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消息

20241NS

黃維揚教授於港台節目「未來.無限」談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助減碳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執行委員會成員、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兼體育科技研究院成員、理學院院長黃維揚教授,早前於香港電台「未來.無限」節目談及如何透過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協助減碳。 黃教授目前主要從事新型高性能光功能材料設計、製備及光電應用方面的研究,尤其針對這些材料的發光性質,以及材料穩定性的科研工作。他帶領團隊實現了高性能的多種發光顏色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團隊通過分子設計,得到了高性能具有熱激活延遲螢光特性的新型深藍色發光材料。用這種深藍光材料製備的OLED實現了超過35%的外量子效率,為目前世界最高效率之一。 最近他的團隊也實現了利用過渡金屬配合物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至超過19%。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超薄、高柔性特點可以與可穿戴電子設備集成,利用太陽光實現可穿戴電子設備自主供電。 黃教授亦提到,針對這兩種光電器件的未來研究趨勢主要是從高性能活性材料的分子設計和器件結構設計兩個方面繼續提高光電轉換效率;提高他們的穩定性及使用壽命;以及研發有機半導體電子技術及應用。他認為,未來在實現活性材料的低毒性或無毒性,可有助於降低環境污染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網上報導: 香港電台 -  https://polyu.me/3Z2YSza

2024年11月23日

20241121 Prof WENG Qihao co authors study on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_TC

翁齊浩教授合著時空分析研究 探究美國德州奧斯汀的城市轉型

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地理空間智能研究中心院長、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員兼地理信息學和人工智能講座教授翁齊浩教授及其團隊,近日於《Science Direct》發表研究論文,題為「城市轉型潛在因素的時空分析:量化德州奧斯汀都會區城市規劃意向的影響」(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underlying factors in urban transformations: Quant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plan intentions in the Austin Metropolitan Area, Texas)。 城市規劃已成為普及用於管理城市增長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基於社會經濟和地理背景的差異,分析城市規劃對主導土地開發和引導城市化方面的影響仍存在爭議。研究團隊針對美國德州奧斯汀在三個不同時期的城市空間轉型進行了深入分析,當中涵蓋規劃前時期(1992–2001年)、德州中部規劃(Envision Central Texas, ECT)時期(2001–2011年),以及奧斯汀全市規劃(Imaging Austin Comprehensive Plan, IACP)時期(2011–2019年)。 研究結果顯示,城市擴張和低強度開發的新區域建設在2001年後顯著下降。同時,高強度土地開發的百分比在轉型後顯著增加。研究採用「地理加權邏輯回歸」(Geographically Weighted Logistic Regression, GWLR)模型,深入分析2000年代中期起空間變化規劃意向對於引導空間規劃實踐的影響。結果表明,傳統因素對城市轉型的影響逐漸減弱,而規劃意向的影響則隨時間而愈加顯著。在多個的規劃意向裡,發展市中心的相關規劃意向的影響力,相對於保護區和交通系統的相關規劃意向較為小。研究確立了IACP對奧斯汀的城市空間轉型的深遠影響,這主要是因為該規劃行動比ECT有更清晰和明確的規劃意向。本研究有助於更深入了理城市空間轉型動態,對於未來可持續城市發展的規劃舉措富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837724003685(只有英文)

2024年11月21日

20241121RecapPAIR DL by Prof ZHENG Quanshui 2000 x 1050 pxTC

中科院院士主講PAIR傑出講座 分享跨界創新研究反思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零一學院創始院長兼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教授鄭泉水教授於2024年11月21日在香港理工大學校園主講第31場PAIR傑出講座,講題為「二十年跨界創新研究的反思與建議」。講座吸引逾百名現場參加者,以及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超過11,800名在線觀眾通過嗶哩嗶哩、微信、微博和YouTube等多個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講座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致歡迎辭及介紹講者。鄭教授在演講開場時簡述了引領創新和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他指出任何一項成功的創新在「從0到1」和之後「從1到N」階段都難免遭遇「死亡谷」,而且每一段都是長達10餘年的週期。接著,他詳細講述了他和團隊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在「結構超滑技術」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兩方面,跨越了從0到1階段的死亡谷,並步入了從1到N的發展階段。鄭教授還分享了他學術和研究旅程中的關鍵轉折點,並概述了深圳零一學院是如何培養跨界學科研究頂尖人才。 講座的問答環節由陳教授主持,一眾參加者與鄭教授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   按此重溫  

2024年11月21日

20241115_Prof Sylvia Xiaohua CHEN elected as Fellow of 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_TC

