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動向

RecitalShow2024_Gp_2000x1050

理大學生於2024年港澳和內地高校大學生中華經典誦讀交流展演獲獎

由江蘇師範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聯合舉辦的「2024年港澳和內地高校大學生中華經典誦讀交流展演」於6月14日在江蘇徐州舉行。活動前期已收到來自內地、香港、澳門三地超過350部參賽作品。經專家初審後,其中19所院校的30部作品入選交流展演。五名參與展演的理大學生分別獲得最佳朗讀作品獎(個人)、古韻華彩獎(個人)、青年風彩獎(個人)和時代新風獎 (個人)。

2024年6月26日

新聞 人文學院

HHCIC_3_2000x1050

學院院長李平教授代表大學出席杭港協同創新交流會 介紹理大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

學院院長兼冼為堅基金人文與科技講座教授李平教授代表大學出席於6月21日舉行的杭港協同創新交流會,介紹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 會議由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規劃,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方舜文率領的全球代表團參與。 理大於2023年與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就推進產學研合作,促進杭港兩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達成合作意向。其中一個重點合作項目為推進共建理大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開展深度有效的產學研合作。

2024年6月24日

新聞 人文學院

3MT2024_1

第二屆人文學院三分鐘論文比賽 英文及傳意學系博士生奪冠

第二屆學院三分鐘論文(3MT®)比賽於6月12日圓滿舉行。賽事要求學院的哲學博士生於三分鐘內以淺白、非學術語言向觀眾闡述其研究論文的重點,強調清晰、簡潔和有效的溝通。是次比賽得獎名單如下: 第一名:陳卓安 (英文及傳意學系) 第二名:GANAAH John (英文及傳意學系) 第三名:古嬋媛 (中文及雙語學系) 三分鐘論文比賽起源於澳洲昆士蘭大學,旨在通過比賽鼓勵研究生培養他們與公眾溝通研究成果的技巧。是次比賽的得獎者將代表學院參與大學於6月24日舉辦的「理大三分鐘論文比賽 (準決賽)」,祝願他們成功。

2024年6月14日

新聞 人文學院

Forbs_EMMAYU_R3

學院中英企業傳訊文學碩士畢業生榮登2024年《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亞洲精英榜」

學院中英企業傳訊文學碩士畢業生余倩韻女士打入2024年《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亞洲精英榜」。余女士於2021年創辦社會企業 Dress Green,致力將舊校服升級再造成畢業公仔、筆袋、帽、雨傘等,短短三年已讓3,000件二手衣物大變身為4,000多件產品,更為本地婦女和弱勢社群提供超過3,500個工作小時,積極為社會建構可持續未來。 認識余女士更多:https://polyu.hk/FeJaO

2024年6月11日

新聞 人文學院

SLWvisitspeechtherapy_1R2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到訪理大 參觀言語治療所及語言科學實驗室

由勞工及福利局孫玉菡局長率領的代表團昨天到訪理大校園,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博士、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及其他中文及雙語學系教職員向代表團介紹了大學在教育、科研和創新方面的最新發展。 代表團亦參觀了理大言語治療所及語言科學實驗室,了解大學在言語治療方面的先進設施、研究和課程,以及大學在培養具實踐能力的跨學科專業人才方面所作的努力。

