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Photo 1

理大研发超高强S960钢材应用的焊接技术 获香港首个公共工程项目采用

S960钢材比一般S355钢材轻巧坚固,是建设桥梁的首选建材,然而焊接过程会降低其机械性能,影响强度,令应用受限制。为此,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研究团队开发了高效应用S960钢材的焊接技术,透过精准控制焊接的热输入量,保持钢材的机械性能。技术最近获采纳,用於建设香港首个采用S960钢材的公共工程项目──粉岭北新发展区行人天桥,有望推动高强度钢材在桥梁建造的创新应用。 S960钢材具高强度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结构钢,能满足各种材料规范和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获广泛应用於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建筑(例如体育及展览场馆)。然而,S960钢材在焊接过程中,机械性能会发生显着变化,令强度和延展性降低20%至30%。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丶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锺国辉教授带领的团队,透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成功破解S960钢材在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量对焊接截面强度的影响,并开发创新的焊接技术,保持钢材的机械性能。团队更与本地钢材加工厂合作进行测试,最终获得不同厚度S960钢材的最佳热输入能量范围和焊接接头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以至消除焊接对钢材强度的影响。 有关技术更获得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采用,率先用於粉岭北新发展区第一阶段──粉岭绕道东段(石湖新村北至龙跃头)的两段行人天桥建设,并於今年九月完成预制组件的现场组装。天桥为空心箱形状梁(箱梁)组成的桥梁,其S960钢材由采用新焊接技术的厂房加工预制。使用新焊接技术,令项目可采用较薄及较少的钢材来获得相同强度和承载力,从而减轻行人天桥的桥体重量和地基桩柱数量,有利降低碳排放,提升工程的可持续性。 锺国辉教授表示:「我和团队致力在科学理解丶工程原理和设计指导方面,帮助工程师於兴建项目中采用高强度S690及S960钢材,推动现代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粉岭北行人天桥项目是应用高强度S960钢材於建设的最佳示范,此成功案例将为未来制定相关技术指引和规范提供具价值的参考。」 由锺教授及团队开发,高效应用S690钢材的技术亦获香港多个基建项目采用,包括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双拱钢桥丶九龙仔游泳池的大跨度屋顶结构,以及兴建中的元朗大球场东西面看台上盖结构。 ***完***

2024年10月24日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Photo 1

理大与仁济医院董事局携手培育职专医疗人才 为新开办营养治疗理学硕士课程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随着人口老化,香港对营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将於2025/26学年开办营养治疗理学硕士课程*,培养新一代营养师,在医疗保健丶食品工业及公共卫生等不同领域工作。理大今日与仁济医院董事局(仁济)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有关课程的学生提供在仁济属下社会服务单位的实习机会,共同推动本地营养治疗学教育的发展。是次合作是本港首次於护养院及护理安老院进行营养治疗学实习,为本地营养治疗学教育树立新的指标。 在理大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及仁济医院董事局总理蔡高燕姬博士见证下,由理大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系主任陈声教授及仁济医院董事局主席张文嘉博士代表双方签合作备忘录。 黄国贤教授表示:「理大一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全面教育,并以肩负社会责任为宗旨,其中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致力在相关领域提出创新想法,造福社会。仁济过去多年来为本港的长者提供安老服务,当中包括医疗护理和膳食住宿,让长者得到适切支援。是次合作象徵理大在专职医疗人才培育方面的一个新里程,透过在仁济属下单位实习,将专职医疗培育扩展至营养治疗,共同推动社区营养治疗服务,巩固本地基层医疗体系和发展。」 张文嘉博士表示:「期盼理大学生透过在仁济属下单位的实习,能将课堂上所学的营养治疗学理论应用於现实生活中,并透过接触不同的服务使用者,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希望学生能在实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丶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未来成为专业的营养师奠定基础。」 透过是次合作,理大营养治疗理学硕士课程的学生将有机会在仁济属下的三个单位进行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为个案制定营养饮食计划丶参与院舍日常运作丶设计多元化营养餐单以及筹办健康推广活动等。未来,双方会为有志於投身营养师行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共同为长者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课程尚待批核 ***完***

