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231004 - A virtual garden for elderly-02

理大研究獲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 為護老院長者開發虛擬花園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研究人員為護老院長者開發了一個虛擬療癒花園。該項目榮獲2023年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香港) (HLCA(HK))。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副教授容曉君博士帶領的項目「為護老院長者而設的洞穴式自動虛擬療癒花園」獲HLCA(HK)獎勵支持。項目旨在為護老院長者提供富有自然療癒元素的模擬體驗,從而減輕壓力,改善身心健康。 研究資助局(研資局)與美國國家醫學院合作舉辦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香港),支持在任何學科領域中可延長人類健康壽命的大膽創新想法。此計劃每年提供十個催化創新獎,得獎者每位可獲為期一年,最高約38萬9千港元的研究經費。 居於護老院的長者士因行動不便或受慢性疾病影響無法外出享用露天空間,本項目可為他們提供模擬的大自然療癒體驗,從而減輕壓力,改善情感和心理健康。由於香港土地資源有限,護老院內亦難為長者規劃出戶外花園的空間。 理大獲獎項目採用了創新的療癒花園概念,透過虛擬實境洞穴系統(Cave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nment),為長者在護老院內建立了一個虛擬療癒花園。團隊將舉行實驗設計工作坊,與長者一同計劃療癒花園的關鍵設計元素。此外,該研究亦會分析長者在使用療癒花園時的感知壓力和心理健康狀況。 研究團隊成員亦包括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及教授梁綺雯教授、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副系主任(合作)及副教授孫羿博士、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立新博士、及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王思強博士。  

2023年10月5日

resize_1

理大舉行2023年度研究與創新典禮 表彰傑出青年學者及鼓勵創新意念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在校園舉行了2023年度研究與創新典禮,旨在表揚理大的年輕研究人員,並鼓勵理大社群的創新意念。該典禮向「2023青年創新研究者獎」(YIRA)的六位得主和Pixels of PolyU攝影比賽的十四位得獎者頒發獎項。 年輕學者引領創新的科技研究, 他們的科研力量也帶動未來社會的發展視野。YIRA旨在表彰35 歲以下的理大年輕科研人才對科學研究的不懈努力及熱忱奉獻。自2022 年設立以來,吸引了踴躍的申請,成為優秀⻘年科研人員展示才華的平台。 典禮嘉賓分別有: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鳳凰衛視中文台助理台長黃海波先生、專業攝影師及理大校友鄧明亮先生、及理大校友及前FOTOSOC主席李樂先生。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祝賀得獎者,並表示:「YIRA 突顯理大致力於追求創新、卓越和具影響力的研究,以造福社會。理大年輕研究員的創新成果,展示了新一代學者的巨大潛力。」 是次典禮亦展示理大師生的創造力和美學。研究與創新事務處今個夏天舉辦了Pixels of PolyU攝影比賽,鼓勵理大社群從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各個方面中獲得靈感。此次比賽吸引了超過250張照片作品,捕捉理大校園中的STEAM元素。 按此觀看「2023青年創新研究者獎」6位傑出青年學者的影片。 按此查看14 份獲獎作品。 六位理大得獎青年研究人員為︰ 蔡嵩驊博士 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項目: 基於原位透射電鏡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失效機制研究與改進策略探索 透過揭示工作環境導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衰退的微觀機制,從而實施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壽命和性能。研究成果有望為業界提供可取經驗,促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實際應用。 香皓林博士 建設及房地產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研究項目: 智能穿戴機器外骨骼復健系統 項目旨在研發輕巧易用的醫用級機器外⾻骼復健系統,透過偵測使用者的自主活動意識,提供切合實際所需的輔助力量,以增強關節運動能力。在康復訓練中定期使用,能幫助中風患者重塑大腦運動神經網絡,改善受損程度。 香博士為弗萊明醫學實驗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該公司最近入選為《褔布斯亞洲》「2023亞洲最值得關注100家企業」。 冷凱博士 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項目: 大尺寸二維雜化鈣鈦礦單晶薄膜生長 我們開發了一套適用於單層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納⽶技術和方法,包括材料製備、轉移、原子結構表徵和微納器件製造。目前專注於大尺寸可控生長雜化鈣鈦礦單晶薄膜及集成器件應用,以進一步實現其大規模應用。 馬源博士 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項目: 為視障人士開發的柔性表面觸覺反饋技術 我們旨在為視障人士開發一種新型觸覺反饋技術,能產生不同觸摸感覺的柔性系統,以便利他們體驗數碼設備及參與互聯網互動。研究將結合先進觸覺技術、人工智能演算法等,為使用者帶來更高效及更佳的體驗。 張碩聞博士 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項目: 智能反射面輔助的智慧可重構的 6G 無線網絡 為支持不斷增長的移動數據需求和眾多新興的應用(如虛擬現實),研究聚焦智能反射面(IRS),即被認為是第六代無線通信網絡(6G)的核心使能技術。研究旨在顯著提高 IRS 輔助下 6G 數據傳輸速率,並設計有效的IRS 相移優化算法,在實際中逼近這些理論極限。  鄭湃博士、工程師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項目: 面向未來的人機共生製造系統 項目旨在探索前沿的製造系統技術、沉浸式人機交互手段和機器人學習方法,建立一整套人機共生製造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人類和機器/機器人可以通過增強的協同智能,實現人機共存、協作和共同進化。  