陳曉華教授當選世界科學院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院士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暨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暫任主任、仁愛堂歐雪明兒童發展中心總監陳曉華教授,最近獲選為世界科學院(也稱「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陳教授是今年本港唯一當選院士,以及社會科學及經濟學領域新增院士中的唯一中國學者。 總部位於意大利特里亞斯特的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WAS),致力於推動科研能力和卓越,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該院院士為來自世界多地及多個學科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當中包括一些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共有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74位學者獲選為2025年度新增院士,其中10位來自中國院校。 陳教授是英國心理學會特許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旗艦期刊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主編、劍橋大學出版社文化與心理學系列主編。其研究專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跨文化心理學、以及與精神健康相關的社會文化因素。她致力探討雙語與雙文化的社會心理學、多元文化與全球化、文化背景中的人格與社會行為、以及文化多樣性與心理健康。其研究團隊發展了「基於移民的文化適應」(immigration-based acculturation)和「基於全球化的文化適應」(globalisation-based acculturation)的理論框架,並建立了「全球化取向」(Global Orientations)的心理構念,相關實證研究涵蓋35個國家和地區,對社會融合和疫後時期合作方面的研究作重要貢獻。 陳教授為香港人文學院院士、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會士、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會士、香港心理學會會士、英國高等教育學院Senior Fellow。她曾任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並屢獲多個學術獎項,包括美國心理學會國際心理學分會(第52分會)「傑出國際心理學家獎」、香港研究資助局「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獎」等。

2024年11月16日

20241115 Prof Benny CF CHEUNG elected to College of Fellows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Precision_TC

張志輝教授當選美國精密工程學會會士

熱烈恭賀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兼視覺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志輝教授,於2024年11月7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舉行的第39屆美國精密工程學會年會上,當選為美國精密工程學會會士。 張教授是該會首位當選美國精密工程學會會士的華人學者。此殊榮表彰其在切削力學和表面生成機理、超精密加工工藝的建模及模擬、超精密表面測量,以及創新超精密加工工藝及儀器設計與開發方面的貢獻。 美國精密工程學會致力於推進精密工程工藝、科學和技術。學會從該會成員遴選會士,以表揚他們透過原創研究、重大創新,教育及外展或專業服務,對精密工程工藝和實踐所作的傑出貢獻。

2024年11月15日

20241113 PolyU establishes eight JC STEM Labs to drive Hong Kongs IT developmentsTC

理大成立八間賽馬會創科實驗室 助力香港創科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幣逾7,400萬元,成立八間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所有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的理大學者分別領導,推動大學在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健康建造環境、眼科創新光療、量子技術、二維量子物理、對地觀測、數碼提升腫瘤照護,以及基因組醫療等創新研究領域。 理大於2024年11月13日舉行賽馬會創科實驗室開幕典禮。主禮嘉賓包括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以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女士,聯同八位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總監主持揭幕儀式。 五間實驗室由理大高等研究院學者擔任總監,包括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章偉雄教授、量子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愛群教授、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翁齊浩教授,以及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何明光教授。 新聞稿:https://polyu.hk/PoaLi   網上報導: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YIQTXR 信報 - https://polyu.me/3ADUui4(需訂閱)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3O4gw0i 每日頭條 - https://polyu.me/4hENG4j 大公報 - https://polyu.me/3UMMSQV 文匯報 - https://polyu.me/4hGON3s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3UHTj83 點新聞 - https://polyu.me/48M4uSR Line Today - https://polyu.me/3YIQTXR 中央電視台 - https://polyu.me/3UM8Ljm 中新社 - https://polyu.me/4flH617 鳳凰網 - https://polyu.me/4fo71oQ 搜狐 - https://polyu.me/3Z27c3B 紫荊雜誌社 - https://polyu.me/4euUnmA

2024年11月13日

20241112_Prof CHAI Yang wins BOCH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ize 2024_TC

柴揚教授榮獲「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2024」

熱烈恭賀理學院副院長(研究)及應用物理學系教授柴揚,榮獲「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2024」(人工智能及機器人領域)。柴教授因其對人工視覺傳感器,特別是在仿生感算融合計算範式作出的貢獻而獲表彰。該範式使人工視覺傳感器能夠直接在傳感器內處理信息。 「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是公益性獎項,旨在獎勵主要在香港或香港院校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相關機構進行科學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成果轉化,並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和科硏團隊。每位得獎者將獲發港幣200萬元獎金。 柴教授現為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管理委員會成員,以及光子技術研究院、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成員。   網上報導: 商業電台 - https://polyu.me/40GBtWT 中國日報香港版 - https://polyu.me/4hM5Gdg 信報 - https://polyu.me/4hGz1Wm 大公報 - https://polyu.me/3Cm13pP 文匯報 - https://polyu.me/40Biay5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3YLX4KI 巴士的報 - https://polyu.me/3YHSKfB 點新聞 - https://polyu.me/4fHjm7f 橙新聞 - https://polyu.me/40NB9Fw 紫荊雜誌社 - https://polyu.me/3UMz8Wv 雅虎香港 - https://polyu.me/4eqXwUL 華富財經 - https://polyu.me/4fHz6XX 新浪(香港) - https://polyu.me/4ep9Ft5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40AUycW 中新社 - https://polyu.me/48MKTC1 鳳凰網 - https://polyu.me/3YG1Mtz 科學網 - https://polyu.me/48Pd5nN

2024年11月12日

20241109_Prof YUNG Kai_leung vows PolyUcontinuous contributions to China space missions_TC

