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Photo 1

理大研究团队首创元宇宙藝术治疗课程 助青少年提升同理心

创新科技持续推动教育革新,除了有助提升教学体验和成效,亦能支援有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跨学科研究团队利用元宇宙及虛拟实境技术,设计出一套表达藝术治疗课程,培養青少年的同理心及自我表达能力等,从而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及心理健康。 由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崔永康教授、电子计算学系副教授倪恩恩博士、应用社会科学系及电子计算学系助理教授李晨博士及电子计算学系及康复治疗科学系助理教授吴曉峰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圣公会圣基道儿童院合作,于2023年3月至12月期间安排註册表达藝术治疗师为30位年龄介乎12至18岁的青少年,于虛拟平台提供为期8周的一对一线上课程。 课程透过虛拟实境技术,让身处不同场所的表达藝术治疗师和青少年在元宇宙空间实时互动,并就不同主题进行三维藝术创作。青少年可以选擇个性化的虛拟形象及不同的虛拟工具进行创作,治疗师则会从旁指导及辅助他们通过作品表达自我情緒,同时学习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研究团队在课程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逾七成参与者在同理心方面有显着进步,而整体人际反应的得分亦提高近四成,尤其越年长的参与者改善越大,反映课程有助培養青少年想像和理解他人处境及观点的能力。表达藝术治疗师的评估结果则表明,逾七成参与者愿意在课程中分享自己的情緒,近半更表现出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和反思。团队分析,元宇宙及虛拟实境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藝术创作平台,让青少年自由表达想法和情感,而虛拟环境也给予他们更充足的安全感,让他们能轻鬆地与治疗师互动和沟通,并敞开心扉。 参与课程的青少年表示,透过课程接触到全新的藝术创作媒介,并且更加了解如何与他人及社群建立良好关係,希望未来能再参与同类型的创新课程。 崔永康教授表示,社会需求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持续关注相关技术发展及提供创新且合时宜的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责任,这个课程正证明元宇宙技术可为青少年心理发展工作及科技创新教育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他又指,香港的年轻一代面对不少压力,任何能够让他们更乐意分享和放鬆的方法,都值得社福界认真探究。 圣公会圣基道儿童院註册社工黄素萍女士指,这类型创新课程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莫大的帮助,他们不仅能接触到元宇宙、虛拟实境等的新科技,更可从中学习同理心的重要性。她期望未来能继续与理大合作,为更多青少年提供各种崭新的学习机会。 研究团队将基于是次经验及研究发现改进课程设计,期望未来将课程拓展至有特殊学习需要或行为及情緒问题的青少年,为更多有需要的社群提供支援。   ***完***

2024年6月13日

應用社會科學系

Photo_website

理大首度参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 跻身全球百大 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表现出色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取得佳绩,排名全球第77位。理大今年首度参与排名,并打入全球百大,肯定了大学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上的成果。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以大学在实现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表现为衡量准则,分别透过研究、管理、外展活动和教学四个范畴进行评估。今年的排名一共涵盖来自全球125个国家及地区的2,152所大学。 理大于「良好健康与福祉」(SDG 3)一项的得分为本地大学之冠,并在「优质教育」(SDG 4)、「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 11)及「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SDG 17)三项表现出色,位列全港第2位。其中,理大在「优质教育」的表现更排名全球第4位,成绩斐然。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我们欣悉理大首次参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并创下佳绩。理大致力成为一所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并以具影响力的科研与创新响应社会需求,未来会继续追求卓越的教育、科研、创新创业,为迈向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理大一直积极响应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其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就促进碳中和城市发展等提供政策建议;理大高等研究院的多个研究院和中心则在智慧能源、可持续城市发展、精神健康等领域持续推动创新研究。大学亦致力履行社会责任,将「服务学习」纳入本科生课程的必修科目,鼓励学生实践所学,响应社会的需要,项目遍及中国内地、柬埔寨、卢旺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完***  

