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1

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公开讲座 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主讲「学问与修养」

为庆祝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理大今天于赛马会综艺馆举办公开讲座,敦请理大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以「学问与修养」为题,分享对年轻人追求学问及建立良好修养的体会。讲座更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莅临致辞;并吸引超过七百名嘉宾、学生、校友和公众参与。

2022年9月16日

活动 内地发展处

1

理大与南方电网成立「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 推动建设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网)签署协议,共同成立「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在电力装备、绿色安全管理、智慧城市、绿色安全供电领域,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跨学科技术,合力推动国家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南网计划在未来五年拨款人民币 3,000 万元,资助理大开展一系列基础及前瞻研究课题。 「新型电力系统」是国家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途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满足不断增长的洁净用电需求,兼具高安全性、开放性和适应性。 理大方面将由建设及环境学院和工程学院牵头该项合作。理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两个学院的六个学系,涵盖智慧传感、边缘计算、大数据、数值仿真、先进材料等。团队将专注电力装备的数字孪生技术和配电网的数字化技术,以及安全稳定技术,透过与南网的专家密切合作,助力电网转型升级。同时,依托联合研究院,双方将积极策划、申报和参与省级和国家级重大课题,突破技术瓶颈,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联合研究院的签约和成立仪式刚于昨日(8 日)举行。在中央人民政府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徐凯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梁勤儒先生、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创新及科技主管(粤港澳大湾区)彭文俊先生、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南网总经理王宏志先生,以及南网副总经理张文峰先生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和南网创新管理部总经理李锐先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滕锦光教授说:「理大和南网已经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天双方共同成立联合研究院,定会将合作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今后的合作中,理大研究团队将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面向智慧城市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绿色新技术研发,助力我国的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王宏志先生说:「南方电网公司携手香港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透过联合研究院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实现产学研深度交流,助力国家电力能源行业创新发展,同时也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典范提供强有力支撑。」 除了联合研究课题外,双方并会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准的跨学科专家,为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人才。 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一直凭借不同学科专长,积极回应全球各种挑战,大力推动绿色科技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此次与南网的合作优势互补,将促进学术交流和资源分享,支持学者们更有效地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培养研究人才,推动重大科研项目。」 联合研究院院长、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杜亚平教授表示:「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立足于多学科深度交叉和多团队密切合作,重点探索绿色安全新技术在输配用电方面的应用,着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面对的难点,极大地推动了香港创科发展。」   ***** 完 *****

2022年9月9日

活动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1

恒生银行与香港理工大学携手举办 「恒生 x 理大可持续未来挑战赛:纺织及服装」

恒生銀行(恒生)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宣布合辦「恒生 x 理大可持續未來挑戰賽:紡織及服裝」,旨在鼓勵全港科技創新人才、包括年輕一代發揮創意,為紡織及服裝界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元素與動力。

