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cover

理大研究指压力事件对家庭成员之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加强家庭抗逆力有助改善情况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学院团队刚完成一项研究,以探讨香港家庭在面对近年压力事件(如新冠疫情丶财政困难及日常生活改变)下之家庭关系丶家庭抗逆力及个人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主要成员(父亲丶母亲及子女)在社会事件及新冠疫情等压力事件下,出现较负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感到较大压力丶焦虑丶抑郁及绝望感,而生活满意度也减低。此外,家庭关系变差及彼此冲突加剧,情况令人忧虑。 是项研究乃「赛马会抗逆有『家』计划」其中一个主要项目。此计划获得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由理大联同东华三院丶香港青少年服务处丶香港家庭福利会和救世军(排名按笔划序)共同推行,为期三年。 是项研究由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梁倩仪博士,以及理大协理副校长(本科生课程)丶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兼利丰服务领导教育教授石丹理教授负责。研究主要评估近年发生的压力事件对香港家庭抗逆力与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加强市民大众对家庭抗逆力的认识。 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於 2021 年 7 月至 12 月期间,访问香港1,020个家庭,包括 818 个(80.2%)双亲家庭及 202 个(19.8%)单亲家庭。家庭中的父亲(平均年龄为 51.2 岁)丶母亲(平均年龄为 46.6 岁)及其中一名就读小五至大专之子女(平均年龄为 16.4 岁)均有接受访问。 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1-18% 之受访父母及子女面对疫情产生心理创伤徵状 13-16% 之受访父母及 20 - 25% 之受访子女就 2019 至 2020 年发生之社会事件产生心理创伤徵状 约 40% 父母面对沉重的财政压力 约 51% 父亲丶40% 母亲及 37% 子女在面对逆境时不会从他人身上得到情感支持 约 57-60% 受访父母和子女在面对逆境时会自我批评 约 25% 父亲丶30%母亲及 30% 子女的负面情绪属中等及严重 约 25% 父亲丶28% 母亲及 30% 子女表示有很多家庭磨擦 母亲的财政压力普遍大过父亲 子女因社会事件及疫情带来之心理创伤比父母大 子女的负面情绪及绝望感等心理健康指标比父母差 父母面对压力事件丶日常生活改变和财务带来的心理创伤越大,家庭抗逆力丶婚姻满意度丶亲子关系丶生活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越差;而亲子心理操控丶亲子冲突丶个人负面情绪和绝望感则越严重 子女面对压力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创伤越大,家庭抗逆力丶生活满意度及个人抗逆力越差;而个人负面情绪和绝望感亦越严重 近年经历之压力事件整体影响父母之焦虑丶抑郁及绝望感 近年经历之压力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整体影响子女之焦虑丶抑郁及绝望感 父母及子女面对压力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创伤会互相影响其他家庭成员之负面情绪及心理健康 家庭抗逆力能减轻压力事件对家庭成员之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梁博士分析指出,受访者的家庭关系及个人心理健康普遍受社会事件及新冠疫情影响,但家庭抗逆力发挥了缓冲作用。因此,推广家庭抗逆力,让家人建立互相支持的能力在面对逆境方面尤其重要。石教授建议香港家庭应培养家人之间互相包容丶彼此分享丶共同解难的家庭气氛。此外,夫妻与家人之间亦应坦诚地加强双方及两代之间的沟通。 为加强香港家庭的抗逆能力,理大在「赛马会抗逆有『家』计划」下,透过社区为本的专业介入服务丶网上家庭活动丶网上学习课程及专业同工培训,协助家庭(一)建立正面的家庭信念丶(二)促进互相支持的关系及(三)提升积极解难的能力;计划并会以实证为本的方法评估活动成效。 理大亦将会推出「赛马会抗逆有『家』计划」网上学习证书课程,课程以家庭抗逆力为主要内容,主要对象为家长丶社工丶老师等不同人士,费用全免。详情请参阅 https://family-fhss.polyu.edu.hk/tc/courseintro.php?id=1 或致电3400 8513。   ***完***

2022年4月13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应用社会科学系

1

理大研发便携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 即场检测快速达致准确结果

过去两年多,新冠疫情为社会及个人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后疫情时代」,除了须要继续加强疫苗及药物的研发,完善的个人健康及环境卫生管理亦非常重要。一种精准丶便捷的病毒检测方法,对「后疫情时代」的生活尤其关键。

