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近日举办「两岸三地中学校长论坛」,邀请到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师、近日出版著作《吃掉社会—走出厨房看世界》的作者冯一冲博士发表主题演讲,题为「社会责任感的教与学 —— 一个社会学者的愿景」。今期Excel@PolyU很高兴邀请到冯博士与大家分享他的见解。
1/ 你如何理解社会责任感?
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是社会(Society)。 Socio 是拉丁文,意思是朋辈,在我们身旁的其他人。所以 Sociology 就是研究旁人的学问。那么,社会在哪里?前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曾说:社会并不存在,只有男人和女人。
其实,社会就在我们的中间、外面、内面,但是我们常说因公忘私,或者因私忘公,把公和私放在对立面,这可能并不理想,其实个人和社会、个人和集体并不是对立的。
2/ 社会责任感要怎样「教」?
要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除了教他们应该怎样把个人的希望跟社会的要求融合起来以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你就是社会,你做的事就是社会的事」。
我们可以看看清洁香港运动这个例子。清洁香港运动透过宣传短片教育市民尽社会责任,一起清洁香港。但不论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至二零一零年的多段清洁香港宣传短片,当中都没有说「社会责任」这几个字,而是带出一个讯息:「清洁香港,这本该是你生活的一部份」。这是个在本地十分成功的公德教育运动。一个比较明显的效果是市民普遍不再「随地吐痰」。一个人口几百万的都市,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难以估计的人力物力,才做出一点点的成绩。这看似不划算。但如果让市民明白个人生活就是社会生活,那么长远而言,将有助建立社会的内聚力。
3/ 社会责任感要怎样「学」?
让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曾经负责教授非本地本科生的其中一个基础年科目「认识香港社会及社会服务」。我跟其他老师带百多名学生周末下午去不同的志愿组织当义工。最初有些学生是不愿意的。他们认为跟自己想发展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其中一位志愿当工程师的的学生,后来却跟我说,做义工让他有机会接触一些弱势的群体,他觉得很有意义,而且会联想到日后如何善用他的工程学知识去帮助这些人。
我觉得,要学生明白社会责任感,老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去做义工,不需要说太多的道理。
4/ 作为一位社会学者,你有什么愿景?
我希望有一天
i/老师与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关怀看见社会的处境,以及
ii/再不须要教也不要学社会责任—因为对社会的关怀和承担已成为生活的一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