2024年10月23日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

Photo 1

理大学者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传承粤瓷艺术文化遗产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传统艺术文化创作面临新挑战,对艺术的原创价值感到担忧,亦忧心作品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然而,透过创新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传统艺术不仅得以保存和传承,也为保育艺术文化开辟新路径。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学者利用人工智能创新工具拓展艺术和文化发展视野,开发了一个名为「粤瓷之美」的创意绘画平台,旨在保育和传授广彩(粤瓷)艺术。广彩以其精湛工艺和丰富图案闻名,展现了中国岭南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体现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匠心精神。 此研究项目由理大设计学院副院长(环球与企业事务)丶香港理工大学英伟达联合研究中心总监和香港理工大学文化与艺术科技研究中心总监杜本麟教授领导,其研究团队收集并精心处理了数千张广彩图片,建构了一个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绘画平台,使这一文化遗产的创作过程及赏析更易被大众认识。 杜教授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艺术创新,提高艺术创作的可及性,进一步啓发多元人类文化,在保育传统艺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教学模式,也提升一系列辅助工具,吸引更多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育与传承。然而,在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坚守良好的道德标准丶透明度和人为监督,确保文化价值和艺术完整性得以维护。」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文本到图像生成模型,是这创新艺术平台的主要技术,指引创作和生成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广彩绘画技巧。这些模型能根据文字描述精确地创建图像,保持内容与传统风格一致。平台还展示了多项技术特点,包括参数微调丶分层和符号生成。 此外,研究团队将二维和三维的绘画概念融入於艺术平台,创建一个专为初学者量身定制的友好介面。这平台通过直观的设计,帮助使用者快速学习广彩绘画技巧。使用者在创作过程中可利用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实时评估作品,系统会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用者逐步提高技能。 系统结合了符号绘画语言和先进的局部可控生成,让使用者自由表达艺术想法,同时精确控制细节,确保最後作品与广彩的传统风格紧密契合。通过创新的现代科技应用,可促使广彩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保存和推广。 这项技术更可以进一步扩充其数据集,增加训练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得以纳入更多文化产物和风格,使这模型能够生成更多元化的传统内容。同时,通过个人化的使用者介面,艺术家可以更自然地与平台互动,而科技专业人士则可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力,以丰富文化和艺术遗产。 杜教授展望∶「透过与博物馆和文化保育组织合作,可以更广泛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改进和拓展创新方法的应用范畴。透过回馈系统进一步提升多模态大规模模型,深入洞察生成内容,进一步调整额外训练和更精炼的模型。」 ***完***

2024年10月21日

设计学院

Photo 1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举办「总领事讲座」 土耳其驻港总领事前瞻一带一路创新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成功举办第五场「总领事讲座」,由土耳其共和国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总领事Kerim Sercan Evcin先生担任讲者,主题为「在不断变革的区域创新生态中加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学术界专家、学生及公众人士等参与。是次讲座获得了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和环球事务处的支持。 当日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带一路」专员何力治先生、土耳其共和国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领事Uğur Öztürk先生,以及一众理大代表包括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协理副校长(环球合作)沈岐平教授及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博士。 何力治先生致辞时强调创新科技是香港未来的核心,也是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主要角色。他提到,香港正致力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合作发展创新科技,将香港雄厚的研发实力与其他城市在创新和先进制造方面的优势结合,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潜能,更表示香港随时准备好与土耳其在新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方面展开合作。 Kerim Sercan Evcin先生随后探讨了土耳其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角色及其对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他并就土耳其与香港进一步合作的潜在领域,以及如何在彼此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分享了真知灼见。 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崔永康教授亦指出国际合作在促进创新方面的重要性:「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土耳其是这一变革项目的重要成员之一。土耳其亦凭借其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以及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重视,成为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纽带,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讲座亦邀请了正于理大就读的土耳其学生Dora Saylıkoğlu介绍土耳其文化,他更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在香港生活的丰富体验。 「总领事讲座系列」是理大致力推动全球参与和知识交流的重要举措。透过驻港总领事的分享,讲座系列为理大的学生、教职员及公众提供平台,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科政策及机遇,并为建立具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奠定基础。 趙汝恒教授(左)向Kerim Sercan Evcin先生(右)贈送紀念品。 趙汝恒教授(左)向何力治先生(右)贈送紀念品。   ***完***

