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Photo - website

理大于 QS 世界大学排名持续上升 再创历年新高 积极应对土地与空间严重不足的挑战 为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Quacquarelli Symonds (QS) 2025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榜上位列第57位,较去年上升8位,再次创下歷史新高名次。理大亦在多个评审范畴表现卓越,例如在与研究相关的「国际研究网络」及「每位教员引用率」,分别位列香港第二及第三位。 理大不断追求卓越,积极吸纳全球顶尖人才,包括透过特区政府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聘用了13名国际知名的学者加强相关学科的实力。是次排名充分反映了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及全球影响力。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表示:「理大于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屡创佳绩,由2019年的106位,持续跃升至现时的57位,距离成为全球首50强大学的目标越来越近,我们对此深感鼓舞并再接再厉,再创高峰。」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指出:「理大致力成为一所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以具特色的全人教育理念为社会培育人才,通过需求驱动的科研造福社会。理大将继续追求卓越的教育、科研、创新创业,并将不断加强与全球各地伙伴的联系与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此外,理大在早前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亦表现亮眼,五个学科位列全球首20位,包括酒店管理(第11位)、土木工程(第14位)、建築与建造环境(第14位)、藝术与设计(第19位)及市场营銷(第19位)。其中酒店管理、土木工程、藝术与设计、市场营銷四科排名更为全港院校之首。 展望未来,理大将全力配合特区政府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宏愿,并把握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带来的机遇。理大未来发展面对着土地及空间严重不足的巨大挑战,期望得到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土地供应,包括透过在北部都会区设立新校区以突破土地及空间的瓶颈,为香港的创科产业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自强自立作出贡献。   ***完***

2024年6月5日

大學策劃處

Photo 1

理大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推动电网现代化技术创新及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正式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致力促进电网现代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并助力香港及国家实现碳中和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今天于理大校园举行,吸引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35家政府部门、公营机构、研究中心、专业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多家大型企业领袖出席活动,涵盖电力及能源、能源管理、微电子、电讯、电机工程及铁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此外,来自26所香港、澳门及内地大学的学界领袖及专家学者亦参与其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先生、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博士于典礼上致开幕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钱朝阳先生发表主题演讲,联同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实务教授、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前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及机电工程署署长薛永恒工程师,以及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兼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钟志勇教授,共同见证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成立。 谢展寰先生表示:「香港致力争取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亦已提出四大减碳策略,分别为净零发电、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积极从源头减低碳排放量。然而,碳中和之路有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衷心祝贺理大成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并成功举办『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院士论坛』及交流研讨会,让学术界、工商界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聚首一堂,藉此交流宝贵的意见和见解,携手推动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期望各界能好好把握今次机会,深入探讨碳中和及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合作。」 孙东教授通过视像祝贺研究中心的成立,并表示:「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适逢其时,更是对相关领域的重要跃进,我向研究中心的团队致以衷心的祝贺。我相信在世界级电力系统专家的领导下,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将会成为顶尖的研发中心,为实现现代化电网、智慧城市以及智慧社会创造条件。」 郝英杰博士表示:「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凝聚行业力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电联将联合理大等高校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探索,积极推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滕锦光教授致欢迎辞时表示:「社会对电网现代化的需求殷切,配合理大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坚持,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可望发展成为广受国际认可的平台,汇聚和培养全球人才共同开发尖端科技,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协助电力能源行业应对挑战。此外,中心具开创性的工作亦将为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作出贡献。」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气候模式愈来愈变幻难测,加上电网和供电设备老化等问题,全球大规模停电事件与日俱增。全球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凸显现存电力和能源系统对创新解决方案的逼切需求。 世界各国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加速将风电场、太阳能发电场、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新设备和系统接入电网,但这对现有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运作带来了重大的风险。为了降低有关风险,必须借助多个领域的新兴技术,包括传感器、5G/6G通讯、微电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械人等。这些技术对实现电网现代化和减低营运风险至关重要。 理大冀通过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建立一个针对电网现代化,与全球学术界、业界和政府交流合作的平台,致力于具影响力的交叉学科研究,开发安全、可持续且价格相宜的电力能源系统,藉此建立由安全、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未来,造福全人类。此外,研究中心还致力于尖端电网和可持续能源技术的研发、知识转移、示范和部署,助力未来大湾区智能碳中和区域的建立。 钟志勇教授认为:「作为国际大都会的香港,人烟稠密、高楼林立,需要极为可靠的电力供应,而这为未来智慧城市电网现代化创新技术的研发、示范、测试和应用提供了理想的场景。此外,特区政府努致力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积极以拨款和政策支持创科发展。凭借这些优势,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可望发展成为全球电网现代化研究合作和知识转移的重要平台,推动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薛永恒工程师表示:「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之一是推动电网现代化,让其更有效地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应用。作为理大校友,我对同事们能够牵头在香港成立这个具前瞻性的研究中心感到十分自豪。研究中心今后将与海外和内地的专家共同实践这项重要的使命,引领电力系统工程领域追求创新和卓越。」 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已获得多家机构和大学的支持,成为中心的首批合作伙伴,而且更邀得五位在能源电力领域贡献卓著的专家学者担任名誉顾问,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教授及程时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教授及余贻鑫教授,以及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杰出讲座教授兼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教授。 同场,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与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奥特迅可持续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装置及电力设备安全/健康监测系统等创新技术开发及应用。   ***完***   附件 理大电网现代化研究中心合作伙伴机构及大学名单(按中文字笔划排序): ABB(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NTT Com Asia Limited 香港国际机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香港电灯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香港机电工程商协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 香港机电工程商联会 中国华电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机电工程署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国际公司 深圳市暗能量电源有限公司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 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安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西门子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怡和机器有限公司 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施耐德电气(香港)有限公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盈电工程有限公司 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工程师学会(电机分会)     三峡大学 河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山东大学 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 香港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清华大学 石河子大学 湖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东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暨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澳门大学    

