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有助傳承知識及重要文化,富有源遠流長的意義。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項研究致力於推動科技結合人文,運用跨學科技術活化文化遺產,突破傳統文本研究的局限,有望重塑並視覺化呈現上古地理及生態知識,為古籍數字化和知識傳承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由理大中文及雙語學系講座教授黃居仁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展開的一項研究,名為「《山經》知識集成:使用人工智能重構上古生態環境及地理知識遺產」,在騰訊與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等文化單位聯合發起的「探元計劃2024」中,獲甄選為「創新探索型項目TOP10」。
創新探索型是本年新創的賽道,共有79個參賽項目來自48家高校及科研所,黃教授帶領的理大團隊脫穎而出,在創新探索型賽道港澳地區五個進入決選的項目中,是唯一獲入榜殊榮的項目。專家評審表揚這個理大項目通過可視化手段,成功突破傳統文本研究局限,創新地「以搭建數字化的知識集成平台,為古籍數字化提供一種新方式。」
《山經》作為中國先秦古籍《山海經》的一部分,用約兩萬字的篇幅敘述了大量的山川地理信息及生態環境資源,被視為中國最早的山川博物志,然而相關研究一直局限在傳統的人文研究範式內。黃教授的這項研究以知識集成的方式為《山經》的古籍傳承提供創新方案。
團隊在傳世文獻的基礎上利用文本信息抽取、知識圖譜、Graph RAG、與大語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為《山海經·山經》相關的地理及生態知識進行分析、整理、集成、呈現。構建集成二千多年前中國地理生態環境信息的系統化知識表達。以這個系統知識作為‘底圖’,未來的研究可以根據歷代的文獻資料,建構不同時代的地理生態環境系統,以比較研究過去二千多年中國的地理與環境變遷。作為遠程發展的第一步,本項目將建立《山海經·山經》相關知識的問答平臺,以及塑造數位地圖,視覺化呈現《山海經·山經》中的地理面貌。
黃教授是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ICCL)首位華人會士、人工智慧領域全球前2%科學家,在計算語言學及數字人文領域深耕多年。他的研究團隊核心成員包括理大中文及雙語學系博士研究生梁科、博士後研究人員唐雪梅。協同研究人員包括北京大學數字人文中心的蘇祺副教授、理大中文及雙語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顧靜航博士。
黃教授表示︰「深入了解及系統化掌握上古地理及生態知識,可以提供生態環境演變宏觀貫時(longitudinal)且無可取代的信息,與對我們當下的生態治理亦十分重要。這個項目是將數碼結合人文的跨學科嘗試,以知識集成的方式突破了傳統人文研究難以對知識進行全面整合所導致碎片化的局限、以及知識無法與實證科學結合因此無法用於解決當代議題的缺憾,從而促使傳承文化與典籍在當下活化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