2024年6月12日

大学策划处

1

理大与拔萃女书院共建人工智能游泳科技实验室 研发生物力学训练方法 提升游泳运动员表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体育科技研究院核心成员兼康复治疗科学系助理教授苏俊龙博士带领的团队,致力研究以科技结合生物力学,提升游泳运动员的表现。团队利用先进的可穿戴式感测器及水下拍摄系统,通过捕捉及分析游泳运动员的起跳动作及游泳姿势,包括肢体动作及肌肉运用等数据,辅助教练设计合适的训练方法。目前,团队正协助拔萃女书院(女拔)学生泳队应用有关方法提升训练成效。 为推进体育科学和科技领域的联合研究,理大体育科技研究院更与女拔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建「香港理工大学—拔萃女书院人工智能游泳科技实验室」。根据协议,女拔将提供校内游泳设施,供理大研究人员装设相关器材采集数据,并让学生游泳运动员参与研究。是次合作旨在共同促进精英体育领域研究,助游泳运动员发挥潜能,提升本港学界水平,长远为香港泳坛培育更多生力军,同时于校园推广 STEM 教育和提升创科氛围。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港产飞魚近年扬威国际,在训练中有效融合科技应用,有助发挥运动员的潜能,助他们争取佳绩。理大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很高兴能与拔萃女书院合作提升学生运动员的竞赛水平,相信同学亦可通过参与科研工作,获得宝贵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培養她们对创新科技和数理工程知识的兴趣。」 女拔校长刘靳丽娟女士表示:「建校 160 多年的拔萃女书院,近年积极推动创新科技教育。这次理大科研团队将人工智能和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与女拔的游泳运动员一起进行实践验证,除了让我们的学生运动员在游泳项目方面更上层楼之外,更令大家全面提升对运动科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运用人工智能的解难技巧,让同学们在创新科技的广阔天地更好装备自己。」 游泳比赛分秒必争,尤其是短途赛事,每个细节动作都是胜负关键。苏俊龙博士的研究针对游泳运动员的重点训练项目,研发和探讨系统性的生物力学训练方法对提升游泳表现的成效。主要研究项目如下﹕ (一)起跳动作分析 游水起跳讲求时间、速度、起跳和入水角度。团队将水下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采集系统置于运动员小腿,实时捕捉起跳的瞬间动作,并配合反应时间测量器和影片分析软件,即时提供起跳反应、入水角度及速度等数据,协助运动员及时改善起跳姿势。团队更邀请了约 30 名女拔泳队学生参与为期六星期,每星期两次,每次 20 分钟之起跳动作训练。利用系统于训练前后比较及分析参与运动员的起跳反应等数据,结果显示参与运动员的平均起跳速度较以往快 0.127 秒。 利用水下表面肌电采集系统,配合反应时间测量器和影片分析软件,即时提供起跳反应等数据,协助运动员及时改善起跳姿势。 (二)游泳推进力分析 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推进力源自划手及踢腿动作,而腹腰肌肉的稳定性有助增加划手及踢腿动作时产生的游泳推进力。团队运用水下表面肌电采集系统和游泳推进力测量器(Tethered Swimming Testing System),分析运动员游泳时所产生的推进力,有助教练为运动员调整动作和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提升游泳表现。团队邀请了约 30 名来自理大及本地体育组织的学生运动员参与为期八星期,针对腹腰肌肉稳定性的肌肉训练,并利用表面肌电采集系统和游泳推进力测量器评估运动员于游泳时腹腰肌肉运用的表现,以及游泳时所产生的推进力,结果发现参与运动员游泳时产生的游泳推进力平均提升约 10%;就以 50 米自由泳为例,速度加快了 0.02 米/秒至 0.03 米/秒。 运用水下表面肌电采集系统和游泳推进力测量器,可分析运动员游泳时所产生的推进力,帮助教练为运动员调整动作和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提升游泳表现。 (三)肌肉运用分析 团队采用防水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感测器和水下拍摄系统,捕捉运动员进行自由泳时起跳、游水及转身的肌肉运用,包括手臂、肩膊、脚及躯干等。系统将于女拔校内游泳池进行测试,并邀请该校精英游泳运动员参与。 另外,团队将与理大电子计算学系合作,结合视频运动分析、可穿戴式动作惯性传感器,利用收集的数据来开发崭新的人工智能模型,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采用防水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感测器和水下拍摄系统,可捕捉运动员进行自由泳时的肌肉运用。图为系统显示的肌肉表现分析图。   ***完***

