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v2

理大三項目為香港勇奪「2021智慧50大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三個智慧城市研究項目奪得「2021智慧50大奬」(Smart 50 Awards),這是理大首次獲得此項一年一度表揚創新智慧城市項目的國際殊榮。「2021智慧50大奬」的得獎項目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日本、德國、以色列、西班牙及美國,而理大是香港唯一的獲獎者。頒獎典禮將於今年稍後在美國舉行。 理大一直十分支持香港的智慧城市藍圖,並與政府和社區夥伴緊密合作,透過推出屢獲國際獎項的智慧城市項目,解決各種社會和環境問題,以及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研發有助保障市民大眾健康的方案。 理大是次獲獎的三個項目分別為: (一)「首個使用低功耗無線網絡的城市樹木監測及管理智能系統」(由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黄文聲教授研發) 為減低樹木對公眾及財物構成的風險,樹木管理人員需要在行人和交通流量大的地區進行樹木風險評估,以採取適當的措施。理大的團隊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下,通過賽馬會智慧城市樹木管理計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合作,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及地理資訊系統,進行大數據分析,以評估全港各區樹木搖擺或傾斜的狀況。在此項目下,共約8,000個傳感器已安裝在需要監測的市區樹木。 (二)「大澳村行人交通監察計劃」(由設計學院 Daniel Elkin 先生研發) 大澳村是最近被列入香港可持續大嶼藍圖的生態及文化旅遊中心,預計旅客人數將會大幅增加。有見及此,理大的團隊與大澳村鄉事委員會及多個社區團體合作,在村內八個主要設施的地點,安裝紅外線系統,進行人流監測。此項目的一大特點是採用具成本效益技術的協作模式,快速將系統完成並投入運作,以便監測人流及為村民及相關持份者提供所需數據,讓他們實時了解人流情況和採取適當措施配合。 (三)「香港新冠病毒空間分析及風險預測平台」(由智慧城市研究所史文中教授研發) 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公眾一直對社區傳播及其可能對日常活動構成的風險保持高度警惕。理大的團隊通過建立一個覆蓋全港的疫情數據模型和風險預測平台,讓公眾能夠追踪疫情在社區傳播的情況。此平台利用空間大數據技術,對香港的城市結構、交通網絡、人口環境及其他社會經濟等因素進行分析,能更及時地準確預測疫情發展的趨勢,有助支援公共衞生部門制訂更精準的防控策略。 「智慧50大奬」簡介 「智慧50大奬」與 Smart Cities Connect、Smart Cities Connect Foundation 及 US Ignite 合作,每年表揚全球具影響力的智慧城市項目。此獎項旨在表彰在數字化轉型、城市基礎建設及社區參與的領域上最具創意和影響力的技術。本年度的頒獎典禮將於2021 年10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有關「2021智慧50大奬」及獲獎名單詳情,請瀏覽 https://smartcitiesconnect.org/2021-smart-50-awards/。   ***** 完 *****

2021年8月18日

成就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1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碩士畢業生時裝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本年度紡織及服裝學系碩士畢業生時裝展於昨晚(8月5日) 圓滿舉行,是次時裝展以「Vessels」為主題,展出24個系列合共144件畢業作品,吸引逾二百位業界人士及公眾到場觀賞。 本年時裝展之主題「Vessels」,喻意每件時裝作品都是一個「容器」,盛載著設計者自己的巧思創意。廿四位應屆碩士畢業生,均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化為獨特的設計 — 有同學受傳統習俗啟發,以時裝演繹對死後世界的想像;亦有同學反思世界發展趨勢,設計出充滿未來感的作品。除了在設計上別出心裁之外,同學在物料的使用上亦花盡心思,以展現革新的創造力,並在設計及製作過程中利用三維設計軟件(CLO 3D)等先進技術,盡量減低物料的耗費,提高設計的可持續性。 理大服裝及紡織品設計文學碩士學位課程是亞太區內最出色的創新設計課程之一,致力為香港以至其他地方培育新晉時裝人才,畢業生的作品均展現他們對時裝潮流的獨特觸角,以及高瞻遠矚的視野。課程主任 Ryan Scott Houlton期望,具才華和抱負的年青設計師能透過一年的實踐課程,充分展現創作潛能,他指出︰「這個碩士課程旨在培養具創新思維的人才,讓他們具備更全面的技能。我期待看到服裝及紡織品設計的碩士畢業生在時裝行業發光發熱,並成為香港時裝行業一股潛力無限的新動力。」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一向與業界緊密聯繫,紡織及服裝學系碩士課程於早前與西班牙鞋履品牌 Camper及國際眼鏡公司Bbase亦展開了合作,在新學年,同學將著手為這兩個品牌設計鞋履及眼鏡,未來數年亦會陸續開展更多品牌合作項目。   **完**

