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聞稿

Photo 1

理大連續四年於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躋身百強 位列全球第84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第84位,較去年上升3位,連續四年躋身全球百強大學,印證理大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和發展成就。 排名涵蓋全球115 個國家及地區共2,092所大學,以教學、研究環境、研究質量、國際展望和產業五個範疇,共18項指標審視大學教研成果。理大於多項與研究相關的指標均表現出色,其中「人均發表量」及「卓越研究」連續兩年取得滿分,「研究實力」的評分更是香港院校之冠;而「師均研究收入」及「研究影響力」兩項亦獲優秀成績。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我們欣悉理大在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創出佳績,這反映大學的學術及研究成果備受國際認可。理大矢志成為一所創新型世界級大學,在教育、科研和知識轉移方面追求卓越,未來將繼續加強與全球各地夥伴的聯繫與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並為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作出貢獻。」 有關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詳情,請瀏覽: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latest/world-ranking ***完***

2024年10月9日

大學策劃處

Photo 1

「理大創科 × 校友日2024」將於10月19日舉行 見證理大非凡成就 推動香港創科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將於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舉行「理大創科 × 校友日2024」,屆時創科日將展示理大在交叉學科研究、知識轉移、創業培育方面的最新發展及卓越成果,如何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作出貢獻。歡迎理大師生及校友、創科企業家、業界夥伴、研究人員、學生及有興趣人士預先報名參與。同場舉行的校友日,將為理大校友安排多項校園導賞、親子、體育及表演等活動,讓校友相聚校園,見證母校的飛躍發展,同時展示校友的才華。 作為理大創科創業旗艦活動之一,今年創科日以「聯繫智慧  創新未來」為主題將舉辦多項豐富活動。其中,創科展覽將展出理大與業界伙伴合作就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產學研成果,以及得獎理大年輕和傑出學者的研究成果,涵蓋先進製造、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新能源與材料、可持續發展、創新電動車充電技術等範疇。 本港和大灣區規模最大的交叉學科研究平台——「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轄下研究院及研究中心亦將展出多項創新發明,包括食物廢料製成的三維打印材料、智能陪伴玩偶、尖端足部掃描儀、顯示月球南極地形和景觀的創新 3D 模型,以及低碳建築材料等。PAIR創科論壇上,研究院院長及研究中心主任亦會介紹大學在健康福祉、人工智能和城市基礎設施的先進技術。 理大致力通過其PolyVentures初創生態系統,培育矢志創業的理大學生、校友和學術人員。19間理大培育初創企業將展示創新創業成果,並提供便攜式肝纖維化評估系統和智能輪椅等多個體驗項目。理大校友、水滴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沈鵬博士更會親身分享成功創業經驗,而內地孵化及投資平台代表亦會講解內地招商引資的挑戰與機遇,為有志創業人士帶來啟發。 另外,校友日作為校友年度盛事,獲得逾百名熱心校友鼎力協助,主持多項精彩活動。出席校友及其親友可透過校園定向、主題導賞團,以及由「傑出理大校友」帶隊的慢跑之旅,發掘母校的新舊建設,參觀鮮少對外開放的先進教研設施。多位才華橫溢的校友亦將在理大超星團表演中粉墨登場,帶來中樂、舞蹈、跆拳道、魔術及合唱等演出。 校友日亦會舉辦五人足球友誼賽、乒乓球表演賽、親子乒乓球訓練及設置童趣天地等,讓參加者在理大校園享受運動及遊戲樂趣。由不同學院、學系及校友會主理的特色攤位,亦將展示多項創意成果和活動,包括心理彈跳站(ReST Hub)、為脊柱側彎患者而設的功能衣,以及言語治療遊戲等。透過一系列豐富節目,參加者將親身感受多姿多彩的理大校園。 更多活動資訊及報名詳情,敬請瀏覽:https://polyu.me/3N18SU4。 ***完***