2023年10月3日

獎項及成就

20230929  PolyU six projects on innovative railway technologies supported by MTR Research Funding Sc

理大六個創新項目研發先進鐵路技術 獲港鐵研究資助計劃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六項前瞻研究探索先進鐵路技術應用,驅動大型公共運輸系統未來發展,獲2023年度港鐵研究資助計劃支持。 由理大建設及環境學院和工程學院的專家帶領,這些創新研究旨在鑽研各種尖端技術,引領未來鐵路發展,共獲得725萬港元資助。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在智慧鐵路領域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一直致力於為業界提供全面且可實現的創新解決方案。港鐵研究資助計劃在支持這些轉型性進展方面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們將繼續推動創新、走在最前沿,為香港、國家乃至全球的鐵路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與貢獻。」 獲資助的研究項目涵蓋的潛在應用範疇廣泛,推動鐵路營運和智能社區發展,從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方面實踐應用。憑藉理大在建築、環境和工程方面的卓越學術和研究成就,這些項目提出多個創新解決方案,包括完善防火及緊急疏散措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加強鐵路工程噪音控制、自動模塊化列車運作規劃等領域。 港鐵學院於2023年2月推港鐵研究資助計劃 (MRF) ,旨在資助具前瞻性的研究去探索、影響及成就未來大型公共運輸系統,每個項目最高資助總額為150萬港元,為期三年。獲選項目須放眼打破現有思維,並為未來運輸服務及營運將會面對的需求給予見解   理大六個獲資助項目 建設及環境學院 項目負責人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 黄鑫炎博士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副教授   地鐵站消防疏散的智慧應急數字孿生系統   研發的智慧監測系統將採用頂尖技術,包括智慧物聯網(AIoT)、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可制定火警應急和疏散策略,能預測疏散人流及踩踏風險,並通過動態信號系統提供現場疏散指導。 此系統亦能識別火災中的人員行為,從而發現急需幫助的人,並實時將資訊傳遞給消防員及救援隊伍。 袁震然博士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結合 CFD-MD模擬火災和毒性預測以增強行人疏散的建築防火設計 鑑定引發氣體毒性的燃燒燃料母體至關重要,如建築和傢俱材料燃燒產生的釋放物特性。 此項目將開發一種新策略技術,通過分子動力學(MD)描述熱降解過程,由熱重測量(TG)驗證,將耦合和非線性熱解-燃燒動力學結合起來,從而考察和預測有毒化學物質和煙霧/煙塵微粒的形成途徑,完善消防和逃生系統,保障消防流程安全。 黎紹佳博士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 通過物理信息深度學習框架開發一種新的基於慣質的軌道阻尼器以減輕鐵路列車引起的地面傳導結構噪聲 使用軌道阻尼器能有效緩解鐵路列車運行時造成的結構振動噪聲,然而其安裝難度和性能都存在局限。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此項目提出一種基於慣質的超材料結構軌道阻尼器,旨在增強機械系統的力傳遞特性。此外,還將採用時序物理信息神經網絡(TS-PINN)方法來進行結構優化設計。 工程學院 項目負責人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 鍾志勇教授 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及電力系統工程講座教授   賦能香港地鐵監測傳感器的新型電磁能量收集系統研發 旨在為無線感測器網路(WSN)設備開發一種可持續的能源供應系統,該系統利用電磁能量採集(EMEH)技術,不會干擾鐵路系統的正常運行。 EMEH賦能的 WSN 可提供更全面的監測功能,兼具實惠、高效、可靠、可擴展和可持續等特點,有助過渡交接智慧鐵路系統,提出的智慧解決方案,將適用於監測和評估鐵路狀態。 葉洪波博士 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   基於自動駕駛模組化列車和虛擬編組技術的未來鐵路系統的規劃和運營 此項目設想了一種未來鐵路系統的運作形式: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模組化列車在虛擬編組技術下運作;這些模組化列車可以靈活動態地組合,以應對不同車站和不同時段的乘客量及服務需求。 研究將分三個階段,包括︰開發列車調度的優化模型和演算法、研究列車重調度方法、以及探索列車速度軌跡規劃問題。 任競爭博士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   推進MTR的ESG戰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提升服務質素 此項目旨在為環境、社會和管治(ESG)與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績效評估建立一套科學及全面的指標體系。通過將多準則決策方法與系統動力學,所提出的新型多維評估工具可納入ESG與SDGs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依存關係,以識別複雜的因果關係和關鍵因素,並以定性及定量的方法進一步對其進行關聯和分析。這套綜合 ESG 和 SDG 相關的績效評估和優化工具,不僅適用於地鐵/鐵路運營商,還可以拓展應用到其他領域和城市。