2021年8月6日

活動 紡織及服裝學系

1

理大運動代表隊再創佳績 蟬聯三屆大專盃大滿貫 印證理大培育精英運動員成果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一直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並透過推廣運動文化,鼓勵學生建立自信和團隊精神,培養自律性和毅力。理大的學生運動員在體壇表現出色,其中理大女子游泳代表黃筠陶 (理大視光學系)及何南慧(理大香港專上學院工商及款待業管理學部)正代表香港泳隊出戰本屆東京奧運會,項目分別為女子4x100混合泳接力以及女子4x200自由泳接力;而吳宇軒(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是香港男子200米蛙泳紀錄保持者,他將於本年12月參與阿布扎比舉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 (25米),並以參加明年於杭州舉行的亞洲運動會為目標。

2021年7月27日

成就 學生事務處

1

理大首辦中學生航天科普計劃 鼓勵中學生學習趣味科普知識 設計太空實驗

國家傑出航天科學家訪問團早前訪港,而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亦展出月壤樣本,點燃了莘莘學子的「航天夢」。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積極參與國家航天任務,大學希望透過推動航天科普計劃,培育香港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的興趣,提升他們參與科技發展的熱情,為國家作出貢獻。

2021年7月15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建築及環境學院及工程學院

教資會資助大學的校董會主席發表聲明

教資會資助大學校董會主席強烈譴責煽動仇恨、美化暴力的言論及行為呼籲師生確立正確價值觀 近日,香港接連出現涉及嚴重暴力及恐怖活動的事件,令人震驚和憤怒。面對嚴重暴力事件,坊間卻出現各種美化恐怖份子的言論和行為,其中更有人向施襲警員的兇徒默哀及悼念。這種罔顧法紀,衝擊社會底線的行為,嚴重背離社會公德,破壞了香港作為法治社會的地位。 各大學校董會主席強烈譴責恐怖主義及暴力行為,支持政府嚴肅查處一切恐怖主義和涉及暴力的活動,並促請各方立即停止煽動仇恨、美化暴力的言論及行為,以免學生被仇恨所驅動,走上歧途。大學各成員有責任杜絕極端思想,遠離暴力行為,確立正確價值觀。 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主席黃嘉純先生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主席陳鎮仁博士 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姚祖輝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教授 (按大學英文名稱字母序排列)

2021年7月9日

其他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1

理大設計展2021新設跨學科設計作品專區

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設計學院主辦的「理大設計展2021」即日起至7月31日以實體及虛擬形式,呈現新一代年輕設計學生的創意作品。 今屆展覽新設跨學科綜合畢業作品專區,以回應全球市場對多元化設計人才的需求。理大設計學院院長李健杓教授表示:「設計教育已非僅為學生提供設計技能方面的訓練或啟發創作思維,而應該為擁有不同範疇的能力和專才的學生,營造開放而具啟發性的共創環境,讓他們互相合作、學習和共同成長。」 「今時今日設計師所面對的難題比以前複雜得多,往往涉獵多於一個設計專業範疇,因此我們把不同設計學科的學生組成一個跨學科團隊,深入處理這些設計難題。」李教授續說。

2021年7月8日

活動 設計學院

Photo1

理大為學生及教職員安排在校園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透過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所推出的外展疫苗接種計劃,為理大學生及教職員安排在校園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共約有 900 名學生及教職員已登記於7月7日及8日接種復必泰疫苗,而第二針疫苗將安排於7月28日及29日接種。 在此之前,理大的大學醫療保健處已於今年3月開始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是次校園疫苗接種計劃得到理大同學及教職員的踴躍支持,十分令人鼓舞。接種疫苗是有效減低病毒傳播風險的科學方法,能守護大眾市民的健康,以及有助在疫情下提供安全的學習及工作環境。」 為使新學年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回復正常,包括恢復面授課堂及實體活動,校方強烈鼓勵學生及教職員盡快接種疫苗或於2021/22學年開學前14天完成接種。 ***** 完 *****

