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Photo 1

理大「愛無彊 – 中國內地遠程社區康復計劃」獲凱瑟克基金捐助 擴展服務網路至全國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於2014年成立「愛無疆」團隊,為中國雲南魯甸813地震災後的居民提供康復服務。今年適逢團隊成立十周年,理大獲凱瑟克基金捐贈港幣610萬元,推行「愛無彊 – 中國內地遠程社區康復計劃」(計劃),將雲南的成功經驗複製到中國西北及東北地區,擴展社區康復服務網路至全中國。計劃目標在未來三年內為500個家庭提供康復服務,並為5,000名當地學生及專業醫療人員提供康復服務訓練。 立法會議員林哲玄醫生、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教授、凱瑟克基金主席Clara WEATHERALL女士、凱瑟克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阮曾媛琪教授、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彭耀宗教授、雲南省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暨昆明醫科大學康復學院副院長姚黎清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院長馬婷教授、「愛無疆」項目受助者段陳緣女士,以及「愛無疆」學生團隊成員余依庭女士今日出席計劃啟動典禮,並主持啟動儀式。 林哲玄醫生表示:「康復治療是醫療的重要延續,理大『愛無疆』社區康復服務網絡以香港為基地,聯通雲南,支援康復服務及人員培訓,並進一步發展成為輻射全國的專業服務與培訓體系。隨著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等科技應用為康復治療帶來突破,我相信理大在這方面可發揮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盧麗華教授表示:「『愛無疆』社區康復項目自啓動至今已經十年,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一直為雲南當地和周邊社區提供康復服務及培訓治療師,通過專業知識、技術、治療服務和關懷,不僅改變他們的生活,也為其家庭和社區帶來了希望。今天的啟動典禮,標誌着這個項目邁向新的里程碑,再次感謝公益夥伴凱瑟克基金的持續支持,讓我們不斷前行,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Clara Weatherall女士表示:「很高興見證『愛無疆』將雲南的成功經驗推廣至其他省份。項目特色在於將專業復康護理結合創新科技,並透過與內地大學及醫院合作,培訓當地專業人員,共建可持續的社區為本復康模式。」 「愛無疆」項目多年來累積豐富的社區康復經驗,在凱瑟克基金的支持下,團隊將透過遠程科技輔助,實現跨地域及跨學科團隊合作,構建覆蓋全國的社區康復服務網絡,通過「科技賦能 + 社區聯動 + 人才培育」三位一體的模式,運用康復醫療創新技術為更多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支援,提升社會對康復專業發展的關注。

2025年3月7日

20250227_021127912_iOS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Far Eastern University – Dr. Nicanor Reyes Medical Foundation簽署諒解備忘錄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Far Eastern University – Dr. Nicanor Reyes Medical Foundation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探索未來的合作機會。 是次於線上舉行的簽署儀式標誌著雙方合作夥伴關係的開始,旨在加強兩所大學之間的學術和臨床合作。雙方將致力探討潛在的合作項目,包括為學生提供海外物理治療實習的可能性。

2025年2月27日

20250224 Dr Kan Laidi_Banner_TC

闞來弟博士之抑鬱症研究榮獲學院傑出論文獎

Georg Kranz教授的研究生闞來弟博士榮獲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的學院傑出論文獎。該獎項表揚 闞博士題為"Toward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rapeutic rTMS for Depression Utilizing Concurrent rTMS/fNIRS"的優秀博士論文。 該論文設計並應用了一種新穎的,同步的經顱磁刺激(TMS)與功能近紅外光譜實驗方案,用以優化治療性腦刺激的抗抑鬱效果。本論文包含六項研究,其中四項已發表。第一項研究探討了靶向前額葉皮層的 TMS 對不同疾病的跨診斷效應。第二項和第三項研究分析了影響 TMS 誘導的前額葉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個體內和個體間因素。最後三項研究評估了這些變化在預測前額葉可塑性方面的價值,研究物件包括健康對照組和抑鬱症患者。 我們亦向闞博士的首席導師 Kranz 教授表示祝賀,他的指導和支援對闞博士得獎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學系衷心祝賀闞博士得獎。