2023年9月29日

獎項及成就

20230922PolyUprojectdesignsnovelemotionawarenavigationsystemsupportedbySmartTrafficFund

理大研究設計具情感關懷的創新導航系統 獲智慧交通基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項嶄新研究,旨在開發出一套具有情感關懷的導航系統,結合駕駛者情緒和路線規劃,以提升駕駛體驗及安全,獲得運輸署的智慧交通基金支持。 由理大設計學院教授,未來關愛移動研究中心創始人兼主任王佳教授帶領的項目「設計基於交通狀況數據對司機情緒預測的導航系統」,獲智慧交通基金撥款約274萬港元支持。 該項目旨在開發一套具有情感關懷的創新導航系統,採用機器學習技術模擬交通環境,分析其對司機情緒的影響,並應用路線規劃算法,選擇既能提高駕駛效率,又能照顧司機情緒的適合路線,從而提升駕駛安全。 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表示:「理大致力透過科研成就貢獻社會。我們將繼續發揮跨學科專長,開展交通及運輸方面的創新研究,為香港締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並促進智慧交通發展。」 更多有關其他獲批項目的資訊請瀏覽︰https://stf.hkpc.org/list-of-approved-projects/  

2023年9月26日

獎項及成就

1

理大與菜鳥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探索綠色物流新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和菜鳥集團宣布簽署合作備忘錄,首期就物流可回收裝載容器的研發進行合作,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科創及產業發展優勢,通過共同開展技術研發、研究成果商品化及建立聯合實驗室等形式,攜手推進綠色、高效、智慧的物流解決方案。 簽約儀式今日在理大校園舉行。在理大協理副校長王鑽開教授、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主任溫志湧教授,與菜鳥集團副總裁牛智敬先生、公共事務部華南國際業務總監王藝女士的見證下,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許鋼焱博士和菜鳥集團跨境進口供應鏈香港大區總經理梁金源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 理大協理副校長王鑽開教授表示,理大作為工商業界的忠實合作夥伴,一直致力於推動科研與創新,把具應用價值的技術與產業結合,以應對不同的技術難關和挑戰。理大與菜鳥的合作計劃便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也期望我們的研究團隊能夠和菜鳥一道,共同努力解決物流業面臨的技術和環境挑戰,並為香港打造一個更環保、高效率的物流體系而努力。 菜鳥集團副總裁牛智敬先生表示,菜鳥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綠色物流的努力。未來的快遞,快只能保證不輸,綠才能贏。綠色未來不僅僅靠熱情和態度,還要有創新的研發和解決方案,從而實現環境可持續和商業可持續的統一。相信在雙方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能結合複雜物流場景,實現數字化、低碳化循環容器的領先突破,並在更大範圍上為香港建設可持續、數字化的物流體系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先導研究將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許鋼焱博士負責,致力於一種稱為 Meta-Box 的智慧可回收運輸載體研發。它將會成為連接多種運輸方式、適應新型智慧物流系統「元聯網」的關鍵組件,從而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有關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秉承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矢志成為一所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並以肩負社會重任為宗旨。理大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面教育,致力培育具良好國民意識、全球視野與社會責任感的「明日領袖」;同時推動具影響力的創新與跨學科研究,以應對全球最迫切的挑戰。知識轉移與創業文化亦是理大的基石,大學著重研以致用——將所研發的科技轉化為實際應用。理大追求卓越,努力不懈,深得國際認可,持續位居全球百強學府之列。理大將繼續以其雄厚根基,與各界策略夥伴合作,力求造福香港、國家乃至全球。 有關菜鳥集團 菜鳥集團成立於 2013 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慧物流公司,聚焦物流產業化、全球化和數智化運營。在商業領域不斷創新的同時,菜鳥也將 ESG 措施深植於物流價值鏈的每個環節,通過綠色訂單、綠色回收、綠色運輸等方式,率先探索出一條數字化減碳的綠色物流之路。香港是菜鳥集團重要的物流節點所在地,是菜鳥在全球建設的三大航空樞紐 ehub 其中之一。菜鳥的集運業務在過去幾年已經服務了超過 260 萬香港市民,平均每 3 個香港市民就有一個使用過菜鳥的服務。未來菜鳥將持續在香港紮實運營,推動全鏈路綠色物流,為香港同胞提供更多高質量、低碳化的物流服務。

