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團隊配合WebsEdge拍攝團隊於香港理工大學完成了視頻拍攝,該視頻將在2024年MRS秋季會議和展覽上進行首播。RI-IWEAR團隊共展出了六個項目,涵蓋「智能可穿戴系統應用研究」、「系統集成與評估」、「纖維基柔性器件」三個領域的科研成果。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副院長,有機電子學講座教授嚴鋒教授介紹了自己團隊開發的用於健康監測的生物傳感器。這些生物傳感器類型多樣,如葡萄糖傳感器、尿酸傳感器、多巴胺傳感器和應變傳感器,還可以用來監測人體上的心電圖、肌電圖、腦電圖等電信號。嚴教授提出,這些設備靈活、重量輕、靈敏度高、成本低,能夠適合大規模生產和商業化。
而後,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熊瑩博士介紹了「用於運動恢復的可穿戴冷熱交替系統」。該系統可以在10秒內實現5℃-40℃的溫度範圍內切換,且在大面積內溫度分佈均勻,同時可施加壓力。該系統智慧、便攜,可個性化設置,可用於運動後快速恢復,緩解疼痛,增加肌肉靈活性。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劉蘇博士介紹並展示了「交互式織物電子繫統」。該系統實現了對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方式在織物結構中的無縫集成,可用於互動娛樂、智能家居、醫療領域等用途。
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研究員張子恒博士介紹了「安全環保高效抗菌材料」。該材料基於聚羥基烷酸酯(PHAs),可完全生物降解、無毒,可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耐藥細菌、新型冠狀病毒,以及H1N1和H3N2病毒的殺滅率超過99.99%,可用作醫療衛生用品、服裝及家用紡織品的整理劑。與目前商業化的抗菌劑相比,這種新型PHAs材料在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穩定性、低碳排放和成本效益方麵,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可爲人們帶來更綠色、健康和安全的生活。
當日下午,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蔡璟教授於短片中分享了其「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癌癥放療」項目,還進行了現場編程演示。蔡教授指出,他的團隊計劃為鼻咽癌放療後的患者開發一種放射性皮炎嚴重程度自動分級系統。該系統可以在人工智能的驅動下,對手機拍攝的圖像進行實時評分,旨在應用其獨特的技術幫助醫生和患者。
最後,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副院長鄭子劍教授研究團隊成員,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黃琪瑤博士教授介紹了「無線心電圖貼片」設備,團隊其他成員還進行了現場穿戴演示。該設備建立在液態金屬纖維墊上,它透氣、有彈性、導電,最重要的是對皮膚安全無害。通過提供連續監測和實時數據,該設備能使個人能夠更有效地主動管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還可以與醫院的遠程監測系統無縫連接,使醫療保健專業人員能夠遠程診斷和實時監測患者的心臟健康,進行及時的醫療咨詢。
視頻詳情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Njjd_Za_s&list=PLGVe6BxyFHNX8AlxtCajYqphCiphqy5Z5&inde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