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理大创业家刘志宏博士
分享日益聪明之道

在建筑界,一位工程师无论拥有多深厚的资历和多优秀的学历,若要放弃建筑公司的高职而投身创业行列,原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中原因甚多,最重要的是行内人绝不轻易相信一家没有过去的新公司。刘志宏博士当年也深知创业不易,但经验告诉他,凡事总有解决方法和窍门;再者,他认为什么困难总有方法去应付,而且凭经验自己会越来越变得有办法。至于变得有办法的方法,是从经验中磨练出来,一点也不复杂……
「做每件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最重要是能找出背后的方法。」刘志宏博士说:「这些方法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范畴,包括创业。」
刘志宏博士的头衔很长很长,包括岩土工程博士、结构工程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金融经济学硕士……他既是香港的资深建筑工程师、律师、国际跳舞协会的评判及考官,也曾是区议员……要成就这么丰盛的人生,刘博士一直很强调「方法」,而成就他的「方法」,则当从刘爸爸培养子女的方法开始说起。
「我是在 1968 年于工专毕业的。那些年,爸爸同事的子女都走着相同的路,就是待工专毕业后到英国升学。爸爸认为这是一条容易走的路,所以,我中五毕业后就选读了工专的结构工程课程,可我根本不懂什么是结构工程。毕竟老人家看事情总比自己看得通透,故此,我从没有后悔听了爸爸的话。」刘博士说。
六七暴动后,香港的经济环境变得十分恶劣,建筑行业尤受影响,故当年刘博士遵从了爸爸的指引,甫工专毕业便到英国接受两年的训练,因为只要通过专业试,便可获得相当于大学毕业的资格。这无疑是一条取得大学资历的快捷方式,但刘博士说:「好处是比人家快;缺点是,我对很多科目的认知都是一片空白的,完全不懂。这也成为了我日后很喜欢看书不停进修的原因。既然知道自己有弱点,便要从书本中恶补不足。」
其后,他加入了一家英国公司当工程师,更被派回香港负责海底隧道的地盘工程。就在建造隧道的时候,工运事件爆发,当时为英国人工作的他竟被工人辱骂为「黄皮狗」。「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工程师,因为不想卷进政治漩涡,于是向公司请辞。后来公司不单挽留我,还保送我到曼彻斯特大学念硕士课程。」
硕士毕业后,他继续在那家英国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而且有不错的表现,在公司算是高级工程师了。然而,老板的一句话令他重返校园。
「有一次,我为一个吊桥项目做钢缆锚的设计,但上司却不以为然,说那是土力学博士才做得来的事情。碰巧隔天我从报章中得悉伦敦大学正在聘请土力学的研究助理,合约期间还有机会拿个土力学博士学位,因此我就发信应征,结果受聘了。那时候,每个星期三都有知名教授来大学开研讨会,可是研讨会的东西我一点都听不懂。我对自己说,如果听明白他们讲什么,那便已足够了。经过一番努力,九个月后我终于听得懂了,还可以对国际级的学者发问,三年后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1977 年,香港因前几年发生严重的山泥倾泻事故,政府招聘土力工程师,刘博士便因此回流香港。
刘博士总觉得工程师应该建造一些东西出来。「我在政府干了两年半,不喜欢,太沉闷了!我喜欢看着事物慢慢从设计时间发展到建造阶段,而不喜欢覆检人家的工作。」于是,他跑到私人公司里工作,当起总工程师来。期间,他负责了很多酒店和度假村项目。现在每次到东南亚,他总可以住在自己盖过的酒店里。
在同一家建筑设计所里工作十年后,他已和不少客户建立好关系,有些客户甚至因他的关系而委托他服务的公司处理一些工程;可是,这些项目都会被老板断然拒绝。
「难免会有挫败感!」他说:「客人信任我才会把项目交来嘛。」也正是这个原因,令他就萌生自己开公司的想法。
「我在接了第一宗生意才辞职开业的,那是一宗地基工程。」刘博士回想说:「创业其实是很难的,学历好是没用的,新公司没有经验嘛,老板的个人经验是没有关系的。故我得先联系客户,获得他的信任才敢跑出来开业。」不过,他也曾细心计算过──第一宗生意的盈利能够让他熬一两年,因此,他认为值得外闯!
然而,要在建筑界开设新公司,往绩尤其重要,同时也得要有些特别的「卖点」。
「我在 1989 年开业的时候,市场上分得很清楚,建筑工程师是建筑工程师,承建商是承建商,而我当时的想法倒是新的,就是把设计和建造结合起来。」
结合设计和建造的好处是假若设计出了错误,责任也需由建筑公司承担,这样就不会有设计师和承建商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这也成为了他在建筑市场上的卖点。「现在的政府项目亦大多数需要『design & built』的了。」他说:「而且,这也能为客人减省建造费。」
他选在 1989 年开业,当时公司只有他、一位秘书和另一位同事而已。1989 年大部分给他生意的公司都搬到东南亚去,他的业务也随之转移到东南亚,并日渐上了轨道。「第一宗生意是最困难的。只要开展了第一宗工程,取得经验,就会有第二宗。其后我们开始从事钻探、造地基、建上盖,累积了新的经验,再建天桥和处理水务等。」他的两位弟弟随后也相继加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公司的业务遂一直稳步发展起来。
「好处是,哥哥放假,有弟弟撑住。」刘博士笑说:「不过,但凡是做生意,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别以为客户会自己找上门来,你要和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他相信你才会找你做事。另外,所做的事情也应要有自己的特色。」
刘博士补充说:「做每件事情也有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范畴,包括创业。无论是记忆力、读书、数学什么的,总有方法在背后,问题是怎样把这些方法找出来。有些方法是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的,学了一种方法,便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地方。」
也因此,他的座右铭就是「终身学习」。
这些年来,他不单学习有关建筑的知识,其他如法律、调解、语言、文学,以至音乐、跳舞等,均是他的学习目标。「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能力。因为以前有不懂的东西,透过不断学习,以及出错后的反省和改进,现在都懂了。人总有失败的时候;经过学习,情况只会变得越来越好。随着年纪的增长,人并不会退步,只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