2023年9月25日

活動

1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提交 2023 年《施政報告》建議書 支持政府建設北部都會區大學城與發展綠色經濟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於行政長官 2023 年《施政報告》公眾諮詢期間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提交建議書,內容涵蓋碳中和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科技發展,以及「一帶一路」發展。 建議書內容摘要如下: 1. 鼓勵綠色經濟發展 建設碳中和城市 PReCIT 支持政府加強與全球區域合作,建設碳中和城市,推動國際碳市場,並以科學園、數碼港及大專院校為切入點,支援環保技術研發,鼓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採用環保技術;評估在本港引入氫燃料電池車的風險及可行性,開展相關政策及法例的研究;在新建的公共房屋項目安裝廚餘自動收集系統,以實現可持續的廢物管理;縮短樓宇建築能源審計間距時間,落實審計過程中的節能措施,以及落實理大「綠色平台」項目,藉此宣揚可持續發展理念,吸引更多國際人才及企業來港發展。 2. 建設北部都會區大學城 構建產學研創科生態圈 PReCIT 建議政府優化現有教育政策,打造國際教育中心,建設北部都會區大學城,為學生提供人才公寓或住屋補助,以創造無縫連接研究、教育、初創企業與產業的創新生態圈。此外,政府可考慮建立國際數據中心與超級計算中心,推動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全球法人識別編碼(LEI)應用,完善人工智能規管架構,並採納理大創新科技指數為本港創科發展的指標,以應對數碼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PReCIT 亦建議政府建設中醫藥中央研究平台及國際膳食補充劑和草藥研究中心,加強中醫藥功效和安全性的驗證,以推動行業發展。 3. 促進「一帶一路」跨境貿易與學術合作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PReCIT 支持政府促進「一帶一路」跨境貿易活動,設立「一帶一路」科技創新中心;牽頭成立官產學研合作聯盟,並撥款進行跨領域及協作性的研究。理大還建議特區政府設立「一帶一路」獎學金及研究資助計劃,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術研究及教育合作,並通過設立助學金和貸款計劃,吸引相關國家的優秀學生來港留學,鼓勵他們學成後留港發展。此外,理大亦建議推廣「一帶一路」旅遊文化交流計劃,藉此加強與相關國家的聯繫,特別是東盟國家的創新科技發展。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表示:「香港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成就卓越的基礎科研。然而,香港的私人企業研發投資比例較低,需要特區政府加強鼓勵產學研合作,推動科研應用,為香港打造經濟新動力。理大將致力提供卓越的教育和具影響力的交叉學科研究,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兼應用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崔永康教授補充:「人才是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關鍵。為「一帶一路」國家的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助學金及貸款,同時為他們定立畢業後在港服務年期的要求,將有助吸引人才來港作出長遠貢獻,並促進相互經濟合作。」 PReCIT 成立於 2022 年,由來自理大不同學系和專業的學者組成,推動交叉學科政策研究。中心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碳中和城市、大灣區創科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更多關於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的資訊,歡迎瀏覽中心網站 www.polyu.edu.hk/precit/。 理大 2023 年《施政報告》建議書全文:https://polyu.me/PolyUPReCIT_2023PolicyAddress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20230919 - Dr Dahua Shou wins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by the Fiber Society-02

