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發現公共洗手間的潔手設備上有抗藥性細菌
2019年11月5日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項研究發現,公共洗手間的潔手衛生設備上有52種細菌,部分會令人感染疾病。分離的葡萄球菌中,有五分一同時對至少三種一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顯示公共洗手間的潔手設備可以成為抗藥細菌的溫床。
該研究項目由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孫桂萍博士與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博士負責,旨在了解公共洗手間提供的潔手設備及其清潔程度。
孫桂萍博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公共洗手間的潔手設備不一定令手部衛生。「大眾普遍認為洗手和乾手設施是衛生的。然而,這些設施卻可能是致病細菌潛在的傳播媒介,洗手後雙手仍有可能因接觸受污染的洗手間設施而受到二次污染。」
研究於2017年進行,從本港55個公共洗手間採集樣本,其中28間為女廁,27間為男廁。研究將55個公共洗手間分為三組:第一組有11個位於街巿﹑公園和碼頭;第二組有36個樣本,位於運動場﹑公共圖書館和一般商場等;而第三組則為8個,位於高尚場所(如五星級酒店和大型高級商場等)。地理分佈方面,其中25個位於港島,14個位於九龍,另外16個位於新界。
研究人員先以無菌生理鹽水潤濕棉棒,再從紙巾架出紙位置、乾手機出風口、抺手紙和洗手間大門內側門把採集了220份樣本,然後複製樣本,並在增菌培養基上培養,以計算出細菌菌落含量,最後再利用質譜法鑑定細菌品種。
結果發現紙巾架、乾手機和門把上有大量細菌,大部分屬於正常人類菌群的一部分,通常不會令健康人士生病,惟部分菌株對人類具致病性,如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和腐生葡萄球菌都是常見的尿道病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更是引起社區性皮膚和軟組織感染最常見的成因。
根據樣本的抗生素敏感性測試結果,超過87%的葡萄球菌對至少一種一線抗生素如盤尼西林、頭孢西丁、紅黴素、複方新諾明、克林黴素或慶大霉素具有抗藥性,當中23%同時對至少三種抗生素有抗藥性,而盤尼西林、紅黴素和克林黴素是最常見的組合。
蕭博士說:「這些細菌可能是引起社區感染的源頭。感染多重抗藥性細菌的人士很難獲得有效的一線抗生素治療,導致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
孫博士說:「有趣的是,三種金黃葡萄球菌菌株全都是從男性洗手間大門內側的門把採集得來。這可能是由於男士如廁後沒有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確,以致這些菌株從使用者手上轉移至洗手間設備上。」
此外,女性洗手間整體的潔淨程度比男性洗手間高。而高尚場所內洗手間的環境亦相對較為潔淨。
研究人員同時觀察洗手間的潔手設備,發現近90%的垃圾箱沒有蓋好或密封,其中近20%的垃圾箱放在乾手機的正下方。孫博士指出,將沒有蓋好的垃圾箱放在乾手機附近,會令污染物透過霧化過程污染環境,從而形成健康風險。
儘管大部分洗手間提供肥皂或洗手液,但存放位置有時較為隱蔽,更經常置於不正確的地方。而女厠則有超過45%的衛生箱經常打開。
從細菌培養的結果可見,雙手在接觸洗手間的門把、乾手機和紙巾架後有可能再受污染。研究團隊建議要經常清潔這些設施,將來設計洗手間時可考慮採用無門設計,並放置自動化或免提紙巾架,或有感應器的免觸式水龍頭。
孫博士認為:「我們應該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包括如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並徹底乾手,以保障個人衛生。」
(完)
詳情查詢
余潔凝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 (852) 2766 5103
- sharon.yu@polyu.edu.hk
你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