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p1

理大研发液态金属微电极 具柔软、透气、可拉伸优点 可用于植入式生物电子装置

植入式生物电子装置可以紧贴皮肤,甚至是放入人体,相信将在未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医疗科技,甚或是新兴的扩增实境技术。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独特的微电极,能适用于上述用途。此研究成果已于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 不同于传统电子产品,可穿戴或植入式电子装置的用料需要整合一系列特定性能,例如必须能拉伸自如和柔软透气,放置于人体后不会令使用者感到不适或受伤。与此同时,生物电子装置就如日常家居设备一样,仍然需要依赖具备高导电性且可以印上微细电路图案的电极。 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软材料及器件讲座教授郑子剑教授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来自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和潘乐陶慈善基金智能能源研究院,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克服多项技术限制,研发出一种能应用于植入式生物电子装置的电极,其特点是具前所未有的柔软度、可拉伸性和可渗透性,在可穿戴科技领域创新猷。 此技术的关键步骤,是将一种纤维聚合物以静电纺丝的方法,放到银质微型电路图案上,从而产生液态金属微电极(简称μLME),可以以超高密度进行电路图案化,达至每平方厘米多达75,500个电极,比过往的技术多出数千倍。这些μLME具有长期生物兼容性,人体皮肤能舒适地穿戴,更已证明可用作监测动物大脑的特定应用。 过去,生物兼容的电子装置均在多孔弹性体上制造,但其多孔而粗糙的基质限制了电路图案的分辨率,因而难以提高电极密度。研究团队成功突破此瓶颈,透过光刻技术把电子线路放在纤维聚合物基质上,实现了像薄纸般柔软,能在大应变下高度导电,以及具备长期生物兼容性的μLME。 用作μLME的导电组成部分的共晶镓铟(EGaIn)是一种具有低熔点温度、能在极端应变下保持导电性,同时柔软且高度生物兼容的液态金属合金。制造过程中,以EGaIn制成的电路图案会放在一片经静电纺丝而成的可渗透「纤维垫」上,该垫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此制法形成了柔软而可拉伸的电子装置,可供舒适地穿戴和植入。相对采用不渗透基质时仅能转移部份电极微电路图案,郑教授的团队于2021年首次开发这种超弹性纤维垫概念,用于新开发的μLME中,保证了来自银模板的电极微电路图案能以光刻完全转移。 μLME柔软、可渗透液体和气体,并且拉伸自如,在高应变下反复拉放后,其电阻只轻微上升。以μLME制成的电子贴在紧贴人体皮肤时,经按压后只会留下微量甚或完全没有残留物。可穿戴电子装置本身具有庞大市场潜力,应用范围涵盖生理监测、医疗诊断和互动技术,而此技术突破将进一步加强其发展可能性。 为了验证μLME的柔软度和可拉伸性能使其成为植入神经接口以进行大脑监测的理想选择,团队亦合成了具有小电极直径和高信道密度的μLME数组,用作充当老鼠大脑中的皮层电图信号接收器。μLME具有与脑组织相似的机械性能,能紧贴皮质表面,准确记录神经信号。当沉睡中的老鼠发出非快速眼动睡眠时的典型可识别脑电波时, μLME数组即能精确检测到老鼠回应施加在身体不同部位电刺激而产生的体感诱发电位。 郑教授同时是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副院长及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能源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他表示:「透过结合光刻技术和柔软、可渗透的SBS纤维垫,成就了解像度和生物兼容性均前所未见的μLME微电极,克服了旧有生物电子装置生产方法的技术限制,相信可推动医疗和扩增实境等领域的发展。 」 本研究项目获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计划」、理大、香港城市大学、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委员会和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团队期望透过提高刻印μLME图案的解像度,在未来进一步推广此项发明。

2023年9月11日

研究及创新

1

理大参加「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展示创新成果及签订了合作协议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参加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展示了创新成果,并与会者进行深入交流。 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率领理大学者代表团参加此次活动,就不同领域项目与业界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办,此次大会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准。 理大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携手增强理大与江苏产业之间的研究和技术合作。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理大致力把卓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以满足产业和社会需求。 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重视研究应用,致力推动研究人员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包括开展合作研究丶技术转移项目及建立联合实验室。」 理大期望通过更多不同的渠道加强与江苏省的合作与交流。这次理大在对接大会上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签署的合作协议便是其中一例。 「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由南京大学丶理大及澳门大学三校於2021年共同创立,成立目的乃希望发挥江苏省丶香港及澳门三地大学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育及创新科技研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23年9月10日