理大學者致力纖維科學及可穿戴技術研究 創新應用榮獲國際獎項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利民先進紡織科技青年學者、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壽大華博士,致力研發先進纖維材料及可穿戴技術,為人類謀福祉,並創造具影響力的科研應用,包括促進個人熱濕管理、智能可穿戴設備、軟機器人等方面的發展。壽博士最近榮獲美國纖維學會頒發2023年「傑出成就獎」,彰顯他為纖維科學領域帶來的卓越貢獻。 熱濕舒適性在纖維、面料和服裝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壽博士一直專注提升熱濕舒適性的創新及前沿科技。基於類皮膚仿生科技,他研發了世界首款可出汗紡織面料 - 「適維泰」(Sweatextile)。「適維泰」能夠驅動汗液通過類「汗腺」導水通道單向快速地排到面料外側,兼具隔絕外部雨水和有害液體的防護功能。這項題為“Skin-like fabric for personal moisture management”的研究已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 受沙漠甲蟲防曬和導水精妙機制的啟發,壽博士開發了一種名為「Omni-Cool-Dry」的高效熱濕一體化管理面料。這種透氣乾爽面料不僅將多餘汗水以水滴形式快速排出,避免潮濕和黏滯的感覺,並能選擇性地反射太陽熱輻射及將人體熱量發射到極寒宇宙中,實現高效被動冷卻。隨著全球最高氣溫記錄不斷攀升,「Omni-Cool-Dry」將為個人熱管理提供一個極佳的解決方案。 此外,壽博士發明了一款名為「iActive」的智能汗液管理服裝,利用仿生科技包括低壓驅動「人造汗腺」和與人體出汗分布圖相匹配的樹根狀分叉液體輸運網絡,高效可控地排出過量汗液。 新冠疫情期間,市民和醫護人員對舒適透氣的防護裝備需求殷切,壽博士遂帶領團隊「iFiber」利用先進功能材料和可穿戴技術,成功研發全球首款可調溫制冷口罩「Omni-Cool-Breath」 壽博士憑藉卓越科研能力及具影響力,最近獲得美國纖維學會「傑出成就獎」。 該獎每年頒發給一位40歲以下的研究人員,旨在表彰獲獎學者在纖維科學與工程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此成就彰顯理大學者對研究的堅持,並不斷推進學術知識和創新。他的研究成果為行業未來的發展鋪路,在全球時尚紡織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院長Erin Cho 教授表示:「這項殊榮肯定了壽博士在纖維科學領域的專業和才華,以及他追求卓越研究的決心和毅力。他的開創性貢獻獲得國際認可,我們學院與有榮焉。」 壽大華博士表示:「獲得美國纖維學會頒發的傑出成就獎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榮譽。我將繼續努力探索,創造更健康舒適和高效節能的未來智慧穿著。」 作為項目負責人,壽博士近幾年膺選10個外部競爭性資助項目計有研究資助局的優配研究金(GRF)/傑出青年學者計劃(ECS)、創新科技署的創新及科技基金(ITF)和環境及生態局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致力於研發溫度自適應的軟體機器人服裝、面向老年人的智能髖關節保護墊、基於汗液傳感的健康監測智能運動服,以及用於清潔水生產的全織物太陽能蒸汽發生器。作為課程總監,壽博士在理大建立了中國首個可穿戴科技領域的研究生學位——「智能可穿戴科技」理學碩士學位。 基於纖維科學和可穿戴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壽博士還獲得多項國際發明創新獎,包括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獲得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以及2022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銀獎。壽博士還受邀擔任7家SCI期刊編委。  