2024年10月8日

其他

Photo 1

理大232名學者入選2024年全球首2%科學家「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史丹福大學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球首2% 科學家排行榜再創佳績,有232名學者入選「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career-long impact),連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single-year impact),共有355名學者上榜。 「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是根據學者的學術生涯被引次數評定。理大在建築及建造(18人)領域擁有全球大學中最多的首2%科學家,連同其他11個領域,包括材料(19人)、能源(15人)、土木工程(13人)、運籌(10人)、光電子學(10人)、護理學(7人)、電機與電子工程(7人)、物流與運輸(6 人)、機械工程與運輸(6 人)、氣象學與大氣科學(4人),以及康復治療(4人),於12個領域是本港院校中擁有最多首2%科學家。另外,理大共4名學者在其專業領域位列全球前10位,7人位列全球前20位,17人位列全球前50位,人數均為本港院校之最。 由史丹福大學編撰的全球首2% 科學家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 – 2023年)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2023年)兩個榜單,藉以衡量學者的長期及近期研究影響力。排行榜涵蓋超過 100,000 名全球各地頂尖科學家,將其歸納入22個學科及174個領域,並以學者截至2023年底的論文引用次數、個人科研成果,以及論文影響力綜合指標等編製排行榜。 作為全球百強學府,理大一直致力推動科研創新造福社會,能獲此佳績,足證理大的科研實力備受國際肯定。理大會繼續在教育、科研和知識轉移方面追求卓越,為香港、國家乃至世界謀求福祉。 ***完***

2024年10月3日

大學策劃處

Photo 1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 理大千名嘉賓、師生及校友出席升旗儀式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於校園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顏吳餘英博士、榮譽主席鍾志平博士、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大紫荊勳賢、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條約法律部主任周倩女士,聯同理大校董會成員、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管理層、大學院士、傑出校友、理大基金會成員,以及近千位嘉賓、師生和校友共慶華誕,祝願國家富強昌盛,繁榮穩定。儀式由理大學生升旗隊負責。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極具意義的一年。作為全球百強大學之一,理大將齊心協力,以雄厚根基, 助力香港及大灣區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人才樞紐, 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共創輝煌未來。」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年來,國家發展成就斐然,特別是在科學技術方面實現多項重大突破。理大矢志成為一所創新型世界級大學,致力培育具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專業人才與明日領袖,推動全球領先的研究與創新,為香港、國家及世界作出貢獻。」 ***完***

2024年10月1日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Photo 1

特區政府與理大共譜中華文化時尚創意新篇章 新中式時裝設計賀國慶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特區政府)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攜手譜寫中華文化時尚創意的新篇章,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的獨有魅力與現代女性的獨特風采,彰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很榮幸獲得特區政府邀請,為行政長官夫人、五位女局長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設計一系列「新中式時裝」,出席特區政府國慶日升旗儀式暨酒會以及其他國慶日慶祝活動。 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林枝衍博士帶領的師生團隊,根據行政長官夫人、五位女局長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的個人風格、喜好及工作性質,經過三個月時間設計出七套各具特色的「新中式時裝」。作品以盤扣、中式立領、斜襟及提花面料作為設計亮點,服裝以現代剪裁及形態體現優秀傳統中華文化,並彰顯新時代女性的獨有魅力。林枝衍博士於2007年本科畢業於理大,其參與的項目今年獲選為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高度評價入圍專案。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表示:「理大獲特區政府邀請,為行政長官夫人和一眾女高官設計『新中式時裝』慶祝國慶,是對我們的充分信任和肯定。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師生們以創新思維和精湛技藝,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將傳統特色元素與現代設計完美結合。理大將繼續培養更多時裝設計人才,為業界源源不絕注入新動力,推動時裝產業的創新發展,突顯香港亞洲時裝之都的美譽。」 林枝衍博士表示,是次聯乘創作激發了新一代年輕設計師對中華文化的熱愛,透過中華文化時尚創意共譜東方美學新篇章,彰顯中華文化自信。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成立67載,教學質素及學術成就備受國際認可,多年來為時裝業培養無數具備國際化、創新思維及市場觸覺的人才。為緊貼市場和行業的發展需要,學院的課程內容與時並進,以迎合市場對先進技術的要求,全新科目包括:人工智能、數碼設計、電子商貿及可持續發展等。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穿着理大師生團隊設計的「新中式服裝」出席商會舉辦的國慶日慶祝活動。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林枝衍博士帶領的師生團隊,經過三個月時間設計出七套各具特色的「新中式時裝」。作品以盤扣、中式立領、斜襟及提花面料作為設計亮點。   ***完***  