2024年10月21日

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Photo01

「理大创科 × 校友日2024」 展示丰硕创科创业成果 校友共证母校卓越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於校园举行「理大创科 × 校友日2024」,展示理大在交叉学科研究丶知识转移丶创业培育方面的卓越成果,如何助力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创科日展示理大的创科创业成果,为师生及校友丶创科企业家丶业界夥伴丶研究人员及学生等提供宝贵机会,探索合作机遇;同日下午举行的校友日则为理大校友安排连串精彩节目,包括校园导赏丶亲子活动丶运动竞技及才艺表演等,让校友相聚理大校园,见证母校的飞跃发展。是次活动成功吸引逾7,800人参与。 开幕典礼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女士丶香港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兼理大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邱达根先生丶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丶校董会副主席李国祥医生丶大学顾问委员会荣誉主席锺志平博士丶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丶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博士,以及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为活动揭开序幕。 邱达根先生表示:「理大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在创新上追求突破,备受尊崇。理大已有87 年的历史,一直是培育顶尖人才的沃土,也是研发高新技术的摇篮,更是推动变革性创新的重要力量。今天的活动展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技术成果和创业方案。我衷心希望理大的研究人员与行业翘楚之间能藉今次机会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我亦鼓励业界就理大的科研成果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提出宝贵见解,并一起探讨合作和技术转移的机会。」 滕锦光教授表示:「香港经济发展从以往制造业作为支柱,到後来服务业主导,理大一直紧贴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今年庆祝正名大学30周年,理大一如以往回应社会需要,积极加强科研实力推动创新。过去五年间,理大科研团队人数翻倍,加上早前成立的理大高等研究院,以及於内地多个城市建立的技术创新研究院,充分印证这一点。此外,理大拥有全港院校中规模最大的校友社群,人数多达50万名,今後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彼此的联系,全力支持校友们的事业发展,缔造互利共赢的关系,共同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为香港丶国家以至全球的发展作出贡献。」 李国祥医生表示:「秉承理大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配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有关推动现代化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倡议,大学会继续透过其独有的PolyImpact理念和PolyVentures初创生态系统,将卓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方案,应对全球挑战,并为有抱负的企业家和初创提供全面支持,推动香港丶国家及其他地区的创科发展。」 典礼上,理大亦与八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策略伙伴联盟,未来将发挥各自在科研及产业上的优势,携手培育创科创业领导人才,并进一步发挥理大PolyVentures的影响力,协助初创企业孵化和加速成长,为矢志创业的理大学生丶校友和学术人员提供更全面的支援。签署协议的企业及机构包括北京双创街控股有限公司丶杭港科创丶香港九龙医院集团丶磐美迪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丶前海国际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服务中心丶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丶新华集团及锡洲国际有限公司。 另外,理大向六位2024年「青年创新研究者奖」得主颁发奖项,以表扬具备卓越研究实力的理大年轻科研人才。三名学者及一支团队获颁2023年「校长特设杰出成就奖」,以表彰他们在研究及学术活动丶知识转移方面的优秀表现和贡献。 作为理大创科创业旗舰活动,创科日透过一系列展览丶研讨会丶论坛和创业展示,展现理大社群的非凡创造力。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示范城市无人机包裹递送,相信对推动香港低空经济发展具启发作用;由电动车研究中心研发,运用新型无线充电技术的机械人示范,则有助推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理大年轻及杰出学者丶PAIR辖下17个研究院及研究中心丶18间理大培育初创企业亦合力展示多项创新发明丶产学研及创业成果。其中包括显示月球南极地形和景观创新 3D 模型丶水管检测机械人,以及视力训练头盔等。部分展览设即场体验,包括便携式无创肝纤维化评估系统,以及能够在楼梯丶草地或沙滩上行走的智能电动轮椅等。 此外,理大校友丶於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丶市值近4亿2,000万美元的水滴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鹏博士亲身分享成功创业经历,细说如何将初创公司打造成为全国领先保险科技和医疗健康平台,扩阔年轻企业家的视野。内地孵化及投资平台代表亦亲身向有志创业人士讲解内地招商引资的挑战与机遇。 至於年度校友盛事「校友日」,获得逾百名热心校友鼎力协助,主持多项精彩活动。当中包括校园定向丶主题导赏团,以及由「杰出理大校友」带队的慢跑之旅;让校友展现才华的「理大超星团」舞台表演,带来中西乐丶舞蹈丶跆拳道丶魔术及合唱演出;还有五人足球友谊赛丶乒乓球表演赛丶亲子乒乓球训练丶童趣天地等。不同学院丶学系及校友会主理的特色摊位亦与校友社群共享多项创意成果和活动,包括心理弹跳站(ReST Hub)丶为脊柱侧弯患者而设的功能衣,以及言语治疗游戏等。 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波教授介绍显示月球南极地形和景观的创新 3D 模型。 理大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展示可實時檢測管道缺陷的機械人。 理大培育初创展示针对近视、弱视和斜视问题,提供视力矫正训练的设备「Vcare」。 理大培育初创展示便携式无创肝纤维化评估系统「Liverscan®」。 理大培育初创展示能够在楼梯、草地或沙滩上自由行走的智能爬楼机器人。   ***完***

