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专题

News and Events_Breadcrumb-Banner-20221007
20231030-1

《2023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 携手推动联合国健康老龄化十年计划, 促进西太平洋地区健康老龄化

西太平洋地区是全球老年人口规模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面临着巨大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为此,联合国早前制定了健康老龄化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年),旨在推动全球各国共同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应对迫切的健康老龄化问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一直致力推动区域内的健康老龄化工作,并于10月26至27日在香港成功举办了《2023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 。会议由理大护理学院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主办,并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理大智龄研究院和康复治疗科学系合作举办,为应对区内健康老龄化的挑战和探讨创新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多位国际讲者于会议的开幕仪式上致辞。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欢迎与会者,并强调大会在实现联合国健康老龄化愿景中的关键作用。滕教授表示: 「今次大会希望从多角度探讨影响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的因素,集思广益,以帮助制定世界卫生组织健康老龄化行动的综合策略。大会亦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乐龄科技、讨论流行病学最新干预措施和进展的平台,促进业界的专业交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一级巡视员张晖先生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在健康老龄化和长者护理相关领域(包括科研、技术、专案、标准、规范、人才、服务和产业等方面) 的深化交流与合作,将有助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因此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张先生表示,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将继续加强与香港和澳门在健康老龄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互补优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强调香港政府高度关注迅速老龄化人口所带来的重大挑战,因此一直致力于实施全面的结构性改革,将医疗保健系统由以治疗为导向转变为以预防为重点,并将服务提供的模式由以医院为基础转向以社区为基础的模式。卢教授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本港老龄化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可行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并建立可持续的医疗保健体系。」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署长林文健医生重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推广健康老龄化。林医生强调,香港特区政府已根据安老事务委员会建议为健康老龄化制定了全面的政策。卫生署正积极推行不同计划以促进长者的福祉,包括针对所有年龄组别的健康教育、照顾者培训和支持重整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林医生表示:「应对『银色海啸』的挑战不仅需要跨部门合作,还有赖国际协作。 让我们携手共同维护长者的健康和福祉。」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健康老年化资讯,策略及创意项目统筹Hiromasa OKAYASU博士重申,会议为政策制定者、有关持份者、业界人士、研究人员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卓越的平台,使他们能够聚首一堂,共同应对西太平洋地区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趋势和挑战。 OKAYASU博士表示:「我们感谢理大护理学院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讨论上作出了重大努力,是次会议涵盖了多元化议题,包括健康老龄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及实践理念等,有效促进专业交流。 」 理大护理学院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总监梁绮雯教授表示,香港社区内的长者普遍存在内在能力衰退的问题。 「我们一直致力推广世界卫生组织的长者综合护理(ICOPE)框架。这包括提供全面的培训教材和举办一系列经验交流研讨会,目的是促进ICOPE 框架能在本港有效实施。我们很高兴看到黄大仙地区康健中心成功测试使用ICOPE模式,并希望此崭新的护理概念能于本港逐渐普及。」 另一方面,中心自2020年以来,定期组织了一系列名为「Embracing Ageing in the Western Pacific」的线上研讨会。这些线上研讨会为区内的专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交流关于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新兴趋势、案例实践和创新解决方案等不同资讯。梁教授补充道:「我们很高兴能够营造一个相互合作的环境,以便在健康老龄化领域上共享知识及推动有关进展。」 《2023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促进多方合作及交流,为实施联合国健康老龄化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老年人及其社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具包容性的未来。 关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 自2007年12月起,世界卫生组织委任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为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WHO CC)。通过贯彻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使命,学院积极推动以实证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并改善本地、区域性,以至全球人口的健康水平。 于2019年,学院再度获世界卫生组织任命,并以区内老龄化与健康的关键指标为目标,积极推广并落实《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综合照护指南- ICOPE》,也同时为专业医护人员与学者提供跨学科合作的平台,借以开展有关耆年健康的项目。 关于2023年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 《2023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是由理大护理学院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主办,并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理大智龄研究院和康复治疗科学系合作举办的国际盛会。该会议旨在应对西太平洋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趋势和挑战,促进健康老龄化,并推动采取行动回应联合国健康老龄化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年)。 《2023健康老龄化国际会议》涵盖了医疗创新、社区参与、政策制定和科技进展等广泛议题。与会者透过参与启发性的讨论、互动研讨会和专业交流,以促进不同持份者的合作,激发解决健康老龄化多方面问题的倡议。 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在联合国健康老龄化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年) 工作上的更多资讯,请参考官方网站:[https://www.who.int/initiatives/decade-of-healthy- ageing]。