2024年6月11日

体育科技研究院

Photo 1

理大为国家嫦娥六号研制太空仪器 成功完成人类史上首个月背表土采样任务

为支持国家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任务,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为这项历史性任务研制「表取采样执行装置」。该装置已随嫦娥六号成功于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于6月3日完成了全自动的表土采样及封装任务,缔造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采样的创举。载有月壤样本的嫦娥六号飞行器目前已自月球背面起飞,预计6月25日将样品带返回地球。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恭贺团队说:「理大有超过30年航天科研工作经验,是香港唯一一所多次参与国家航天任务的大学。我们实在深感荣幸,感谢国家一直以来对理大科研团队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期盼进一步发挥理大的专长,与内地的科研专家携手合作,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对于再次为国家航天任务贡献香港力量,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教授及其团队衷心感谢国家授予的机会。容教授指:「由于地、月自转速度影响,人类不能直接观测月背及直接通讯,导致今次任务在探测和登陆的难度及挑战比月球正面采样更大。我们团队在过往航天项目累积的经验之上,在嫦娥六号装置进行多项改进,令采样任务可以更快速完成。我们十分感激国家委以重任,让我们能展示香港的航天科技研究实力,在国家深空探测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 有别于之前其他国家以钻取及人手挖掘的方式采样,「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系统配备封装系统以全自动多点方式采样。理大在香港参与了设计及生产采样器甲和乙、以及安装在采样器甲和乙旁的高温近摄相机为多点采样、将样本倒进理大的样本罐内以及将样本罐准确放进上升器等动作发挥导航功能。而理大设计的航天件当中的初级封装系统亦包括样本罐及封装机构。 整个采样过程首先由安装在采样器甲和乙旁的高温近摄相机导航采样,然后将样本倒进初级封装系统的样本罐内。当采样完成后,封装系统会将月球样本封装保存。采样器在近摄相机导航下,再将样本罐准确地提放到上升器内带回地球。 自 2010 年起,理大一直积极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计划,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携手研制太空仪器,又利用先进地形测量技术协助评估及选取合适的着陆点,先后协助国家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取得成功。近年,理大进一步在校园成立「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又与国家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先进空天推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理大同时透过推动航天科普计划,培养香港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日后为香港、国家和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理大举办的「科学世界︰探索太空 造福人类」中学生科普计划,夺得冠军的拔萃男书院队伍所提出的实验方案,经容教授和团队指导下,成功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初步接受,让实验方案有机会在中国空间站实践。 按此下载更多相片。 ***完***  

2024年6月7日

深空探测研究中心

Appendix (1)

香港时尚设计新晋于理大时装展2024中展现光芒 为时装界注入新动力

香港时装界继续绽放无限的创意与活力!万众期待的年度时尚界盛事——「理大时装展2024」刚于6月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圆满举行。是次时装展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主办,40位才华洋溢的学生在时装天桥上展示精彩万分的作品,透过充满独特风格及富想象力的设计,诠释他们对当代时尚的概念,不但吸引观众目光,更让评审及业界人士留下深刻印象,为本地时装界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今年的时装展吸引近1,500名观众入场,同时有超过45,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透过YouTube、微信和微博观赏直播。这突显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时装教育先驱的地位。 从休闲装到晚装、内衣到运动服饰,时装展一共展出30套由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旗舰课程——服装及纺织(荣誉)文学士组合课程应届毕业生所精心打造的杰出作品。他们分别来自时装设计、针织时装设计、内衣及运动服装专业。此外,来自服装及纺织品设计文学硕士的准毕业生,亦带来10套具前胆性的时装作品,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全球公认领导时尚和纺织教育的机构,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致力建立一个蓬勃发展的创意社区,培育具备全球视野及创新思维的学生,并向成为当代时尚业界中的出色的设计师和具远见的领导者迈进。 在各行业合作伙伴及赞助商的支持下,是次时装展把学生与众多在时尚及科技领域具影响力的代表联系起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为职涯作进一步规划。 时装展上共颁发七个奖项和奖学金,以表扬学生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及杰出表现,并鼓励他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继续在时尚界追求梦想。 康赛妮全场大奖(Consinee Grand Award)由康赛妮集团赞助,评审团由多位领导时尚业界的专业人士所组成,包括康赛妮集团市场及业务发展经理徐芳芳女士。今年,学院亦特别邀请了四位在不同时尚领域独当一面的杰出校友加入评审团,一同选出康赛妮全场大奖得主,包括别树一帜的本地品牌蘑菇学会主理人Chan Brun小姐(2013年文学士毕业生)、中性时尚品牌DEMO的设计总监兼联合创办人陈俊杰先生(2016年哲学硕士毕业生)、以无常和自然美为设计理念的本地时装品牌TAK L.的创办人李德诚先生( 2014年文学士毕业生)和法国殿堂级时尚艺文杂志香港版《L'OFFICIEL HONG KONG》总编辑何纯颖小姐(2016年文学士毕业生)。 由时装展钻石赞助商香港内衣业联会所赞助的HKIAIA全场大奖是当晚的另一个亮点,并由香港内衣业联会秘书长吴沛霖女士担任该奖项的评审。 其他奖项和奖学金的评审团成员包括(以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 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及项目总监张启秀女士 • SFAA Foundation Limited 创始主席及Stella Blu Textile Limited 总监刘子能先生 • 南丰作坊高级经理(行政及营运)邓舒宁女士 • The Woolmark Company and Flinders Merino Group技术经理杨佩之女士 • 三黄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姚月莲女士 康赛妮全场大奖(Consinee Grand Award)由黎主儿同学以「Let it rot」为主题的创意设计夺得,她的作品利用了不同纺织技巧,体积及形状轮廓展示Let it rot的生活方式,捕捉了年轻人在社交标签下所面临的压力,并强调不同物料的重量,创作有如睡床般放松舒适的系列。而HKIAIA全场大奖则由潘希雯同学所夺得。她以「Toxic Breath」为主题创作的内衣系列体现了爱情作为一种美丽而痛苦的经历,象征着它令人窒息的本质和剥夺自由的能力。红色和黑色主导了整个系列,而红色石蒜花代表了这种浓烈爱情中的悲伤。 时装及纺织学院院长赵艾琳教授表示:「一年一度的理大时装展是展现学生对时尚的卓越才华、坚定投入和浓厚热情的平台。见证着满有抱负的年轻一代向世界展示创新理念,吸引行内专业人士注目,并启发未来的职 Go Green Award作品「Virtual Utopia」由卢志浩同学夺得。   Best Use of Australian Merino Wool Award作品「Magic Mushroom Dreamland」由张慧仪同学夺得。   HKFDA Scholarship of Creativity 2024作品「I am rooted, but I flow」由许希恩同学夺得。   附件 - 得奖名单 ***完***  