研究合作

20230831 - PolyU receives the most postdoctoral fellows in Hong Kong Scholars Program_V3

二十名「2023香江学者计划」博士后研究员获理大取录 — 全港院校之冠

「2023香江学者计划」共挑选出六十名来自内地院校的杰出博士后研究人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录取了其中二十人,在参与该计划的本港大学当中,资助人数居首位。这也是自该计划于2011年推出首轮以来,理大连续第十三年配对人数最多。 「香江学者计划」由香港学者协会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作举办,旨在汇聚两地人才及研究资源,携手培育优秀的博士后研究员,尤其是在实验科学和工程学科范畴。入围的获资助人员需于2024 年 2 月 28日或之前赴港跟随导师开展科研工作。 理大将有20名学者作为导师,指导他们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为期两年。研究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应用数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及系统工程、电机及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及房地产、土木及环境工程、时装及纺织等等。 点击此处查看理大参与学者及研究项目名单。

2023年9月4日

奖项及成就

1

香港理工大学于晋江市正式落地首个技术创新研究院并举行签约暨揭牌仪式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晋江市人民政府于 9 月 2 日举行签约暨揭牌仪式,双方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正式落地晋江,是推动闽港深化合作的重大成果,亦是校地双方携手共创未来迈出的关键一步。 理大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校长滕锦光教授、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博士、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福建省副省长林瑞良先生、泉州市委书记张毅恭先生、福建省台联党组书记刘良辉先生、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吴伟平先生、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黄舒先生、泉州市秘书长周小华先生、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先生、泉州市副市长苏耿聪先生、晋江市市长王明元先生、理大专家代表、泉州和晋江各级有关领导及当地龙头企业代表等 200 多人出席活动。 作为理大走出大湾区建立的第一所技术创新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将以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等各种不同形式,整合境内外优势创新资源,重点聚焦纺织科技、创新食品、微电子、科创政策等领域,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打造成为面向未来、接轨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 林大辉博士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晋江市是中国品牌之都,科技、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有高水平发展,作为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理大将会以晋江为起点,助力晋江科技创新,特别是在纺织、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及绿色科技等领域,加强技术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晋江、泉州及福建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贡献力量。 滕锦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第一次到晋江,走访了很多企业,深深感受到「高质量、创品牌」是晋江经济社会发展非常突出的特点。理大在基础研究与创新创业方面独具优势,不仅要争创世界一流科研工作,更希望科研工作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晋江扎实雄厚的产业基础,为理大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和应用场景,相信理大也可以成为推动晋江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互利共赢。 张文贤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衷心希望校地双方通过研究院这一平台,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携手打造闽港校地合作新典范。晋江市委市政府将倍加珍惜合作机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与理大一同聚焦实业、矢志创新,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让「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精神在晋江绽放新时代的耀眼光芒。 活动当天,双方除了举行简单而隆重的签约暨揭牌仪式外,还安排了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针对纺织科技、创新食品、微电子、科创政策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宣讲,向当地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介绍落地晋江后的发展方向及建设规划。 自今年年初内地与香港通关后,晋江市人民政府初次访问理大,此后校地联系密切、互动频繁,到研究院正式落地,历时只有短短半年,体现了双方对合作高度重视与办事的效率。理大期望透过研究院与晋江当地企业作深度合作,推动核心技术的研究与转化,立足晋江、面向泉州、辐射全省,加强闽港两地产学研合作,打造闽港校地合作新典范,培养具备创新科技知识和全球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

2023年9月2日

研究合作

20230403 Wang ZuanKai1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nature to advance established scientific knowledge

