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2年8月号

七年顺流逆流

李敏行总结创业四句真言

Mun Li_Aug「避乃败因,做可事成,若为成效,忍亦何妨」是「Poly-preneur」李敏行总结多年工作及创业经验之所得,他更用了自己乘风破浪的故事来演绎……

自 1982 年毕业于理工学院的航海系之后,李敏行便学以致用,开始在大洋船上工作,负责船上的电子通讯及维护等。浮游于七海之间,惯见了风风浪浪,李敏行独特的阅历,令他对人生有着不同的体会,因此,当绕着地球走过了几圈,许是领会到尽头其实不过是另一个起点吧,他也不计较一切再要从零开始,七年之后他决定「上岸」,回到香港从头开始他的事业。

虽然也是干着与通讯有关的工作,但和海上的风浪相比,岸上的金融风暴同样要命!就在2003 年时,他工作的公司改组和裁员,他不得不为前途打算。终于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他踏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开了家售卖通讯和计算机周边产品的贸易公司。

「航海的经历告诉我,这世界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永远是顺流与逆流。做得好,就有好收成,做得不好,自己须对自己负责。」李敏行说的「避乃败因,做可事成」正是最好的脚注,逃避自己不肯面对的责任,不愿接受不会一帆风顺的事实,事岂能有成?

李敏行觉得只做贸易的生意,难以有更大的发展,于是,他开始找寻合适的合作伙伴。因缘际会,他开始了和理大的合作,就是把理大的专利发明,通过知识转移的渠道,把有发展潜力的科研成果转移成为应用的科研项目。可是,转移的过程中未见顺风顺流,直至他认识理大 LED 的驱动技术,深感那是富有潜质的科技,于是向理大洽谈授权,继而开始整合、优化,成为迎合市场需要的先进科技。

「大学里的技术是纯科学研究,并不是产品,如何把技术商品化,变为可应用的科技,这是当中最困难的部分,而中间的过程正决定了成与败。」李敏行当然不会那么容易放弃,诚如他说的:「若为成效,忍亦何妨」,而且,他也不是孤身上路,和他同途的有来自不同范畴的合作伙伴,有的人脉甚广,有的是负责财务融资的专才,当然也不乏技术支持。「在获得理大的 LED 技术授权之前,其实它在市场上已流传了一段时间,不算是新鲜事,只是一直没有人抓着一个把它商品化的机会。而我们是向市场上的领导者推销该技术的第一人,并很快就得到他们的认同,算是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就如他的座右铭「避乃败因,做可事成,若为成效,忍亦何妨」,要事成,肯做是先决条件,忍,是持续发展。谈及成功之道,李敏行续说:「应多学习和融合来自不同的范畴、不同领域的知识,再加点创意,当可成功在望。不过,还需要懂得分辨真心的批评和虚伪的赞美,那么,当社会给你机会时,你才可以抓得稳,拿得住!」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