2023年9月20日

獎項及成就

1a

理大與兩家科創投資企業簽訂創新及科技合作備忘錄 響應「產學研 1+ 計劃」 聚焦科研落地大灣區

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產學研 1+ 計劃」,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兩家知名企業簽署創新及科技合作備忘錄,促進理大有潛質的科研項目轉化,孵化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技創新產業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杰博士率團到訪理大,與大學管理層及科研團隊就創科平台建設、人才培養及成果轉化議題共商良策。隨團包括來自廣州市黃埔區官員及企業高層代表。 簽約儀式昨日(9 月 14 日)於理大校園舉行。理大與申萬宏源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申萬)、中楷資本有限公司(中楷)簽訂三方合作備忘錄,促進大學將更多具有「從零到一」基礎的科研成果商品化,發揮創科對社會帶來的裨益。在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杰博士、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申萬宏源(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梁鈞先生,以及中楷集團董事長薛博然先生見證下,由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申萬宏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資產管理)王少華先生、中楷香港持牌代表馮兆鴻先生代表簽署。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表示:「理大向來秉承校訓『開物成務、勵學利民』的精神,培育具備創新創業思維的未來領袖,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轉化和實際應用,造福社會。此次理大與申萬宏源香港和中楷資本集團的合作,將充分發揮三方的科研、資金、市場和項目資訊等優勢,促進理大潛在的科研項目轉化,孵化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技創新產業,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生根。」 申萬宏源(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梁鈞先生表示:「申萬宏源(香港)作為中資券商在港主要機構之一,深耕香港市場近三十載,服務在港居民及企業,圍繞『投資+投行+財富管理』的綜合發展模式,不斷為香港資本市場和創科企業創造價值。本次藉助香港創科政策及理大的產學研積累,將繼續踐行服務香港創科市場的發展理念,於各方一起營造積極的創科氛圍及活躍創科市場。」 中楷集團董事長薛博然先生表示:「廣州開發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理大是一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學府,一直致力於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更是走在國際前列。申萬宏源是國內領先的產業投資機構。中楷集團紮根於大灣區,近年來一直致力於促進香港與灣區其他城市在科技創新、教育、金融等方面的全方位融合。本次三方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理大的先進研究成果在大灣區,特別是在廣州開發區的落地及產業化,為大灣區的高品質發展添磚加瓦。」 由香港特區政府設立一百億元的「產學研 1+ 計劃」,將以配對形式資助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進行科研成果轉化。申萬及中楷雙方合作的基金計劃預留一億五千萬港元用作投資理大的科研項目,三方共同會將項目推薦予香港特區政府,並申請政府的資金支持。理大亦是香港第一所與申萬及中楷建立夥伴關係的院校。 是次合作亦擬定透過洽談對接、與當地政府探討提供初創孵化支援、共建實驗室等,攜手推動理大科研項目落地大灣區,從而激勵更多產學研協作,推動下游的產業發展,提升香港整體的創科水平。 廣州市黃埔區政企代表團亦有參觀理大的科研設施,包括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的化學生物學及藥物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亦到訪工業中心與航空服務研究中心,了解理大在不同研究領域上達世界級水平的科研技術。 未來,理大將繼續與內地政企緊密相連,透過參與具影響力的科研項目及技術轉移,融入國家發展,全力配合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2023年9月15日