2022年4月12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cover2

理大社会科学系策动网上抗疫平台 为身心抗疫 与大众共学

为鼓励公众抗疫期间持续学习,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早前设立 One Stop Shop (OSS) 一站式共创共享抗疫资讯平台,由学系教职员丶学生丶旧生丶相关社福机构及专业团体共同协作,从三月尾开始提供一系列专业讲座丶身心灵健康工作坊分享等。 OSS 平台服务包括:专业协作者提供的网上工作坊(游戏治疗丶表达艺术治疗丶身心疗愈及社区艺术);「学在家居」(Learn from Home) 短片系列(由学系教授制作,内容涵盖社会学丶社会政策丶心理学等议题,透过多媒体探讨与疫情相关的各主题);亦邀请到确诊新冠後康复的师生校友分享其康复的经历和情绪转化。 此外,学系亦联同三间国际知名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丶杜伦大学(英国)及多伦多大学(加拿大)举办以「渡过疫情」"Riding Out the Pandemic" 为题的网上专业讲座系列,助大家减轻对疫情的焦虑。 系主任崔永康教授表示:「感恩前线的同工为大家守住生活底线。现在,我们更要在困难时期下学习和互动。在共同创作丶协作丶学习 (co-creation, co-production and co-learning) 的气氛下,我们必能并肩战胜疫情。」 如欲了解更多 One Stop Shop (OSS) 一站式共创共享抗疫资讯平台的内容,请浏览网站:https://oss.apss.polyu.edu.hk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应用社会科学系

cover

理大与应科院携手推动科研合作及培育科研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凭藉双方的研究专长,加强研究及技术转移方面的紧密合作,并致力培育未来科研人才。 理大与应科院在不同的技术范畴各自拥有丰富的科研成就,双方将充分发挥彼此的研究成果,共同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创新科研项目,将知识产权进一步转化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企业及社会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并且希望鼓励更多跨学科研究讨论和跨领域技术转移。 培育年轻科研人才亦是今次合作的一项重要使命,理大与应科院将协力建立强大的人才培训基础,长远巩固本港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年轻学子对科研未来发展有更深入认识,并促进学术界与业界的交流,双方将於 4 月 13 日合办 ASTRI Day @ PolyU活动。届时,应科院各领域的专家会就多个热门科技课题和最新技术发展分享见解,内容涵盖可信及人工智能技术丶通讯技术丶物联网感测与人工智能技术丶集成电路及系统等,让理大学生可藉此全面了解各种技术趋势,以及他们在相关研究领域的事业发展前景。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应科院合作,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培育香港的研究人才,通过与业界的各种交流活动,让理大学生和毕业生掌握前瞻性的技术知识,并为热衷於从事和推动科技发展的人士创造机会。是项合作备忘录深化了理大与业界多年来的合作,将卓越研究转化为具社会效益的项目,实践促进香港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太平绅士表示:「我非常期待与理大在研究及人才培养层面深化合作,这将进一步推动跨领域科研,以及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同时壮大本港的创科人才库。应科院的研发人员掌握尖端技必会悉心栽培理大的学生,把研发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我也深信这些学生会为应科院注入新的动力。」 此外,理大应用物理学系与应科院将合办崭新的微电子技术相关硕士课程。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表示,理大将於 2023/24 学年开办微电子技术与材料理学硕士课程,目的是装备同学以应对新兴科技和行业的需求。应科院的专家将会参与教授其中三个与行业实践高度相关的学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丶微电子封装可靠性,以及半导体制造和检测的机器视觉。 理大与应科院致力推动转化研究丶科技创新及人才培育,将继续透过广泛和紧密的合作,壮大本港科研实力和人才,以应对各种挑战,从而造福香港丶国家和全世界。   ***完***

2022年4月7日

活动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cover

理大六学科及一学术范畴於 QS 2022 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表现卓越 四学科位列全港第一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最新发布的 Quacquarelli Symonds (QS) 2022 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取得卓越成绩,其中四个学科位列全港第一,六个学科及一个学术范畴跻身全球首 50 位之内,多个工程相关的学科排名亦显着跃升,成绩令人鼓舞。