2024年6月6日

时装及纺织学院

Photo - website

理大于 QS 世界大学排名持续上升 再创历年新高 积极应对土地与空间严重不足的挑战 为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Quacquarelli Symonds (QS) 2025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榜上位列第57位,较去年上升8位,再次创下歷史新高名次。理大亦在多个评审范畴表现卓越,例如在与研究相关的「国际研究网络」及「每位教员引用率」,分别位列香港第二及第三位。 理大不断追求卓越,积极吸纳全球顶尖人才,包括透过特区政府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聘用了13名国际知名的学者加强相关学科的实力。是次排名充分反映了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及全球影响力。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表示:「理大于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屡创佳绩,由2019年的106位,持续跃升至现时的57位,距离成为全球首50强大学的目标越来越近,我们对此深感鼓舞并再接再厉,再创高峰。」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指出:「理大致力成为一所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以具特色的全人教育理念为社会培育人才,通过需求驱动的科研造福社会。理大将继续追求卓越的教育、科研、创新创业,并将不断加强与全球各地伙伴的联系与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此外,理大在早前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亦表现亮眼,五个学科位列全球首20位,包括酒店管理(第11位)、土木工程(第14位)、建築与建造环境(第14位)、藝术与设计(第19位)及市场营銷(第19位)。其中酒店管理、土木工程、藝术与设计、市场营銷四科排名更为全港院校之首。 展望未来,理大将全力配合特区政府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宏愿,并把握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带来的机遇。理大未来发展面对着土地及空间严重不足的巨大挑战,期望得到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土地供应,包括透过在北部都会区设立新校区以突破土地及空间的瓶颈,为香港的创科产业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自强自立作出贡献。   ***完***