2024年10月1日

時裝及紡織學院

Photo 1

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舉行揭牌儀式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在惠州市與惠州市人民政府和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同舉行了「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的揭牌儀式。 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校董會成員李錦雄先生、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理大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鄭子劍教授、惠州市委書記、惠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吉先生、惠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黎明先生、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一級調研員袁光俠先生、惠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惠州市台港澳事務局局長鍾永蘭女士、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區管委會主任郭武飄先生、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區管委會副主任傘金福先生及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區黨建工作辦公室(組織人事辦公室)主任陳智明先生一起為研究院進行揭牌儀式,標誌著研究院正式落地惠州。 林大輝博士在致辭中表示,理大、惠州市政府及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方自今年五月簽署共建協議以來,經過四個月的努力落實研究院及孵化樓基本建設,展現了高效的合作成果及推動科技創新的堅定決心。研究院將以當地產業需求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科技成果的應用和產業化,為香港、惠州乃至國家的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滕錦光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理大在追求教學和科研創新時,十分關注全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研究院將重點開發綠色能源及技術,致力於推動社會的現代化、數碼化和環保建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此次與惠州市政府及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合作,將促進官產學研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成為惠港兩地在綠色和先進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平台。 劉吉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惠州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並深化惠港科技創新合作。惠州與理大攜手合作建設研究院,整合高端科技創新資源,培養一批掌握未來關鍵技術的卓越工程師和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成爲國內一流的高端科技創新平台及惠港校地合作新典範。 揭牌儀式重點介紹了研究院的四大聚焦領域,分別由研究院院長、理大智慧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副院長、軟材料及器件講座教授鄭子劍教授介紹研究院整體發展方向及建設規劃,及其研究的新材料與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理大理學院副院長、化學和環境分析中心實驗室主任容家富教授的綠色化學與可持續催化;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魏敏晨教授的空間計算與影像;及理大機械工程學系阮海輝博士的綠色與智慧製造。這四大核心研究領域不僅應對現有產業的升級需求,還專注於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及科技自立自強奠定堅實基礎。研究院並與八家當地企業就合作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進一步實現技術轉化及應用。 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理大基金主席查毅超博士為大亞灣首屆科學講壇主講。 理大傑出講座教授暨電動汽車研究中心主任陳清泉教授為大亞灣首屆科學講壇主講。 活動還特別舉辦了「以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的大亞灣首屆科學講壇,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理大基金主席查毅超博士及理大傑出講座教授暨電動汽車研究中心主任陳清泉教授主講,探討了科技創新與提升生產力的互惠關係,及未來產業轉型的趨勢和挑戰,為與會官員、科研人員及企業代表提供了前瞻性見解。 未來,研究院將成為惠港兩地合作的新典範,結合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基礎和政策支持,為惠州市的發展注入香港元素,並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提升製造業發展能級,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資訊兩大產業集群。 ***完***

2024年9月30日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InfoDay_Press_26Sep