研究合作

cover

理大三位科學家獲選國家重點項目 五十二名年輕學者科研項目獲認可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在 2023 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卓越成績,三個項目獲選為「重點項目」,八項獲選為「面上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兩位年青科學家推動的研究項目獲選。另外,理大 50 名學者獲嘉許「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理大的科學家和年輕創新者一直竭誠追求創新及推動科研進步,獲獎人數和項目再創新高,印證理大積極培育科研人才的努力及成果。理大以擁有一流的科研精英為榮,我們將繼續不遺餘力為香港和國家的科技、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項目」支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學者。理大三項獲選的項目為:測繪及地理資訊學講座教授丁曉利教授帶領的項目「基於時序 PolInSAR 技術的地下水管道探漏研究」;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帶領的項目「極端高溫環境流動沸騰技術的基礎科學問題及關鍵材料研究」;及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許昭教授帶領的項目「複雜時空耦合下低碳化智慧園區綜合能源系統多能流交易機制、交互模型與決策算法研究」。三項研究共獲人民幣 618 萬元資助金額。這些科研學者都具豐富和承擔研究課題的經驗,以及深厚的學術專業知識。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很高興理大團隊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取得佳績,我們的科研實力獲得肯定,實在值得自豪。大學將繼續致力培育新一代科研學者,成就具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推動香港和大灣區的創新科技發展。」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青),旨在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開展創新研究,邁向世界科技前沿。每人可獲人民幣 200 萬元資助金額,在香港作研究經費,為期三年。 理大的優秀學者連年獲選,本年度獲選優青的分別為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副教授黄鑫炎博士,及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冷凱博士。 黄鑫炎博士入選優青的研究項目主題為「陰燃林火」。森林中植物腐殖質與有機泥炭土的陰燃是地球上尺度最大的燃燒與火災現象,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跨國界的霧霾,並嚴重破壞了地球生態。本項交叉科學的研究將結合燃燒學、安全科學、生態學和地球科學,探索如何防控大規模陰燃林火。研究將為減少由陰燃林火產生的霧霾和碳排放提供科學的指導,幫助一帶一路國家緩解陰燃林火的危害,助力中國成為對抗全球氣候變化的領導者。 冷凱博士入選優青的研究項目主題為「分子厚度雜化鈣鈦礦與新型器件」。分子厚度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被定義為一種新型二維材料,具有較高的柔性和有趣的光電性能。通過外部刺激調整這些材料的回應能力使其在未來智慧化和集成化光電器件及基礎物理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冷博士圍繞此前沿領域發表了一系列原創性基礎工作,並將持續專注於此領域大規模製備與新型器件的研究。 理大年青科學家的卓越科研實力備受肯定,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也取得卓越成績,合共有 50 名年輕學者獲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激勵青年科學技術人員的創新思維,培育基礎研究後繼人才。獲獎學者來自工商管理學院、建設及環境學院、工程學院、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理學院、時裝及紡織學院、及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研究領域相當廣泛,當中 13 名獲獎學者的項目經由深圳研究院拓展研究。 深圳研究院作為理大在深圳的延伸,設有多個實驗室及科研平台,致力推廣科研應用。

2023年9月15日

獎項及成就

20230831  PolyU Secures 27 projects from the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Fund for promising healthca

