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9年5月号

勤和诚

把简锦源催上成功路

Alan_Kan_May初中时,简锦源的成绩单「满江红」,他唯有使出绝招,妙用了一个「勤 」字。工作时,他以诚待人,故能够在被解雇之后被大客户多番催促创业。往后,他始终如一,以「勤」和 「诚」两大护法一直在成功路上屡创新猷。

从六、七岁开始,简锦源(Alan)已对电子和无线电通讯有着浓厚的兴趣,课余经常往返全港大小图书馆,最爱借阅有关电子和通讯的书籍,唯独不把学校的功课放在心上,成绩单上总是「满江红」。

今天,Alan翻开活页夹,向我们展示里面厚厚的学历证明。原来他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从没有停止努力学习,活页夹里放着MBA、MSE、Professional Engineer (P.Eng)等林林总总的证书和文凭。到底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改变?

其实升上中三后,他已意会到泛红的成绩单将对他的前途有重大的影响,于是痛定思痛,誓要找办法补救,把情况扭转过来。Alan说:「我就读的九龙工业学校是一所英文中学。在英文学校念书,如果学不好英文,连带其他科目也不会有好成绩;只要学好英文,其他科目都会有进步。因此,我向英文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他建议我看南华早报。那时候我一天的零用钱才两块钱,每份报纸却要一元。因为星期六的报纸最厚,所以我只在星期六买,然后把它分成六份,分六天阅读。三个月后,我的英文理解和写作能力果然有进步。」Alan以相同的态度对待数学,多做习题,自然也有改进。

成绩进步,不外乎一个「勤」字使然。除了日间努力练习,Alan还想到报读香港工业专门学院(工专)的课程,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温故知新。工专是理大的前身,当年工专举办的G1和G2课程,相等于日校的中四、中五课程。但G1、G2只供在职人士报读,于是Alan找朋友为他写工作证明,最后顺利入读。

日夜兼程,让他总算赶上了进度,而且由于求知欲甚强,Alan在中五毕业后,继续在理工完成四年的电讯课程,然后修读统计学和管理课程。

投身社会后,Alan曾在不同的公司和工厂任职技术员,所接触的都是当时最新的科技。例如,他曾任职于一家生产军用计算机记忆系统的美国公司,负责磁头和磁环记忆的测试工作;也曾远赴文莱为当地电视台维修仪器。无论工作如何忙碌,他仍孜孜不倦地在夜间进修,达八年之久。

Alan并不否认努力上进是他成功创业的原因之一。然而他表示,只有勤奋是不足够的。他指指在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两幅字画,上面写着两个字:「勤」和「诚」。

在工余时间,他除了进修外,还抽空做义工,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从事电子业工作的时候,一位义工朋友经常问我关于电子零件采购的问题,而我总是对她知无不言。后来,她把我引荐给她的德国籍老板,她的老板竟建议我开公司接他的生意,为他采购电子零件,把零件出口到德国。因为那时我还有工作,所以没有把他的建议放在心上。怎料到了1987年,我忽然被解雇了,与此同时那位德国朋友来电询问我开公司的进度,就这样偶然地,我踏上了创业路,谁料第一张订单的金额竟然高达一百万美元!」

这个金额自然令人无比振奋,但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做出入口生意,遇上一百万的银行信用证,他也不知该从何入手。

「成功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Alan说。

他所指的准备有二:其一是建立广大的朋友网络。在朋友指点下,他才能顺利处理财务安排,解决信用证的问题,赚取第一桶金。其二是累积经验和知识,以及保持一颗真诚的心。

「倘若我不去做义工,便不会结识那位朋友;如果我没有诚心帮助她,我也不会踏上这条路。」

为德国客户采购零件,Alan自是驾轻就熟,但随着互联网普及,跨国采购容易得多,客户可以直接订货,中间人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加上他在1991年移民新西兰,其后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以遥控方式营运业务,生意难免受到影响。幸好他一直保持敏锐的市场触觉,从来没有倦怠下来。待子女长大了,他更决定回流香港,再大展拳脚。

「虽然生意走下坡,但互联网和软件业的兴起让我看到良机,因此在2000年另创公司设计软件系统、管理系统、无纸化系统等。到了2014年,Alan再次转变公司的业务,把软件和硬件结合起来。」

此一转变源自他的「瓶子理论」。他把硬件比喻为瓶子,瓶子里面装的是软件,如果倚赖别人供应瓶子,就要按各个瓶子形状、大小设计当中的软件。若干年后,要是人家不再生产某瓶子,他为该瓶子设计的软件就要报废;假如人家改造瓶子,他也被迫跟着改变。为了不再那么被动和提高业务的灵活性,Alan干脆「软硬兼施」,在设计软件之余生产硬件,以便掌控硬件的产品周期。他还顺应智能型社会的潮流,开发智能产品,例如为大公司改善智能贩卖机的运作,为零售及服务业设计和开发智能服务亭,涉及范围广阔,包括理发店和自助洗衣店等。他说:「这些智能设计能令香港这个智能城市更有智能。」

说起创业,Alan坦言:「没有一做就成功的道理,成功是做对很多决定和事情的成果。虽然现今社会的要求跟我们那个年代不同,但对恒心和毅力的要求却是不变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论社会和市场怎么变,只要有扎实的根基,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尝试以新的方式处理旧问题,必要时甚至要颠覆传统。例如花几万元买一个智能服务亭,几个月后便可月省过万的工资成本了,那就是把成本变利润的做法。」

Alan认为有很多初创公司都难逃在五年内倒闭的命运,创业失败的原因繁多,最致命的是现金断流。「赔本的公司未必会倒闭,如有足够储备,仍可生存,机会一到,凭着『勤』和『诚』,当可以创出辉煌的成就。」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