2022年9月8日

活动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1

香港理工大学宣布成立时装及纺织学院 锐意培育时装创意人材 紧握大湾区发展机遇

适逢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5 周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宣布正式升格纺织及服装学系为时装及纺织学院(School of Fashion and Textiles,简称 SFT),开幕典礼于上周五 ( 9 月 2 日)在理大赛马会创新楼举行。该学院成为理大第三所具标志性且独立的学院。 作为一所国际教育机构,新学院集合时装与纺织教育、学术及创新技术研究,全面提升毕业生和香港时装及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与大湾区的市场同步发展。学院展望引领时尚产业的发展,造福社会大众,同时凭借学院的卓越研究和创新成果,为业界提供解决方案。 时装及纺织学院的教学质素及学术成就早已备受国际认可。学院的导师来自世界各地,专注不同学术及科研范畴,包括:智能可穿戴系统、医用纺织品与功能性服装、社会时装设计、可持续时装、数码时尚市场营销、时装供应链管理等。根据美国士丹福大学 2021 年的报告,学院有 13 位学者跻身世界前 2% 的科学家之列。此外,国际经济月刊 CEOWORLD Magazine 评定学院位列 2022 年全球 50 大顶尖时装设计学府,并排名亚洲第三,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学院科研成绩优秀,深具影响力,去年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20 年研究评审工作」中获得高度评价,尤其在创意艺术、表演艺术及设计方面的研究更领先八间教资会资助学府,反映理大科研成就不凡。 开幕典礼的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纺织及制衣界议员陈祖恒先生、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陈淑玲女士。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我很高兴时装及纺织学院成为理大第三所具标志性及独立的学院。新学院将在教育及卓越的研究领域上寻求更多突破,目标是成为领先世界的时装及纺织教育、交叉学科研究与合作中心,促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时尚枢纽。」 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陈淑玲女士表示:「新的时装及纺织学院将更着重教育、研究及行业合作。自1957 年以来,理大一直是亚洲和全球时装、纺织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机构。从纺织及服装学系转型的时装和纺织学院,日后将继续于教学方面担任领导角色。」 为满足时尚和纺织行业对先进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时装及纺织学院与本地及国内外商界保持紧密合作,推广知识转移和应用创新及有效的技术。当中扭妥™环锭纺纱技术、医学、运动和保健应用的姿势训练系统及 3D 人体模型技术等知识转移项目,为业界带来技术突破,影响深远。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学院亦主动与政府、非政府机构及关怀弱势社群团体保持紧密联系,并成功研发全新防病毒三维打印物料、抗病毒可重用口罩 PU30 和保护衣等,时刻不忘造福社群的使命。 时装和纺织学院将全面增拨资源,发展教学和科研。课程内容与时并进,以迎合市场对先进技术的要求,全新科目包括:人工智能、数码设计、电子商贸及可持续发展等。重组后的本科生组合课程「时装(荣誉)文学士」和硕士课程 「环球时装管理」,灵活地将设计、商业及科技这三个关键元素,和卓越、高质和全方位的时装教育相结合,以满足香港、亚洲以至国际对时装人才的殷切需求。   ***END***

2022年9月7日

活动 时装及纺织学院

1

理大开办香港首个「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今年11月举行首场本地考试 ,推动翻译人才考取全国性认可资历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与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项目管理中心(CATTI 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首度在本港开办 CATTI 考试,促进本港中英文专业翻译的水平。首场中英文笔译及口译考试将于 11 月 5 至 6 日举行,并于即日起至 10 月 10 日接受考生报名。

2022年9月7日

活动 人文学院

1

国泰航空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 见习机师培训计划合作协议 积极培育新一代本地机师 发展香港成为航空人才培训中心

国泰航空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9 月 5 日)签署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合办国泰航空全新的综合见习机师培训计划,携手培育本地航空业人才,进一步发展香港成为航空人才培训中心。

