖尿上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团队下一阶段将向部份参加者进行电话访谈,收集其意见,以便日后全面评估系统诊断的准确性、实用性及便利性,以日后于香港应用。 50至59岁人工智能眼底筛查成功率高达97% 研究团队分别在眼镜88 太古城中心分店、九龙湾德福广场分店及理大眼科视光学诊所,为合资格的参加者进行人工智能眼底筛查。检查时任何一只眼睛的图片能清楚呈现参加者的眼底情况,能被智能系统为糖尿眼风险分级,并在三次拍照以内完成即视为成功。研究发现,是次筛查的成功率近9成,其中50岁以下的成功率为100%,50岁至59岁成功率为97%,而70岁或以上成功率为69%,可见筛查的成功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有11%参加者未能成功拍摄眼底照片,当中超过一半人因为瞳孔过小或患有白内障,近3成人因为未能在3次拍摄次数内取得可供分级的眼底照片,约一成人因为眼睛无法注视眼底相机镜头内的目标而无法进行拍摄。是次筛查共发现13 宗阳性个案,在其眼底照片找到相关病症,经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研究团队确认后,其中5 人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眼底筛查过程简单便捷 有助提升视光师工作效率及大众检查眼睛意识      参与是次计划的眼镜88注册视光师(第I部分)何启荣表示,「人工智能眼底筛查的表现令人满意,比起传统糖尿眼筛查,它的筛查过程更简单快捷,而且准确度高,对眼睛健康检查意识不高的客人具一定的吸引力。他们无需使用放瞳眼药水,于眼镜店验配眼镜时即可透过AI系统进行筛查,及早了解风险。」何启荣补充说,「眼科视光师建议大众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全面眼睛健康检查,以及早发现问题,但很多市民的护眼意识仍然偏低,期望可透过人工智能眼底筛查提升眼科视光师工作的质素及效率,另一方面,可藉此教育大众定期检查眼睛健康的重要性 。」 人工智能便携式眼底相机有助改善香港基层眼科保健 开拓小型及低成本的自助医疗筛查 除了流程便利患者及眼科专业人员外,人工智能眼底筛查的成本效益亦非常高,每次筛查只需约5分钟,远快于传统眼底检查的30分钟;前者每月能筛查约2,000人次,后者则只能每月能筛查约400人次;前者的人力及设备支出每月只需约为后者的46%。以筛查每1,000个案为例,传统眼底检查需时约 2 个月,而人工智能眼底筛查则需时约 10 天。若把筛查规模扩大至全港150万65岁以上人口,传统眼底检查耗时可长达20年而人工智能筛查则需时仅3年,大大增加筛检效率。 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科研眼科讲座教授何明光教授认为,设备和人工智能结合的自动筛查装置解决了眼病筛查的三大瓶颈问题,从而使得在普通门诊和眼镜店实施眼病筛查成为可能。第一,小型和低成本的照相机减低了诊所的成本问题;第二,自助式的眼底照相降低了对眼底拍摄技术员的依赖;第三,人工智能诊断技术能辅助临床人员更快更准确地开出诊断报告。未来,人工智能诊断技术不仅能协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能辅助诊断更多眼病,并提供具体的治疗方案。这些医疗创新将使眼病筛查更普及(accessible)、更可负担(affordable)和更准确(accountable)。 眼镜88集团行政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黄瑞欣先生表示:「眼镜88不但关注顾客的眼睛健康,提高优质的专业验眼服务及护理产品,更对推动香港基层眼科保健有所承担,故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展开这次人工智能糖尿眼筛查研究计划。计划不但成功找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让他们及早获得适切的治疗,更成功收集了很多有用数据,有助评估人工智能科技于基层眼科保健的效益,促进自助医疗筛查普及化,造福未来眼科医疗发展。」 人工智能糖尿眼筛查研究计划 计划日期: 2024年3月1日至2024年4月12日 参加者背景: 年龄 50 岁以上者,或 18 岁以上且患有糖尿病者,过去 12 个月内未进行眼部检查 参与人数: 320名 参加者平均年龄: 60.9± 8.3 岁 参加者年龄范围: 32-89 岁 检查内容: 参加者透过自动眼底相机拍摄眼底影像并以AI进行分析,评估糖尿眼风险。完成测试后,1分钟内实时获得筛查结果。眼科视光师之后会进行视力测试及就检测结果向参与者讲解,若被检出须接受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可获转介至相关专科或普通科跟进。   ***完***

2024年6月26日

眼科视光学院

理大就政府调整教资会资助课程学费的回应

就政府公布调整2025/26至2027/28学年的教资会资助课程学费水平,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理解政府有考虑各项因素,包括学费多年来未有调整,而作出相关安排。 理大提供多项奖学金、助学金及免息贷款计划等财政支援,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源。大学会继续密切留意学生需要,让他们获得适切的支持。

2024年6月20日

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PolyU collaboration on Belt and Road Advanced Programme in Power and Energy