理大將於2025/26學年新增七個組合學士課程 為學生提供更具彈性的專業選擇 10月12日舉行理大資訊日 介紹最新本科及修課式研究生課程資訊

為培育推動社會創新及具備多元實力的專才,理大將在2025/26學年起採用更靈活的本科招生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具彈性的專業選擇,同時開辦多個涵蓋不同新興領域的修課式研究生課程,應對社會人才需求。理大亦將於10月12日舉行「理大資訊日(本科及修課式研究生課程)」(資訊日),為學生及有意進修人士提供最新升學資訊,探索多元化的課程選擇。 在2025/26學年起,學生可根據興趣制定靈活的學習方向,有明確升學目標的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心儀的學系或課程;而希望探索學術興趣的學生,則可報讀以下新推出的七個組合學士課程,了解學院的各個主修科目。其中修讀跨學科組合學士課程的學生,可以在首年探索不同學院提供的課程,其後再決定主修科目,增加學習自主及彈性。 新推出的組合學士課程包括: 跨學科組合學士課程 工商管理組合學士課程 建設及環境組合學士課程 計算機及數學科學組合學士課程 工程學科組合學士課程 人文學科組合學士課程 理學組合學士課程 所有入讀理大的本科生(除修讀醫療及社會科學院課程及跨學科組合學士課程的學生)在入學首年均會修讀所在學院的一年級共同課程(Common Year 1 Curriculum),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學生可根據意願及一年級學業綜合評估,在完成首年學習後於同一學院內靈活選讀主修課程。理大亦提供彈性,讓直接入讀個別學系或課程的學生,以此方式轉換至同一學院內的其他主修課程。 優化本科及修課式研究生課程 回應業界需求 理大亦致力在課程設計上推陳出新,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人力需求。其中,建設及環境學院將在2025/26學年開辦建築學(榮譽)理學士課程*;至於將於2025年1月成立的計算機及數學科學學院,亦會開辦數據科學及人工智能(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數據科學及分析 / 金融科技及人工智能)。此外,以下課程亦會進行改組: 原有課程 新課程 數據科學(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重組為應用數學及金融分析(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在課程之下新增應用數學(榮譽)理學士課程*及量化金融及金融科技(榮譽)理學士課程* 產品及工業工程(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 改名為產品創新及智能製造(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 物流及企業工程(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改名為智能供應鏈及工程管理(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機械工程學(榮譽)工學士組合課程 在課程之下新增智能機械人工程學(榮譽)工學士課程* 語言科學、翻譯學及言語治療(榮譽)文學士 / 理學士組合課程 改名為翻譯學、語言科學與語言數據分析(榮譽)文學士 / 理學士組合課程 食品科技與食物安全(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改名為食品科學及營養學(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在課程之下新增人類營養學及健康(榮譽)理學士課程* 除本科課程外,理大亦提供優質的修課式研究生課程,以提升多個新興領域的專業水平,滿足社會及業界與時俱進的需要。在2025/26學年,理大將開辦超過100個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包括以下8個新的碩士課程: 民航工程與營運管理學理學碩士 航空航天工程學理學碩士 經濟學理學碩士 體育科技與管理理學碩士 視覺科學與創新理學碩士* 低空經濟理學碩士* 營養治療理學碩士* 國際管理與領導力理學碩士*    * 此課程尚待批核 新增海外交流獎學金 擴闊學生國際視野 理大向來重視全人教育,一直積極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大學將在2025/26學年起,向所有獲學術類別入學獎學金的得獎本科生,額外提供港幣3萬元的海外交流資助,以參與境外校企協作教育、非本地服務學習科目、交流及實地考察等學習活動。大學期望到2027/28學年,所有本科生能獲最少一次參與非本地學習的機會。 理大資訊日一站式介紹最新課程資訊 今年資訊日將於 10 月 12 日(星期六)上午 10 時至下午 5 時正舉行,提供全日制學士學位及修課式研究生課程的最新升學及課程資訊。 當日將舉辦一系列實體活動,包括由教務處設計的入學講座,涵蓋經聯招、非聯招(非本地學歷)、高年級入學(副學士、高級文憑學歷)及內地高考成績報讀的入學資訊,以及逾200場由各學院及學系舉辦的課程諮詢、實驗室及教學設施導賞團、學生分享和工作坊等,讓參加者充分了解入學要求和課程設計,盡早規劃學習進程。 有關「理大資訊日」及登記詳情,可瀏覽:http://www.polyu.edu.hk/infoday2024   ***完***