容啟亮教授表示理大會繼續為國家航太任務作貢獻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於2024年11月8日參觀國家安全展覽廳時表示,國家信任香港,給予香港很多機會參與探測任務。他表示理大將繼續進行太空探索研究,並在研發新的探測載荷等不同方面為國家做出貢獻。 展覽由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辦,展出多項珍稀展品,包括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展期至2024年11月底。   網上報導: 星島日報 - https://polyu.me/3O1ZvDW 頭條日報 - https://polyu.me/48FiJsu 大公報 - https://polyu.me/4fg6Bkv 文匯報 - https://polyu.me/3AxmFPz 香港商報 - https://polyu.me/4fB4l72 點新聞 - https://polyu.me/4elkHiX 橙新聞 - https://polyu.me/3YYqR4r 紫荊雜誌社 - https://polyu.me/3Azn8AM 新華網 - https://polyu.me/3Z8miEN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3UIuyso 鳳凰網 - https://polyu.me/3UERatN 澳門日報 - https://polyu.me/3ULuEPP 騰訊網  - https://polyu.me/40xZ7Vo 搜狐 - https://polyu.me/3YFP6CT

2024年11月9日

20241108_Prof WU Bo studies data from Zhurong and uncovers evidence of ancient ocean_TC

吳波教授分析祝融號數據 揭示火星曾有海洋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研究)吳波教授,帶領團隊研究中國「祝融號」火星車和在軌衛星的數據,發現火星在數十億年前可能存有海洋的新證據。吳教授表示,這項發現不僅為支持「火星海洋理論」提供更多證據,還首次討論其可能的演化過程。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刊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75507-w)。   網上報導: 路透社 - https://polyu.me/4hGxwaq 自然 - https://polyu.me/3YW7vgd 南華早報 - https://polyu.me/4hBxDEm DayFR Euro - https://polyu.me/4hH3ZNV NDTV - https://polyu.me/3Cs7WWy Daily Mail - https://polyu.me/4ffDu0F The Strait Times - https://polyu.me/3YGpPID New Scientist - https://polyu.me/4er7uVP Gulf News - https://polyu.me/40JlNlo Guam Pacific Daily News - https://polyu.me/4fD2gaB Saipan Tribune - https://polyu.me/3UGJVkU Khaleej Times - https://polyu.me/4hGuFhK Nation - https://polyu.me/3AzD99U RTE - https://polyu.me/3YZPTyX 雅虎香港 - https://polyu.me/4eqU10m 網易 - https://polyu.me/4fh2qF0 騰訊網 - https://polyu.me/3YHZpq2 新城電台 - https://polyu.me/4hGM8ql Hong Kong Herald - https://polyu.me/4hHMLzU 新華網 - https://polyu.me/3AzmRxK CGTN - https://polyu.me/4fHlFaB 人民網 - https://polyu.me/3ClTOhM The Star Online - https://polyu.me/4ellTmr The Times of India - https://polyu.me/4emd3F5 東方日報  - https://polyu.me/3ChhDHj 信報 - https://polyu.me/3CubF5X (subscription required) 香港新聞網 - https://polyu.me/4fozwTl 中新社 - https://polyu.me/3CjoYX3 鳳凰網 - https://polyu.me/4fBxDlP 科學網 - https://polyu.me/3CnJBBy 千龍網 - https://polyu.me/40Dmg8Y 網易 - https://polyu.me/48FzFzc USA News Hub - https://polyu.me/3Z3gHPL The Japan News - https://polyu.me/4frfjfD 巴士的報 - https://polyu.me/4fBSIwG 亞省新聞網 - https://polyu.me/4fNjPVp

2024年11月8日

20241105RecapPRIDL by Prof Philip RUSSELL 2000 x 1050 pxTC

Philip RUSSELL教授分享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和應用

中國杭州羅素先進光波科學中心科學主任Philip RUSSELL教授,於2024年11月5日於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校園主講理大高等研究院第30場傑出講座,講題為「30年的光子晶體光纖科研旅程」。是次講座吸引了逾80名參加者到場參與,以及超過12,500人次於世界各地透過嗶哩嗶哩、微信、微博及YouTube多個社交媒體平台觀看直播。 講座首先由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致歡迎辭及介紹講者。隨後為演講環節,Russell教授首先簡單概述了光子晶體光纖(PCF)的發展歷程,強調了光纖、布拉格衍射、光子帶隙和拉斯塔的進步為PCF方面的突破奠定了基礎。Russell教授表示,他於1991年提出了一種沿其長度具有規律排列的微通道板的玻璃纖維,或許能以新穎的方式引導光,而在隨後的年份,PCF先後於大學的拉斯塔誕生。接著,他詳細闡述了PCF的好處,解釋它如何增強對傳播光的控制,以及該特性如何帶來實際應用。他分享了他在實芯PCF、空芯PCF和螺旋扭曲PCF方面的研究,回顧了PCF實現的一些科學發現如何發展成實際應用。 講座的問答環節由光纖光學講座教授兼光子技術研究院院長呂超教授主持。一眾現場觀眾與Russell教授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和交流。 按此重溫  

2024年11月5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