2024年6月3日

电机及电子学系

Photo 1_2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庆祝卓越教育45周年 著名酒店业巨子徐廷昊先生列入学院名人堂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于5月30日在其教学及研究酒店「唯港荟」举行晚宴,庆祝学院成立四十五周年,约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出席。学院同日宣佈大使酒店集团会长徐廷昊先生获列入学院的名人堂,并在晚宴上向他颁授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 理大行政及拓展副校长卢丽华博士在欢迎辞中表示:「2024年是庆祝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创院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学院及理大同仁而言,最引以为傲的不仅是学院悠久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学院的愿景和卓越成就,成功创建了这所世界领先的教研中心,不断提高知识发展的水平,贡献酒店及旅游业界。我深信学院未来将在国际舞台上再创高峰,继往开来,引领行业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开创性研究,并积极构建强大的研究文化,现有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位教研学者,在本学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1,450多名学生提供涵盖学士学位至博士学位的课程。2011年开业的高端酒店唯港荟是学院教研模式的核心,目标明确、定位别树一幟,支持学院培育新一代充满热诚、勇于开拓的专业人才,助他们成为业界的未来领袖。教研人员同时亦藉唯港荟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全球行业的整体发展。 除了提供世界一流的学习和研究设施外,学院还不断拓展创新课程。2023年,学院再度获国际旅行及旅游教育者协会(ISTTE)颁发成就奖,距离2003年首次获颁此奖项正好相隔二十年。 学院成功的关键,除了归功于学院及唯港荟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理大、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学院顾问委员会、业界伙伴和校友们的支持及指导。在告别第一个四十五年之际,学院将放眼未来,致力在全球酒店及旅游领域进一步实现卓越。 晚宴最精彩的一环,是宣布大使酒店集团会长徐廷昊先生荣获2024年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 徐先生不仅是业内受人尊敬的领袖,亦是韩国酒店业的先驱。他成功拓展了大使酒店集团的业务,令它成为韩国的顶级企业,更促成其与国际酒店企业雅高集团合作,成立「韩国雅高˗大使」(Accor-Ambassador Korea),并在旗下发展出高度多样化的品牌。徐先生在酒店业成就骄人、贡献良多,是未来酒店业专才的模范,启发了众多行业人士。 在颁奖典礼上,徐廷昊先生说:「能够获得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我深感荣幸。此荣譽的一众获奖者都是我敬仰已久的行业巨擘,能够跻身他们的行列实在是我的光荣。我非常高兴能够成为这个全球行业的一员,而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 他又表示:「在田桂成院长的领导下,学院的发展与日俱进,现已跻身世界顶尖学府行列。见证学院在培育一代又一代酒店业领袖及推动行业全面发展所作的不懈努力,我深感鼓舞。在学院成立四十五周年之际,我对学院全体同仁成功实现此重要里程碑,致以由衷祝贺。」 徐先生因其在酒店业的杰出成就而备受推崇,无论在大使酒店集团或业内,他都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和成功。他毕业于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并在其酒店管理学院和商学院分别取得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扎实的学术基础令他对酒店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亦促使他对在行业发展充满热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徐先生因其对韩国和法国旅游业的贡献而获得了无数讚譽,进一步证明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奉献精神。请浏览学院网站参阅徐廷昊先生的简歷。 理大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院长及讲座教授暨郭炳湘家族基金国际酒店服务业管理教授田桂成教授衷心祝贺徐先生获奖:「学院一直以领先世界的酒店及旅游研究与教育而自豪。在追求卓越的路途上,我们有幸得到像徐廷昊先生这样的杰出人士的鼎力支持。在行业伙伴的坚定支持下,我们会培養更多青年才俊,成为这个全球行业的未来领袖。」 位于学院大堂的名人堂,展示了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終身成就奖获奖者的肖像照,这些酒店业鉅子均带领着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及知名品牌。学院设立此奖项,旨在表彰对香港、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各地酒店和旅游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获学院颁授此奖项者都是致力奠定全球行业版图,并推动其发展的业界翘楚。 徐廷昊先生(右)获列入学院名人堂。   ***完***  