2023年10月30日

20230928-1

理大护理学院团队荣获教资会杰出教学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的「在家国际化」(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 IaH)团队,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颁发 2023 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协作团队组别),以表扬团队率先于本地大学护理学课程引入 IaH 教学活动。这种崭新教育模式超越传统临床实践,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环球素养。颁奬礼于今天举行,由教资会主席雷添良先生颁发奬项。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祝贺得奬团队获得殊荣,并表示:「理大致力追求卓越的教育及科研,培育学生成为具备国际视野的明日领袖。『在家国际化』团队五位成员热衷创新教与学,培育适应多元文化及应对医学发展需要的专业护理人才,更把教学模式延展至本地及海外其他院校,让更多学生受惠。我对团队的杰出成就致以衷心祝贺。」 「在家国际化」团队由理大护理学院代理学院主任及教授陈胡安琪教授带领,成员包括助理教授王钧正博士、实务副教授黎锦雄先生、实务助理教授钟佩雯博士,以及兼任助理教授梁月兰博士。为装备学生应对香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服务需求,理大团队在 2015 年率先于护理学学士学位课程中引入 IaH 教学活动以优化教学模式,作为实体海外交流的替代方案,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获得国际学习经验,同时加强文化意识。 团队与瑞典马尔默大学及澳洲拉筹伯大学合作设计一系列由学生主导的网上小组活动,让三地学生以小组形式就不同护理议题进行讨论。疫情期间,IaH 教学活动亦提供成熟的平台,让学生继续获得海外交流体验,扩阔视野。 目前,理大护理学院推出的服务学习课程、暑期学术交流活动,以及与本地及海外院校护理学系合作的交流活动,均引入 IaH 教学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国际学习经验,至今有逾 1,100 名本地及海外本科及研究生受惠。团队亦已发表九篇有关 IaH 教学成果的学术文章,并于七个海内外学术会议分享。展望未来,团队计划将 IaH 教学活动扩展至校内其他学科课程及活动,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陈胡安琪教授对获颁奖项深感荣幸,并说﹕「很高兴团队的工作获教资会肯定,亦感谢团队成员的努力和大学的支持,令我们能实践团队的共同愿景,为护理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及学习经验。IaH 教学活动强调同辈学习,透过双向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护理临床实践差异,加强他们应对不同文化及背景病人的能力,提升全球竞争力。我们期待日后有更多院校引入 IaH 教学活动,与理大携手培育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教资会杰出教学奖旨在表扬教资会资助大学学者的优秀教学表现和成就,以及他们在校园内外展现的领导才干和对提升教与学质素所作的学术贡献,当中设三个组别奖项,包括一般教学人员、新晋教学人员及协作团队。其中「协作团队组别」奬旨在表扬卓越的跨学科教学项目。   *** 完 ***

2023年9月27日

20230828_1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 推出全港首个为照顾者而设的电子绘画平台「画出我心」 结合绘画及社交功能 为照顾者情绪觅出路

