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21年4月號

聚護芯™ 抗菌、抗病毒塗料

學者主導初創企業 革新業界造福社會

TF202104_1654x482


在新冠疫情下,人們對個人和環境衛生的意識前所未有地提升。相信大家對於各國民眾在疫症早期搶購漂白水、酒精和消毒搓手液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這些消毒用品無疑能有效地殺滅冠狀病毒等病原體,但電梯按鈕、扶手等被群眾接觸的表面必須重複地消毒,方能達到預期效果。此外,有些消毒劑可能會刺激皮膚;另一些則不宜長時間接觸,否則會損害健康。有毒的化學劑亦可能將毒素引入生態系統,污染食水和其他珍貴資源。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致力研發適用於不同材質、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的長效抗菌、抗病毒方案。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李蓓教授與本地化工產品生產公司董事長林峯先生合作,成立初創企業,開發聚護芯TM抗菌、抗病毒塗料。此無毒且環保的塗料能殺滅99%常見細菌和病毒,其效力更可維持六個月之久。林先生目前為理大工商管理博士生,亦是理大「總裁協會」成員。

同時親水親油的兩親性核殼粒子

早於2003年,李教授已憑藉其突破性的核殼顆粒技術取得專利,為聚護芯TM抗菌、抗病毒塗料奠下研發基礎。李教授解釋說:「核殼顆粒分內核、外殼兩層。傳統核殼顆粒的內外兩層具有類似的化學特性,也就是說,核和殼不是同屬水溶性,就是同屬油溶性。而我的核殼顆粒技術突破了這個框框,成功把兩層不相容的物質結合在同一粒子中,製成同時親水和親油的兩親性核殼粒子。」李教授研發的嶄新顆粒以油溶性內核及水溶性外殼組成,經噴塗後,水分會被蒸發,剩下的粒子就會緊緊地連接成膜,形成持久耐用的塗層。

天然生物聚合物殺菌消毒

有別於只能以單體分子為原料的傳統核殼顆粒技術,李教授的創新技術可以用聚合物作為核殼顆粒的原料,包括天然聚合物。「天然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材料是對人類和環境最安全的選擇,而我的技術就能將天然生物聚合物變成核殼顆粒。通過改造來自甲殼類動物的食品級殼聚醣,封裝來自食用香草百里香的百里酚,我們進一步提升了兩者的天然抗菌、抗病毒特性。」

聚護芯TM塗料粒子的殼聚醣外殼會在成膜的油溶性內核層之上,形成帶正電荷的水溶性外層,然後通過靜電作用將帶負電的病原體殺死。實驗證明,聚護芯TM塗料能有效消滅99%常見細菌和病毒。「聚護芯TM不僅發揮接觸殺滅功能,它還有延時釋放作用,保護期長達六個月。除了門柄、電梯按鈕、醫療設備等高頻接觸表面外,它也適用於布料、衣物上,亦可用來製造消毒濕紙巾。」

創業路上一拍即合

儘管李教授有如此不凡的構想和豐富的專業知識,但若沒有獨具慧眼的生產商支持,多出色的技術也無法開花結果,成為影響深遠的產品。幸而適逢在理大攻讀博士課程的林先生剛接手家族化工業務。原於資訊科技界擔任高級行政人員的他說:「那時我想用頂尖的技術振興傳統家族企業,就在那個時候遇上李教授。她的技術有著龐大的潛力,令我非常佩服。」然而,林先生沒有選擇技術授權或顧問服務等合作模式,而是與李教授合作成立初創企業。

「我認為把研究成果商品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希望與李教授長期地緊密合作,一起探索各種可能性。而實現這目標的最佳方法,就是與她建立夥伴合作關係。」林先生感謝理大企業發展院審視他們的創業計劃,提供為期十周的創業訓練營,培養他們的營商觸覺。2020年,他們的初創企業佳昇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獲得天使投資者注資,並得到理大科技領航基金計劃的配對資助,隨後更與在香港上市的化工業龍頭合作,通過該公司在中國内地與香港的銷售和客戶服務網絡,將聚護芯TM塗料推至更寬廣的層面。另外,佳昇科技有限公司還成功加入香港科技園屬下的科技創業培育計劃(Incu-Tech),以獲取更多在融資、業務和技術上的支援,為未來發展舖路。

2021年3月,聚護芯TM抗菌、抗病毒塗料於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網上特別版中勇奪金獎殊榮。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