Conducting research is a prolonged voyage that demands a constant source of motivation and a discerning attitude towards novel perspectives.   Having a sharp eye for new knowledge is crucial to overcoming the limits and challeng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rough a small droplet, Prof. Zuankai WANG,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hair Professor of Nature-Inspired Engineering in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has made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for the world. The remarkable discovery has enabl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that reduce the contact time between drops and surfaces, leading to revolutionary advancement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His highly cited research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driving these changes.   Highly cited in surface and interface science Prof. WANG’s research has addressed a number of scientific problems that remained unsolved for centuries. Nature is a major source of research inspiration. Many biological systems coordinate different principles to process and manage information, materials and energy while utilising minimal resources with high efficiency.  “Nature never ceases to enlighten and inspire me,” said Prof. WANG. His primary motivation is to challenge the century-old conventional perceptions and explore their limits with curiosity.  “Many nature’s phenomena, ranging from the self-assembly of natural materials and their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i to the intriguing directional flow of liquids on materials, can be explained by sophisticated surface topographical mechanisms,” he said.  Prof. WANG’s research interests focus on seeking, unravelling, and conceptualising the power of evolved surface topographical mechanisms. He then applies these insights to design nature-inspired surfaces that dynamically change their interfacial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such as wetting, adhesion, and thermal-fluid transport, for water-energy nexus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Pioneering novel directions  According to classical studies, droplets that hit the surface of a lotus leaf surface would spread out, recoil, and then bounce up. Breaking the physical limit that governs the contact time was very challeng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tus-leaf-inspired materials by Prof. WANG and his team has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intriguing “pancake bouncing” phenomenon.  The research, “Pancake bouncing o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was published in Nature Physics in 2014.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ancake bouncing results from the rectification of capillary energy stored in the penetrated liquid into an upward motion adequate to lift the drop.1 Significantly, the finding is characterised by droplets bouncing off the materials in a pancake shape with a remarkably shortest contact time, resulting in up to an 80% reduction. T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was also officially recognised by Guinness World Records. These insight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cutting-edge applications, such as power generation, radiation cooling, thermal cooling, anti-icing and soft robotics.  Finding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cooling hot surfaces has been a persistent challenge within therm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Prof. WANG’s research, “Inhibiting the Leidenfrost effect above 1,000°C for sustained thermal cooling,” published in Nature in 2022, uncovered the structured thermal armour (STA). The strategy holds the potential to implement efficient water cooling at ultra-high solid temperatures, which is an uncharted property.2 The study has constructed a multitextured material capable of resisting temperatures up to approximately 1,200°C, fundamentally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presented by the Leidenfrost effect since 1756. This breakthrough has opened up many promising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in aero and space engines, data centres, and nuclear power plants. Seeing the big from the small  Prof. WANG shared the story of a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that originated from a leaf one of his students stumbled upon during a visit to Ocean Park. Although unimpressive at first glimpse, upon thorough and meticulous examination,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 phenomenon observed in the leaf could potentially challenge a two-century-ol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his l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eir novel findings in Science in 2021 under the title “Three-dimensional capillary ratchet-induced liquid directional steering.”   The team’s research uncovered that the spreading direction of liquid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tensions could be tailored by designing 3D capillary ratchets that create an asymmetric and 3D spreading profile both in and out of the surface plane.3 Prof. WANG said, “I always encourage my students to be proactive, passionate and persistent. Sometimes, a small idea and experiment can be a life-changing turning point that opens up a vast world of possibilities.” With his micro-insights into the world, Prof. WANG’s research has mad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various disciplines by addressing critical scientific questions and overcoming long-standing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Prof. WANG shared his research journey and wondered, “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these impactful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would emerge from a 9.6 square meter lab with just a single desk?” Prof. WANG considers the worldwide recognition of his research as a testament to his team’s and students’ dedication.  “Achieving such recognition is not easy, but it serves as a source of motivation for us to push beyond boundaries and achieve more breakthroughs. Challenges are always there, and the path to success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However,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se difficulties, the light of reaching the destination shines even brighter.” Like one of his translational research projects, in which one impacting droplet could instantly illuminate a light bulb4, Prof. WANG is convinced that microscopic discoveries could make a powerful impact on the macroscopic level.  Prof. WANG expressed his optimism about the future, “We are fortunate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We will continue on this path by not only answering important scientific questions but also addressing grand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Research Interests: Nature-inspired Surfaces and Material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Energy Harvesting, Fluid Dynamics, Soft Matter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2022 (Clarivate Analytics) Selected Highly Cited Publications: Z. Wang, Y. Liu, L. Moevius, X. Xu, et.al., Pancake bouncing o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Nature Physics, vol 10, Jul 2014 Z. Wang, M. Jiang, Y. Wang, F. Liu, et.al., Inhibiting the Leidenfrost effect above 1,000 °C for sustained thermal cooling, Nature, vol 601, Jan 2022 Z. Wang, S. Feng, P. Zhu, H. Zheng, et.al., Three-dimensional capillary ratchet-induced liquid directional steering, Science, vol 373, Sep 2021 Z. Wang, W. Xu, H. Zheng, Y. Liu et.al., A droplet-based electricity generator with high instantaneous power density, Nature, vol 578, Feb 2020 Download Version

