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開發精神健康評估和抗逆力資訊平台-不疫樂庫(e-MERIT)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香港理工大學

1

理大研發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 具備快速、操作簡易及低成本的優點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兩年多,快速準確的抗體檢測方法,除了有助檢測人體的抗體含量之外,亦可為相關衞生部門提供參考數據,以制訂合適的疫苗接種措施。長遠而言,抗體水平數據對流行病學分析及疫苗研發方面亦有一定幫助。有見及此,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物理學系研究團隊利用有機電化學晶體管技術(OECT),成功研發了一款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此檢測儀具備操作簡易及檢測快速的優點,適用於測試接種疫苗後或感染病毒後的抗體水平。

2022年5月26日

應用物理學系

1

理大研究: 逾十分一港人於疫情爆發一年後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與徵狀嚴重程度有關

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隨著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放寬,社會上各種活動亦逐步「復常」。在「疫境」的陰霾下生活,令人身心俱疲,不少人對抗疫感到厭煩之餘,更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擾甚或創傷。精神未能「復常」,容易衍生種種問題,情況不容忽視。

2022年5月25日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cover

理大研究發現:市民接種疫苗意願與疫情嚴峻程度及防疫政策有關 猶豫或拒絕接種疫苗者比例「先升後跌」

新冠疫情踏入第三個年頭,本港累計過百萬人感染,逾 9,000 人死亡。隨著疫情發展,特區政府一直調整防疫策略,亦曾推行嚴厲的社交距離限制。於不同階段,市民對抗疫措施反應不一,配合程度亦有差異。 為探討公眾遵從各項防疫措施的情況,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早前獲食物及衛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在疫情第四波至第五波期間開展一項研究,以電話訪問形式,隨機抽樣邀請 1,225 名年齡介乎 18 至 85 歲市民進行三個階段的追蹤調查,以了解他們於遵從防疫措施、疫苗接種意願及實際疫苗接種等方面的情況。研究結果已分別於學術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及 Vaccines 上發表。團隊發現,猶豫或拒絕接種疫苗者的比例呈「先升後跌」趨勢,籲政府進一步檢視接種疫苗誘因,「政策」和「教育」雙管齊下,提升市民對疫苗的認知和信心。 首輪訪問在第四波疫情初期進行,當時本港仍未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1,225 位受訪者中,大部分均表示願意遵從防疫措施,惟對接種疫苗持保留態度: 經常在公共場所配戴口罩 (94%) 會避免觸摸眼、鼻和嘴 會使用酒精搓手液 (82%)、保持社交距離 (75%) 有意接種疫苗 (42%) 猶豫或拒絕接種疫苗 (58%) 數據分析顯示,受訪者接種疫苗的意願受多個因素影響。男性、較年長、在職,以及過去曾接觸流行病如 SARS 和豬流感、對疫苗風險有較少憂慮、高主觀感染風險、相信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及接受政府防疫政策的人士,接種疫苗的意願會較高。 第二階段(2021 年 6 月 1 日至 7 月11日) 完成首輪訪問六個月後,團隊成功跟進 1,003 位受訪者,以審視他們接種疫苗的情況及誘因。當時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開展逾三個月(計劃於 2021 年 2 月 26 日正式開始),約四分一 ( 24% )受訪者表示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主要原因為: 保障個人健康( 68% )、保障家人健康( 64% ) 工作需要 ( 55% ) 響應政府呼籲 ( 42% ) 希望恢復旅遊及社交活動( 28% ) 調查發現,基線接種疫苗意向和六個月後的實際接種情況並無實質關係。受訪者接種疫苗的決定,受不同因素影響,當中包括:身邊有認識的人已經接種疫苗、對政府及醫療體系的信任、對防疫措施的接受程度和新冠肺炎的親身經歷(例如自己或認識的人受感染,或居住地出現確診個案)等。 第三階段(2021 年 12 月 21 日至 2022 年 1月21日) 團隊於首輪訪問十二個月後(即疫情第五波爆發初期),成功聯絡 803 人進行第三輪訪問,當時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經開展近一年,八成受訪者( 80% )表示已經接種至少一劑疫苗,主要原因為: 工作需要 ( 57%) 保障個人健康( 55% )、保障家人健康( 51% ) 響應政府呼籲( 32% ) 希望恢復旅遊及社交活動( 32% ) 市民接種疫苗意願的變化 團隊透過三個階段的訪問追蹤 803 位受訪者,並比對他們不同時期的接種疫苗意願。結果顯示,對疫苗猶豫或拒絕接種者的比例呈「先升後跌」趨勢: 第一階段 °   猶豫或拒絕接種( 54% )、願意接種 ( 46% ) 第二階段 °   猶豫或拒絕接種(58%)、願意接種 (42%) °   實際已接種一劑或以上( 24% ) 第三階段 °   猶豫或拒絕接種( 42% )、願意接種 ( 59% ) °   實際已接種一劑或以上(  80%) 帶領是次研究的應用社會科學系副系主任甄秋慧教授表示,受訪者接種疫苗的意願與疫情嚴峻程度及防疫政策有關,例如第二階段訪問正值第四波疫情放緩,市民接種疫苗的意願稍為下跌、及至第五波疫情出現 Omicron 變異病毒株、不同群組感染、疫苗氣泡計劃等,均提昇市民接種疫苗的意願及接種率。甄教授建議採取「剛柔並濟」策略,以進一步提升疫苗接種率:「除了繼續制定和執行合宜的抗疫政策,增加接種疫苗的誘因(如: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外,亦需加強宣傳和解說工作,讓市民充分理解接種疫苗的迫切性和益處,以及對保障個人和家人健康的重要性,從而釋除大眾對疫苗的疑慮。」   ***完***