2024年6月5日

大學策劃處

Photo 1

理大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推动电网现代化技术创新及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正式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致力促进电网现代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并助力香港及国家实现碳中和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今天于理大校园举行,吸引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35家政府部门、公营机构、研究中心、专业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多家大型企业领袖出席活动,涵盖电力及能源、能源管理、微电子、电讯、电机工程及铁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此外,来自26所香港、澳门及内地大学的学界领袖及专家学者亦参与其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先生、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博士于典礼上致开幕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朝阳先生发表主题演讲,联同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实务教授、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前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及机电工程署署长薛永恒工程师,以及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兼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钟志勇教授,共同见证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成立。 谢展寰先生表示:「香港致力争取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亦已提出四大减碳策略,分别为净零发电、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积极从源头减低碳排放量。然而,碳中和之路有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衷心祝贺理大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并成功举办『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院士论坛』及交流研讨会,让学术界、工商界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聚首一堂,藉此交流宝贵的意见和见解,携手推动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期望各界能好好把握今次机会,深入探讨碳中和及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合作。」 孙东教授通过视像祝贺研究中心的成立,并表示:「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适逢其时,更是对相关领域的重要跃进,我向研究中心的团队致以衷心的祝贺。我相信在世界级电力系统专家的领导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将会成为顶尖的研发中心,为实现现代化电网、智慧城市以及智慧社会创造条件。」 郝英杰博士表示:「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凝聚行业力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电联将联合理大等高校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探索,积极推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滕锦光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社会对电网现代化的需求殷切,配合理大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坚持,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可望发展成为广受国际认可的平台,汇聚和培养全球人才共同开发尖端科技,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协助电力能源行业应对挑战。此外,中心具开创性的工作亦将为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作出贡献。」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气候模式愈来愈变幻难测,加上电网和供电设备老化等问题,全球大规模停电事件与日俱增。全球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凸显现存电力和能源系统对创新解决方案的逼切需求。 世界各国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加速将风电场、太阳能发电场、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新设备和系统接入电网,但这对现有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运作带来了重大的风险。为了降低有关风险,必须借助多个领域的新兴技术,包括传感器、5G/6G通讯、微电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械人等。这些技术对实现电网现代化和减低营运风险至关重要。 理大冀通过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建立一个针对电网现代化,与全球学术界、业界和政府交流合作的平台,致力于具影响力的交叉学科研究,开发安全、可持续且价格相宜的电力能源系统,藉此建立由安全、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未来,造福全人类。此外,研究中心还致力于尖端电网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的研发、知识转移、示范和部署,助力未来大湾区智能碳中和区域的建立。 钟志勇教授认为:「作为国际大都会的香港,人烟稠密、高楼林立,需要极为可靠的电力供应,而这为未来智慧城市电网现代化创新技术的研发、示范、测试和应用提供了理想的场景。此外,特区政府努致力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积极以拨款和政策支持创科发展。凭借这些优势,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可望发展成为全球电网现代化研究合作和知识转移的重要平台,推动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薛永恒工程师表示:「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之一是推动电网现代化,让其更有效地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应用。作为理大校友,我对同事们能够牵头在香港成立这个具前瞻性的研究中心感到十分自豪。研究中心今后将与海外和内地的专家共同实践这项重要的使命,引领电力系统工程领域追求创新和卓越。」 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已获得多家机构和大学的支持,成为中心的首批合作伙伴,而且更邀得五位在能源电力领域贡献卓著的专家学者担任名誉顾问,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教授及程时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教授及余贻鑫教授,以及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杰出讲座教授兼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教授。 同场,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与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奥特迅可持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装置及电力设备安全/健康监测系统等创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完***   附件 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合作伙伴机构及大学名单(按中文字笔划排序): ABB(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NTT Com Asia Limited 香港国际机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香港电灯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香港机电工程商协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 香港机电工程商联会 中国华电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机电工程署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国际公司 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 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安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西门子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怡和机器有限公司 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施耐德电气(香港)有限公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盈电工程有限公司 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工程师学会(电机分会)     三峡大学 河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山东大学 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 香港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石河子大学 湖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东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暨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澳门大学    

