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rof Sylvia Chen TWAS

陳曉華教授當選世界科學院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院士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暫任主任、仁愛堂歐雪明兒童發展中心總監陳曉華教授,最近獲選為世界科學院(也稱「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陳教授是今年本港唯一當選院士,以及社會科學及經濟學領域新增院士中的唯一中國學者。 總部位於意大利特里亞斯特的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致力於推動科研能力和卓越,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該院院士為來自世界多地及多個學科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當中包括一些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共有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74位學者獲選為2025年度新增院士,其中10位來自中國院校。 陳教授是英國心理學會特許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旗艦期刊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主編、劍橋大學出版社文化與心理學系列主編。其研究專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跨文化心理學、以及與精神健康相關的社會文化因素。她致力探討雙語與雙文化的社會心理學、多元文化與全球化、文化背景中的人格與社會行為、以及文化多樣性與心理健康。其研究團隊發展了「基於移民的文化適應」(immigration-based acculturation)和「基於全球化的文化適應」(globalisation-based acculturation)的理論框架,並建立了「全球化取向」(Global Orientations)的心理構念,相關實證研究涵蓋35個國家和地區,對社會融合和疫後時期合作方面的研究作重要貢獻。 陳教授為香港人文學院院士、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會士、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會士、香港心理學會會士、英國高等教育學院Senior Fellow。她曾任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並屢獲多個學術獎項,包括美國心理學會國際心理學分會(第52分會)「傑出國際心理學家獎」、香港研究資助局「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獎」等。

2024年11月16日

榮譽及成就

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Final

四位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學者躋身世界前 2% 的科學家之列 (2024)

在著名的史丹福大學發佈的全球排名前 2% 的科學家名單中,有四名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被列入排名。入選的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學者因其學術生涯被引次數,獲列入「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最新的排行榜印證了本中心科研人員的研究影響力,以及理大在多個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史丹福大學編撰的排行榜涵蓋超過 100,000 名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數據庫把科學家歸納入 22 個學科及 174 個子領域,並以學者截至2023年底的論文引用次數、個人科研成果,以及論文影響力綜合指標等編製排行榜。 全球排名前 2% 的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學者: 姓名(按姓氏拼音排序) 學科領域 伍尚美教授 康復治療科學講座教授及系副系主任 康復治療 秦璟教授 護理學院教授 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 曾永康教授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暫任主任 康復治療科學講座教授及系主任 精神病學 余其殷教授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 康復治療科學教授 神經病學和神經外科   *根據Elsevier 於2024年12月16日發布的數據(第7版):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7(只有英文)

2024年10月29日

榮譽及成就

MHRC PolyU InnoTech Open Day 2024

【圓滿結束!理大創科x 校友日2024】

理大創科創業旗艦活動「理大創科 × 校友日2024」經已圓滿結束,感謝各界大力支持,更榮幸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先生,以及中聯辦教育及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擔任主禮嘉賓,令是日活動生色不少。是次創科日以「聯繫智慧  創新未來」為主題,成功展示了理大在交叉學科研究、知識轉移、創業培育方面的卓越成果,如何助力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則展出了轄下研究院及研究中心的創新發明,訪客可近距離接觸由食物廢料製成的三維打印材料、智能陪伴玩偶、尖端足部掃描儀、顯示月球南極地形和景觀的創新 3D 模型,以及低碳建築材料等展品。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MHRC)暫任主任、仁愛堂歐雪明兒童發展中心總監陳曉華教授在創科論壇上分享了本中心在健康福祉議題上的創新研究項目,這些項目不僅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並且強調了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MHRC亦在賽馬會綜藝館內設立的攤位,讓參觀者能夠深入了解本中心的研究方向和對社會的積極影響,促進了對精神健康話題的關注與討論。 創科日匯聚了理大師生及校友、創科企業家、業界夥伴、研究人員及對創科有興趣的人士,一同在理大校園探索和感受創科為世界帶來的裨益。MHRC今後將致力於以科技推動創新及精神健康研究,造福香港、國家及世界!

