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視覺研究中心(CEVR)開發量子成像診斷工具檢測早期黃斑病變
2022年11月
黃斑病變會導致中央視力喪失,目前的治療方法只可減慢病情惡化,一旦患上黃斑病變,便無法挽回已喪失的視力,這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有迫切的需要研發新技術,及早發現初期黃斑病變,令患者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希望可以減低視力受損。CEVR的使命是致力研發突破性的創新科技,旨在預防全球人口老化引致的視力喪失問題。CEVR的研究人員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量子計算研究所(IQC)合作,共同開發一種利用新型量子成像技術來檢測早期黃斑病變的診斷工具。
黃斑區位於視網膜的最中心,是支援中央視力,亦是感光細胞最密集的地方,接收影像最清晰的區域。新設備可運用結構光束與黃斑區感光細胞彼此的相互作用,產生獨特的視覺影像。擁有健康視網膜黃斑的人是可以清晰看這些影像,但在黃斑病變的病人則看到不同的成像。在量子資訊科學開發的結構光成像顯微鏡(SLIM),可使用結構化的偏光 (structural polarized light) 來測量黃斑的健康狀況。
CEVR 正在邀請擁有正常視力的志願者參與這項研究。參加者會看見各種結構光所產生的圖案。這些圖案是一些旋轉星形,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參加者需要報告他們看見甚麼圖案和圖案旋轉的方向。這項研究結果組成正常視力者及黃斑病變者的圖像資料庫。
此研究計劃正在進行中,也在招募視力正常的人和患上不同眼疾的人參加。這種新的診斷工具預計將於2024年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