2024年10月19日

其他

Photo1

理大设计学院《凝住时光:理大设计六十年》展览 展现设计教育六十年卓越成就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理大设计)由即日起至11月11日举办《凝住时光:理大设计六十年》展览。作为理大设计庆祝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将展示学院发展历史丶横跨半世纪的设计师校友作品,带领参观者一同见证理大在推动香港设计教育及业界发展的重要角色。 作为香港首间具标志性的综合设计学府,理大设计一直是香港设计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枢纽,提供世界级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为各行各业培育创意人才。是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涵盖理大设计领导层介绍丶课程发展丶研究发展丶校友设计作品,以及研究出版物展示。 理大设计学院院长李健杓教授委派的研究团队,花逾一年时间,走访多位来自不同时代和界别丶与学院发展息息相关的理大校友及过往教学人员等,搜集珍贵的设计作品和资料,并进行整理和编辑。展览方式是以系统性的时间线,呈现理大设计从香港工业专门学院发展至理大的历程,当中涵盖不同年代学院领导层的贡献丶学院课程设计如何配合产业政策的转变和科技进步等进行革新,以及研究主题的变革。展览从不同角度探讨理大设计教育与香港社会和经济变迁的关系,同时记录了香港设计业界的历史发展。 校友设计作品展区则展出逾40位由1973年至2023年间毕业设计师校友的作品,呈现从1980年代至今设计和艺术作品的演变,同时反映本地和全球设计市场的变迁。作品包括以本地街市红灯罩为灵感,象徵香港核心价值和国际人才枢纽的艺术品丶以回收塑料容器设计的扬声器系统丶政府「绿在区区」计划的品牌设计项目丶畅销逾16年的多功能高尔夫球袋等,尽显校友的设计才华。研究出版物展示区亦罗列了不同年代理大设计学者发表的研究刊物。 另外,理大设计学院前副院长兼项目负责人萧竞聪先生及多位校友亦将於《凝住时光:理大设计未为人知的历程》分享讲座上,娓娓道来学院60年来的发展历程。欢迎公众预先登记参观是次展览,一同探索香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未来,同时庆祝理大设计的卓越旅程,让过去启发现在,激励未来。 《凝住时光:理大设计六十年》展览详情 展览日期: 2024年10月7日至11月11日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六(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上午10时30分至晚上7时正 地点: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平台 登记方法: 活动及登记详情,请浏览: https://www.polyu.edu.hk/alumni/events/2024/10/20241011_sd-time-capsuled-histories/?sc_lang=tc ***完***