2022年4月6日

成就 大学策划处

1

理大护理学院全力支持加路连山道短期小区疫苗接种中心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及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先生亲临视察

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香港特区政府因应社区对接种疫苗的需求,在铜锣湾增设「加路连山道短期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此中心今日(3 月 29日)正式启用。中心设於希慎兴业及华懋集团所提供的地皮上,并得到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全力支持,以非牟利模式营运,希望能为社区抗疫工作出一分力。

2022年3月29日

活动 护理学院

p1

理大於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夺得6个奖项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本年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网上特别版 “Special Edition 2022 Inventions Geneva Evaluation Days – Virtual Event”(发明展)再创斐然佳绩,共摘下 1 个评审团嘉许金奖丶 1 个金奖丶 3 个银奖及 1 个铜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是世界上同类活动当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理大各研究团队秉承校训「开物成务 利学励民」的宗旨,积极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惠及社会大众。本年参与发明展的六个项目中,四个项目的研发成果已由理大的初创公司商品化。理大亦致力为国家发展贡献科研力量,作为香港唯一一个参与中国航天计划的院校,理大团队积极发挥精密工程的专长,为国家航天任务研制相关仪器。此外,理大亦以科研改善人类生活质素,是次参展的致冷涂料丶环保建材丶智慧布料丶营养补充剂及音乐教育平台项目,正是当中代表。 理大各团队在本届发明展中获多项嘉许,足证理大学者在不同科研范畴均展现卓越实力,备受国际同侪肯定。各团队将继续开发创新意念,凭藉着科研造福香港丶国家及世界。 理大本年获奖的 6 项科研项目如下 (各项目详情载於附件及知识转移及创业处网页 https://www.polyu.edu.hk/kteo/polyu-innovations/award/geneva2022/ ):   项目 得奖者 奖项 中国探月任务(嫦娥三号及四号)专用相机指向系统 容启亮教授 理大锺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丶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丶 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及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 评审团嘉许金奖 UmiCool环保智能亚环境幅射致冷(SSRC)涂料 戴建国教授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及副系主任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恒建创新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创办人 金奖 负碳气候智能生物炭隔墙砖 曾超华教授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丶理大学者领导初创—NeutralCrete Limited创办人 银奖 Omni-Cool-Dry™ ︰启发自沙漠甲虫,可灵活调节热量及湿度的仿皮肤布料 寿大华博士 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助理教授 银奖 AkkMore™:以真菌及植物为基础的抗肥胖或糖尿病前期营养补充剂 常金辉博士 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研究)丶理大大湾区博士後初创及理大学者领导初创—宝力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 银奖 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算法作曲软件 陈功博士 理大大湾区博士後初创—智子人工智能教育(深圳)有限公司创办人丶理大电子计算学系博士毕业生 铜奖   本届网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网上特别版,吸引来自 25 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位参与,参展的发明约 800 件。详情请阅览大会网页 www.inventions-geneva.ch   ***完***

2022年3月28日

成就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1

理大初创企业iMeddy为新冠患者提供免费网上视诊服务 发挥创科力量 协助对抗疫情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严峻,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培育的初创企业 iMeddy 得到香港菁英会及香港青年发展联盟赞助合共港币 80 万元,利用其创新的线上医疗平台,为新冠病毒确诊及初步确诊者(名额共 3,000 个),提供免费视像问诊服务,发挥创科力量,协助对抗疫情。 是项服务分两阶段,早前第一阶段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家庭,而现在第二阶段是独居及安老院舍的长者,目的是为已出现病徵的确诊者,提供免费及适切的视像医疗支援服务。此外,是项服务亦有助纾缓近期医疗系统紧张的情况,以及鼓励医护界应用创新科技。 iMeddy 是一个提供医疗和健康护理服务的线上平台,透过与 300 多名香港私营医生联系,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便可在线上选择医生丶预约及进行视像问诊,药物亦会经派递服务送到用户家中。 此平台不仅为私营医生提供一个高效率及安全的问诊系统,而且有助减低医生为用户进行面对面问诊和治疗时受感染的风险,亦减低用户前往医务所时把病毒传播予其他人的机会。 iMeddy 由理大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生卓嘉豪先生(2019 年毕业)和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毕业生蔡国俊先生(2018 年毕业)於2021 年创立。理大一向十分重视培育创科人才,并以初创作为研究成果转化的新策略,希望充分发挥理大卓越的科研成果,为业界和社会作出贡献。 理大对两位校友的创科及关爱社会的精神,感到十分鼓舞。「理大科技领航基金」是一项专为理大学生丶校友及学者的科技初创企业而设立的计划,旨在协助他们的企业快速成长;iMeddy 是本年度其中一家获得拨款的理大初创企业,拨款将用於提升其线上问诊服务的效率及大湾区业务拓展方面。   ***完***