2024年9月30日

教務處

20240928_Photo 1

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十萬分一』社創研討會」圓滿舉行 前瞻北部都會區的社區營造與發展機遇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的「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計劃,今日舉辦「十萬分一」社創研討會,來自香港與深圳各界代表,以社會創新角度探討北部都會區(北都)的社區營造與發展機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和理大暫任副校長(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及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教授擔任主題演講嘉賓,並聯同多位來自學術界、非牟利組織及商界等代表,就城市規劃、社區發展和社會服務等範疇,前瞻北都城鄉之間的協調、生活設施的規劃,以及社會服務模式等,以回應新建社區的多元化需求,促進新舊社區的互補與融合發展,塑造可持續和具包容性的社區,建構完整而充滿生命力的北都。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致歡迎辭時表示:「研討會以北都為主題,思考未來的社區營造,為香港共建宜居社區,造福市民。理大面對土地及空間嚴重不足的巨大挑戰,期望得到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土地供應,包括透過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新校區以突破土地及空間的瓶頸,設立醫學院及附設會議展覧中心的大型教學酒店,發揮理大『醫工結合』的優勢,以配合北部都會區建成後 250 萬人口和大灣區龐大人口的醫療服務需求,並促進區內旅遊、會議及展覽業的發展。」 甯漢豪女士以「北部都會區:宜居、宜業、宜遊的策略增長區」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她表示,作為香港把握國家發展機遇並作出貢獻的重大節點,北都將成為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的重要平台,是驅動香港再創高峰的新引擎,以及香港未來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在「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下,把香港北部的傳統鄉郊地區蛻變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經濟增長區,既充滿各種挑戰,亦帶來無限機遇。 凌嘉勤教授則圍繞北都發展在社區營造方面的機遇和挑戰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雖然香港是一個老齡化城市,但隨著大量年青家庭遷入,北都將成為香港最年輕的地區,與內地最年輕的城市──深圳毗鄰共生,預期將激發許多創新的社區互動。他表示,北都擁有豐富的生態和文化遺產資源,但目前缺乏大都會區級別的教育、醫療、商業、文化、體育和娛樂設施,預期為北都營造可持續及共融社區帶來挑戰的同時,亦帶來機遇。 研討會上,理大學者亦聯同各界代表積極就「城鄉共融」、「營造15分鐘生活圈」、「整合社區服務」和「北都社區營造者的願景和進言」等主題進行探討,分享真知灼見。  理大賽馬會社創「騷‧In‧廬」──「十萬分一』社創研討會」圓滿舉行。 ***完***

2024年9月28日

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

Photo 1

理大與紹興市政府攜手共建技術創新研究院 推動兩地科研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共同成立「香港理工大學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研究院將聚焦多個前沿和高端技術,包括紡織科技、碳複合材料及應用、現代建築等關鍵領域的科研發展及轉化。 紹興市委書記施惠芳及其他領導代表出席9 月 21 日早上的紹興人才週活動,理大與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於活動上舉行簽約儀式,同日舉行揭牌儀式,標誌著雙方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這被視為香港與紹興在科技創新與卓越追求上的璀璨里程碑。研究院將成為一個開放、創新的橋樑,連接學術界、產業界與社會各界,促進科技資源的共享與交流,共同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依托理大在時尚與紡織學的產業領導、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的創新解決方案、機械工程學領域的卓越研究等強項,匯聚紹興市豐富的資源與優勢,研究院將利用理大的科研成果,推動在創新基地的轉化,實現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此外,研究院還將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工程師及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 研究院揭牌儀式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柯橋區區委會副書記、區長袁建先生及其他領導代表共同主持,標誌著雙方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紹興技術創新研究院」正式啟動。 滕教授致辭時表示,紹興與理大都是人才輩出之地。理大作為擁有86年歷史的學府,匯聚了超過2,900名科研人員,根據史丹福大學科學家排行榜,其中超過200位學者被列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特別是在土木工程和建築與建造領域享譽全球。研究院將致力推動科技創新,培育科技人才,並與全球伙伴建立緊密合作,共同為香港、國家乃至全球的繁榮進步貢獻力量。 研究院的揭牌儀式在第九屆海創大賽總決賽暨柯橋國際人才交流活動中舉行,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理大與紹興在創新技術培育上邁入了新的里程碑。共同進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研發工作,並促進知識轉移,以配合各城市的產業和社會需求。 理大與紹興市合作,必定能發揮雙方優勢,將進一步深化與內地的科研合作,提升科研實力,培育更多優秀科研人才,並通過跨領域合作應對全球挑戰。 ***完***

