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德博士
从不败之地毅然出发
从责骂声中坦然进步

大名鼎鼎的黄龙德博士可说是会计界的明星,故经常应邀监察各项抽奖节目;自 1975 年创业起,黄博士所获得的荣誉奖章、小区服务嘉许状、铜紫荆星章以至在会计业界内建立的显赫地位,其实并不足以概括他的成就。如要写他的成功故事,似乎一本书的篇幅也不足够,但以下几件轶事,或许能让读者带来一点启发……
预科毕业后,黄龙德博士进入理工学院修读会计课程。毕业后,他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到会计师楼实习,每月领取微薄的薪水,向会计师之路循序进发;其二是工厂的内审部工作,薪酬比前者高出很多。结果,他选择了后者。
他当时任职的公司规模庞大,在亚洲拥有七家工厂。这时,黄博士发现当时的会计系统出现了一个整合错误,于是向美国的副总裁直言。
副总裁很生气,立刻飞来香港了解事件,结果不得不承认错误,这一错横跨十年,其间从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同事都在这里工作了很久,早已习惯了那套系统。而我刚加入,学校的理论仍然清晰,所以很容易发现他的错误。」后来,副总裁召了台湾、澳洲等七地的内控经理来听这个年轻人解说,令老板对他另眼相看。加上他努力不懈,又不怕吃亏,才一年时间,他便晋升为区域的内控助理经理。
但这时他却决定辞职,因为他还须完成一科会计考试,且必须在会计师事务所取得实际经验才能挂牌执业。他先在一家规模较小的会计师楼工作了一年多,再加入著名会计师容永道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三、四年后被擢升为税务部主管。然后,他又辞职了。「累积了应有的经验后,离开是很自然的事。」
黄博士离职后移民到加拿大,但只是个多月的光景,他闷得要回港了。这时,有位旧老板向他招手,但他父亲却鼓励他创业。
做生意的黄爸爸说:「你现在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应该自己执业。开家公司吧,我把我业务的会计工作都交给你。」
既然有了父亲的承诺,他便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可是后来,黄爸爸却以其会计师是几十年来的老搭档为由,拒绝把公司的会计工作交给黄博士,还劝他自己另寻门路。说穿了,其实父亲想他走出一步,又怕他信心不够,于是出此「鼓励」之策,让压力激发他的斗志。
黄博士说:「没办法,唯有努力找生意!」幸好他一向交游广阔,能干、勤奋,又精于税务,故此客户数目与日俱增。
他从一开始和父亲合租办公室,到自置写字楼;从最初只有一位员工,到后来聘用近十位职员,当中的经历,总是让他有无限回忆。
「我 1975 年正式挂牌执业,那时我们只有『官兵两人』,百多呎的办公室里放了四张办公桌。第一年的利润是七万多元,比在会计师楼打工时所领的年薪少了一大截;第二年有十九万多;到了第三年,有五十九万多。这么多年来,只有在沙士爆发的 2003 年没发花红,但也没有裁员。那年是数十年以来生意最差的一年,我要卖掉数个物业来应付现金流。但到了 2004 年,生意却出奇地好起来,一年里所赚到的钱竟是以往数十年以来最好的一年。」不愧为专业会计师,记忆和处理数字本来就是黄博士的强项!
以上仅是黄龙德博士创业故事的一鳞半爪,看来自然而然,风平浪静。然而,成功从来不是例汤,不是一早预备好的。从会计师的角度,他的成功反而是可以「计算」的。至于程序如何?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几段轶事,正好能反映出来。
「我跟随容永道先生的日子,被他责骂过几次,但这些经验却令我一辈子受用。」有一次,他为一位有七个姓氏的女士撰写一份文件,但容先生把文件退回去,责备黄博士弄错了。黄博士反复检查,也没发现什么。最后容先生指出当事人其中一个姓氏里的英文字母位置对调了。「他说,会计文件的其他地方有错,客人未必会发现,但名字弄错了,他一定知道!」
另一次,容先生把同事呈上的活页夹怒掷到房门外。黄博士见文件散满一地,便捡起来还给容先生。哪知这出于善意的动作竟惹得容先生大骂。容先生认为黄博士不该搁下手上的工作去管人家的闲事,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还有一回,正闲着的黄博士为下属分担了一点工作,谁料又被容先生责备。黄博士分辩说:「反正我不太忙……」然而,容先生坚持他只应做恰如其分的事情,例如计划性的或改善管理的工作等。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经过容先生的启发,黄博士也一直担当着严师的角色。
「不管男女,只要有错,我同样会骂。」黄博士在这方面很有原则,他只会在下属第二次犯同样的错时才责骂,如果下属第三次再犯同样的错,他会生气得想赏人一记耳光,因为屡犯错误代表不够用心。他说:「我不骂你,你就不会有进步。」尽管有人因挨骂而流下男儿泪,但挨骂的不得不承认从黄博士身上学到大量知识,经得起他严厉训诲的人一定是精英。
黄龙德博士尤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有一天当他正埋首文件堆中时,忽觉很热,直觉以为空调出了毛病。但他没有理会,继续专心工作,直到老板来催他逃命,他才知道对面大厦发生火警。他向窗外一看,惊觉火舌已飘然而至!
「我常教导同事和儿子说,专注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能否成功或进步,视乎他做事是否能专注和用心地去做一件事。」学习新东西时,我们或会很快忘记,但只要专心地做过一次,就总能记住,不会忘记。
要成功的话,勤奋自然少不了。黄博士说:「我的下属在跟我学习三年,会比在别处工作六年得益更多。」道理很简单,因为跟随黄博士的同事都要非常勤奋。跟随其他师傅的人朝九晚五上班,其间还可开开小差,一天的工作时间加起来可能只有六小时;而跟随黄博士的,一天最少工作十二小时,经验自然比别人丰富。
谈到创业条件,黄博士直言需要的本钱并不多,因为他们不用购买货物。会计师销售的是技术、经验和服务。只要服务好,能力高,客户自然走上门来。
另外,黄博士强调创业人士要不断为自己增值,学习新的事物。正如他最初光是懂得审计是不够的,要不断学习税务、上市或重组架构等其他知识和技能才能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趋势。
黄博士说:「你必须满身是刀,而且每一把都必须锋利。要令每把刀都锋利无比,唯有不断增值自己,多读书。当机会到临时,你就能够好好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