2023年8月28日

研究及创新

IMG_3897

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市光明区达成协议推动共建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达成合作意向,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院),旨在促进港深两地在教育丶科技丶人才各方面交流。 理大是第一所与光明区达成战略共识的香港高等教育院校。双方期望透过共建研究院,结合两地的资源,开展全面高效的产学研合作。理大凭藉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研究资源,将吸引更多优质科创企业及人才汇聚港深,促进两地科研合作交流和创业机遇。 签约仪式於8月28日在深圳光明科学城举行。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丶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及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系主任周铭祥教授,与光明区委书记蔡颖女士丶光明区区长邱浩航先生及光明区统战部部长杨莉女士的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和光明区常务副区长姚高科先生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滕校长表示,理大是一所创新型丶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与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此次落地的理大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将紧密结合深圳市和光明区的发展特点及规划布局,按照「湾区共创丶协同发展」原则,集中大学优势科研力量,瞄准前沿科学问题,聚焦原始创新,以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为核心目标,配合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营,积极推动相关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贡献国家实现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 光明区表示,此次携手理大共建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理大优势学科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叠加双方优势,在生命科学丶高端制造等方向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高端平台,构筑集聚科学家丶企业家丶投资人丶创业者的创新共同体。 合作重点还包括协同创新发展平台,鼓励及协助理大青年师生在深圳市光明区创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培育基地。同时,培养具有创新动力和先进科技研发经验的未来行业领袖,为推进湾区高水准人才集聚地的建设做出实质性贡献。 透过研究院平台,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丶产业链丶资金链丶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化深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迈进大湾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目标。

2023年8月28日

研究合作

1

理大获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支持 推动卫星导航及卫星通讯领域的发展及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香港航天科技集团(香港航天)上月签署合作备忘录,致力探讨卫星导航通讯、卫星遥感及载荷研制上的合作机会,并加强双方在产学研方面的交流。在此合作架构下,香港航天向理大提供香港及大湾区的常规光学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观测数据,以及近地轨道卫星载荷空间、载荷测试以及近地轨道卫星测控服务,用于理大进行相关研究及教育,以促进智慧城市、城市空中交通等先进概念和技术的发展。香港航天亦慷慨将一颗多光谱光学遥感卫星的命名权赠予理大,预计于 2024 年发射,是次捐赠的设备及数据总估值达二千万港元。 理大特此于昨日(8 月 23 日)举行感谢仪式,出席嘉宾包括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博士、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香港航天科技集团非执行董事叶中贤博士、副总裁兼技术总监胡明远博士,及来自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与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等一众涉猎卫星应用、测控、遥感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跨学科专家。 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博士指:「作为香港唯一一所参与国家太空探测项目的院校,理大在航天科技及卫星导航等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理大很高兴能与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携手并肩,缔结更长远和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香港航天的支持,定能鼓励理大团队在教育及科研领域上精益求精,培育更多航天专业人才,以科研创新响应社会需要,贡献国家。」 叶中贤博士表示:「本集团很高兴能与香港理工大学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关系,透过合作,可以为香港新工业及航天科技发展方面培育更多相关的人才。展望于未来的长期合作中,藉助香港理工大学广泛的科研人才培训及专家顾问团队,继续有效地完善人才供应链和产品设计及质量,从而推动本港于未来产业的转型及升级。」 理大多年来致力进行遥感相关的研究,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可协助众多与多光谱特征相关的遥感研究项目,包括碳中和研究、树木健康监测、土地覆盖分类、海水水质监测、城市地表特性研究等,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预计于明年发射的多光谱光学遥感卫星将能提供更多频密及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推进与环境相关的研究及应用。理大团队亦正研究利用香港航天的金紫荆星座低轨卫星实现导航增强服务,在未来的低轨卫星中搭载所开发的导航有效载荷。

