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學者研究位點選擇性生物偶聯之進展 助推進治療科學發展

2024年9月25日

研究及創新

近年,針對離胺酸殘基和N-末端的多肽和蛋白修飾的生物偶聯方法成為了化學生物學的研究新方向。這些位點具有高反應性和可接近性,可以透過共價鍵把功能分子修飾於生物分子上,創造出具有多種用途的生物共軛物。

蛋白是生物的基本結構單元,在生物活動中發揮關鍵作用。在一些生物醫學應用中(如:藥物傳遞或靶向治療),由於蛋白不穩定的属性,需要加入額外功能分子才能發揮效用。傳統生物偶聯方法缺乏選擇性位點,導致這些生物製藥的質量下降和不穩定。因此,具有高準確性的位點選擇性生物偶聯方法有著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

香港理工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及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教授黃文健教授和研究團隊在這方面甚具心得。由於N-末端容易暴露於溶劑中,並且在修飾後對蛋白活性的干擾最小,因此他們致力研究針對N-末端的生物偶聯方法。團隊發現在微酸性條件下利用2-乙炔基苯甲醛(2-EBA)進行蛋白修飾,其選擇性會得到顯著改善,同時保留了蛋白的生物功能性。該方法在藥物傳遞和癌症治療等應用中都取得成果。

此外,黃教授的團隊還研發了新型可見光響應和熱響應生物偶聯試劑,為刺激響應型藥物傳遞、抗體藥物共軛物和細胞表面工程等帶來了新發展。透過利用光或溫度進行刺激反應,更能掌握生物共軛物的藥物釋放和標靶的準確度,旨在提高療效的同時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位點選擇性生物偶聯技術的發展是醫學研究的一大進展。黃教授的團隊旨在提高多功能治療生物共軛物的穩定性和療效,從而在藥物動力學上取得突破,更有效地治療人類疾病。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並申請了多項專利,亦與理大不同學系合作,以探索更多醫學應用的可能性。這種跨學科合作推動了化學生物學研究,期望為創新療法帶來了更好的臨床數據。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