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與非政府機構合作創新和有效介入服務 助家庭面對逆境

2023年5月11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應用社會科學系

理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聯同香港青少年服務處、香港家庭福利會、救世軍和東華三院,一起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抗逆有『家』 計劃」,以創新和有效介入服務,提升家庭抗逆力。

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及利豐服務領導教育教授石丹理教授指,為迎接未來挑戰,協助家庭建立抗逆力的各類服務在後疫情時代顯得刻不容緩。

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博士指期望計劃能培訓社工、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進一步優化家庭抗逆力及服務介入的手法。


為幫助家庭面對逆境和壓力,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聯同香港青少年服務處、香港家庭福利會、救世軍和東華三院,自2021年起,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抗逆有『家』 計劃」。計劃至今推出了不同的活動,包括以家庭抗逆力為主題的網上學習課程和以社區為本的專業介入服務,助家庭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變化和干擾,適應不斷變更的社會環境。

家庭抗逆力,是指家庭為應對外部威脅與挑戰而產生的適應能力,内容包括正面的家庭信念、家庭親密關係及其靈活性、坦誠的情感表達,以及共同解難的能力。通過提升家庭抗逆力,家人便能坦誠表達、互相支持,即使面對逆境,也能保持穩定,共度難關。

計劃透過12小時的網上學習課程,參與家長可以瞭解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從而反思自身家庭的狀況,並將家庭抗逆策略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網上學習課程推出8個月,已吸引超過5,000人次報讀。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及利豐服務領導教育教授石丹理教授指,超過97%的參加者表示對家庭抗逆力的理念及自身家庭的特質有更深入的了解;超過95%表示課程能幫助他們更正面地看待逆境,並願意與家人分擔壓力、解決困難。前測及後測比對的客觀分析顯示,參加者在完成課程後,焦慮和抑鬱的徵狀比參加前顯著減少;而在正面觀念、家庭親密度及靈活性,以及家庭溝通方面,參加者的家庭抗逆力也有明顯的提升,讓他們在面對逆境時能更正面和樂觀,家庭成員的關係變得更親密,家庭溝通也比之前更暢順。此外,團隊運用準實驗研究,通過比較實驗組(已完成12小時課程的參加者)和對照組(即未參與課程的家長)的表現來評估課程的有效性。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在課程後的焦慮及抑鬱程度顯著降低,家庭抗逆力顯著提升,而對照組(即未參與課程的家長)在家庭抗逆力方面卻輕微下降。

以社區為本的家庭介入服務是計劃的另一個標誌性活動,在過去兩年共有超過7,000個家庭受惠。其中,由非政府機構和理大共同研發,並由非政府機構負責執行的社區為本家庭介入服務成效尤其顯著。服務分爲4個不同的主題,包括(一)家庭歷奇訓練;(二)家庭藝術體驗;(三)家庭照相館;及(四)家庭靜觀歷程。每項服務包括6節的小組和戶外活動,並會邀請所有家庭成員出席,訖今已有約900個家庭參與。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博士指,97%的參加者表示服務提升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正面溝通及互相支援的能力,讓他們能更樂觀地面對逆境。數據證明了家庭成員的負面情緒(例如:壓力、焦慮和抑鬱)因參與服務而減少,家庭抗逆力(例如:積極的家庭信念、家庭靈活性和凝聚力、家庭溝通和共同解難的能力)也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團隊亦進行了準實驗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即未加入服務的家庭)相比,實驗組(即已加入服務的家庭)在參加活動後的焦慮程度顯著降低,家庭抗逆力顯著提升,對婚姻滿意度也明顯提高。反之,對照組(即未加入服務的家庭)在家庭抗逆力及對婚姻滿意度方面則呈現了下降的趨勢。

曠日持久的疫情、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高企的通脹,乃至學童學業及成長滯後,都為個人的身心健康與家庭的正常運作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擾與負面的影響。為迎接未來的挑戰,協助家庭建立抗逆力的各類服務在後疫情時代顯得刻不容緩。本計劃除了透過不同形式的介入服務,及早發現有需要的家庭並提供適時介入,讓香港家庭更能認識及增強抗逆力外,更期望能培訓社工、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進一步優化家庭抗逆力及服務介入的手法。

 

賽馬會抗逆有「家」計劃
網站:https://family-fhss.polyu.edu.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CFamilyResiliencehk/

***完***

詳情查詢

梁倩儀博士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詳情查詢

黃煒殷女士

傳訊及公共事務經理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