2024年10月21日

宣傳

Prof Sylvia ChenGeneral EditorFinal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暫任主任担任劍橋大學出版社文化與心理學系列主编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暫任主任、仁愛堂歐雪明兒童發展中心總監陳曉華教授,接任劍橋大學出版社文化與心理學系列主编。 劍橋大學出版社文化與心理學系列致力於出版與情緒、認知和行為相關的新興跨學科文化領域的頂尖學術和研究成果,該系列出版的多本著作可作為心理學各領域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重要參考書。

2024年10月17日

榮譽及成就

PolyU InnoTech Open Day 2024PAIRWebsite 2000 x 1050 pxTC

PAIR 將於理大創科 x 校友日2024展示創科成果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誠邀您於 2024 年 10 月 19 日蒞臨理大校園參加理大創科 x 校友日。歡迎創科社群、研究人員、業界夥伴、企業家,以及理大校友、教職員、學生、家人和朋友參加! 今年的開放日將舉辦一系列精彩活動,包括在賽馬會綜藝館舉行的「理大高等研究院創科展」。展品包括一些由食物廢料製成的創新三維打印材料、節能電池、先進光纖傳感器、智能陪伴玩偶、互動跑步機、尖端足部掃描儀、太空探索設備、多用途機器人、低碳建築材料、創新人工智能相機、智能手錶等等。 請立即報名。 當天的另一亮點是下午的 「理大高等研究院創科論壇」,多位嘉賓將分享我們在健康福祉、人工智能,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的創新和技術。 論壇座位有限, 請立即報名。

2024年10月14日

宣傳

ReST Hub_Donor Visit

理大於校園推廣全新心理健康計劃 以遊戲式訓練增強學生抗逆力

不少青少年面對越來越沉重的壓力和心理健康困擾,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及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攜手在校園開展由研究驅動的教育及服務計劃「心理彈跳站」,推動大學成為促進心理健康及協助學生建立抗逆力(resilience)的生態圈,並於8月26日至9月3日推出首個大型校園推廣活動,吸引約3,000名學生參與。 理大過去研究發現,近四分三的香港大學生有最少一次嚴重或創傷性的童年不快經歷,對其自我意識、情緒管理和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能力造成負面影響,而建立抗逆力正是讓他們渡過逆境的關鍵。理大早前獲正愛慈善基金會慷慨捐贈成立「正愛慈善基金會健康及服務影響基金」,並在基金資助下開展「心理彈跳站」計劃,採用優勢為本(strengths-based)、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及預防性(preventative)的模式促進年輕人的心理健康。計劃致力為理大社群建立共同語境以談論心理健康話題,並讓學生在安心和輕鬆的環境下學習增強抗逆力的方法。 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聯同正愛慈善基金會主席陳文耀先生和正愛慈善基金會董事陳子君女士親臨支持活動。陳子君女士表示:「我們的青少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危機。英國作家Warsan Shire為難民發聲時曾指:『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no one leaves home unless the water is safer than the land』作為社區的一分子,我們亦盼望能創造一個給予學生慰藉和安全感的環境。」 活動期間,學生可以即場報名參加「心理彈跳站」的項目,包括由研究團隊及200多名理大學生一同構思及設計、透過遊戲式介入方法協助建立抗逆力的「Mission ReST」。項目涵蓋自我探索、遊戲挑戰及與同儕組隊完成任務等環節,參加者可從中學習從逆境中復元的方法和技巧,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並以正向態度面對未來。此外,活動亦向學生介紹線上身心健康測試平台「理大,你好嗎?」,參加者可透過以實證為本的檢測工具了解自己的情緒、行為模式及人際關係等,平台會即時向他們提供意見及所需支援。計劃期望能透過以上項目提升學生及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並鼓勵他們主動尋求幫助,從而創建更和諧和強韌的社會。 大學一年級是由中學轉往高等教育的重要過渡時期,對不少學生而言或構成重大壓力和挑戰。「心理彈跳站」計劃首席研究員、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及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何穎嘉博士指:「在大學生涯的初期鼓勵學生參與有關心理健康的互動,提供機會讓他們提升抗逆力尤其重要。我們希望藉著為期一周的推廣活動,向剛入學的新生傳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讓學生明白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時,他們並不孤單。」 有關「心理彈跳站」計劃及其活動的更多資料,可瀏覽其網站或社交媒體專頁。  

