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31028 Prof K K LING shares views on Northern Metropolis development at Master Insight Forum

凌嘉勤教授於灼見名家周年論壇分享北部都會發展看法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兼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凌嘉勤教授, 在2023年10月27日舉行的灼見名家周年論壇的專題討論環節上,分享他對北部都會發展的看法。 凌教授認為,北部都會區對香港而言有幾大意義:(一)徹底改變重南輕北的發展格局; (二)確立深港「雙城」關係;(三)這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四)北部都會區全面全速發展,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以及(五)反映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 他表示,新田科技城將能吸引創科人才和產業落腳,又建議將深圳灣發展成「黃金內灣」。 網上報導: 灼見名家 - https://polyu.me/46SPyAQ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0fSJzH 文匯報 - https://polyu.me/3Si4i7U 紫荊 - https://polyu.me/45UWXOp 香港中新社 - https://polyu.me/3FwGKVd 中國評論新聞 - https://polyu.me/3QcNv3b 鳳凰網 - https://polyu.me/45UoEa5

2023年10月28日

PolyU-led novel food waste-derived 3D printing materials to be showcased at InnoCarnival 2023_TC

理大食物廢料轉化新型3D打印材料將於「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展出

由理大未來食品研究院研發的「食物廢料衍生的新型3D打印材料」,將於2023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中展出。 未來食品研究院院長黃家興教授指出,食物廢料可簡單分為兩大類。他解釋說:「第一類是廚餘,主要由家居或食店產生;第二類是食品加工場產生的廢料,因食物及農業廢料是來自食品廠,不僅生產集中,而且成分較單一均勻。這類工業食物廢料,例子有咖啡渣、茶葉渣和薯仔皮等,我們展出的創新綠色技術就是針對咖啡渣和茶葉渣,將之轉化成新型3D打印材料。」 3D打印在近幾年非常流行,而熔融沉積成型(FDM)是一種最常用的3D打印技術。FDM能打印各種工具,其主要材料為塑料。黃教授表示他們創新的綠色技術能將咖啡渣及茶葉渣作為原料, 結合聚乳酸(PLA)製造出新型3D打印材料。他說:「這種由食物廢料衍生的新型3D打印材料能應用於FDM型3D打印機,當中含有高達50%的食物廢料而不影響其列印性能。該材料的拉伸強度為10–40 MPa,用途廣泛,例如生產模塊化傢俱和展示商品等。」 該種可持續的新型3D打印材料有非常好的延展性,能打印出減震結構。為確保符合低碳方針,新型的3D打印材料甚至可以進行定制,易於放大,在生產過程亦無需化學添加劑,碳足跡遠低於商用PLA 3D打印材料約36%。 團隊將與本地連鎖咖啡店合作,以其咖啡渣來製作3D打印的環保傢俱及展示商品。嘉年華中亦將會展示各式各樣由咖啡渣轉化成的3D打印成品。

2023年10月27日

2023_TC

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環保建築物料技術將於「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展出

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的兩項先進技術,包括以固體廢物循環再造的低碳混凝土,以及環保製冷塗層UmiCoolTM,將於2023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中展出。 由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智生教授及其團隊研發的低碳混凝土,是由廢棄混凝土、垃圾焚燒灰渣、廢玻璃製成的。該低碳混凝土可積極捕獲、礦化和封存二氧化碳氣體,同時加強混凝土的疏水效能,大大降低極端天氣下的水浸風險。 由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成員戴建國教授及其團隊研發的環保製冷塗層UmiCoolTM,運用了輻射冷卻的原理,在日間太陽直射的情況下,可將建築物或基礎設施的表面和室內溫度冷卻,令其表面溫度較環境溫度減低最多6°C,而不消耗任何電力。   網上報導: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tuzdDs 文匯報- https://polyu.me/3FjcKvW

2023年10月27日

20231025 RILS delegation on field visit to Tai O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訪大澳考察 探討合作研究機會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考察團於2023年10月25日造訪大澳,深化了解村內生態、人文及經濟,並探討與村內社區開展研究合作的機會。 考察團由研究院管理委員會趙曉林教授率領,成員包括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客座教授陳少彬教授、研究院成員Daniel ELKIN博士、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系主任何深靜教授,及港大地理系副教授錢俊希博士。 考察團獲村內棚屋居民盧偉雄先生介紹大澳水鄉的文化特色,及其保育價值和發展潛力。 是次考察為雙方就大澳未來發展進行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其中包括:開發創新浮動建築方案,以支持文化保育、應用建築防腐設計及技術,以及提供娛樂設施及住宿,推動大澳旅遊業及經濟。 研究院誠摯感謝盧先生的慷慨支持,促成是次考察活動,並為本院代表團就大澳鄉村歷史、文化、基建發展,給予全面豐富的講解。 閱讀更多: https://polyu.hk/dZqlT

