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Jul 2012 Issue

徐錦輝:不斷填補 闖出希望

Michael Tsui_Jul每位「理大企業家」創業故事的第一章總是各自精采,有人是為了夢想,有人是為勢所逼,而取得理大授權發展「希望之手」的得信醫療有限公司創辦人徐錦輝先生之創業故事,則應由被踹了一腳說起……

「理大畢業後,徐錦輝當了一年半的職業治療師。一天為一位年邁病人做治療時,老人難忍痛楚,竟向徐錦輝踹了一腳,這一腳卻踢出了這位年輕小伙子的連串負面思想,最後,他辭職了,轉行做醫療器械、復康器材的推銷工作。兩年後,他開始想走出自己的方向,也摸到一些商業的操作竅門,這樣便走上創業的路。

「有些前輩打滾多年才創業,商務經驗豐富,不會碰那麼多釘子。記得在最初的一兩年,我連財務報表也看不懂,也因為沒有基本營運的訓練,沒有唸過會計,沒有任何財務的知識,所以吃了很多虧,甚至受騙!」徐錦輝說:「那時才知道創業其實需要很全面的技能。就好像一張椅子要站得穩,也最少有三、四隻腳。」因此,徐錦輝去唸 LCC,其後再修讀一個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專攻財務分析以補所缺。在創業過程中,補缺可謂令他感受至深。只要有地方是不懂的,他心裡面就總覺得有個洞,不踏實了,所以每隔一陣子,他又去找些知識來填補缺漏的洞。有渴求,他就不斷尋找補缺的方法。他原不是工程師出身,但為了知道所接觸的器材後面的操作原理、如何判別器材的優劣、要知道它生產的工藝如何、電路的設計等等,他第二個碩士學位竟然選修了機械及電腦工程。雖然唸得很辛苦,這個「洞」,終於也用心填補好了。

正因為他有這樣的工作和學習背景,當徐錦輝遇上理大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副教授湯啟宇博士,他們就知道對方將會是好搭檔,後來更促成了雙方合作開發「希望之手」的項目。今年,「希望之手」這個為幫助中風病人回復手部機能的復康器材在日內瓦發明展中勇奪全場的最高榮譽,是四十年來首個贏得此項殊榮的香港發明。「這個大獎意義重大,是對我們多年工作的肯定。」徐錦輝說。而談到陪他走上成功路的座右銘,他卻對年輕人特別忠告:「不要太計較成果、意思和價值,要有耐性,常保持正面的想法。八十後、九十後不要埋怨沒有出頭,這些想法令他們分了心,反過來去看,其實在香港這個沒有什麼天災人禍的環境,經濟尚算穩定,我們如何在這環境裡創造自己的空間才重要。我的座右銘是,要有耐性,與其抱怨環境給你的限制,不如倒過來看看這個環境裡還有什麼空間讓你發揮。不要跟別人比較太多。每一天,當你很專注、很努力、很有效率、很有質素地工作,你就會吸引很多東西過來,一定要咬緊牙根,嚴謹,不要輕易放棄。」

其實,「希望之手」的成功,不就是印證了徐錦輝的座右銘,還有那句老掉牙的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Your browser is not the latest version.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Some pages may not function properly.

You are recommended to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switch to a different browser. A list of the web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can be foun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