2024年5月31日

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YIRA

理大「青年創新研究者獎」培養科研新動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有六名年青研究人员获2024年度「青年创新研究者奖」嘉许。他们的研究涵盖领域广泛,透过研发尖端技术,为材料科学、绿色能源、环境发展及医疗健康等带来裨益。 六位获奖学者的研究项目涉及新材料、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智能建造、纺织科技、及医疗科技等,不仅探索知识的前沿,还考虑实际应用及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这些项目包括设计新一代纳米孔材料提高氢气储存和释放能力;研发新型计算器件减少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计算耗能;设计回收认证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还有,研发具生物兼容性的智能可穿戴材料用作日常健康监测;开发更高性能的扫频激光器,应用到工业检测、医疗诊断;以及研发四维实时肿瘤追踪技术,改善癌症治疗。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兼评审团主席表示︰「衷心祝贺六位获奖者,他们的研究项目涵盖了各个学科与领域,致力为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出充满潜质的前景。理大以成功培育众多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傲,他们身怀志向、专注科研并追求创新,往届的得奖者因其卓越的科研实力而获得国际认可。」 理大一直支持研究人员拓展具影响力的跨学科研究,以科研专长为新兴以至未来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壮大创科人才库。 连续举办第三年的「青年创新研究者奖」,旨在表扬理大35岁以下具备卓越研究实力的科研人才。每位获奖者将获得50万港元的研究资金,以及2万港元的个人现金奖励。 六位青年创新研究者(按英文姓氏排列)︰ 得奖学者 研究焦点 内容 陈杰威博士 应用物理学系 助理教授(研究) 新型计算器件赋能低功耗人工智能物联网 为降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计算能耗,透过提升智能感知、初步计算和筛选信息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同时在后处理计算设备引入基于新物理机制的新型拓扑器件。 陈少瑜博士 时装及纺织学院 助理教授 刺激响应两亲分子与生物基聚电解质的超分子/动态化学共组装构建可循环智能材料 以生态和可循环方式开创具有生物兼容性和回馈信号的智能材料,拓展应用到可穿戴传感器、纺织品和软质机器人,用作日常健康监测等。 郭晓朦博士 物流及航运学系 副教授 利用回收认证机制设计激励采用回收材料 设计回收认证机制,加强推广绿色消费,并鼓励企业采用回收材料,帮助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冬梅博士 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高性能扫频激光器及应用 开发扫描速度快、范围宽和相干长度长的高性能扫频激光器,在工业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引领技术突破并促进应用。 黎田博士 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 助理教授 基于级联深度学习的对比度自我调整实时四维核磁共振技术的研发以及在核磁引导放疗中腹部肿瘤跟踪的应用 为突破目前磁共振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成像速度和质量局限,研发名为CART 4D-MRI的实时四维肿瘤追踪新方案,提供更快和更清晰的肿瘤影像,帮助腹部癌症患者治疗。 田天博士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 助理教授 新型纳米孔材料的构建及其高性能储氢研究 设计并合成新一代纳米孔材料,提高氢气储存和释放能力,解决目前储氢成本及安全风险的技术瓶颈,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应用。   ***完***