近年,社会都关注照顾者的情绪健康,特别是长者、脑退化患者及残疾人士的照顾者,他们需要时刻贴身应付照顾对象的各种需要,无论在体力或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也经常感到无助。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为纾缓照顾者的情绪压力,研发「画出我心」平台,让照顾者利用电脑或智能电子设备,以绘画提升精神健康,并透过平台联系其他照顾者,彼此互相支持,在照顾路途上不再感到孤单无助。 照顾者容易出现抑郁或焦虑 根据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于2021年的推算,全港约有超过112 万名照顾者1,照顾长者、残疾病人或长期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少研究均显示照顾者承受极大情绪压力,较一般人容易出现抑郁及焦虑2,3,4。以脑退化患者的照顾者为例,他们经常担心照顾者迷路走失,也因不时面对脑退化患者的对抗性行为而感到压力,国内调查便发现,约四分一脑退化患者的照顾者受到抑郁或焦虑困扰5。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副学院主任(研究)及教授、暨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WHO CC)总监梁绮雯教授进一步指出,照顾者在面对情绪压力时,容易感到孤立无援:「照顾者工作量大,需要长时间贴身照料及看顾照顾对象,不能够也不愿意离开照顾对象外出,也缺乏私人时间,逐渐与外界失去连结,当出现困难时也不懂或不愿意向外求助。」   「画出我心」集绘画与社交功能 协助照顾者解困舒压 为了改善照顾者的情绪健康,鼓励他们遇到困难时积极求助,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参考了大量文献后,特别为照顾者研发出电子绘画平台「画出我心」。平台还包含社交功能,是全港首个为照顾者而设的平台。梁绮雯教授表示:「绘画已被证实为有效纾缓压力的方法之一,可以减少绘画者的焦虑及沮丧6。有见现时智能通讯设备普及率高,故此利用现今科技把绘画电子化,以方便照顾者随时随地也可以透过个人智能通讯设备绘画减压。 」 「画出我心」平台除了是电子绘画平台,也把拥有相近背景的照顾者联系一起,他们可以通过平台聊天及分享生活,并把画作在平台分享,形成一个照顾者小社群。每一个小社群也有一位组长参与其中,该名组长也曾经是照顾者,能够以过来人身份,协助处理社群内的照顾者情绪。 「画出我心」平台还有情绪自我评估问卷,方便照顾者随时了解个人的情绪状态。倘若照顾者遇上情绪困扰,也可以在平台找到援助渠道,而平台背后也有一队由社工、护士、医生组成专业团队作支援,为情绪困扰的参加者提供协助或转介予所需服务。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于早前进行「画出我心」先导研究7,邀请28名照顾脑退化患者的人士参加,让他们使用电子绘画平台连续8星期。研究发现电子绘画平台 让照顾者使用时感到满足及乐趣 能够成为释放情感的渠道 带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帮助抵御照顾工作中的种种压力 梁绮雯教授补充:「数据显示不少照顾者在深夜时份绘画,显示绘画平台提供了一个喘息空间,让照顾者在忙碌的照护工作中,学习抽空照顾自己;而且部份照顾者在完成预定的8星期研究后,仍继续使用平台,显示平台对他们具吸引力。」 招募照顾体弱长者、脑退化患者或残疾人士的人士参与计划 目前,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正与不同团体合作,招募体弱长者、脑退化患者或残疾人士的照顾者参与计划,免费使用「画出我心」平台8星期;也邀请曾经是照顾者的人士担任组长。此计划获得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第二期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资助(参考编号:MHI2_0028),希望透过此计划所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完善平台的功能,让使用平台的照顾者在照顾别人时也看顾个人的情绪状态,遇到困难时愿意向外寻求援助,避免自困愁城。 如欲对此计划有兴趣的人士或机构,可Whatsapp至5429-8126查询。亦可按此浏览计划的介绍简报。   1《照顾者喘息需要研究》调查结果报告,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2021年. 2 Ho SC, et al.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64(8): 873-9. 3 Loh AZ, et al. J Am Med Dir Assoc. 2017 Feb 1;18(2):111-116. 4 Pinquart M, Sörensen S. Psychol Aging. 2003 Jun;18(2):250-67. 5 Liang X, et al. BMC Neurol. 2016, 16, 191. 6 Slayton, et al, Art Ther. 2010, 27,108–118. 7 Leung AYM, et al. Healthcare (Basel). 2022 May 9;10(5):870. 

2023年8月28日

20230815 Features_1

理大护理两项发明于智龄世代大奖中获奖

在黄金时代基金会举办的第二届智龄世代大奖颁奖典礼中,理大护理学院的副教授雷逸华博士及其团队联同博爱医院所研发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双任务训练系统荣获银奖。这套系统为患有认知脆弱的长者同时提供运动和认知的训练; 截至目前为止,已协助 300 多名长者改善其健康状况。 (香港短期专利: 32023070917.4) 而张诗琪博士及其团队亦在颁奖典礼中获得了优异奖。她们研发的音乐律动系统的目标是改善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的认知和心理健康。这套系统已帮助超过 700 名长者;亦有超过 150 名工作人员和护理学生接受了相关培训。 (香港短期专利: 32023075903.9)