2024年6月4日

新聞 人文學院

Professor Li Ping_AI

理大研究發現訓練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有助模仿人腦理解語言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革新了社會互動方式,運用深度學習演算法訓練GenAI的大語言模型亦受到關注。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以人類處理語言的類似方式進行訓練,大語言模型的表現就更像人類腦部去理解語言,這對腦科學研究和人工智能模式開發帶來啟發。 現有的大語言模型主要依賴於上下文單詞預測單一類型的預訓練。這種簡單學習方式在大規模訓練數據和大量模型參數的結合下,應用於聊天機器人ChatGPT等,成效顯著。近期研究亦表明大語言模型中的單詞預測可以作為人類處理語言的認知模型。然而,人類平時理解語言時不僅只會預測下一個單詞,還會整合自然語言理解中的高層次信息。 理大人文學院院長兼冼為堅基金人文與科技講座教授李平領導的研究團隊,將模擬人腦評估句子之連貫性的下一句子預測(Next Sentence Prediction, NSP)納入模型預訓練,並檢驗模型數據與腦活動的相關性。研究最近刊登在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 研究發現NSP能夠強化大語言模型的能力。NSP用來預測前後句子怎樣互相關聯,與人類語義理解的神經模型非常吻合。研究團隊訓練了兩個模型,一個具有 NSP 增強功能,另一個沒有,兩者均包含單詞預測。他們評估從模型中提取的表徵與人類閱讀句子時的腦功能磁共振活動模式之間的匹配程度。 與只學習單詞預測的模型相比,NSP增強模型與腦數據在多個腦區顯示出更一致。研究結果亦提供了新見解,了解我們大腦如何加工語義,包括右腦在理解語義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更多右腦區域與增強模型的一致性更高。其他發現亦顯示大語言模型納入NSP的優勢,即基於增強模型的「模型-腦對應」分數可以更好地預測人的閱讀速度。 近期如ChatGPT的大語言模型主要通過無限擴充訓練資料和模型規模來提升它們的能力。李平教授表示:「僅依靠這種極度擴展的方式存在很多局限,新進展的突破有賴於我們將大模型變得更向人腦那樣不需要海量數據,更高效益。我們的研究發現,像NSP這類多樣化的學習任務可以改進大語言模型的人性化水準,使其更加接近人類智慧。」 他補充指:「更重要的是,此項研究解釋了如何利用大語言模型研究我們人類大腦加工語言的高級機制。它還可以促進人工智能和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研究人員之間的互動與合作,並藉此推動未來以人工智能為導向的大腦研究以及受人腦啟發的人工智能研究。」

2024年5月28日

新聞 人文學院

PressImage_21 May

研究揭示外傭在港生活面對的主要醫療及溝通困境

英文及傳意學系Hans Ladegaard教授、Jeffry Oktavianus博士和Margo Turnbull博士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獲本地報章關注。研究探討外傭在港生活所面對的健康及其他結構性問題,包括他們在新冠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 研究人員分別深入訪問逾 700 名及以問卷形式調查逾 400 名菲律賓及印尼外傭,了解他們在港生活的故事及身心健康,內容涵蓋其(創傷)經歷、健康素養、醫療需求及社群通訊網絡。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加劇,針對長者家居護理的需求日益增加,來港工作的外傭越來越多,研究期望能帶出為外傭創造共融社會環境的重要性。 就多項圍繞在港外傭的研究發現,理大英文及傳意學系將聯同兩個支援外傭的非政府機構,融幼社及外勞事工中心,於5月24日在理大舉行「外傭生活攸關」研討會: 時間:2024年5月24日下午2:00-6:15 地點: 香港理工大學N002室 研討會向公眾開放,請按此閱覽詳情及報名。 按此閱覽新聞稿全文。