2024年10月17日

设计学院

C0113

理大欢迎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政策支持教育和创科发展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欢迎行政长官今日在《施政报告》提出一系列政策,包括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丶筹建第三所医学院丶打造「留学香港」品牌丶扩大研究资助及加大创科产业投资等,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丶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及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表示:「理大十分支持特区政府全力推广中华文化。理大去年初成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藉此弘扬中华文化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今年三月,我们透过『理大中华文化节』,举办一系列精彩文化活动,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加强同学的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助力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对於特区政府於北部都会区预留用地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并表明支持本地大学筹建第三所医学院,理大感到鼓舞。为应对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病患率的上升,香港有需要设立第三所医学院,培养更多临床医学人才。理大已就筹办第三所医学院积极展开筹备工作,我们有决心凭藉理大在医疗科技教研方面的丰富经验及扎实基础,有条件扩展医疗培训至医科生,成为综合性医疗人才培训基地,相信新成立的医学院将有别於现时的两所医学院,进一步为社会作出贡献。理大本周与中山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携手培养医工交叉型医科人才,满足香港及大湾区对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的殷切需求。」 理大早前已向特区政府提交建议书,希望在北部都会区获得土地设立医学院。理大在过去40多年来培育超过 5 万名毕业生,培养大量专职医疗专业人才,支撑及支持香港医疗体系发展。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理大认同特区政府成立『教育丶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推动国际高端人才汇聚香港。一直以来,理大致力从世界各地聘请优秀的教研人才,开展各类尖端科研项目,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大学亦与时并进持续革新课程,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迎接新兴科技的发展。理大今年已成立了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明年将会成立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学院『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回应市场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 理大支持特区政府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吸引更多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升学。理大致力提倡国际化学习环境,吸引全球各地学生来港升学及发展,2023/24年度,理大於近40个国家及地区,包括26个「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举办超过330场本科生宣传及招生活动,今年来自这些地区的非本地本科生申请入读人数增幅达五成。理大将继续积极向世界各地推广香港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 巩固国际创科中心地位 为配合特区政府推动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之一,理大即将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探讨於香港发展低空经济的可行方案,助力香港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大研究团队在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无人机的精确控制和可靠定位、空域管理、飞行路线/停机坪及垂直起降点的优化等。此外,理大也计划于来年推出低空经济理学硕士课程,培育相关人才配合未来产业发展。 现时理大在两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下设立了三所研究中心,乐见特区政府落实设立第三个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丶材料丶能源及可持续发展,包括成立研究中心参与嫦娥八号任务。理大有超过30年航天科研工作经验,是香港唯一一所多次参与国家航天项目的高等教育院校,未来将全力支持相关工作。 理大欢迎特区政府扩大研究资助,鼓励更多机构资助院校研究。在 2023/24 年度,理大获研资局拨款资助的金额在本地八所教资会资助院校中排名第二,足见理大的科研实力备受肯定。就特区政府加大创科产业投资,聚焦生命健康科技丶人工智能与机械人丶半导体与智能设备丶先进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理大支持相关建议,并已透过 PolyVentures 创业生态圈,孵化出超过 500 家初创企业,包括逾 7,600 名创业家。理大将继续与中外企业及创投机构合作,加强初创企业加速器的发展。 至於特区政府推动新能源发展,积极落实《香港氢能发展策略》,推动绿氢和低碳氢能在香港应用的长远发展,亦与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早前向政府提交的建议书的观点一致。                                            *** 完 ***