2021年7月7日

其他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1

理大研發超微細高敏度光纖傳感器 創新醫療監測應用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在光導纖維傳感器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理大光子學講座教授、電機工程學系系主任譚華耀教授帶領的團隊,將用於監測鐵路安全的光纖傳感技術應用到醫療監測領域,研發出超微細、對壓力變化靈敏度極高兼具生物相容性的「塑料邊孔光纖傳感器」。 新傳感器具有柔軟、微型兼能感應極微小壓力變化的特點,能於醫療用途上發揮重要作用,例如用於智能人工耳蝸、骨折修復監測,以及心臟微創手術導管的導航監測等,有助改善手術的準確度和提升治療成效。 光纖的應用廣泛,除了作通訊之用外,也可以用作感應外部變化的傳感器。原理是外部環境變化會令光纖變形,而通過觀測其傳導光線的變化,就可以推算外圍的改變。 另一方面,儘管光纖在醫學領域上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包括手術或診斷儀器等,但傳統光纖的缺點窒礙了光纖傳感器在醫療的應用,尤其是體內監測方面。常見的玻璃光纖硬度太高且容易折斷,不易用以監測人體狀況的微小變化,也不安全;至於舊式的塑料光纖往往又容易吸收水分,影響傳感器運作。 經過多年研究,譚華耀教授團隊終於取得突破,成功將先進光學塑料ZEONEX應用到光纖傳感器上,得以克服傳統玻璃和塑料光纖的缺點。研究人員也在光纖內加入對工藝要求極高的光纖邊孔以提升其對壓力的敏感度,最終研發出微米大小、相較傳統光纖傳感器的壓力敏感度高達20倍、具生物相容性的「塑料邊孔光纖傳感器」。 譚教授說,以光纖傳感器植入體內進行醫療監測是前所未有。他說:「新的超微細塑料光纖傳感器質地柔軟、富有彈性,而且能抗折斷兼抗化學腐蝕,不受濕度影響,具有生物相容性,十分適合用來監測體內的狀況。」 他又說:「新的傳感器可以探測到小至不足大氣壓力1%的變化,足以監測如呼吸時肺內壓力的些微改變。」 理大團隊目前正與澳洲和日本的大學合作,致力將新的塑料光纖傳感器應用在不同的醫療監測場景中。其中一個例子是在微小的人工耳蝸安裝光纖傳感器,幫助醫生在植入手術時,掌握關鍵及時的位置和力度資訊;現正於澳洲墨爾本大學和當地醫院籌備測試該款耳蝸。團隊亦同澳洲莫納什大學合作,研究將理大研發的超微細光纖傳感器植入骨折病人患處周邊的骨骼,以監測癒合進度。 研究團隊未來會繼續開拓光纖傳感器在更多醫療監測場景中應用,例如在微創手術中使用的導管,加入傳感器以監測導管本身及其與體內組織接觸的情況。 譚教授指,團隊同時會研究擴大傳感器的監測範疇,如涵蓋溫度和酸鹼度等。他說:「我們並將會進一步結合其他新興技術如無線物聯網,形成可以監測人體全面狀況的體內微型光纖傳感網絡,幫助創新醫療監測技術,惠及全球更多病患者。」 「塑料邊孔光纖傳感器」研究成果早前刊登於美國學術期刊Optics Letters。部分合作研究成果已獲授專利。   ***完***

2021年7月6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工程學院

1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四周年 香港理工大學舉行升旗儀式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於校園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四周年。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副主席李國祥醫生、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顏吳餘英博士,與校長滕錦光教授聯同多名大學管理層出席儀式,一同祝願國家富強昌盛,香港繁榮穩定。

2021年7月1日

活動 香港理工大學

1

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展出 市民可親身感受理大參與月球和火星探測任務的科研成就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 非常榮幸獲邀參展由明日起,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展出。

2021年6月26日

活動 香港理工大學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