2024年5月22日

新聞 人文學院

ChaoPrize_ALL_2000x1050

理大頒發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 兩位傑出學者榮獲終身成就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欣然宣佈,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所長Peter Hagoort教授和理大語言與認知科學講座教授王士元教授榮獲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獎項)的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於5月10日晚上圓滿舉行。 「趙元任語言科學獎」是由理大人文學院創立的國際獎項,以有「現代中國語言學之父」之稱的趙元任教授命名,旨在表揚在語言科學領域有卓越貢獻的學者和研究者。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於典禮上致辭時表示:「人文學院追隨趙元任教授的跨學科研究方式,通過結合語言、傳意、歷史、文化及科技等範疇,開拓知識及促進創新。這個獎項秉持了理大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推動卓越的語言科學研究及其在社會的實際應用,同時充分體現大學致力加深大眾對文化的認識,造福社會。」 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代表大學衷心感謝趙教授的家人,讓理大能以趙教授命名獎項,他亦向慷慨捐贈支持獎項的贊助方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表達謝意。人文學院期望能夠透過獎項匯聚語言科學的傑出學者,成為語言科學研究的中心。 愛閱公益致力於推動兒童閱讀的發展,其創始人兼執行理事長李文女士讚揚獎項的社會價值,並說:「語言對於兒童與人溝通、交流及學習十分重要,我們相信透過科學方式研究語言,能令我們更了解語言如何影響兒童的身心成長,以及找出他們學習語言的模式,從而設計出更優質的學習材料,支持他們發展良好的閱讀習慣。」 本屆獎項的兩位得獎者均是卓越的語言科學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不止為相關領域帶來重大突破,亦對語言科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Peter Hagoort教授因其在認知神經科學的跨學科研究及對人類語言理解的神經機制作出的傑出貢獻榮獲本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終身成就獎。他應用多種神經影像技術研究語言系統及其在失語症、閱讀障礙和自閉症中的表現。他亦是Donders研究所認知神經影像中心的創始人及荷蘭奈梅亨拉德堡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授,並獲選為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歐洲科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Peter Hagoort教授獲頒授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他在獲獎感言中表示,很榮幸能獲得以學術翹楚趙元任教授命名的獎項,並指趙教授啟發了人們語言不僅是一個研究目標,更是創造文學及幽默感的方式,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樂趣。 王士元教授因其在中國語言學、演化語言學、認知神經語言學和老年化的跨學科研究上的傑出貢獻榮獲本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終身成就獎。他早期專注於演化論的研究,包括生物演化及文化演化,奠定了詞彙擴散理論的基礎。他現時亦是柏克萊加州大學榮休教授及中研院院士。 王士元教授獲頒授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他表示獎項的成立建基於語言對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至關重要的理念,又指香港位處於中西方的交匯點,正讓理大能為世界各地學者提供源源不絕的交流和合作機會。 請瀏覽「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網站,以參閱兩位得獎者的簡歷。

2024年5月13日

新聞 人文學院

iRead_ChaoPrize

理大獲愛閱公益基金會捐贈支持「趙元任語言科學獎」 攜手推動語言科學研究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愛閱公益)慷慨捐贈,資助理大「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得獎獎金,共同推動語言科學發展,雙方並會探討加強在語言發展領域上的學術合作。 理大人文學院於去年設立「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由 2024 年起每兩年一次頒發,設「終身成就獎」和「傑出青年學者獎」,分別表揚為語言科學研究和教育作出卓越貢獻的資深學者和青年學者。 愛閱公益一直致力推動兒童閱讀能力發展及提升兒童閱讀品質,高度認同理大發起「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理念和社會價值。是次捐贈下,愛閱公益會由 2024 年首屆獎項開始,以現金方式資助五屆獎項的得獎獎金,合共 80 萬美元,其中「終身成就獎」得獎者會獲頒發 10 萬美元,「傑出青年學者獎」得獎者則會獲頒發 5 萬美元。 愛閱公益創始人兼執行理事長李文女士期望通過資助獎項推動有關兒童閱讀的科研,她表示:「語言是兒童進行交流和獲取知識的關鍵工具,我們堅信語言科學的發展對提高兒童讀寫能力極其重要。通過在語言方面的研究,我們能夠更了解語言發展對兒童心理和生理成長的影響,以及他們學習語言的模式,從而提供更好的閱讀資源,培養他們發展良好的閱讀習慣。」 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感謝愛閱公益慷慨捐贈,增加獎項的獎金金額,同時提高其影響力。他說:「理大對愛閱公益在推廣兒童閱讀方面的舉措深表認同,我們亦希望未來可與愛閱公益攜手合作,推動語言與閱讀發展的學術研究及交流。」學院並寄望透過「趙元任語言科學獎」,匯聚相關領域的傑出學者,成為語言科學研究的中心。 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得獎結果已於早前公布,人文學院將於本月舉辦頒獎典禮,詳情敬請閱覽網站:https://www.polyu.edu.hk/fh/chao-prize/?sc_lang=tc。

2024年5月7日

新聞 人文學院

DALS_BJAA_2000x1050

應用語言科學博士畢業生與副院長胡廣偉教授合著論文獲香港應用語言學學會頒發最佳論文獎

學院應用語言科學博士(DALS) 畢業生葉學君博士,與副院長胡廣偉教授合著的論文獲香港應用語言學學會頒發最佳論文獎。得獎論文以葉博士的DALS畢業論文為基礎,研究中學英語教師對語言學習動機策略的表述信念與課堂實踐之間的錯配。文章於應用語言學頂級期刊System發表,頒獎典禮將於2024年5月16日舉行。 按此閱覽得獎論文。

2024年5月2日

新聞 人文學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