2022年9月5日

活动 工程学院

1

理大励学教授席暨励学青年学者席就职典礼 突显大学与社会协作的优良传统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于 2012 年开始推行励学教授冠名计划,设立励学教授席,借此表扬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卓越的优秀学者。获委任的教授将获得额外资源,加强他们杰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为进一步支援和培育出类拔萃的青年学者追求卓越,理大于 2021 年推出「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副教授或助理教授级别的杰出学者可获提名为励学青年学者。 通过上述冠名计划,各善长可与理大成为合作伙伴,支持其关注范畴的研究或学术发展,拓展知识领域,造福香港、国家及世界。 「第四届励学教授席就职典礼暨第一届励学青年学者席就职典礼」昨天(8 月 31 日)于理大校园赛马会综艺馆隆重举行,以表大学对善长们的由衷谢忱,并颁授励学教授及励学青年学者席。当天共颁授十个新设立的励学教授席、一个由励学学人席晋升的励学教授席、六个继任励学教授席、两个继任冠名教授席,以及四个励学青年学者席。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 GBS, JP 期望透过冠名计划,理大能与深具远见的社会贤达建立伙伴关系,支持优秀的学者以崭新意念和创新发明,拓展知识领域,造福世界。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则衷心感谢一众善长对理大的信任,寄望一众励学教授及青年学者能善用资源,尽展所长,更好地开拓知识、研发技术、造福社会。 理大至今已经成立了共 37 个励学教授席、2 个冠名教授席及 6 个励学青年学者席。理大期望通过是次活动,让一众与理大志同道合的善长见证「励学教授冠名计划」和「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为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欢迎浏览计划网页,了解详情。 是次典礼颁授的励学教授席、冠名教授席及励学青年学者席名单如下:   励学教授席 履任学者 香港可持续技术基金会会计及金融教授席 陆海天 安礼信土木工程教授席 潘智生 安保建造业健康与安全教授席 陈炳泉 潘乐陶慈善基金數据科学教授席 曹建农 杨曾永仪曾永馨脑神经心理学教授席 岑浩强 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席 符少娥 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席 容启亮 潘乐陶慈善基金智能建筑教授席 王盛卫 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席 吴波 潘乐陶慈善基金城市信息学教授席 史文中 信兴教育及慈善基金康复科学教授席(晋升自励学学人席) 麦洁仪   继任励学教授席及冠名教授席 履任学者 欧雪明能源教授席 黄维扬 杨建文资讯科技创新及管理教授席 林开 黄少华黄宓芝产品设计工程教授席 李健杓 邝美云社会心理健康教授席 曾永康 严、麦、郭、钟智能结构教授席 倪一清 高赞明可持续城市发展教授席 李向东 太古设计学教授席 李健杓 郑翼之制造工程学讲座教授席 文效忠   励学青年学者席 履任学者 崔德刚土木工程青年学者席 周超 赋励慈善基金社会服务青年学者席 冯慧东 利民航空导航青年学者席 许立达 利民医疗化验科学青年学者席 萧杰恒   ***完***

2022年9月1日

活动 拓展事务处

1

理大学者脱颖获颁亚太经合组织2022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教授任竞争博士荣获 2022 年度「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科学创新、研究及教育奖」(ASPIRE)。颁奖仪式刚于本月下旬,在亚太经合组织轮任主席泰国的清迈举行。任博士并获 25,000 美元奖金以作鼓励。

2022年8月31日

成就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

1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举办首场「创科论坛」 汇聚专家就北部都会区土地规划及房屋发展交流灼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PReCIT)今日举办首场「创科论坛」,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提供积极的政策讨论园地。首场研讨会以「香港的土地规划及房屋发展」为题,吸引超过 300 名来自不同院校、科研机构和公共组织的人士到场或线上参与。 PReCIT 成立于 2022 年,由来自理大不同学系和专业的学者组成,推动交叉学科政策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碳中和城市、大湾区创科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创科产业蓬勃发展是香港未来赖以成功的关键动力,而要在创科领域取得成功,则需思考如何在不同范畴制订适切的配合政策,例如促进香港融入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及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人才政策等。为此,理大成立『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冀在谋划本港创科政策方面多作贡献。」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表示:「PReCIT 旨在就重要社会发展议题,为政府提供具影响力和建设性的创科策略。北部都会区具有庞大潜力支持香港发展为城乡共融、发展与保育并存的国际创科中心。这是一个大型的策略性项目,有需要广纳灼见。『创科论坛』正好提供一流的平台,让城中专家为改善社会福祉深入交流。」 《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是特区政府推动香港经济和创科发展,以及深化港深合作的重要政策。论坛上,智慧城市联盟创办人及荣誉会长邓淑明博士、理大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凌嘉勤先生,以及理大工程学院院长文效忠教授,均就发展北部都会区发表灼见。 邓淑明博士就如何将北部都会区构建为香港智慧城市楷模提出路线图,以利公众讨论在社区应用智慧城市科技时,有更充足和深入的资讯和认识。她指善用空间数据对于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作为特区政府前规划署署长及前港深合作策略规划顾问,凌嘉勤先生指《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将为未来10至15年边区居民及企业的行为和经营模式带来改变,需要政府、业界、学术界及专业界在规划和土地使用方面通力合作,以利港深发展长远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地融合大湾区发展。 身兼理大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的文效忠教授强调,在构建新田科技城的同时,保护好当地文化亦非常重要。新田科技城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的重要部分,目标是成为香港的矽谷。而文教授本身亦是新田洲头村原居民及前村代表。 PReCIT 联席主任兼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崔永康教授主持了小组讨论环节,并邀得理大副校长(校园发展及设施管理)黄煜新先生加入讨论。与会者就近期社会对北部都会区的关注热点,包括环保与大湾区机遇等,进行了深入和具启发性的对话。 是次论坛由智慧城市联盟及多个理大学系和部门,包括应用社会科学系、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研究及创新事务处协辧;并得到香港城市设计学会、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规划师学会、香港测量师学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的鼎力支持。 「创科论坛」第二场研讨会将于 9 月 27 日举行。届时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和 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 的领袖,将会就如何更好地为基础研究到商品化开发提供经费支持,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 更多关于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活动资讯,欢迎浏览中心网站 www.polyu.edu.hk/precit/.   ***完***