2023年10月25日

PAIR 110名學者列入全球首2%科學家排行榜

PAIR及其轄下17 個研究單位共 110 位學者,躋身史丹福大學最新發布的全球首 2%高被引科學家排行榜,其中四位分別在其專業領域躋身世界前二十位。 最新的排行榜印證了PAIR 科研人員的研究影響力,以及理大在多個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最新編撰的史丹福大學排行榜涵蓋超過 100,000 名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學家。數據庫把科學家歸納為 22 個學科及 174 個子領域,並參考其研究出版指標,包括引用訊息、個人科學研究成果、共同作者,以及截至 2022 年底的論文影響力綜合指標而編製成排行榜。 獲列入排行榜的PAIR學者人數及其相應研究領域如下*: 聲學(3) 航空航天學(1) 分析化學(1) 應用物理(2) 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2) 生物醫學工程(2) 生物技術(1) 建築和建造(12) 土木工程(10) 能源學(11) 環境工程(1) 環境科學(2) 實驗心理學(1) 地質與地理測量工程(4) 工業工程與自動化(1) 信息系統(1) 無機與核化學(1) 物流與運輸(3) 材料學(9) 機械工程與運輸(1) 氣象學與大氣科學(3) 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9) 網絡與通信(4) 神經學與神經外科學(1) 運籌學(5) 眼科學和驗光學(2) 光學(1) 光電子學與光子學(6) 有機化學(1) 聚合物學(3) 精神醫學(1) 康復學(3) 城市和區域規劃(2) *根據Elsevier 於2023年10月4日發佈的數據(第6版):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 (只有英文)   了解更多:PAIR 的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 (2023)

2023年10月20日

RiFood develops functional selenium nanoparticles for managing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_TC

未來食品研究院研發新型納米硒 助改善女性更年期後骨質疏鬆

10月20日為本年度「世界骨質疏鬆日」。同日,未來食品研究院院長兼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教授黃家興向傳媒介紹其團隊最新研發的「蟲草菌絲體Cs4多醣蛋白功能化納米硒」(Cs4-SeNPs),可有助於管理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症。 硒是人體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 在過去幾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缺硒與大骨節病、骨量減少以及骨質疏鬆症有密切關係,揭示出硒在骨代謝中的重要角色。近年,利用納米技術獲得的納米硒,因其生物相容性高、毒性低和生物活性顯著而成為新的研究熱點。然而, 迄今有關納米硒與骨健康的研究仍鮮有報導。 研究團隊以蟲草菌絲體Cs4多醣蛋白作為穩定劑,成功製備出高穩定性的新型Cs4多醣蛋白功能化納米硒(Cs4-SeNPs)。研究發現,Cs4-SeNPs(10μM)能顯著地誘導前成骨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骨礦化。更重要的是,團隊利用去卵巢小鼠(更年期骨質疏鬆症的動物模型)驗證了口服Cs4-SeNPs (25, 50 & 500 µg/kg BW/day) 6周後,能通過促進骨形成,減低骨流失和改善骨微結構,展現出顯著的體內骨保護作用。有關納米專利技術,曾獲得多個國際獎項, 研究結果最近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研究團隊將繼續探討Cs4-SeNP的胃腸穩定性、腸道吸收率、代謝途徑等領域並期待未來與企業合作,進一步研發有關保健品及藥物。   網上報道: 香港電台 - https://polyu.me/3RZVpj4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twkkjV am730 - https://polyu.me/46UdmUm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6XUy6Q 文報告 - https://polyu.me/48XfxIx 信報 - https://lnkd.in/gyW8bcHf 點新聞 - https://lnkd.in/gH3grVhZ 閱讀論文:https://doi.org/10.1016/j.jff.2023.105832