2024年5月31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Photo 1

理大中华文化节推广中国传统丝绸印花技术 与北京联合大学及兰州交通大学携手展示丝绸之路染缬非遗技艺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弘扬中华文化,自今年三月启动「理大中华文化节」以来,举办了不同藝术形式和主题的活动,藉以提升理大社群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文化的欣赏。承接先前活动的成功,理大将呈献「青出于蓝 — 丝绸之路染纈走进香港作品展」,以中国传统丝绸印花技术为主题,由今天起至 6 月 12 日透过一系列讲座、工作坊及展览导赏等,重现古代纺织和染色技藝的卓越成就,展示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是次展览由理大主办、北京联合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协办。活动启动仪式于今天在理大校园举行,由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北京联合大学藝术学院院长张旗教授、非物質文化遗产染纈传承人及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管兰生教授,以及一众大学管理层和学院院长,为展览揭开序幕。 理大中华文化节筹委会成员兼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教授致辞时表示:「理大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期望『理大中华文化节』能加深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强其国家和文化认同感。展览的名称『青出于蓝』源于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靛青色比蓝色更深,比喻通过努力学习,年轻一代可以超越前人,亦对应活动主题『染纈』。我们亦希望年轻人青出于蓝,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香港、贡献国家。」 北京联合大学藝术学院院长张旗教授表示:「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大多是染纈技藝代表性传承人管兰生教授数十年的藝术积累,部分是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呈现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藝术风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希望两校可以通过此次展览活动,继续为今后开展务实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染纈是中国古代丝绸印花技术,包括精湛的「四纈」工藝:绞纈、蜡纈、夹纈和灰纈,与印度、埃及共同起源。在丝绸之路上,染纈技术交流融合,尤其在汉唐时期被广泛传播。现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遗产,染纈技术不但极具文化保护价值,也是民心相通的象征。是次展览于理大校园不同角落及教研酒店「唯港荟」展出多幅精美的染纈作品。 活动邀得染纈传承人及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管兰生教授,联同理大理学院副院长黄文健教授及时装及纺织学院副院长及教授简志伟教授主持公开讲座,詳解染纈技术的独特魅力及其与中国传统色彩的联系。此外,管教授会在展览导赏中讲解重点作品的故事和美学价值,更将在多场工作坊亲授染纈中的染结技法,让参加者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感受技藝背后的匠人精神。所有活动费用全免,欢迎理大学生、职员、校友及公众参与。 有关理大中华文化节活动的最新资讯,敬请浏览网站,或按此下載精选展品詳情及相片。   ***完***

