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學院應用語言科學博士生王曉雯和講座教授黃居仁就香港和廣州兩地雙語公共衛生宣傳中所用的社交距離詞彙進行研究,探討其在2020年1月至4月疫情期間的變化。雖然兩個城市都發布了中英文雙語版本的公共衛生宣傳海報,敦促市民在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但卻採取了不同的表達方式。研究結果顯示,廣州的海報常用「不接觸」(avoid physical contact) 這一個市民熟悉的傳統術語;而香港海報中的社交距離術語則隨著疫情發展不斷進化,引證了環境對語義變化的影響。例如,香港創造了另一個表示防止接觸的詞彙 ——「避免社交接觸」(avoid social contact),之後這一說法又逐漸被新詞「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 取代。在香港的各個抗疫階段,“social distancing” 這個新術語的不同中文譯法此消彼長、不斷競爭。

研究結果重點
  • 廣州沿用「防止某種行為」 的傳統術語來表達保持社交距離的概念(例如「不接觸」(avoid physical contact)),在香港社交距離術語隨著流行病學曲線的波動而變化;
  • 為呼籲民眾保持社交距離,香港的抗疫宣傳逐步建構了四個階段的協調進化過程(即第一階段使用「減少社交接觸」,第二階段改用 「保持社交距離」,第三階段交替使用「保持社交距離」及「減少社交接觸」,最後在第四階段又重新用回「減少社交接觸」);
  • 本研究為未來公共衛生宣傳資料的設計提供參考,並有助於理解如何在公共衛生危機中有效進行多語言溝通。


此研究主要建基於黃居仁教授提出的動詞語義表徵理論 (MARVS)。為了更準確地分析社交距離術語的使用,研究人員根據抗疫宣傳的主題,將香港的海報分為四個階段。研究人員詳細解釋, 廣州的抗疫海報較多採用防止某種行為的這類表達(例如「不接觸」 (avoid physical contact) 來提倡保持社交距離(圖2)),而香港的抗疫海報文字則是緩緩地經歷了一個分為四個階段的進化過程,逐步強調保持社交距離的必要性,敦促公眾執行這一項新的社會集體行為。香港抗疫海報主題的階段性進化與流行病學曲線的變化吻合(圖1)。總體而言,香港各階段的抗疫宣傳較多採用倡議某種行為的表達方式來鼓勵民眾保持社交距離,而表達方式亦隨著新冠疫情的變化而改變。例如,在第二階段(2月28日至3月26日),確診數字下降、公共服務宣布逐步恢復,防疫海報就重點宣傳「保持社交距離」 (social distancing)(圖3)。而在第三階段,香港疫情日益嚴重時,政府就發布了減少聚集新規定,此時抗疫宣傳就使用了較強烈的表達方式,例如作出警告(「任何人違反規定最高可被罰款……」)。另外,“maintaining social distancing” 的中文對應版本也逐漸從「保持社交距離」變成「減少社交接觸」。
 figure
F圖1. 截至 2020 年 4 月 30 日,與香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流行曲線相對應的抗疫宣傳階段: (A) 香港確診 COVID-19 病例的流行曲線(截至 2020 年 4 月 30 日); (B) 香港抗疫宣傳階段。 (圖摘自“From Contact Prevention to Social Distancing: The Co-Evolution of Bilingual Neologisms and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in Two Citie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EvolutionOfSocialDistancing_Figure2EvolutionOfSocialDistancing_Figure3
圖2和3. 廣州海報中關於防止接觸的文本和香港第二階段防疫海報中關於保持社交距離的文本(圖摘自 "From Contact Prevention to Social Distancing: The Co-Evolution of Bilingual Neologisms and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in Two Citie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研究人員指出,來自醫學研究的有力證據已經表明,保持社交距離是遏止新冠疫情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面對新冠疫情的威脅,廣州和香港都竭盡全力展開保持社交距離的疫情防控宣傳。兩個城市設計的防疫海報都選用了適合各自社會文化背景的語言機制。通過仔細研究社交距離術語和新冠疫情防控宣傳之間的共同演化,本研究可以為未來公共衛生宣傳資料的設計提供參考,並有助於理解如何在公共衛生危機中有效進行多語言溝通。

王曉雯是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應用語言學副教授。黃居仁是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系中文應用與研究講座教授。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