2023年10月20日

2000 x 1050 pxTC

杜嗣河教授獲頒「傑出理大校友獎」

熱烈恭賀視覺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兼科研眼科視光學訪問講座教授杜嗣河,獲頒發「2023 年傑出理大校友獎」。 杜教授是近視及青光眼研究的國際知名學者,其研究成果廣泛發表於頂級學術期刊及國際會議。作為科研先鋒,他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光學離焦」軟性隱形眼鏡(DISC)及「多區正向光學離焦」(DIMS)眼鏡片,有效緩減兒童近視加深速度達六成。兩項發明為視力健康領域帶來重大突破,並獲獎無數,包括於瑞士日內瓦 「國際發明展」勇奪「最高殊榮大獎」。 杜教授於 2013 年至 2022 年間擔任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主任,及於 2021年至2022年間擔任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在其領導下,學院在「2020 年研究評審工作」中有達 88% 的研究工作獲「國際卓越」或以上的評級。杜教授亦積極推動學院與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及學者之間的交叉學科研究合作。   閱讀更多:https://polyu.hk/ygrXT 網上報道: 香港經濟日報 - https://polyu.me/3QyFh7b(需訂閱)

2023年10月18日

DoRISE featured in internationally reputable science media 2000 x 1050_still

王盛衛教授獲國際知名科學媒體報導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院長王盛衛教授,其近日刊載於《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的合著論文「提升高溫數據中心室溫對全球能源的影響」,獲《EurekAlert》、《ScienMag》、《Life Technology》和《ScienceDaily》等科學媒體報導。 王教授表示,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佔中心總能源消耗達三分之一以上,因此需要設計可在更高溫下運行的伺服器。研究發現,將數據中心保持在攝氏41度(即約華氏105度),他們定義為“環球自然冷卻溫度”, 可促進全球資料中心的自然冷卻,減省全球冷卻成本56%。該項研究亦提出新的溫度指標,可有助研發和管理更高效的數據中心和IT伺服器。 網上報導: EurekAlert -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04431 ScienMag - https://scienmag.com/how-to-build-greener-data-centers-scientists-say-crank-up-the-heat/ Life Technology - https://www.lifetechnology.com/blogs/life-technology-technology-news/how-to-build-greener-data-centers-scientists-say-crank-up-the-heat ScienceDaily -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3/10/231018115610.htm   閱讀論文: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physical-science/fulltext/S2666-3864(23)00444-7

2023年10月18日

DLS by Michael Battyevent recap 2000  1080 pxstill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成功舉辦微米纖維捕霧網講座

香港理工大學高等研究院於2023年10月12日舉辦以「微米纖維捕霧網」為題的講座,由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創校講席教授、副教務長兼教學工作部部長譚忠超擔任講者。講座吸引了來自澳洲、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130名現場及網上參加者,以及超過13,000人次透過嗶哩嗶哩和微博等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譚教授於講座中介紹了一種可用於應對水資源挑戰的嶄新霧滴捕集技術。該技術使用近場靜電紡絲製成的微米纖維,實現了突破性的霧水收集率。 隨後的問答環節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主持,一眾參加者與譚教授進行了富有成果的交流,深受啟發及鼓舞。 按此重溫

2023年10月16日

DoRCTFF shares insights at World Textile University Alliance Annual Meeting (1)

范金土教授於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年會發表主題報告

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兼纖維科學與服裝工程講座教授范金土,於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東華大學舉行的第二屆國際紡織前沿科學與技術大會暨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年會上,分享他對紡織科學最新發展的看法。是次大會以「先進紡織科學與技術」為主題,為全球紡織科技成果交流與跨界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大會包括170餘場主題報告,吸引來自共15個國家63個單位400 餘位紡織領域學者參與。 范教授表示,先進的服裝與紡織品應兼顧視覺美學、永續性以及功能性。 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個人熱管理用熱調節紡織品,透過使用相變材料、納米材料調節人體輻射冷卻,實現人體熱濕環境的智慧動態調控。 目前熱管理織物的挑戰包括兩方面:一是保暖織物應考慮可呼吸性以及輕質化,二是開發冷卻織物。 網上報道: 中新社 - https://polyu.me/48XdYu2 澎拜 - https://polyu.me/3S0UzlW 東方財富 - https://polyu.me/3QiFVW5 東方網 - https://polyu.me/3FlrCKe 網易 - https://polyu.me/46Dho3W 搜狐 - https://polyu.me/3tthzQm 今日頭條 - https://polyu.me/48SNolY

2023年10月13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