2022年3月24日

科研与创新发展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1

研究发现: 逾四成新冠患者一年後仍出现「疲劳综合症」 理大推「康复八式」 提升体能 助重建疫後健康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过两年,世界衞生组织(世卫)去年指出 ,大多数新冠患者都能痊愈,但部分人在康复後数个月内会出现呼吸困难丶疲倦丶认知功能障碍等不同症状,而这些中长期影响统称为「COVID-19 长期影响」 (「长新冠」)。 2020 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团队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医疗衞生研究基金 (HMRF) 拨款,开展对新冠患者的追踪研究,以探讨他们康复後的健康状态及其心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素 (HRQoL),并了解他们的 3R (重建体魄Rebuild fitness丶重拾信心 Regain confidence丶重获生活 Resume normal life) 进度。 研究自 2020 年 10 月展开,追踪由本地五间医院转介的新冠患者确诊後六个月及十二个月的康复情况。研究人员透过面见及视像,以特定的测试,评估他们的心肺功能丶体能丶疲劳程度及生活质素等。团队发现,参与研究的 118 名对象,在确诊後的六个月和十二个月,逾四成仍然受「长新冠」症状困扰,有疲劳丶下肢肌肉乏力等情况,影响其日常生活: 确诊後六个月内: 约 42% 出现「疲劳综合症」 确诊後十二个月: 约 43% 仍然有「疲劳综合症」情况 由确诊六个月至十二个月这段期间,他们的疲劳评分并无显着改变 (即没有随时间而改善) 疲劳程度与肺活量和下肢力量有关 成人和长者出现「疲劳综合症」的情况相若 五成女性研究对象出现「疲劳综合症」 (男性则只有三成) 领导此项研究的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教授表示∶「新冠康复者大多认为自己已痊愈,对疲劳的感觉掉以轻心,又或以为疲劳情况会随着时间而缓和。进行不同测试後,他们才发现自己的疲劳症状与心肺功能不足及下肢肌肉较弱有关。其实只要采取适当的康复治疗方案,情况是可以改善的。」 3R 康复治疗方案 为协助新冠康复者重拾健康,理大团队制订了一套为期六周的训练计划。康复者在理大物理治疗师指导下,每周进行两次训练课堂(每次 60 分钟)及三次家居运动(每次 30 分钟),透过不同形式的运动,提升肺活量及改善肌肉力量。完成六周训练後,参与训练的 24 名新冠康复者中,大多数人的肺活量和下肢力量均有提升,疲劳情况亦有改善: 近七成新冠康复者的肺活量有所提升 逾六成新冠康复者的下肢肌肉增强 有「疲劳综合症」的康复者中,有四分三已回复正常 该训练计划包括理大团队设计的「康复八式」,由八种动作组成,以锻炼全身不同肌肉组群丶促进心肺和肌肉健康为目的。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黄宇乐博士表示∶「『康复八式』动作简单,每组运动需时约八至十分钟,可按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运动量和时间,循序渐进提升体能,达致重建体魄 (Rebuild fitness)丶重拾信心 (Regain confidence) 及重获生活 (Resume normal life) 的目标。」黄博士补充,「康复八式」不但适合新冠康复者,疫情期间「留家抗疫」而减少外出活动的市民亦可多加利用,以保持身心健康。 浏览「康复八式」影片∶https://youtu.be/oXJ2PLA926k 如对研究计划有兴趣的人士,可联络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 (电话: 4625 3790/5598 4562)   ***完***

2022年3月23日

活动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1

理大设立医管局热线支持中心 接听新冠肺炎确诊者查询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到访视察

2022年3月18日

活动 护理学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