2023年8月15日

IMG_3274

惜食堂 十X PolyU 惜食天使 · 识健计划

惜食堂联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今宣布,获李嘉诚先生捐资逾1,100 万港元,推行为期两年的《惜食天使 · 识健计划》,四部曲如下:   计划目标和关键成果(OKROKR) 1. 为惜食堂膳食受惠妇女提供专业培训, 让她们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化身「惜食天使,担任「社区健康工作者」。 2. 在日常派饭给独居长者同时,有相关能力为长者量度维生指数(包括血氧、血压、脉搏、疼痛指数等),并上传至理大研发的健康监测平台。 3. 长者健康数据及资料,将由专业护士评估和跟进,让独居长者得到更贴心和专业的关顾。 4. 建立结合医社合作的基层社区健康模式,并为公共老龄化服务系统提供科研实据作制订政策参考。   尊严的力量 自2014 年至今,惜食堂在深水埗区一直为7 百多户基层家庭及近千名长者免费提供膳食,并于2017 年开始聘用一群受惠家庭的妇女,担当「惜食天使」,专门为区内行动不便的独居长者送上热餐 。服务过程中发现意外收获,她们除了因助人感到快乐,同时为孤独长者带来一份关怀的温暖,并能留意长者健康情况,协助联系医疗服务。通过李嘉诚基金会及维港投资团队参与义工服务,李嘉诚先生得悉并认同「惜食天使」计划一举多得,具内涵的关怀和尊严,体现在实质社会服务中;在李先生支持下,促使惜食堂结合理大的护理专业及科技平台,从膳食到追踪长者健康,把接受援助的妇女变为帮助长者的「天使」,填补基层医疗服务缺口,改善长者整体健康状况,纾缓公共医疗服务压力。   计划详情 资助 11,153,650港元 时期 两年 服务对象 100名深水埗区独居长者 参与人员 40名经专业培训的惜食堂社区健康工作者、理大护理学院研究团队、专业注册护士、物理治疗师、注册社工与职业治疗师。 研究目标 验证基层医疗模式,利用健康数据监测平台,结合社区健康工作者和护士共同协作的新护理方式,让基层长者尽快得到健康的关注,改善身心健康。 服务操作 1. 惜食堂女工接受基本护理培训,通过评核,可获理大护理学院颁发「社区健康工作者」证书。 2. 社区健康工作者每天为独居长者送饭同时,帮长者量度维生指数,并上载至mHealth手机应用程式,好让护士遥距监察长者身体状况。 3. 护士不但可透过mHealth程式紧贴跟进长者健康情况,当社区健康工作者遇长者不适,可立即经mHealth与护士视像通话,寻求意见。 4. 护士可在长者日常覆诊前上门探访,为长者作健康评估,解释医疗报告和状况,助长者在看医生前作准备,以强化病者与医生的沟通,提升应诊效率。 5. 护士可跟进及转介长者个案,适时评估及解答长者健康问题。 验证计划 计划以深水埗区100名独居长者作试点,资助金额包括所有人力资源投放及研究所需经费。 理大预期,计划能提供实证成果,在本地推广加入科技元素的基层医疗健康模式,为有关当局改善社区医疗健康策略提供更有效益的参考。   李嘉诚先生表示:「这次合作是The Power of And (加乘力量)的示范案例,除给长者送餐和关怀,也为他们连系更贴心的医疗服务,而对本身需要膳食支援的家庭主妇,带来助人自助的尊严;mHealth 数据平台的实践,则可为优化社区医疗健康政策提供实质参考,一举多得,值得支持。」 《惜食天使 · 识健计划》确立独居长者与社区健康工作者的伙伴关系,惜食堂高级服务经理黄美仪女士表示:「衷心感谢李嘉诚先生对服务的迅速回应,这计划不单让一班弱势长者于饭餐以外得到适切的护理关顾,更可协助基层妇女发展个人潜能,建立自信。」 理大将进行概念验证研究,以新型社区护理模式应对人口老化及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王钧正博士则指:「由于本港人口老化严重,长者患有慢性病情况普遍,为本地医疗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政府近年积极推行基层医疗的计划。理工大学mHealth应用程式设计参照政府的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社区健康工作者在上门探访时,会向独居长者推广健康生活。每当社区健康工作者上传长者维生指数时,护士可透过mHealth实时接收到数据,遥距监察参加计划的长者的健康。当长者的维生指数显示异常时,护士亦可即时与长者联系及适时跟进。这计划不但增加社区健康工作者的工作机会及家庭收入,亦大大减轻了社区护士的工作及人手,透过遥距监察,护士更能有效地管理长者的健康及疾病,对长者、社区健康工作者及整个医疗系统三方带来莫大益处。 」   《惜食天使 · 识健计划》短片下载连结:https://bit.ly/43xQS9C   有关李嘉诚基金会 李嘉诚基金会于 1980 年创立,主要专注于支持教育及医疗项目。李嘉诚先生曾经向大家阐述基金会是他第三个儿子的概念,于2006 年把三份一财产注入基金会,至今在推动教育、医疗、公益扶贫项目已逾300 亿港元,其中80% 在内地和香港。他认为亚洲在奉献文化上的观念要有突破,要视建立社会的责任和延续后代同样重要,分配财产作捐助,推动社会改善进步;这一念之悟,将为明天带来更多新希望,世界因而更美好。   有关惜食堂 惜食堂于 2011 年成立,宗旨为「停止浪费 · 解决饥饿 · 以爱相连」。惜食堂团队致力向本地饮食界回收仍可安全食用之剩余食物,通过严格的食物安检程序,再 经中央厨房制作成营养均衡的膳食及食物包,并由物流团队免费派发给社会上需要食物援助 的人士。现时透过一所中央食物制造厂、两所厨房以及一所菜蔬处理中心,每天生产超过2 0 ,000 份 膳食及食物包,而每星期则拯救超过 4 5 公吨仍可食用的剩余食物,避免食物浪费及协助减 轻堆填区的压力。   有关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秉承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精神,矢志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并以肩负社会重任为宗旨。理大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全面教育,致力培育具良好国民意识、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明日领袖」;同时推动具影响力的创新与跨学科研究,以应对全球最迫切的挑战。知识转移与创业文化亦是理大的基石,大学着重研以致用——将所研发的科技转化为实际应用。理大追求卓越,努力不懈,深得国际认可,持续位居全球百强学府之列。理大将继续以其雄厚根基,与各界策略伙伴合作,力求造福香港、国家乃至全球。