2024年9月4日

資助與捐贈

Prof Hector TSANG delivers psychosocial service practitioner training course in Guangzhou 2000 x 105

曾永康教授於廣州講授社會心理服務人員培訓課程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兼康復治療科學系講座教授曾永康教授,早前獲邀到廣州為「白雲區2024年第三期社會心理服務能力培訓班」進行講授。 曾教授循「精神健康與精神疾病」、「精神健康干預的連續體」、「復元的概念及要素」三方面講解,並引用案例介紹職業治療專業在精神健康領域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精神健康的促進、預防、早期介入、臨床治療、長期治理及管理,環環相扣、緊密配合。精神健康介入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精神健康促進是全社會的運動,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加入與支持。精神疾病的預防不容忽視,須分級預防,早發現,早診治,早康復。 此外,曾教授介紹了復元概念在精神復健中的關鍵價值,強調其目的是能夠讓精神疾病患者能夠參與有意義的日常活動,並能運用社區資源促進參與。他亦介紹了精神健康服務中不同階段的團隊分工和合作,並強調了職業治療的工作內容和重要性。 網上報導: 網易 - https://polyu.me/4feB6rn 搜狐 - https://polyu.me/4fkW7k4 今日頭條 - https://polyu.me/3yg0I6s

2024年8月9日

學者動向

Dr Jessie Linpostpartum depression 2000 x 1050 px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林晶霞博士就產後憂鬱分享看法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林晶霞博士接受《巴士的報》訪問,就產後憂鬱症分享其專業看法。 林博士指出,產後女性因受體內荷爾蒙變化及適應母親角色挑戰等因素影響,較易出現明顯情緒起伏。家人的關切和支持有助產後媽媽儘快適應角色轉換以及調適情緒。她建議,如覺察到產後媽媽出現產後憂鬱或情緒困擾徵狀,應儘快尋求專業協助。 閱讀更多:https://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article/14159866

2024年7月8日

媒體報導

ResearchCom Awards 2000 x 1050 px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入選Research.com「2023年度全球頂尖科學家」

11位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分別於計算機科學、醫學、神經科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入選權威學術研究平台Research.com「2023年度頂尖科學家」榜單。 該名單根據學者於其學術領域的 D 指數(Discipline H-index)編制而成,其中包括論文發表及被引用指標。MHRC成員從全球學者中躋身而出,其科研卓越及貢獻備受國際肯定。 *根據Research.com第三版排名榜單 *按學科領域及學者姓氏排列 世界排名 國家排名 學者 D指數 引用次數 出版物 學科領域 2437 258 (中國) 秦璟教授 61 15,137 316 計算機科學 784 84 (英國) Keith HAWTON 教授 151 77,191 724 醫學 2301 1324 (美國) Mark JENSEN 教授 124 70,802 833 醫學 242 153 (美國) Mark JENSEN教授 124 70,653 849 神經科學 7205 109 (中國) Georg KRANZ 博士 35 3,826 172 神經科學 3933 5 (新加坡) 仇安琪教授 51 7,062 180 神經科學 3051 31 (中國) 余其殷教授 57 13,153 147 神經科學 8825 70 (中國) 陳曉華教授 31 4,496 83 心理學 159 103 (美國) Patrick CORRIGAN 教授 121 67,440 542 心理學 3055 20 (中國) 岑浩強教授 57 12,247 352 心理學 5265 42 (中國) 麥穎思教授 43 8,474 175 心理學 72 1 (中國) 葉兆輝教授 96 143,491 557 社會科學與人文學  

2024年6月4日

榮譽及成就

Dr Georg Kranz_HKPFS final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員榮獲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

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榮幸地宣布,林天澤先生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成員、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Georg KRANZ博士的指導下擔任助理研究員,榮獲香港研資局所頒發的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該計劃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優秀的研究生,來港在受教資會資助大學修讀以研究為本的博士學位課程。 林先生目前正在參與精神健康研究中心種子基金計畫「Intra- and Interindividual Moderators of Prefrontal Excitability Investigated Using Simultaneous TMS with Neuroimaging」的研究。 本中心對於能滙聚人才,致力促進精神健康研究倍感榮幸。  

2024年5月29日

榮譽及成就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