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发现短期中国内地学习项目有助提高本地大学生跨文化能力 对内地的理解更正面 公民身份认同更强
2020年12月14日
自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在经济及民生的往来日趋频繁。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本港青年缔造大量就业及创业机会;行政长官于早前公布的施政报告亦提出多项措施,支持青年走进大湾区,包括于区内开展「青年就业计划」及「青年创业计划」等,助他们把握国内的发展机遇。为提升年青人对国家的认识及认同,学界一直致力举办不同形式的两地学习交流活动,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最近一项公共政策研究发现,参加短期内地学习项目有助提高本地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促进他们对内地的积极看法与态度,以及增强国民身份认同,印证了为本港青年提供短期内地交流机会的重要性。
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内地学习项目,让年青人对国家的发展有更全面了解,拓阔视野之余亦好好装备自己,并藉此提高他们的归属感。
石丹理教授
理大暂任副校长(研究及创新)
该研究团队由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于璐博士及理大暂任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协理副校长(本科生课程)、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利丰服务领导教育教授石丹理教授带领,并由叶盛泉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及谷明月博士(香港教育大学)担任协同研究员。研究采用单一组别前后测与访谈的混合研究方法,旨在探究三种类别的短期内地学习项目,包括文化交流团、暑期课程及服务学习项目,对本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参与是次调查的380位本地大学生来自八所院校,近97%为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生,逾六成从未在内地生活。他们在2018/19学年期间参与了不同短期内地学习项目,并于项目开始前及完成后分别填写调查问卷,响应关于跨文化能力、对中国内地及内地民众的看法、国民身份、以及对国家的认同的问题。此外,研究人员为当中42位学生参与者以及16位项目导师进行个人访问,以深入了解他们的项目经验和看法。
研究发现,虽然短期内地交流项目为时仅一至八周,但已有助提高参与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对中国内地及内地民众的态度和看法更正面,对国家的认同感亦有所提升。同时,拥有高学习动机、积极学习态度以及对新体验持高开放态度的学生从项目中获益最多。此外,高学习动机的朋辈、专业且负责任的导师以及高项目质素,也是促进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带领研究的石丹理教授表示︰「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内地学习项目,让年青人对国家的发展有更全面了解,拓阔视野之余亦好好装备自己,并藉此提高他们的归属感。理大一直有举办多元化的内地学习活动,每年有约1,000学生参与,然而过往并未有就项目的实际成效及影响进行系统性评估,是次研究正好让我们作深入检视,并就相关政策提出建议,以提升未来项目的深度和阔度。」
负责此研究项目的于璐博士则指: 「调查反映内地交流活动对参与学生有积极作用;于国家而言,年青人的身份认同亦透过交流活动得到提升,彼此各有得益,达致双赢局面。我们期望研究为社会各界带来更多启发,以优化交流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因应研究结果,研究团队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包括考虑将短期内地交流元素纳入正规课程、增加额外资源及拨款支持举办短期学习项目、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加强大学教职员的相关培训等,以期更全面地提升内地交流项目的质与量。
主要研究结果
- 学生的跨文化及跨文化沟通意识于完成项目后显著提高,文化交流团、暑期课程及服务学习项目这三类项目对学生在跨文化能力方面的发展均有正面影响。
- 学生完成项目后对中国内地及内地民众的态度和看法变得更为积极和正面。暑期课程及服务学习项目对学生的正面效果显著。
- 学生完成项目后更认同自己是中国公民以及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对于四种不同身份的认同强度,包括香港人、中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以及中华民族一员,均有显著提升。
- 过往曾参与类似的中国内地交流项目,以及对项目能帮助个人跨文化能力提升方面有较高期望的学生,完成项目后有更显著的跨文化沟通意识的提升。
- 父母拥有较高学历的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对中国内地的态度变得更为积极和正面,但在对于香港人身份的认同、强度及重要性方面的改变反而较小。
- 相比起过往曾参与中国内地交流项目的学生,未曾参与的学生在完成是次项目后,对于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这一身份的认同、强度以及重要性方面显著提高。
- 在学生层面,拥有高学习动机、对项目充满热诚以及高开放程度的学生倾向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
- 在项目层面,高学习动机的朋辈、准备充分且负责任的导师、以及高项目素质(如清晰的目标、良好的项目设计、合理安排的活动)是促进项目学习成效的因素。
内地交流项目政策建议
- 在本港大学进一步推行短期内地交流项目,具体措施包括:
- 分配额外资源及增加拨款
- 成立专项基金以鼓励优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 扩大并深化与内地的相关合作
- 将参与内地或海外交流项目纳入正规课程,并鼓励学生自愿参与
- 进一步将短期内地交流元素纳入学士课程,并强化学士课程中的服务学习元素;
- 将高质素的项目作为实践典范进行推广,并建立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平台;
- 通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坊,学生领袖计划及团队建立活动增强学生参加项目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动机;
- 通过系统性的培训与评估提升项目负责导师的专业能力;
- 向公众派发关于短期内地交流项目成效的宣传数据,并为项目参加学生提供向公众分享经验心得的机会,以建立公众对内地交流项目的正面印象;
- 充分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向公众推广中国文化,为香港市民提供更多内地义工及服务活动的机会 ;
- 提供拨款或建立专项研究基金以支持开展评估项目成效的长期或全面性研究。
鸣谢: 本研究计划(计划编号:2018.A6.113.18C)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资助。
– 完 –
*************
详情查询
于璐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 2766 4859
- lu.yu@polyu.edu.hk
详情查询
甘家慧女士
理大传讯及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 3400 2128
- ellena.kam@polyu.edu.hk
你可能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