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致力创造具实用价值的科研与发明,历史悠长,在推动工商界发展方面更硕果累累。多年来,大学亦在基础科研领域获得卓越成就,影响深远, 并为社会、国家和世界带来裨益。今期excel@PolyU邀请到副校长(科研发展)卫炳江教授工程师分享理大致力科研背后的原动力。
理大推动卓越科研的理念是甚么?
在过去的二十一年,我在理大认识了很多热衷于工作的同事,他们在促进科学、科技、创新及其他范畴的发展上作出了贡献。我亦遇到很多能够抓紧学习机会而充分发挥潜能的学生。他们力求卓越,努力不懈解决问题的热忱让我为之动容,且令我深信理大凭着一份自豪,学者与学生的潜能定被释放和实现。因此,建立理大引以为傲的精神,以及支援同事开拓新知识,就一直是推动卓越科研的原动力。
你如何寻找机遇以促进科研发展?
我的愿景是令理大成为顶尖大学,并在科研范畴影响深远,我在别人忽略了的路向找到机遇。我深信理大的优势,并尽力让不同领域的同事各展所长。我创建平台,把握机遇,以助他们开发科研和填补不同领域的缺口。
参与太空探索任务、成立航空服务研究中心,以及将铁路监测技术应用到国际层面都是一些例子。理大早于九十年代开始参与太空任务,我们的工程专家开始对太空工具的研究付诸实践。零零年代中期,中国内地宣布其探月计划,我意识到大学支持国家探月工程的契机,于是说服研究团队由与俄罗斯和欧洲合作,转向伙拍祖国。嫦娥登月任务成真,期后相关发展亦已写入历史。我们凭着毅力,成功抓紧机遇,并发挥在测量和精密工程方面的实力,贡献嫦娥系列的探月任务。
你在实现计划时有否遇到挑战?
被忽略的机会往往附带风险,而且比益处显然易见,以致寻求支持极具挑战性。我深信适当的机会能令科研团队的潜能得以全面发挥,而妥善管理风险和作出知情决定助我克服挑战。
我们参与中国嫦娥三号登月工程所作出的贡献正是一个例子。即使我们曾经参与两项太空任务,太空探索局外人很难理解争取参与太空任务是何等激烈。内地科研机构和大学都渴望在嫦娥项目争一席位,分享参与国家首项探月工程所带来的荣誉。
经过多番游说,加上教授们和工业中心高超的工程技术,我们最终跨越重重障碍,被委讬设计和制造一个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及后随嫦娥三号成功登月。
大学如何培养跨领域科研和科研合作的文化?你如何协助增加获取研究经费的机会?
我们举办研究沙龙作为一个平台,让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交流和互相启发。毕竟,研究源自好奇心,研究人员亦定必怀抱这份探究精神。
然而,只有科研构思并不足够。撰写良好的研究计划书,以及在面试中令人印象深刻亦同样重要。我经常提醒研究人员撰写计划书要注意的事项,更会与他们䌽排面试。我认为,大学获取协作研究金的成功率正正反映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除了太空探索、航空和铁路监测,理大还有那些重点科研范畴?
随着政府重视拓展创新科技,同时提供资源和拨款,我们将继续发展在食物科学、转化医学、生命科学、可持续发展、3D打印、大数据和神经科学范畴的优势,造福社会和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