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應對癌症治療需求 醫學物理學家需更多新血 理大首辦跨學科醫學物理學碩士課程 培育臨床及科研專才

理大醫學物理碩士課程屬跨學科課程,教學團隊主要來自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及應用物理學系。(左起) 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院長黃永德教授、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劉樹平教授、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及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兼課程總監蔡璟教授。

(左起) 香港醫學物理學會會長李志恒博士、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理大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教授、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兼課程總監蔡璟教授。

理大醫學物理碩士課程包括不同的醫療設備及軟件的操作運用,讓同學畢業後投身醫療服務行業時更得心應手。

理大醫學物理碩士課程包括不同的醫療設備及軟件的操作運用,讓同學畢業後投身醫療服務行業時更得心應手。

李志恒博士期望有更多新血加入,以應付未來的醫療服務需要。


醫療科技發展迅速,為各種重大病症的診治帶來突破,治療方案的設計亦更趨精準及個人化,醫療人員亦要與時並進,提升專業知識以掌握最尖端的醫療技術。以癌症治療為例,醫療團隊成員各司專業,卻同時合作無間,團隊當中一個較鮮為人知的崗位—醫學物理學家,負責為病人制訂放射治療方案,以及監測和維護輻射醫療設備,確保病人得到有效、精準而安全的治療。醫學物理學家是輻射物理學的專家,工作涉及影像診斷、放射治療等範疇,是癌症治療團隊的「強大後盾」。以往本港及鄰近地區並無提供針對醫學物理的高等學位課程,為應對未來社會對醫學物理學家的需求,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本學年開辦全港首個醫學物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內容涵蓋醫療科技、物理學及工程學等領域的專業知識,為有志投身醫學物理學專業人士提供跨學科培訓。

癌症治療需求殷切 締造本地培訓契機
隨著本港人口老化,衍生的醫療問題為醫療系統帶來不少挑戰,對癌症治療的需求增加正是其中之一,亦需要醫療人員新血加入,以維持醫療服務質素。現時本港有逾150名醫學物理學家,主要服務於衞生署、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他們具備物理學及醫學專業知識,除了協助團隊進行診斷、為病人制訂治療計劃外,更會於治療過程中監測輻射醫療設備的運作,以確保療程操作精準無誤,達到治療計劃的目標。

早於2018年,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曾就開辦此類課程諮詢業界意見,獲得業界正面的反饋。經過過去兩年積極籌劃,首屆醫學物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共招收26名學生,當中近七成修讀生擁有物理或工程相關學士學位,逾兩成則於本科主修放射治療。他們大部份為在職人士,其中約兩成正於醫療界別服務。

參加這課程的碩士生本來已擁有特定專業的本科學位,而在這課程上將可汲取醫療科技、物理學及工程學上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讓他們為未來投身在醫療服務行業打下穩實的基礎。

黃國賢教授

理大副校長(教學)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表示︰「社會趨向老齡化,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亦持續增加。醫療科技迅速發展,同時業界亦不斷研發更先進精密的醫療設備,令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因此,醫護界需要更多專職醫護人員,不但在前線為病人診斷治療,也需要對懂諳治療方案及先進醫療設備的專家,配合病人治療的進程而提供專業的協助。我們很高興能成為首個開辦醫學物理學碩士課程的本地院校,以推動醫學物理學的發展。希望學生能充分利用理大的教學資源,為投身醫學物理學專業打好基礎。」

跨學科專業領域 以病人福祉為本
醫學物理學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涉及醫學、物理及工程等多個專業範疇的知識。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教授指出︰「病人對放射治療的需求日增,以中國為例,預期放射治療的市場於未來數年將有11至13% 增長。此外,估計需要額外2,500名醫學物理學家,方能應付現有的放射設備數量1。香港,癌症長期高踞致命疾病之首,放射治療正是治療的重要一環。以往大眾對醫學物理學了解不多,亦未有本地院校開設相關的碩士課程,我們期望透過開設這項新課程,令更多人認識醫學物理學家的角色,並推動這個範疇的科研發展。」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兼課程總監蔡璟教授表示,課程由跨學科教學團隊執教,兼顧理論及實務需要:「課程中包含醫療科技、應用物理學、應用數學、生物醫學工程及電子計算等學系的單元,旨在擴闊學生在醫療科學及科技範疇上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之餘,亦提升他們的科研能力。」

理大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認為跨學科課程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未來趨勢,他說︰「為更切合社會或行業的需要,令學生可以透過大學的課程更好地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將來在工作上有更大裨益;大學在設計課程時,會考慮把傳統單一學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轉為跨學系的課程。這項全新醫學物理學碩士課程的設計,便是其中很好的例子。參加這課程的碩士生本來已擁有特定專業的本科學位,而在這課程上將可汲取醫療科技、物理學及工程學上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讓他們為未來投身在醫療服務行業打下穩實的基礎。」

以醫學物理學專業回饋社會
香港醫學物理學會會長李志恒博士指,而現時本港的執業醫學物理學家當中,有一半是在海外攻讀相關課程,亦有一半是在本地進修物理學或工程學碩士,入職後「邊做邊學」,他對理大增設醫學物理學碩士課程感到鼓舞︰「醫學物理學家是醫療團隊中重要一員,雖然他們大部分時間居於幕後,但卻對規劃和執行癌症治療計劃有著關鍵作用。他們負責制訂治療計劃,計算放射劑量,亦要於治療開始前進行測試及監督,確保所有安排準確無誤。」

現時本港醫學物理學家的基本入職條件為具備醫學物理、物理或工程等相關碩士學位,於醫院出任駐院物理學家期間,可開始報考合共三部分的專業試。一般來說,由駐院開始計算,約四至五年可獲認可2正式成為醫學物理學家。

其中一位修讀理大醫學物理理學碩士課程的同學李淳恩,早年於英國劍橋大學獲物理學位後回港,現職半導體工程師,他說︰「一直有感醫療科技發展蓬勃,很有興趣投身醫療界別。有見此課程既包含醫學理論,也涉及物理學及工程學,自己從前所學也能派上用場。希望畢業後能正式轉換事業跑道,以所學回饋社會。」

理大醫學物理理學碩士課程將於2021年首季接受下學年入讀申請,若想了解更多課程資料,可瀏覽https://www.polyu.edu.hk/hti/en/study/programmes/taught-postgraduate-degree/msc-in-medical-physics.html

 

***** 完 *****

 

1. 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 2018, 38(12): 949-953

2. 由香港醫學物理學會認可

 

詳情查詢

甘家慧女士

理大傳訊及公共事務高級經理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