2025年2月24日

20-1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與上海顧連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上海顧連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顧連醫療)近日簽訂了諒解備忘錄,旨在探索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合作機會,包括人才培養、技術轉化及科研合作等。這一合作框架為雙方在康復治療科學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定下基礎。 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標誌著理大與顧連醫療在康復治療科學領域的合作邁向新階段。雙方均期待通過這次合作促進康復相關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並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

2025年2月21日

20250213 Meizhe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ward_Banner_TC

黃美貞教授榮獲 ISC 2025中風康復獎項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黃美貞教授在美國心臟協會主辦的2025年國際中風年會(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簡稱ISC)上榮獲中風康復獎項。黃教授的獲獎研究題目為”In-Bed Robot-Guided Ankle Sensory-Motor Rehabilitation in Early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A Preliminary Clinical Trial”。 該獎項是黃教授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學者的合作成果。 國際中風年會是享負盛名的重要國際會議,匯聚開發有效療法、探索大腦健康和中風復原的專業人士。 本學系恭賀黃教授的傑出成就。

2025年2月13日

International Sports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re_Banner_TC

理大與南方醫科大學及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共建國際運動醫學康復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南方醫科大學及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深圳醫院)達成合作協議,成立「國際運動醫學康復中心」。此項合作將整合三方獨特優勢資源,包括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的專業學術和科研知識、南方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的學術優勢,以及深圳醫院的豐富臨床經驗和資源,共同提升運動醫學和康復服務水平,為促進醫療產業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率領理大學者代表團最近到訪南方醫科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並參觀考察,深入探討先進的運動醫學與康復技術的應用。此外,趙汝恒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副校長劉叔文教授及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院長周宏偉教授代表三方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建立「國際運動醫學康復中心」。 趙汝恒教授致辭時表示,理大致力於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培養優秀人才。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擁有頂尖學者及經驗豐富的臨床導師,是亞洲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學術機構。是次合作將有效推動國內外先進運動醫學與康復技術的應用,加速粵港澳大灣區醫療產業的發展,有助提升業界競爭力及運動醫學康復治療水平。 「國際運動醫學康復中心」集醫療、教育與科研為一體,為患者提供專業和高效的運動醫學康復及臨床服務,涵蓋運動損傷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訓練等全方位服務。中心將積極探索兩校開辦聯合課程、國際學術交流和臨床實習等合作機會,培養更多具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的康復治療人才,並打造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多年來,理大致力為香港培育運動醫學和康復科學的學者和相關專業人員,將為中心提供技術支援、研究指導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並積極開展運動損傷的預防、治療及康復訓練等服務。 此外,中心將充分利用南方醫科大學和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的科研優勢,在運動科學、智能康復設備和運動監測系統等領域開展深入科研合作,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產業化應用,造福社會。 理大期待與南方醫科大學及深圳醫院三方攜手合作,將中心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醫、產、學、研」一體化平台,並與國際夥伴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共同培養專業人才,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2025年1月27日

20250123 Congrats to Jack and Shirley_Banner_TC

張嘉祺博士和張慧博士獲得HMRF獎學金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兩位助理教授(研究)張嘉祺博士及張慧博士榮獲2023醫療衛生研究基金(HMRF) 的獎學金。 張嘉祺博士將透過創新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促進中風康復,利用神經反饋來增強運動恢復。這筆獎學金將支持張博士到德國接受神經回饋培訓,以及在香港進行臨床試驗,期望為個人化的神經康復建立新的基準。 張慧博士將研究柏金遜症患者的冷漠徵狀,利用先進的影像技術來重點研究腦幹和皮質下皮質通路。她的研究期望能發現新的治療策略,並改進柏金遜症患者的進展預測。 兩位學者獲獎突顯了本學系對推動創新醫療保健的承諾。

2025年1月24日

Photo 1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舉辦「防跌路上‧同行有理」大行動 應用人工智能科研成果 為2,500名社區長者評估跌倒風險