2024年10月16日

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Photo 1

理大与中山大学携手培养医工交叉型医科人才 支持医疗体系长远发展 助力香港拓展医疗健康产业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中山大学昨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展开在医工交叉领域的教研合作,共同培育医学专业人才、发展新型医学科技课程、建设联合实验室、进行学术及专业交流,并提升共同研究成果。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推动医工交叉新型医学的发展,有助于缓解香港医疗体系面临的压力,并提升临床医学研究水平,助力香港及大湾区发展成为医疗创新枢纽。 在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及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敎授见证下,由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教授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两间院校将重点探讨在医工交叉领域的教研合作,包括推动理大优势学科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双方拟合办「4 + 4」双学士医科学位课程,探索「医学 + 工程」专业博士双学位课程,培養兼具医疗及工程专业知识的医科生,并推动毕业生在香港及内地同时取得跨境医生執业资格。 黄永德教授表示:「是次合作是理大积极筹办医学院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全球百强大学之一,理大在医疗科学和工程学科教研实力雄厚,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均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相信双方强强联手,定能发挥『医工结合』的优势,在前沿研究及临床医学上产生协同效应,促进医科和健康学科一体化发展,培養更多临床医学人才,并满足香港及大湾区对高質量医疗健康服务的殷切需求。」 匡铭教授表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一直与香港理工大学保持紧密联系。多年来,中山医学院为培養一流医学人才提供优質的教学平台,并为医疗服务提供强大的学科支撑。理大在医疗科技教研方面歷史悠久,培養了大量专职医疗人员,熟悉医疗体系运作,具备条件将医疗培训扩展至医科生。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两地对『医工结合』的医科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我们相信,这次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医科教育制度及课程创新,长远应对大湾区及香港的医疗人才需求。」 现时大湾区人口达8,600万,去年新增常住人口逾44万;预计北部都会区成立后人口将达 250 万,是香港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见香港及大湾区对高質量医疗服务有迫切需求,故此尽早培養新型医疗、工程技术知识兼备的医科生是当务之急。此外,特区政府希望充分发挥香港的医疗优势,全力推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未来,对临床医学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理大在医疗科技的教研方面擁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并配备一流的教研设施。早前,理大向政府提交建议书倡议在北部都会区建立新校区,并设立医学院,以确保未来医疗服务的質量和可持续性。在过去40多年中,理大培育了超过五万名专职医疗专业人员,涵盖医疗化验、医疗影像、放射治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护理、眼科视光、义肢矫形、言語治疗等范畴,支撑并促进香港医疗体系的长远发展。大学亦一直与医院管理局辖下的医院、私营医院及医疗机构保持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临床实习机会。此外,理大的多个学科,包括工程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护理学等,均位居全球领先位置。 理大与中山大学的合作,必将发挥双方在临床医学和工程学科的雄厚实力,进一步深化两地的临床医疗协作,实现医工交叉融合,为香港及大湾区培育更多「医工结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完***  

2024年10月15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Photo 1

理大举行資訊日 吸引逾40,000人参加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举办「理大資訊日(本科及修课式研究生课程)」(資訊日),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及副校长 (学生及环球事务)杨立伟教授联同一众管理层及各学院院长和代表出席启动礼,为活动揭开序幕,并到访各学院及学系的摊位。資訊日吸引逾40,000名中学生、家长及有意进修人士到访,了解最新升学及课程信息。 理大在資訊日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大学入学讲座,涵盖经联招、非联招(非本地学历)、高年级入学(副学士、高级文凭学历)及内地高考成绩报读的入学信息,以及逾200场由各学院及学系举办的课程咨询、实验室及教学设施导赏团、学生分享和工作坊等,让参加者充分了解入学要求和课程设计,尽早规划学习进程,吸引不少学生和家长参观及查询。 为培育推动社会创新及具备多元实力的专才,理大将在2025/26学年起采用更灵活的本科招生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专业选择,同时开办多个涵盖不同新兴领域的本科及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其中,建设及环境学院将开办建筑学(荣誉)理学士课程*;至于将于2025年1月成立的计算器及数学科学学院,亦会开办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荣誉)理学士组合课程(数据科学及分析 / 金融科技及人工智能),应对社会人才需求。 在2025/26学年起,学生可根据兴趣制定灵活的学习方向,有明确升学目标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心仪的学系或课程;而希望探索学术兴趣的学生,则可报读新推出的七个组合学士课程,了解学院的各个主修科目。其中修读跨学科组合学士课程的学生,可以在首年探索横跨不同学院的学习领域,其后再决定主修课程,增加学习自主及弹性。 所有入读理大的本科生(除修读医疗及社会科学院课程及跨学科组合学士课程的学生)在入学首年均会修读所在学院的一年级共同课程(Common Year 1 Curriculum),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学生可根据意愿及一年级学业综合评估,在完成首年学习后于同一学院内灵活选读主修课程。理大亦提供弹性,让直接入读个别学系或课程的学生,以此方式转换至同一学院内的其他主修课程。 理大向来重视全人教育,一直积极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学将在2025/26学年起,向所有获学术类别入学奖学金的得奖本科生,额外提供港币3万元的海外交流资助,以参与境外校企协作教育、非本地服务学习科目、交流及实地考察等学习活动。大学期望到2027/28学年,所有本科生能获最少一次参与非本地学习的机会。 更多有关理大于2025/26学年新增的本科及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及信息,可浏览: https://www.polyu.edu.hk/sc/media/media-releases/2024/0930_polyu-info-day-2024-to-be-held-on-12-october/ * 此课程尚待批核 ***完***

