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以人工智能重塑中国古代地理及生态面貌 获选为腾讯「探元计划2024」十大创新探索型项目
2025年1月13日
善用创新数码科技可以为传统知识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及推广带来新机遇。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团队结合科技和人文,以崭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及重塑中国上古地理及生态知识,再将其视觉化呈现出来,有助突破传统文本研究的局限,并进一步推动古籍数码化等创新的知识传承模式。
理大中文及双语学系讲座教授黄居仁教授带领的团队最近进行名为「《山经》知识集成:使用人工智能重构上古生态环境及地理知识遗产」的研究项目,在由腾讯及多个内地文化单位联合发起、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指导的「探元计划2024」中脱颖而出,获选为创新探索型赛道的十大项目之一。今届计划共吸引79个来自48家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项目参赛,而理大是唯一入选的港澳地区院校。
《山经》为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的一部分,以约两万字的篇幅叙述了大量当时的山川地理讯息及生态环境资源,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山川博物志。然而相关研究一直局限在传统的人文研究范式内,是次研究透过建构数字化的知识集成平台,为《山经》的古籍传承提供创新方案,有望启发更广泛的研究兴趣。
团队利用文本信息抽取、知识图谱、Graph RAG和大语言模型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对《山经》中提及的地理及生态知识进行分析、整理、集成及呈现,建构出集成中国古代地理生态环境讯息的系统化知识平台。以这个平台为蓝本,未来的研究可以根据不同时代的其他文献资料,建构中国历代地理生态环境系统,从而比较研究过去二千多年间中国的地理及环境变迁,以加深对相关历史事件的了解。团队将首先建立《山经》相关知识的问答平台以及创建数码地图,视觉化呈现《山经》中的地理面貌。
黄居仁教授表示︰「深入了解及系统化掌握上古地理及生态知识,为我们理解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宏观贯时的讯息,对当下的生态治理亦十分重要。此项目是将数码科技结合人文研究的跨学科尝试,以知识集成的方式突破了传统人文研究难以对文献知识进行全面整合,导致讯息碎片化的局限,以及知识无法与现代实证科学结合并用于解决当代议题的缺憾,从而促使文化与典籍得以被活化活用。」
黄居仁教授在计算语言学及数字人文领域深耕多年,是国际计算语言学委员会(ICCL)首位华人会士,去年更在信息和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领域荣膺史丹福大学全球首2%顶尖科学家。黄教授的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包括理大中文及双语学系博士研究生梁科女士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唐雪梅女士;协同研究人员包括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教授苏祺博士及理大中文及双语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顾静航博士。
***完***
详情查询
黎秀容女士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经理
- 3400 2492
- syiris.lai@polyu.edu.hk
详情查询
郑秀贤女士
公共事务副经理
- 2766 4570
- hazel-sy.cheng@polyu.edu.hk
你可能也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