2023年7月26日

20230607_1

理大与消防处签署合作备忘录 培育年青新一代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消防处今日签署合作备忘录,由理大护理学院与消防及救护学院共同合办有关紧急护理及应急准备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将教授心肺复苏法及使用自动心脏除颤器技巧,以及防火安全措施与紧急撒离程序等技能及知识,以进一步提高小区的应急准备意识,加强拯救生命的效率。 理大护理学院一直致力发展有实用价值的医护新知,而消防处一直积极制订和推行小区应急准备策略。是次合作将有助消防处进一步在小区及校园推广「应急三宝」(即「识灭火」、「识自救」和「识逃生」),将应急信息渗透至各小区,普及「救人和自救」文化。 合作备忘录由理大护理学院代理学院主任陈胡安琪教授及消防处及救护学院院长于文阳先生签署,并由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教授及消防处处长杨恩健先生见证签署仪式。    岑浩强教授说:「感谢消防处的大力支持培训课程,这次合作开办的课程将列入为有学分的通识课程,以响应社会需要,全体理大的学生均可报读。我们期望新课程可提高学生的警觉性和解难能力,让他们能在小区发挥互助和关顾精神。」 杨恩健处长表示:「期望课程能够提高同学对拯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能力及信心,同时加强本港心脏骤停患者在小区得到及时拯救的支持,以提升他们的生存机会。备忘录亦标志着双方能够持续合作,在不同范畴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共同为香港培育更多优秀的年青新一代。」  

2023年6月7日

20230419_Features_1

理大护理学院成功举办「第五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

「第五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昨日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园圆满举行。比赛由理大护理学院主办,旨在提供平台让企业家、医护健康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士,以及学者展示提升医护健康和社会服务的创新发明。今届比赛获学术及医护界大力支持,大会从参赛作品中甄选 15 支团队入围决赛,角逐创意大奖。评审团由医生及大学教授组成。 是次比赛包括「社会创意类别」,以表示主办单位对社会服务发展的关注。比赛冠军得奖者可获资格参加今年在英国布莱顿举行的「全球医护创意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竞逐「医护健康创意卓越大奖」的最高荣誉。理大护理学院教授及代理学院主任陈胡安琪教授在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企业家、学者及医护健康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士愈来愈需要连系起来,推广创新发明、探索合作机会。今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的参赛项目和参加者人数众多,反映比赛日益受到重视。」   第五届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得奖者名单: 冠军 得奖项目: Liverscan:用于肝纤维化和脂肪肝评估的掌上式实时超声图像引导系统 项目负责人: 香港理工大学梁显利生物医学工程教授、生物医学工程讲座教授、智龄研究院院长及赛马会智龄汇总监 郑永平教授   亚军 得奖项目: 用于机器人手术远程辅助教学的增强现实系统 项目负责人: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窦琪博士   季军 得奖项目: 新型绿色广谱抗病毒抗菌材料:聚羟基烷基酸酯低聚物 项目负责人: 益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子恒博士   最佳社会创意奖 得奖项目: 虚拟医院、沉浸式游戏、强化护理教育 项目负责人: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高级专任导师 陈玉仪博士   自 2013 年起,理大护理学院隔年举办香港创意日暨创意比赛。详情请浏览: https://sn.polyu.edu.hk/hkia/