2022年8月26日

活动 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

1

理大举行毕业生时装展2022 为时装产业培养未来耀眼之星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前名为「纺织及服装学系」)刚于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理大时装展2022」,展出 32 位应届毕业生的作品,向时装产业界、家人及朋友尽显他们在服装设计上独到的创意和设计才华。 「理大时装展 2022」为学院升格后的第一场大型时装活动,亦是学院自疫情以来首度回归的时装展。 时装展展出服装及纺织(荣誉)文学士组合课程应届毕业同学的 32 套时装系列,同学分别来自时装设计、针织设计和内衣及运动服设计专业。吸引了超过 700 位具有影响力的业界人士、知名服装设计师、时尚媒体、时装部落客及传媒朋友出席。同时,网上直播亦吸引了超过 7000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参与。 时装展由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博士、时装及纺织学院暂任院长黄维扬教授担任主礼嘉宾。 黄维扬教授表示﹕「今年对理大来说是独特的一年,我们不仅庆祝85周年校庆,亦庆祝纺织及服装学系升格为独立的时装及纺织学院。学系于 1957 年成立,在这 65 年的传承中,学院肩负着理大的教育使命前行,包括卓越的科研与教学。」 在学院的扎实培育与训练下,一众入围的学生都展示他们服装系列中的三套作品,同时角逐多个奖项及奖学金,评判团包括: 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项目总监 张启秀女士 时装造型师、时装及纺织学院校友 Constance Lee 女士 时装设计师、时装及纺织学院校友 Kit Wan 先生 时装设计师、时装及纺织学院校友 Karmuel Young 先生 福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助理总裁 江明杰先生 贤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首席设计师 刘洁欣女士 明新弹性织物 (香港) 有限公司 创意总监 梁凯妮女士 艾利丹尼森零售品牌和信息解决方案 服装团队创意设计经理 梁中南先生 香港内衣业联会 秘书 吴沛霖女士 黛安芬服务 (亚太) 有限公司亚洲 创意设计主管 Nicola Shears 女士 The Woolmark Company and Flinders Merino Group 技术经理 杨佩之女士 利进达制衣厂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杨家成先生 三黄集团有限公司 总监 姚月莲女士 全场大奖由曾安婷同学以「Exhausting a crowd」为主题的创意设计夺得。得奖名单可参阅附件。 今年特别邀请了三位成就非凡的校友担任评判,包括著名时装造型师 Constance Lee 女士 ( 2013 年毕业生),时装设计师 Kit Wan 先生 ( 2013 年毕业生) 及Karmuel Young先生 ( 2007 年毕业生) 选出全场大奖、亚军及季军。这三位优秀的校友不仅在毕业后成立自己的品牌,现时已成为香港时装业及娱乐界具相当影响力的设计师。 时装及纺织学院一直与校友保持紧密联系,他们的成功故事对年轻设计师与时装行业来说极具启发性和参考价值。在过去两年因疫情无法参与时装展的十四位校友,亦借此机会向一众时装爱好者展示他们的毕业作品。   关于时装及纺织学院 过去65年,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为服装与纺织行业培养了无数成功的设计师及杰出的专业人士。学系于今年 7 月 1 日升格成为时装及纺织学院,成为理大一大具标志性且独立的学院。   ***完***

2022年8月26日

活动 时装及纺织学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