2022年5月17日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中聯辦鍾吉昌部長到理大參與中央援港抗疫物資派發活動

2022年4月27日

活動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與「青少年抗疫連線」合作 向學生及教職員派發抗疫物資

2022年4月13日

香港理工大學

1

理大研發便攜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儀 即場檢測快速達致準確結果

過去兩年多,新冠疫情為社會及個人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在「後疫情時代」,除了須要繼續加強疫苗及藥物的研發,完善的個人健康及環境衞生管理亦非常重要。一種精準、便捷的病毒檢測方法,對「後疫情時代」的生活尤其關鍵。

2022年4月12日

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cover2

理大社會科學系策動網上抗疫平台 為身心抗疫 與大眾共學

為鼓勵公眾抗疫期間持續學習,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早前設立 One Stop Shop (OSS) 一站式共創共享抗疫資訊平台,由學系教職員、學生、舊生、相關社福機構及專業團體共同協作,從三月尾開始提供一系列專業講座、身心靈健康工作坊分享等。 OSS 平台服務包括:專業協作者提供的網上工作坊(遊戲治療、表達藝術治療、身心療癒及社區藝術);「學在家居」(Learn from Home) 短片系列(由學系教授製作,內容涵蓋社會學、社會政策、心理學等議題,透過多媒體探討與疫情相關的各主題);亦邀請到確診新冠後康復的師生校友分享其康復的經歷和情緒轉化。 此外,學系亦聯同三間國際知名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杜倫大學(英國)及多倫多大學(加拿大)舉辦以「渡過疫情」"Riding Out the Pandemic" 為題的網上專業講座系列,助大家減輕對疫情的焦慮。 系主任崔永康教授表示:「感恩前線的同工為大家守住生活底線。現在,我們更要在困難時期下學習和互動。在共同創作、協作、學習 (co-creation, co-production and co-learning) 的氣氛下,我們必能並肩戰勝疫情。」 如欲了解更多 One Stop Shop (OSS) 一站式共創共享抗疫資訊平台的內容,請瀏覽網站:https://oss.apss.polyu.edu.hk

2022年4月11日

應用社會科學系

理大社群支援香港防疫第一線

2022年4月1日

其他 香港理工大學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到訪視察加路連山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2022年3月31日

護理學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