2023年4月19日

20230308_1

理大研究显示手机应用程序结合护士互动介入 助改善长者健康管理

基层医疗是整个医疗系统的重要一环,政府去年底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蓝图》),提出以预防为重、小区为本的策略,改善市民整体健康状况。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推出结合护士互动介入的mHealth健康管理手机应用程序先导计划。研究数据显示,此健康管理程序能有效协助长者自行监察慢性疾病及情绪健康,而跨专业医护及社工团队的支持,亦能为有需要的长者进行适时的医疗转介,减低未经安排的医疗服务使用量,改善长者健康。 mHealth手机应用程序由理大护理学院与本地电讯公司共同研发,透过注册护士监察长者的健康状况。当长者的维生指数(如血压、血糖)出现异常时,程序会向护士发出警告,通知护士主动联络长者了解其健康状况。此外,长者可于有需要时,以视像电话形式,24小时寻求护士支持或评估其身心状况。 理大护理学院助理教授王钧正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20至2022年期间,在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五间长者服务中心招募221名60岁或以上、并患有一种或以上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痛症或糖尿病)的长者参与研究。研究发现,长者在使用程序三至六个月后,其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升、抑郁程度及整体医疗服务使用量则显著下降,而身体方面的生活质素*亦得到改善。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医院管理局推算,本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预计在2039年前会达到300万,对公共医疗系统带来沉重压力。王钧正博士表示:「透过注册护士介入,长者使用mHealth手机应用程序三个月后,其整体医疗服务使用量较对照组别明显减少逾七成六,而未经安排的门诊求诊次数亦减少七成二,反映结合护士和数码科技的健康管理方案,有助纾缓公共医疗服务需求上升带来的压力,实现《蓝图》提出的目标,改善长者整体健康状况。」 研究团队建议加强向长者推广使用数码科技进行健康管理,并巩固数码平台上的医社合作。研发人员亦会完善程序,例如加入人工智能等功能,使内容更贴合长者的需要及喜好,让他们持续使用程序并达至减轻公共医疗开支的目的。 *身体方面的生活质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整体健康状况、身体机能(例如:上楼梯,中等强度的活动)、角色活动(例如以往做到的事情,如今做不到),以及身体上的疼痛。  

2023年3月7日

20230221

理大护理为不同社群提供心理支持 获第二期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资助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护理学院的两个项目,拓展创新的社会服务方案,于个人以至社会都大有裨益,获由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统筹的第二期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资助计划)资助。   获第二期精神健康项目资助计划资助的理大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主要研究员 提高照顾者心理健康素养和促进同伴支持:电子绘画和同伴支持(EPPS) 平台 该项目将开发香港首个关注照顾者心理健康意识的互动虚拟平台「EPPS系统」,为照顾者提供一个绘画和与他人分享画作的机会;并组建照顾者支持团队,激励有困扰的照顾者向专业人士和家庭成员寻求帮助。 梁绮雯教授 护理学院副学院主任(研究)及教授 虚拟同行 AD/HD 照顾者支援计划-压力舒缓及同理心提升 该项目为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AD/HD)儿童的照顾者,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开发新颖的减压方法,旨在提供压力管理指导,并帮助他们与 AD/HD 儿童相处时更易产生共鸣并加强同理心,以促进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改善与 AD/HD 儿童的关系。 秦璟博士 护理学院副教授 更多详细信息,请浏览理大新闻稿。  

2023年2月20日

1

理工大学与日本电气香港有限公司合作 为长者及其照顾者引入社交机械人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宣布与日本电气香港有限公司(NECHK)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将推出专为长者及其护理人员而设的智能互动社交机械人。一系列研究项目将逐步展开,从而探究长者使用社交机械人的效果,当中可怎样帮助长者提升自理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达致维持身心健康的生活。

2022年10月6日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