理大27個項目以實證為本改善市民健康  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在2021年度的醫療衞生研究基金(HMRF)中共有27個項目獲支持,總資助金額達2,510萬港元。理大在獲資助項目數量及金額均有顯著提升。 理大獲資助項目涵蓋多個範疇,包括生物和化學、健康衛生、護理、視光學、康復治療科學、語言和社會科學等。 來自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人文學院、理學院、設計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創新解決方案, 旨在提升醫療水準和促進市民精神健康,並產生影響力。 他們開展的研究項目類型廣泛適時,深入了解不同健康問題的需要及提供創新方案,令不同年齡層都受惠。如為長者而設計的認知和體能訓練、早期診斷產後抑鬱症、青少年突發性脊柱側彎患者心理療法、改善柏金遜症患者的口服藥治療、自閉症治療方案、精神分裂症的系統生物學分析等。研究項目並旨在促進嚴重疾病方面的醫療進步,如針對肝癌放射治療和紓緩治療。 眼科健康方面有研究將探索近視控制、開發抗青光眼藥物;另有項目將研發抗生素和感染治療藥物。除了針對患者需要,有項目以照顧者出發,旨在增強對照顧者的心理健康關懷服務。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獲獎項目充分展示了理大在交叉學科研究中的優勢,致力透過卓越研究衍生影響力。這27項研究項目涉獵不同醫療階段及需求,包括身體、心理和護理上的診斷、治療、預防、康復,全方位為人們健康謀福祉。從這些獨特專長及研究領域廣度,足見理大長久以來的非凡科研實力。」 有效的臨床診斷和分析 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如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等,有助增強臨床診斷和分析。生物信息學與整合基因組學講座教授、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章偉雄教授帶領的項目名為「基於系統生物學分析的精神分裂症分型和診斷」,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基因和神經造影的數據資料,深入瞭解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及分型,繼而實現個人化醫療。 為了準確測量腫瘤體積和動向,以製備更好的放射治療計劃,由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黎田博士帶領的項目,「基於深度學習的四維多參數磁共振成像技術在肝癌放療中應用的前瞻性臨床試驗」,旨在提高 4D-mpMRI 技術的圖像品質和臨床療效。  生理和心理健康管理 善用科技在復康管理中必不可少。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引致殘疾症狀仍無法治癒。近年,跨顱直流微電刺激( tDCS)作為非侵入性大腦刺激方法,被視為有望減輕自閉症主要徵狀的手段。由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韓明怡博士提出的項目「跨顱微電流刺激持續性治療於改善自閉症症狀的成效」,聚焦tDCS對提升自閉症人士社交及認知功能的長期療效。 接受和承諾療法幫助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及父母的精神健康,由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黃宇樂博士帶領的項目「接受和承諾療法相對積極控制法在改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父母和兒童心理功能的有效性:隨機對照實驗」,探究接受和承諾療法對他們情緒的功用。 融入創意科技更可提高臨床和社區身心治療效果。由護理學院助理教授(研究)王珊珊博士帶領項目「電子閱讀療法對照顧認知障礙人士的非正式照顧者心理健康之影響研究:一項隨機對照試驗」,旨在開發電子書應用程式或手冊,幫助照顧者調適身心。 設計學院助理教授王海梁博士的項目「面向輕度認知障礙群體及其家庭照顧者開發氣功訓練互動輔助系統的可行性研究」,為長者設計一個利用虛擬實境(VR)的氣功鍛煉平台,以幫助延緩老年癡呆症。 感染與抗生素藥物開發 感染管理和抗生素藥物開發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重要領域,關乎人類福祉。微生物學講座教授、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系主任陳聲教授的項目,名為「開發聯硫醇類似物的 β-內酰胺酶抑製劑,用於治療攜帶 B1 類金屬-β-內酰胺酶的腸桿菌科菌株引起的臨床感染」,致力研發出治療感染的候選藥物。 由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黃永樑博士帶領的項目「非天然氨基酸二硒代衍生物作為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 靶標特異性共價抑製劑的研究」,旨在消除細菌(尤其是超級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眼科疾病預防措施 眼科護理研究對保護視力和長遠預防眼睛疾病至關緊要。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杜志偉博士的項目「黃芩素的特性研究:一種天然分子的抗青光眼藥物」,聚焦損害視力的疾病「青光眼」,將研究天然分子黃芩素的治療效用。  學齡兒童近視問題亦不容忽視。由眼科視光學院助理教授 (研究) 秦嘉敏博士帶領的項目,「光學離焦與低劑量阿托品聯合控制近視的效果—隨機臨床試驗」,將結合視光學和藥物干預方法來減慢兒童的近視增長。 關於醫療衞生研究基金 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於2011年12月成立,旨在建立科研能力,鼓勵、促進和支援醫療衞生研究,建構並應用研究所得以實證為本的科學知識,協助制訂醫療政策、改善市民健康、強化醫療系統、改進醫療實務、提升醫療護理水平及質素,以及推動臨床醫療服務的卓越表現。基金也為以實證為本的促進健康項目提供撥款資助,以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 按此了解理大27個獲資項目。  

2023年9月13日

獎項及成就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