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夏勇教授,在「第三屆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大中華區會議」上,榮獲「ASCE大中華區卓越領導獎章」。
此獎項表彰夏教授在推動ASCE大中華區分會以及區內土木工程專業發展方面的卓越創新貢獻和傑出領導。該獎項的評選準則涵蓋多個指標,包括專業貢獻、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參與等。
夏教授一直從事大型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結構損傷識別和子結構方法的研究。作為該領域的專家,他開發的技術已應用於許多標誌性建築,包括 600 米高的廣州塔、632 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主跨度達 1377 米長的青馬大橋、全球最長55公里橋隧組合跨海通道的港珠澳大橋、以及理大行人天橋等。
更多夏教授的研究成果︰
橋樑結構健康診斷與運維決策的機器學習方法
基於數字孿生的長跨度橋樑健康監測
理大海洋基礎設施聯合研究中心
ASCE大中華區分會為促進大中華區土木工程發展的重要平台。分會致力促進會員的知識交流、聯繫和專業發展,成員來自多個土木工程子領域,包括結構、岩土、建築、環境、材料和水資源工程等。
Credit: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PAIR)
海洋基礎設施聯合研究中心
此獎項表彰夏教授在推動ASCE大中華區分會以及區內土木工程專業發展方面的卓越創新貢獻和傑出領導。該獎項的評選準則涵蓋多個指標,包括專業貢獻、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參與等。
夏教授一直從事大型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結構損傷識別和子結構方法的研究。作為該領域的專家,他開發的技術已應用於許多標誌性建築,包括 600 米高的廣州塔、632 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主跨度達 1377 米長的青馬大橋、全球最長55公里橋隧組合跨海通道的港珠澳大橋、以及理大行人天橋等。
更多夏教授的研究成果︰
橋樑結構健康診斷與運維決策的機器學習方法
基於數字孿生的長跨度橋樑健康監測
理大海洋基礎設施聯合研究中心
ASCE大中華區分會為促進大中華區土木工程發展的重要平台。分會致力促進會員的知識交流、聯繫和專業發展,成員來自多個土木工程子領域,包括結構、岩土、建築、環境、材料和水資源工程等。
Credit: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 (PAIR)
海洋基礎設施聯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