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創科開放日」展示世界級教學、交叉學科研究、 知識轉移及創業培育對創科發展的貢獻
2022年7月16日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在校園舉行「理大創科開放日」,展示大學在教學、交叉學科研究、知識轉移及創業培育的最新發展及成果,以及如何藉此推動香港、大灣區以至其他地區的創科發展。這次開放日是特別為企業家、業界夥伴、初創企業、研究人員、年輕人才、中學生及家長而設,亦是理大 85 周年校慶其中一項主要活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女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二級巡視員劉懋洲先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理大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理大大學顧問委員會榮譽主席鍾志平博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及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主持啟動禮。啟動禮另一個焦點是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邁克爾·霍頓爵士(Sir Michael Houghton)的演講,他透過視像就「消除丙型肝炎對公共衞生的嚴重威脅」發表具啟發性的見解。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致辭時說:「理大多年來一直是支撐和開拓本港創科發展的推動力量,而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的支持亦是堅定不移。配合擁有雄厚科研實力及一流學術水平的大學,香港的創科生態正愈見蓬勃。」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香港未來成功之路,關鍵在於能否發展一個充滿朝氣的創新科技產業,而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對此亦給予很強大的支持。我有信心特區新一屆政府將投入更多資源,加快本港的創科發展。理大期望在此領域擔當重要角色,而今天的開放日正好展示我們在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理大高等研究院的成立儀式亦於啟動禮上舉行。理大高等研究院是香港和大灣區內同類型研究平台中最具規模,旨在促進交叉學科研究、與世界知名學者合作,以及向持份者進行技術轉移。理大高等研究院致力透過交叉學科解決方案,解決社會上各種嚴重的問題,並矢志成為世界先驅,其研究重點包括人工智能、碳中和、深空探索、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尖端領域。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我們每天面對很多社會挑戰,從貧窮至飢餓,又或從氣候變化至可持續城市建設。透過交叉學科研究,可為上述不少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我們期望能為香港、大灣區以至全球帶來影響力。」
理大亦於啟動禮上向首次舉辦的「2022 青年創新研究者獎」的六位得主及「校長特設傑出成就獎(知識轉移)」的十個得獎團隊頒發獎項。「2022 青年創新研究者獎」旨在表揚理大的年輕研究人員,肯定他們的創新研究為社會及經濟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得獎者名單請參閱 https://polyu.me/3RAoi2G)。至於「校長特設傑出成就獎(知識轉移)」,則表揚在知識轉移方面有傑出成就,並對業界和社會具影響力的教研人員(得獎名單請參閱https://polyu.me/3O8QRkU)。
除啟動禮外,「理大創科開放日」一系列活動為參加者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們深入了解理大在創科領域的貢獻之餘,亦可探索學術、創業及協作方面的發展機遇。
此外,多家初創企業及理大「獨角獸」分享他們成功的經驗,不僅展示了理大所培育的初創企業的創意和驕人成就,亦擴闊年輕未來企業家的視野和提升他們的創造力。
多場以研究與創新為題的研討會涵蓋生命科學、智慧城市、神經健康、未來社會、碳中和能源技術、健康食品與生活方式管理、未來製造、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可穿戴系統等尖瑞領域,為業界人士及理大專業研究人員提供平台,就技術創新及發展、協作、行業趨勢及應用等範疇交換意見。
為了讓中學生了解在理大的學習體驗,開放日特別為他們安排學生諮詢櫃位、課程資訊研討會、校園生活分享會,以及校園設施及實驗室導賞團。此外,開放日亦有介紹「創新書院」及「德藝書院」,分別鼓勵本科生在理大教研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各種科學研究;及為在體育、藝術、社會服務和領導能力以至 STEM 別具才華的學生提供交流和住宿,促進全人發展。
理大更特別邀請了兩位「特別嘉賓」在開放日與參加者見面,「她們」是由香港漢森機械人技術公司(Hanson Robotics)所創造和編寫程式的人工智能機械人 Sophia 和 Grace。Sophia 更是全球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械人,也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首位機械人創新大使。另校園內亦展示了 400 隻由著名藝術家馬興文帶領學生創作的迷你「小龍馬」當代藝術作品,作品設計糅合中國文化的當代表達和靈感的象徵,在校園傳播正能量,特此鳴謝香港賽馬會。
***完***
詳情查詢
高昊先生
傳訊及公共事務高級經理
- 2766 6374
- kenrick.ko@pol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