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人才濟濟
宏大的教育願景 宏大的教育願景

楊立偉教授分享他出任副校長(學生事務)所擔當的角色,以及國際化對高等教育界的重要性。

副校長(學生事務)楊立偉教授最近履新,負責監督大學有關學生發展和文化推廣的政策與計劃。他分享其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以及國際化對理大以至整體高等教育界的重要性。

你是一位專業的結構工程師,但在學界經常從事以人為本的工作。是甚麼吸引你出任這些職務?

這要從我在香港大學擔任舍監說起。在舍堂內,學生的互動有別於傳統教學及課堂學習,後者的互動相當有限,我作為舍監,有很多機會跟學生交流溝通。我們就像在一個大家庭內生活,而由舍堂和學生舉辦的各類聯課活動,某程度上就為學生提供了全人教育,讓他們學習眾多課堂以外的東西。對我來說,舍監一職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我亦樂在其中。

有甚麼特別吸引你加入理大擔任副校長(學生事務)一職?

理大以「啟迪思維 • 成就未來」作為教研承諾,這與我個人對教育下一代的目標很類似。我會透過推動更廣泛的聯課活動以提升教育的質素。我的使命是透過提供有意義的大學體驗,開闊學生的視野。因此,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和豐富的課外體驗是極為重要的,有助他們在專業和個人方面的全面發展。此外,我深信藝術和文化在全人教育中有著關鍵的角色。

增加不同國籍學生以拓闊學生社群、提供更多海外和中國內地的學習和科研機會,以及確保理大的課程符合國際基準和具環球競爭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你過往在不同崗位中都專注於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你計劃如何在理大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大學的其中一個策略重點是要培養學生具備適當的特點和能力,可以滿懷自信地在國際化的環境下工作,並且成為世界公民,作出貢獻。

我計劃開展一系列的對話活動,探討如何促進本地、內地與國際學生之間的溝通。我亦將帶領國際事務處招收更多國際學生和增加交流生的數目,讓理大學生認識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士,繼而營造國際化、豐富多彩且共融的校園環境,這亦有助推動學生認識世界和參與國際化的活動。

你在推廣學生的國際化發展方面經驗豐富,當中有何獨特見解可以為理大帶來裨益?

我很高興能在2012至2015年間,參與由歐洲大學協會(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帶領進行的「博士教育國際化框架」項目。該協會的成員來自歐洲四十八個國家逾八百所高等教育院校。這個項目的督導委員會有六位成員,我是其中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成員。

世界各地院校在博士教育上的策略各有不同。因此,我們透過此項目開發網上規範性的自我評估工具,使院校在推動博士教育國際化時,可以識別良好的實踐方法,並且有助與國際基準接軌。這都是一些良好的實踐方法。

大學國際化對香港整體而言有多重要?

香港已成為區域的教育樞紐,吸引到世界各地的學生和教職員。我們要持續吸引這些人才,就必須確保我們的高等教育是符合國際標準和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