2024年10月12日

教務處

CHI_0039

理大与EssilorLuxottica携手培育新一代专业眼科视光师 捐赠理大眼科检查房全套眼科视光学设备 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获EssilorLuxottica捐赠眼科视光学诊所其中一间眼科检查房所需的全套眼科视光学设备,支持未来眼科视光师的培训和发展。双方于10月 8日在理大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设备捐赠仪式,并分享了今次捐赠对培育新一代专业眼科视光师所起的作用。 理大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署理院长蔡璟教授及理大眼科视光学院学院主任及教授纪家树教授,联同EssilorLuxottica香港及台湾专业视觉健康总经理潘路先生、EssilorLuxottica香港董事总经理苏纹锌先生及EssilorLuxottica香港商务总监梁贡贤先生,一同为今次仪器捐赠进行简单而隆重的揭幕仪式,象征获EssilorLuxottica捐赠仪器的验眼房正式启用,令学院的学生能有长足进步,将来贡献视光业界。 潘路先生致辞时表示:「EssilorLuxottica一直相信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未来眼科视光学专业人才的必要性,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最先进的仪器,让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为他们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EssilorLuxottica会与理大眼科视光学院携手推动业界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大贡献。」 纪家树教授致辞时表示:「学院对EssilorLuxottica长久以来的慷慨支持深表感谢,除了这项最新捐赠可提升我们的教学资源,EssilorLuxottica亦透过提供奖学金予学院的学生,鼓励同学积极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与我们致力提供卓越眼科视光学教育和培训的使命相呼应。学院会善用这批仪器,提高学生的临床检测能力。」 随后, 一众嘉宾随后前往理大眼科视光学诊所参观EssilorLuxottica所捐赠的设备,并由学院的学生示范了仪器的应用,各人更亲身体验了这些设备。 EssilorLuxottica此次捐赠不仅涵盖了标准的眼科视光设备,还有四项创新的先进仪器,让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这四款业界最先进的仪器均为EssilorLuxottica研发及制造: 多功能全自动眼睛生理分析仪器:能在两分钟内完成全面的眼睛健康筛查,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圆锥角膜的筛查功能,并且提供多项视觉质量问题的分析,如视疲劳和高阶像差,帮助学生掌握眼睛情况。 全自动验光仪:配备专利的光学模块,除了提升精准度,更可实现实时和连续的度数变化测量,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验光数据。 快速、全自动客观度数兼眼轴测量仪:设备会自动将眼轴数据与同龄儿童眼轴生长线比较,评估儿童近视风险;并透过连续的测量监测眼球变化,协助学生为儿童进行全面的近视管理。 新一代的渐进镜配戴参数测量仪:利用先进的数码技术取代传统人手量度,提高精准度并测量多项个人化配戴参数,其专利技术更可分析配戴者的自然姿势,确保最佳的视觉舒适度,让学生熟习验配渐进镜的最新模式。 理大与EssilorLuxottica之间长久以来的紧密合作,体现了双方共同致力于推动卓越眼科护理的理念,以及对培养下一代专业眼科视光师,以应对行业人力需求挑战的承诺。   ***完***

2024年10月10日

眼科视光学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