2024年5月30日

时装及纺织学院

cover

理大先进制造、新材料及新能源研究项目获「产学研1+计划」资助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昨天公布首届「产学研1+计划」申请结果,并举行签约仪式。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团队领导的两个项目获得该计划的资助,凸显理大在推动研究创新,以及将世界级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的承诺。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祝贺获得拨款资助的理大研究团队,并表示:「我们很荣幸获得『产学研1+计划』的认可和支持,相关资助可望加快研究项目的商品化,让理大的科研人员开发更多创新方案,加强他们与不同行业合作伙伴的关系,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造福香港、国家以至全球。凭借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科研优势和丰富知识,理大将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理大两个获资助的项目包括︰ 数据中心高效节能液冷系统(先进制造) 项目由理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郭氏集团仿生工程教授及机械工程学系仿生工程讲座教授王钻开教授领导。 数据中心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支柱产业,能耗可达世界总能耗 3%。其中有 40% 能耗用于冷却。目前的冷却方法效率低、成本高、不环保,并且会导致高碳排放。因此,有效降低冷却系统能耗是实现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 此项目旨在开发数据中心高效节能液冷系统,并将其商业化,以解决数据中心冷却能耗、冷却剂昂贵且不环保及排碳巨大的问题。 该系统的创新特点使用热异质拓扑表面设计,即结构热装甲,解决了困扰液冷领域已延续百年的瓶颈难题——在高温(1,000 °C)和高热流密度(1,000 W/cm²)下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并且性能显著优于传统冷却技术。另一创新点是整合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即 AIoT,可以实时监控和优化系统传热性能。 下一代动力储能电池复合集流体的中试与量产(新材料及新能源) 项目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软材料及器件讲座教授郑子剑教授领导。 此项目开发一类超轻、超薄、柔性且强韧的导电复合薄膜,用作商用锂离子电池及未来固态锂电池中的集流体,以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负责电池在充放电中的电流传输。然而,集流体并不参与电池的能量存储,因此减轻减薄集流体可有效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是过去多年来电池商品化一直追求的目标。目前商用锂电池使用纯金属铜箔、铝箔作为集流体。然而金属箔密度高,工业上减轻减薄金属箔工艺已到瓶颈。 此项目开发的复合集流体比目前金属箔轻 80~85%,薄 65~80%,成本下降 40~60%,同时在导电性、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与各种电极材料的适配性方面与金属箔相当。这些优势可使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提升 20~25%,体积能量密度提高 9~12%。 「产学研1+计划」于 2023 年正式推出,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百支来自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有潜质成为成功初创企业的研发团队。每个获批项目可获港币一千万元至港币一亿元不等的资助。   ***完***

2024年5月29日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Photo 1

理大论坛讨论香港中小企如何应对可持续汇报准则与国际接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联同环境、社会及治理公会,在星岛新闻集团支持下,举办「探索ESG政策与香港中小企在绿色金融发展之路」论坛,讨论香港分阶段将企业可持续汇报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所需政策支持。 政府早前公布有关发展香港可持续披露生态圈的愿景,定下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就香港可持续汇报发展的具体方向,推动发展本地可持续汇报准则。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致欢迎辞时强调,将香港成为首批衔接国际可持续汇报准则的司法管辖区,对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地位极为重要。他呼吁政府多咨询业界,将他们的意见纳入规划,为本地企业提供具透明度和可行的指引。 赵教授表示:「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小企在香港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们将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框架纳入企业风险管理和披露时面对的独有挑战和限制尚未获得充分关注,探讨最佳实践方法对于企业将法规转化为机遇至关重要。」 论坛上,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创新、企业及投资部主管黄村业先生、环境、社会及治理公会执行董事周宪本先生、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陈婉珊女士、星展银行(香港)企业及机构银行可持续发展金融执行董事麦础允女士探讨如何利用绿色金融和ESG支持本地中小企向低碳经济转型,以及如何遵守ESG汇报要求。 陈婉珊女士强调:「对于香港中小企制造业而言,实践ESG原则已经刻不容缓。随着欧盟在未来两至三年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及『碳边境调整机制』,企业不论大小,若能主动应对这些法规,将可与欧盟客户建立业务伙伴关系时获得竞争优势。中小企应抓住这个机会,加快推动ESG进程。」 麦础允女士补充:「在推动可持续金融的进程中,建立分类目录和全面的披露标准可以提升透明度,对可持续金融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小企在推动ESG时所面对的资源限制,可透过资金、政府支持、数码工具和信息分享等方面着手,鼓励中小企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业务中。」 黄村业先生介绍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政府为推广可持续发展披露而实施的创新法律、政策、策略及措施。他敦促政府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继续推动政策创新。 周宪本先生则提倡简化ESG实施流程以提升中小企的竞争力。他表示:「随着ESG实施趋势不可逆转,中小企业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拥抱可持续发展实践。透过倡导简化ESG实施流程,我们赋予中小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能力。我们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如资源有限和能力不足。因此,我们提供策略来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这些障碍,踏上ESG之旅。」 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由来自理大不同学系和专业的学者组成,推动交叉学科政策研究。中心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崔永康教授领导,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碳中和城市、大湾区创科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更多关于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活动信息,欢迎浏览中心网站: www.polyu.edu.hk/precit/。   ***完***

