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為國家嫦娥六號研製太空儀器 成功完成人類史上首個月背表土採樣任務

2024年6月11日

研究及創新

理大為國家嫦娥六號研製太空儀器,成功完成人類史上首個月背表土採樣任務。理大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左二)、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容啟亮教授(右二)」、工業中心總監衛漢華博士(左一)、副總監譚惠民博士(右一)出席。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恭賀團隊並表示將進一步發揮理大的專長,與內地的科研專家攜手合作,為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容啟亮教授介紹為嫦娥六號任務所研製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

理大多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的項目,所有裝置的製作也在理大的工業中心。圖為容啟亮教授(中)及其團隊,與理大工業中心的專家團隊合照。

理大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太空資源實驗室設置月壤存儲及樣本分析儀,以妥善儲存及深入分析月壤。


為支持國家首次月背採樣返回任務,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科研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為這項歷史性任務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該裝置已隨嫦娥六號成功於月球背面軟著陸,並於6月3日完成了全自動的表土採樣及封裝任務,締造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的創舉。載有月壤樣本的嫦娥六號飛行器目前已自月球背面起飛,預計6月25日將樣品帶返回地球。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恭賀團隊說:「理大有超過30年航天科研工作經驗,是香港唯一一所多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的大學。我們實在深感榮幸,感謝國家一直以來對理大科研團隊的信任和支持。我們期盼進一步發揮理大的專長,與內地的科研專家攜手合作,為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對於再次為國家航天任務貢獻香港力量,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及其團隊衷心感謝國家授予的機會。容教授指:「由於地、月自轉速度影響,人類不能直接觀測月背及直接通訊,導致今次任務在探測和登陸的難度及挑戰比月球正面採樣更大。我們團隊在過往航天項目累積的經驗之上,在嫦娥六號裝置進行多項改進,令採樣任務可以更快速完成。我們十分感激國家委以重任,讓我們能展示香港的航天科技研究實力,在國家深空探測發展上擔當重要角色。」

有別於之前其他國家以鑽取及人手挖掘的方式採樣,「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系統配備封裝系統以全自動多點方式採樣。理大在香港參與了設計及生產採樣器甲和乙、以及安裝在採樣器甲和乙旁的高溫近攝相機為多點採樣、將樣本倒進理大的樣本罐內以及將樣本罐準確放進上升器等動作發揮導航功能。而理大設計的航天件當中的初級封裝系統亦包括樣本罐及封裝機構。

整個採樣過程首先由安裝在採樣器甲和乙旁的高溫近攝相機導航採樣,然後將樣本倒進初級封裝系統的樣本罐內。當採樣完成後,封裝系統會將月球樣本封裝保存。採樣器在近攝相機導航下,再將樣本罐準確地提放到上升器內帶回地球。

自 2010 年起,理大一直積極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攜手研製太空儀器,又利用先進地形測量技術協助評估及選取合適的着陸點,先後協助國家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和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取得成功。近年,理大進一步在校園成立「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又與國家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理大同時透過推動航天科普計劃,培養香港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的興趣,日後為香港、國家和世界科學發展作出貢獻。理大舉辦的「科學世界︰探索太空 造福人類」中學生科普計劃,奪得冠軍的拔萃男書院隊伍所提出的實驗方案,經容教授和團隊指導下,成功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初步接受,讓實驗方案有機會在中國空間站實踐。

按此下載更多相片。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