理大、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电网和港灯延续合作 继续推出「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级研讨项目」计划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宣布,由于历年参加者反应热烈,调研成果丰硕,所有合办机构决定继续推展「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级研讨项目」计划。 新一个阶段为期四年直至2028年,除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的整体及创新水平,亦计划透过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因应不同地理环境和技术水平,提出最合适的电力基建和系统营运方案,推动这些带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电力及能源高级研讨项目」计划(前称「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高管人才发展计划」)已连续推出六年,由上述四个始创机构共同举办,以支持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倡议。计划至今已培训来自逾20个国家800多名专业人士。 通过延长合作伙伴关系,来自内地和香港两所大学和两间电力公司将继续携手在电力和能源领域,为业界人士提供前沿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推动「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计划为参加者提供涵盖最新行业和研究发展的专题研讨会、文化考察,亦会安排参观位于济南、西安和香港的先进发电厂和尖端研究机构。 理大工程学院院长文効忠教授表示:「理大一直致力以研究和知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发展作出贡献,并发挥大学科研优势,在绿色能源领域力求创新突破,是次为期四年的延续合作表明了我们对此策略目标的重视。『一带一路』倡议为当地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平台,就重大能源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交流。很高兴能透过这个计划,进一步加强这些合作纽带,共同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目标。」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院士表示﹕「电力能源技术的创新对于绿色能源、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牵引『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纽带,项目的持续实施意义重大。本次续签将深化与各伙伴的合作,为在电力和能源领域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国网技术学院院长杜军先生表示:「经过六年的合作发展,四方已经结下深厚的情谊,该项目已成为学企联合、内地香港协作服务『一带一路』的典范,为『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电力行业深入了解中国电力、中国能源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未来希望继续与四方同仁一起紧跟全球能源治理新趋势、共同当好『一带一路』形象大使,聚焦『双碳』目标,推出更多更好的品牌化、系列化交流服务项目,让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 港灯董事总经理郑祖瀛先生表示:「要向香港这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供电,并不容易。应对不同的状况和挑战,我们发展出最配合香港这类城市环境的输配电系统,包括海底和地底电缆、电缆隧道等。世界各地目前正探讨如何加强电网,去抵御愈来愈频繁的极端天气的能力,我们期待在由四方合作举办的研讨项目,既可以和参加者分享我们多年来累积的独特体验,也透过借鉴参与者的意见和经验,进一步优化港灯的电力系统。」 此计划在2018年首次启动,旨在为来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业界人士提供专业培训和提升技能,至今已成为推动电力和能源行业能力建设的全球领先平台。 ***完 ***  

2024年6月19日

工程学院

1

理大设计展2024塑造创意格局60年 学生才华锋芒初现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理大设计)以标志性的「理大设计展 2024」作为学院钻禧志庆亮点活动之一,由今日起至 8 月 16 日展出理大年轻设计师的创意作品。展览亦透过重塑香港城市景观的沉浸式「实体与数码化」体验,以及回顾理大设计展 60 年历史的怀旧之旅,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视觉与巧思盛宴。 理大设计学院院长李健杓教授表示:「60 年来,理大设计一直是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全球设计中心的动力泉源,理大艺术与设计科目更于今年的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第 19 位,足证大学在设计教育的国际水平和深厚根基。今届展览规模堪称近年之最,不仅是向设计展这个年度盛事致敬,更是前瞻行业的发展契机,见证学生和校友贡献和塑造的设计新趋势。」 今届展览主视觉以「钻石」为题,寓意理大设计学生的创意力于在学期间历经雕琢、思维磨练和抛光,才能创作出贡献个人、社会和经济的设计。展览涵盖逾 200 个不同年级学生的毕业作品、跨学科合作及前沿研究,围绕改善生活、商业以及社会议题等主题,构思创意方案,以应对现实世界面对的种种挑战。学生来自各学士课程,包括广告设计、传意设计、数码媒体、环境及室内设计、互动媒体、产品设计、社会创新设计,以及硕士课程包括创新商业设计、智能系统设计、多媒体科艺、智能服务设计和城市环境设计等。 精选作品包括鼓励儿童从小开始建立正面理财习惯的应用程式;为香港公共交通工具打造全新视觉面貌,以缔造无缝协调的出行体验的项目;协助劏房居民有效规划居住空间的社会创新设计项目;以及采用无人店概念的创新点心餐厅等。由环境及室内设计学生打造的沉浸式「实体与数码化」展览,融合实体与虚拟模型、虚拟实境技术和互动体验,以崭新视角诠释香港标志性的城市景观。 另外,今年更特设展区回顾理大设计 60 年来的课程发展沿革,重温历届展览部分精彩作品,带领观众走进历史,一同见证香港设计教育的成长和蜕变。 欢迎公众莅临参观,更多展览详情及最新消息,请浏览:2024.polyudesignshow .com。   ***完***

2024年6月17日

设计学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