2024年9月25日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Photo 1

理大研發碳量子點驅動的環保輻射製冷納米塗層 推動建築物節能降溫

香港的建築物佔全港用電量約九成,產生逾六成的碳排放。因此,在建築物推行節能措施須持之以恆,以逐步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一款自適性環保輻射製冷納米塗層,能應用於建築物天台和外牆等,毋須消耗任何能源下,即可有效降低建築物表面溫度高達攝氏25度,並降低室內溫度約攝氏2至3度。新型塗層既無毒又耐用,且不含任何金屬,更可大規模生產,有助推動以環保節能方法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及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以反射物料覆蓋外牆及天台,有助建築物自我調節熱環境,繼而降低室內環境溫度。一般採用的被動式輻射製冷材料,不能根據環境變化自動調節製冷量,應用具局限性。為此,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呂琳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聯同核心成員博士後研究員龔權博士,開發了以「碳量子點」(Carbon Dots)驅動的光致發光輻射製冷納米塗層,能因應太陽輻射量,自動調節其製冷量。光致發光輻射製冷塗層是利用光致發光材料將太陽能轉化為光能,太陽光度強度愈大,塗層的太陽光反射率愈高,以避免建築物吸收過量熱力。 然而,傳統的光致發光材料屬於稀土金屬和鈣鈦礦,存在環境污染問題。而呂琳教授的團隊以具開創性的方法,採用納米大小的環保有機合成物「碳量子點」作為光致發光材料,解決此問題。這種環保無害的有機材料塗蓋在中空的玻璃微珠表面,製成智慧製冷球,令塗層有效地將紫外線轉換成可見光光子,提升太陽能反射率。新型塗層具水溶性特點,使用時只需等待水分蒸發及凝固,便可形成塗層覆蓋在建築物表面,過程中不會釋放任何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減少空氣污染的問題。 實驗結果顯示,與傳統輻射製冷塗層相比,新型塗層可將日間的有效太陽能反射率由92.5%提升至95%,冷卻效果比傳統塗層高10至20%,例如於混凝土天台採用,更可降溫高達攝氏25度。 另外,與政府機構合作的實地測試中,團隊將新型輻射製冷塗層應用於本港建築工地的貨櫃屋屋頂;經過兩年半的戶外測試後,貨櫃屋屋頂比一般混凝土屋頂溫度降低高達攝氏24度。新型塗層耐用度亦極高,其太陽能反射率在測試期後只降低了不多於2%。團隊預計,以新型塗層為該貨櫃屋降溫,能有效降低空調冷負荷,每年可節省約10%空調系統耗電量。 研究團隊亦分析了中國內地不同氣候地區的年平均氣溫下降與降溫耗電數據,發現太陽能輻射量愈高,新型塗層可達到的降溫溫差愈大,表現優於一般輻射製冷塗層,有助大幅減少建築物能源消耗。以香港和內地10個城市,包括北京、杭州、廣州、長沙、新彊和田、瀋陽、桂林、福州、重慶、蘭州為例,使用新型塗層為建築物降溫,預計每平方米塗層可以為每一城市每年節省約97至136度電。 呂琳教授表示:「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如熱浪問題日益嚴峻,科學界致力探討如何消耗最少能源為建築物和城市降溫。我們研發的新型塗層具備卓越降溫表現,適用於各種氣候的城市,有望加快新一代降溫材料的發展。這種水溶性新型塗層更可製成多種顏色,以滾刷方式大幅塗抹於建築物天台和外牆、路面、城市地表覆蓋面等,既可達到降溫目的,更兼具美化外觀的效果,是未來實現可持續城市發展、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創新策略之一。」 另外,研究團隊已獲得理大碳中和科研基金的支持,將這種新型光致發光輻射製冷納米塗層與雙面太陽能光伏板結合,實現協同增強的熱管理和發電,使建築物由能源消耗者轉變為能源收集者。研究團隊計劃在興建中的理大九龍塘學生宿舍天台安裝雙面光伏板,並於光伏板之下的天台地面塗抹新型塗層,進一步提高太陽能反射到光伏板的比率,從而提高發電量,並為建築物降溫。 團隊預期,新系統與沒有塗層的單面太陽能光伏板相比,發電量提高30%至50% ,碳排放減少30%。新宿舍天台可安裝雙面太陽能光伏板的面積約600平方米,以此為例,預計可產生97,000千瓦小時電量,每年節省逾港幣12萬元電費。另外,團隊亦正研究利用石蠟基開發一款動態自適性輻射製冷納米塗層,能因應寒冷及炎熱天氣,維持適當的太陽能反射率,以達到冬天保暖夏天降溫的效果。 這種水溶性新型塗層更可製成多種顏色,以滾刷方式大幅塗抹於建築物天台和外牆、路面、城市地表覆蓋面等,既可達到降溫目的,更兼具美化外觀的效果。 ***完***

2024年9月24日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