2024年6月3日

电机及电子学系

Photo 1_2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庆祝卓越教育45周年 著名酒店业巨子徐廷昊先生列入学院名人堂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于5月30日在其教学及研究酒店「唯港荟」举行晚宴,庆祝学院成立四十五周年,约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出席。学院同日宣佈大使酒店集团会长徐廷昊先生获列入学院的名人堂,并在晚宴上向他颁授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 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博士在欢迎辞中表示:「2024年是庆祝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创院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学院及理大同仁而言,最引以为傲的不仅是学院悠久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学院的愿景和卓越成就,成功创建了这所世界领先的教研中心,不断提高知识发展的水平,贡献酒店及旅游业界。我深信学院未来将在国际舞台上再创高峰,继往开来,引领行业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开创性研究,并积极构建强大的研究文化,现有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位教研学者,在本学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1,450多名学生提供涵盖学士学位至博士学位的课程。2011年开业的高端酒店唯港荟是学院教研模式的核心,目标明确、定位别树一幟,支持学院培育新一代充满热诚、勇于开拓的专业人才,助他们成为业界的未来领袖。教研人员同时亦藉唯港荟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全球行业的整体发展。 除了提供世界一流的学习和研究设施外,学院还不断拓展创新课程。2023年,学院再度获国际旅行及旅游教育者协会(ISTTE)颁发成就奖,距离2003年首次获颁此奖项正好相隔二十年。 学院成功的关键,除了归功于学院及唯港荟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理大、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学院顾问委员会、业界伙伴和校友们的支持及指导。在告别第一个四十五年之际,学院将放眼未来,致力在全球酒店及旅游领域进一步实现卓越。 晚宴最精彩的一环,是宣布大使酒店集团会长徐廷昊先生荣获2024年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 徐先生不仅是业内受人尊敬的领袖,亦是韩国酒店业的先驱。他成功拓展了大使酒店集团的业务,令它成为韩国的顶级企业,更促成其与国际酒店企业雅高集团合作,成立「韩国雅高˗大使」(Accor-Ambassador Korea),并在旗下发展出高度多样化的品牌。徐先生在酒店业成就骄人、贡献良多,是未来酒店业专才的模范,启发了众多行业人士。 在颁奖典礼上,徐廷昊先生说:「能够获得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我深感荣幸。此荣譽的一众获奖者都是我敬仰已久的行业巨擘,能够跻身他们的行列实在是我的光荣。我非常高兴能够成为这个全球行业的一员,而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 他又表示:「在田桂成院长的领导下,学院的发展与日俱进,现已跻身世界顶尖学府行列。见证学院在培育一代又一代酒店业领袖及推动行业全面发展所作的不懈努力,我深感鼓舞。在学院成立四十五周年之际,我对学院全体同仁成功实现此重要里程碑,致以由衷祝贺。」 徐先生因其在酒店业的杰出成就而备受推崇,无论在大使酒店集团或业内,他都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和成功。他毕业于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并在其酒店管理学院和商学院分别取得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扎实的学术基础令他对酒店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亦促使他对在行业发展充满热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徐先生因其对韩国和法国旅游业的贡献而获得了无数讚譽,进一步证明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奉献精神。请浏览学院网站参阅徐廷昊先生的简歷。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院长及讲座教授暨郭炳湘家族基金国际酒店服务业管理教授田桂成教授衷心祝贺徐先生获奖:「学院一直以领先世界的酒店及旅游研究与教育而自豪。在追求卓越的路途上,我们有幸得到像徐廷昊先生这样的杰出人士的鼎力支持。在行业伙伴的坚定支持下,我们会培養更多青年才俊,成为这个全球行业的未来领袖。」 位于学院大堂的名人堂,展示了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获奖者的肖像照,这些酒店业鉅子均带领着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及知名品牌。学院设立此奖项,旨在表彰对香港、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各地酒店和旅游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获学院颁授此奖项者都是致力奠定全球行业版图,并推动其发展的业界翘楚。 徐廷昊先生(右)获列入学院名人堂。   ***完***  