2024年5月29日

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Professor Li Ping

理大研究发现训练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有助模仿人脑理解语言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革新了社会互动方式,运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GenAI的大语言模型亦受到关注。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以人类处理语言的类似方式进行训练,大语言模型的表现就更像人类脑部去理解语言,这对脑科学研究和人工智能模式开发带来启发。 现有的大语言模型主要依赖于上下文单词预测单一类型的预训练。这种简单学习方式在大规模训练数据和大量模型参数的结合下,应用于聊天机器人ChatGPT等,成效显著。近期研究亦表明大语言模型中的单词预测可以作为人类处理语言的认知模型。然而,人类平时理解语言时不仅只会预测下一个单词,还会整合自然语言理解中的高层次信息。 理大人文学院院长兼冼为坚基金人文与科技讲座教授李平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将模拟人脑评估句子之连贯性的下一句子预测(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NSP)纳入模型预训练,并检验模型数据与脑活动的相关性。研究最近刊登在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 研究发现NSP能够强化大语言模型的能力。NSP用来预测前后句子怎样互相关联,与人类语义理解的神经模型非常吻合。研究团队训练了两个模型,一个具有 NSP 增强功能,另一个没有,两者均包含单词预测。他们评估从模型中提取的表征与人类阅读句子时的脑功能磁共振活动模式之间的匹配程度。 与只学习单词预测的模型相比,NSP增强模型与脑数据在多个脑区显示出更一致。研究结果亦提供了新见解,了解我们大脑如何加工语义,包括右脑在理解语义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更多右脑区域与增强模型的一致性更高。其他发现亦显示大语言模型纳入NSP的优势,即基于增强模型的「模型-脑对应」分数可以更好地预测人的阅读速度。 近期如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主要通过无限扩充训练数据和模型规模来提升它们的能力。李平教授表示:「仅依靠这种极度扩展的方式存在很多局限,新进展的突破有赖于我们将大模型变得更向人脑那样不需要海量数据,更高效益。我们的研究发现,像NSP这类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可以改进大语言模型的人性化水平,使其更加接近人类智慧。」 他补充指:「更重要的是,此项研究解释了如何利用大语言模型研究我们人类大脑加工语言的高级机制。它还可以促进人工智能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并藉此推动未来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大脑研究以及受人脑启发的人工智能研究。」   ***完***  

2024年5月27日

人文学院

Photo 1

理大再度荣获国际零知识密码学ZPRIZE大奖2023 展现区块链的创新研究成果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电子计算学系教授区文浩教授与助理教授(研究)陆星晔博士的研究团队,凭借在零知识证明(ZKP)的前沿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连续第二年于国际ZPRIZE竞赛夺奖,研究方案对区块链及Web3产业极具参考价值,并能提高大众对零知识加密技术突破性潜力的认识和实际应用。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很高兴理大学者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和革新Web3领域再度获得国际认可,这个奖项再次展示我们科研团队在零知识密码学领域的优秀技术和创新能力,令相关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落地大大加速。」 ZPRIZE是由区块链业界于2022年牵头的年度竞赛,旨在促进零知识密码学的使用和发展,透过将参赛获奖作品开源的方式使零知识证明的研究惠及大众。零知识证明允许「证明者」说服任何人计算的有效性而不泄漏任何信息,因此称为零知识。 理大团队今年在「高通量签名验证」(High Throughput Signature Verification)公开组别脱颖而出,并获得25万美元的奖金。团队需使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对ECDSA数字签名的验证做出证明,并将证明生成时间尽可能缩短到最小。ECDSA是区块链领域最常用的数字签名算法之一,是一种使用于网络上证明讯息真确性以及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区块链网络上的交易真确性的技术。在零知识证明系统中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计算验证这些数字签名的重要性,是为了提供更佳的使用者体验,同时也支持许多现实应用场景。 理大团队提出的新方案,能够在10分钟内在一台普通手提电脑上为50个1KB信息的数字签名生成零知识证明,为未来零知识证明在ECDSA验证上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于5MB信息数字签名的证明生成,原始的零知识证明需要大于5,000万(2^25~2^26)个约束来生成证明,而新方案则只需最多620万 (2^22~2^23)个约束就能生成证明,复杂度最少缩减至原来的八分之一。 理大是香港区块链技术教育课程和研究的先驱,大学于2022年开设全港首个区块链科技理学硕士学位课程,又先后开办了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博士课程,以及与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学士学位课程;同年亦成立了全港首间区块链科技研究中心,全方位研究区块链技术,并于美国信息平台CoinDesk发布的「2022年区块链最佳大学」排名位列榜首。   ***完***  