2023年8月25日

研究合作

20230823 - Prof Raymond Wong -02

理大化学专家获国家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理学院院长、化学科技讲座教授、欧雪明能源教授黄维扬教授,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表彰他在有机光伏材料领域的卓越研究贡献。 黄维扬教授的研究项目名为「高效有机光伏材料的烷硫基侧链工程」,与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创新成果得到认可,获冠以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有机太阳能电池,尤其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其低成本、轻量、具柔性和半透明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有广泛应用潜力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提高其功率转换效率(PCE)是研究重点,亦是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 其中,开路电压(Voc)是决定PCE的关键参数之一,需要发展一套简单通用的分子设计策略提高器件Voc及PCE,以准确调制光伏材料的能级,是发展高效光伏材料的重要策略。 研究团队开拓了一种烷硫基侧链工程策略,将柔性侧链功能化,作为有机光伏材料的能级调节器。这种策略可以有效调节有机光伏材料的能级,从而提高器件的Voc,进而优化PCE。 柔性侧链是确保材料可溶液加工的必不可少的致溶基团,通过简便的烷硫基侧链工程,实现了有机光伏器件Voc及PCE的提升,成为了设计高效有机光伏材料的通用策略。 黄教授表示︰「这个奖项是对我们研究成果的重要肯定,鼓励我们在研究之路上继续努力,通过研究创新贡献社会。」 黄教授的研究领域 包括设计和合成新型具有光功能和能源转换功能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和金属有机分子。研究团队旨在研发可应用于可持续能源的精湛技术及新材料,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旨在 奖励在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等学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

2023年8月24日

奖项及成就

20230822---Antibiotic-drug-discovery-wins-the-Falling-Walls-Science-Breakthroughs_V3

理大初创企业研发新一代抗生素 荣获德国2023年度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学者领导的初创企业,研发新一代候选抗生素,荣获德国跨界创新基金会嘉许2023年度Falling Walls创新科学突破奖-科学初创企业类。 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马聪博士带领,初创企业Ynno Med Ltd享誉德国2023年度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成为全球25间获奖企业之一。 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跨界创新基金会(The Falling Walls Foundation),所设的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旨在表彰尖端发现,促进各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并表扬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突破与成就。 马博士带领的获奖初创企业,利用自家开发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致力研发突破性的首创抗生素药物,以应对普遍存在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研究团队透过应用人工智能药物设计方法, 发明新的抗生素候选药物,以对抗各种多重耐药性超级细菌及多代抗生素的抗药性。 马博士表示︰「作为唯一来自香港的科学初创企业奖得主,我们认为这证明了香港创科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肯定。透过这个机会,我们希望展示大学在知识转移方面的热诚,并为社会作出有影响力的贡献。」 马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研发和药物设计。新的抗生素候选药物正在Ynno Med进行临床前研究,并计划在未来进行临床试验。马博士说︰「该奖项对我们迄今取得的成就果予了极大的鼓励。」

2023年8月22日

奖项及成就

20230818----Falling-Walls-Science-Breakthroughs-Wang-ZuanKai_V1

理大学者革新研究 突破经典物理现象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荣获德国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及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王鑽开教授,凭藉具划时代影响力的创新研究,荣获德国跨界创新基金会嘉许2023年度国际跨界创新科学突破奖-工程技术类别(the Falling Walls Science Breakthroughs of the Year 2023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ategory,简称为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为全球十位得奖者之一。 德国跨界创新基金会(The Falling Walls Foundation)设于德国柏林,其颁发的Falling Walls科学突破奖旨在表彰取得杰出成就和突破的科学家,对研究领域产生了长远重大的影响,并为解决全球性挑战作出贡献。 王教授研发的结构热装甲(STA),成功将液体冷却的温度提升至摄氏1000度(°C)以上,彻底打破自1756年起屹立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the Leidenfrost effect)。有关科研成果「抑制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实现1,000°C以上高效热能冷却」于2022年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

2023年8月18日

奖项及成就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