根據政府衛生署資料,香港65歲或以上在社區居住的長者當中,每年大約每五人便有一人跌倒,帶來健康風險,亦對公共衛生資源構成潛在負擔。為紓緩公營醫療體系的壓力,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夥拍多個地區團舉辦「防跌路上‧同行有理」大行動,目標為2,500名長者進行跌倒風險篩查,以學系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識別有跌倒風險的長者,並為他們提供防跌訓練,推動理大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惠及市民。 香港特別行政區勞工及福利局康復專員陳偉偉先生、行政會議成員及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議員、立法會議員李鎮強議員、理大大學顧問委員會榮譽主席鍾志平博士、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楊立偉教授,以及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彭耀宗教授,聯同一眾民政事務專員及理大代表共同主持活動啟動儀式。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亦與各協辦活動的地區團體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未來的社區工作訂立框架。 陳偉偉先生表示:「為推動社會福利界善用科技,政府在2018年撥款10億元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引入防跌設備等科技產品。基金目前已批出約7.5億元。在2024至25年度,政府向基金額外注資10億元,並將擴闊基金的用途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讓更多長者受惠。」 楊立偉教授表示:「八十多年來,理大一直致力創新及提供優質高等教育,為社區帶來正面而有力的影響。理大培養的學生在各行各業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們矢志成為一所在開拓及知識轉移、提供優質全人教育方面均領先的大學,為香港、國家及世界作出貢獻。理大期望為個人和社區帶來有意義的改變,今天啟動的項目正正實踐了我們的使命。」 「防跌路上‧同行有理」大行動旨在推廣樂齡健康,特別強調預防長者跌倒的重要性。項目應用由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研發的人工智能及其他相關技術,由經驗豐富的研究及教學團隊帶領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學生,義務為2,500名年滿60歲的長者進行全面的檢查,評估跌倒風險。學系將根據檢查結果,邀請為被評為有中度跌倒風險的長者接受康復治療訓練,而被評為高風險的長者將被轉介至地區康健中心作進一步跟進。 項目首階段將透過協辦的地區團體招募合資格的長者接受檢查,並計劃擴充至全港其他地區。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將分析及整理所得的數據,期望能協助政府優化本港的基層醫療保健政策。

2025年1月17日

DSC_8280

康復治療科學系舉行2024/25學年碩士課程開學禮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於2025年1月9日舉辦了物理治療學及職業治療學碩士課程的開學典禮。典禮承蒙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梁綺莉女士撥冗出席主禮,彰顯了這兩個課程在未來康復治療服務中的重要性。 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康復科學教授、神經康復治療學講座教授及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彭耀宗教授在典禮上致辭,回顧這兩個碩士課程的由來及發展,並強調了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在提供基層健康服務中的付出及貢獻,更指出了這些專業人士在全球醫療保健中日益受到認可。 活動的一大亮點是由彭耀宗教授帶領同學們宣讀誓辭,共同承諾維護未來職業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宣誓儀式標誌著他們專業旅程的新篇章,也體現了他們以愛心和誠信服務大眾的奉獻精神。 在社會福利署的培訓資助計劃下,康復治療科學系自2012年起隔年開辦兩年制全日制入門級物理治療學及職業治療學碩士課程,並自2021年起改為每年開辦。這兩個碩士課程旨在培訓未來的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以應對社會對康復治療服務的龐大需求。

2025年1月9日

20241213 MoU with Wuxi_Photo 1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與無錫市中心康復醫院簽署諒解備忘錄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與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 / 無錫市中心康復醫院簽署諒解備忘錄。這項合作旨在建立人員交流和學術研究合作框架。 出席見證簽署儀式的嘉賓為理大領導層包括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無錫市政府副市長秦詠薪先生、無錫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主任趙俊明以及無錫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笪學榮先生。該諒解備忘錄由理大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康復科學教授、神經康復治療學講座教授及康復治療科學系系主任、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主任彭耀宗教授與無錫市中心康復醫院院長殷崎濤先生簽署。 此次合作期望為學生和研究人員創造寶貴的機會,提昇康復治療科學領域的培訓和學習體驗。透過結合雙方的優勢和專業知識,該諒解備忘錄將促進學術發展,推動創新研究,並支持康復治療領域的專業發展。      

2024年12月20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