2024年5月23日

电子计算学系

p3

理大研发基于AkkMore™的新型菇菌脂肪替代品 有效预防肥胖及增强肠道健康 与唯港荟合作推出减脂甜品 促进食品行业环保革新

科学家近年积极探索研发未来食品的可能性,包括以无尽的微生物,替代有限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其中替代动物来源的脂肪成分也是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未来食品研究院及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系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基于AkkMoreTM的新型菇菌脂肪替代品,有效预防肥胖和其他代谢疾病、增强肠道健康、调节免疫反应和减少焦虑。此脂肪替代品不但有助减低食物卡路里含量,亦能延长忌廉制品保质期,长远而言能够减少乳制品消耗及厨余量,对食品行业提供创新的ESG(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解决方案。 由理大未来食品研究院核心成员、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常金辉博士及未来食品研究院副院长及副教授、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系副系主任邱家琪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取天然菇菌中的AkkMoreTM功能性成分,并进行三期动物测试。 研究发现,服用AkkMoreTM配方的实验组小鼠,其肠道微生态较对照组小鼠健康,当中阿卡曼氏菌(Akkermansia)含量较多、厚壁菌门 / 拟杆菌门(Firmicutes / Bacteroidetes)比率较低、脂肪组织较轻,及神经炎症程度较低,显示配方有助体重管理、增强肠道健康,并能改善代谢及免疫失调和纾缓焦虑情况。此项研究早前于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银奖,有关保健功能的实施方案亦已进入专利审批阶段。 研究团队其后利用AkkMoreTM其增稠、乳化及稳定的特性,研发含有AkkMoreTM配方的忌廉伴侣。该忌廉伴侣可与传统忌廉搭配使用,降低甜品中忌廉的使用量,不但可减低甜品中脂肪及卡路里含量,保持口感质素,亦可大幅延长忌廉制品的保质期,长远而言更可减少乳制品消耗及厨余量,助力减少碳排放及提高利润。 常博士表示:「是此合作是科研落地的成果,研究团队下一步将专注开发AkkMoreTM配方在创新健康食品中的应用,并着力鉴定功效较佳的原材料菇菌,以及把种植流程标准化的工作。」 理大一直致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常博士于2019年参加「理大创新应用博士后计划」,获批理大微型基金,入选香港科学园的科技创业培育计划并屡获奖项。2020年,她与邱家琪博士及会计及金融学院助理院长及副教授金涌博士联合成立初创企业宝力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获理大科技启动基金计划、香港科技园科技创业培育计划及天使投资者支持。 继推出含有AkkMoreTM配方的营养补充剂后,研究团队与理大教学及研究酒店唯港荟GREEN合作,使用由团队研发含有AkkMoreTM配方的忌廉伴侣,制作减脂软雪糕及甜品,并推出期间限定「森焕轻盈日本水果AkkMoreTM下午茶」。唯港荟委托化验所测试两款软雪糕营养成分,发现使用AkkMoreTM配方制作的软雪糕的总脂肪含量只有3%,较使用一般食谱制作的软雪糕大减超过8成,而总热量亦减少超过一半。更多详情,请浏览唯港荟网页:https://www.hotel-icon.com/zh-tw/offers/akkmore-japanesefruits-afternoon-tea   ***完***  

2024年5月22日

未来食品研究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