2024年5月31日

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YIRA

理大「青年創新研究者獎」培養科研新動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有六名年青研究人员获2024年度「青年创新研究者奖」嘉许。他们的研究涵盖领域广泛,透过研发尖端技术,为材料科学、绿色能源、环境发展及医疗健康等带来裨益。 六位获奖学者的研究项目涉及新材料、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智能建造、纺织科技、及医疗科技等,不仅探索知识的前沿,还考虑实际应用及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这些项目包括设计新一代纳米孔材料提高氢气储存和释放能力;研发新型计算器件减少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计算耗能;设计回收认证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还有,研发具生物兼容性的智能可穿戴材料用作日常健康监测;开发更高性能的扫频激光器,应用到工业检测、医疗诊断;以及研发四维实时肿瘤追踪技术,改善癌症治疗。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兼评审团主席表示︰「衷心祝贺六位获奖者,他们的研究项目涵盖了各个学科与领域,致力为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出充满潜质的前景。理大以成功培育众多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傲,他们身怀志向、专注科研并追求创新,往届的得奖者因其卓越的科研实力而获得国际认可。」 理大一直支持研究人员拓展具影响力的跨学科研究,以科研专长为新兴以至未来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壮大创科人才库。 连续举办第三年的「青年创新研究者奖」,旨在表扬理大35岁以下具备卓越研究实力的科研人才。每位获奖者将获得50万港元的研究资金,以及2万港元的个人现金奖励。 六位青年创新研究者(按英文姓氏排列)︰ 得奖学者 研究焦点 内容 陈杰威博士 应用物理学系 助理教授(研究) 新型计算器件赋能低功耗人工智能物联网 为降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计算能耗,透过提升智能感知、初步计算和筛选信息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同时在后处理计算设备引入基于新物理机制的新型拓扑器件。 陈少瑜博士 时装及纺织学院 助理教授 刺激响应两亲分子与生物基聚电解质的超分子/动态化学共组装构建可循环智能材料 以生态和可循环方式开创具有生物兼容性和回馈信号的智能材料,拓展应用到可穿戴传感器、纺织品和软质机器人,用作日常健康监测等。 郭晓朦博士 物流及航运学系 副教授 利用回收认证机制设计激励采用回收材料 设计回收认证机制,加强推广绿色消费,并鼓励企业采用回收材料,帮助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冬梅博士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高性能扫频激光器及应用 开发扫描速度快、范围宽和相干长度长的高性能扫频激光器,在工业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引领技术突破并促进应用。 黎田博士 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 助理教授 基于级联深度学习的对比度自我调整实时四维核磁共振技术的研发以及在核磁引导放疗中腹部肿瘤跟踪的应用 为突破目前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成像速度和质量局限,研发名为CART 4D-MRI的实时四维肿瘤追踪新方案,提供更快和更清晰的肿瘤影像,帮助腹部癌症患者治疗。 田天博士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 助理教授 新型纳米孔材料的构建及其高性能储氢研究 设计并合成新一代纳米孔材料,提高氢气储存和释放能力,解决目前储氢成本及安全风险的技术瓶颈,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应用。   ***完***

2024年5月31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Photo 1

理大中华文化节推广中国传统丝绸印花技术 与北京联合大学及兰州交通大学携手展示丝绸之路染缬非遗技艺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弘扬中华文化,自今年三月启动「理大中华文化节」以来,举办了不同藝术形式和主题的活动,藉以提升理大社群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文化的欣赏。承接先前活动的成功,理大将呈献「青出于蓝 — 丝绸之路染纈走进香港作品展」,以中国传统丝绸印花技术为主题,由今天起至 6 月 12 日透过一系列讲座、工作坊及展览导赏等,重现古代纺织和染色技藝的卓越成就,展示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是次展览由理大主办、北京联合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协办。活动启动仪式于今天在理大校园举行,由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北京联合大学藝术学院院长张旗教授、非物質文化遗产染纈传承人及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管兰生教授,以及一众大学管理层和学院院长,为展览揭开序幕。 理大中华文化节筹委会成员兼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教授致辞时表示:「理大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期望『理大中华文化节』能加深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强其国家和文化认同感。展览的名称『青出于蓝』源于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靛青色比蓝色更深,比喻通过努力学习,年轻一代可以超越前人,亦对应活动主题『染纈』。我们亦希望年轻人青出于蓝,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香港、贡献国家。」 北京联合大学藝术学院院长张旗教授表示:「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大多是染纈技藝代表性传承人管兰生教授数十年的藝术积累,部分是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呈现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藝术风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希望两校可以通过此次展览活动,继续为今后开展务实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染纈是中国古代丝绸印花技术,包括精湛的「四纈」工藝:绞纈、蜡纈、夹纈和灰纈,与印度、埃及共同起源。在丝绸之路上,染纈技术交流融合,尤其在汉唐时期被广泛传播。现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遗产,染纈技术不但极具文化保护价值,也是民心相通的象征。是次展览于理大校园不同角落及教研酒店「唯港荟」展出多幅精美的染纈作品。 活动邀得染纈传承人及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管兰生教授,联同理大理学院副院长黄文健教授及时装及纺织学院副院长及教授简志伟教授主持公开讲座,詳解染纈技术的独特魅力及其与中国传统色彩的联系。此外,管教授会在展览导赏中讲解重点作品的故事和美学价值,更将在多场工作坊亲授染纈中的染结技法,让参加者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感受技藝背后的匠人精神。所有活动费用全免,欢迎理大学生、职员、校友及公众参与。 有关理大中华文化节活动的最新资讯,敬请浏览网站,或按此下載精选展品詳情及相片。   ***完***

2024年5月30日

时装及纺织学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