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Photo 1

理大頒發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 兩位傑出學者榮獲終身成就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欣然宣佈,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所長Peter Hagoort教授和理大語言與認知科學講座教授王士元教授榮獲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獎項)的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於5月10日晚上圓滿舉行。 「趙元任語言科學獎」是由理大人文學院創立的國際獎項,以有「現代中國語言學之父」之稱的趙元任教授命名,旨在表揚在語言科學領域有卓越貢獻的學者和研究者。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於典禮上致辭時表示:「人文學院追隨趙元任教授的跨學科研究方式,通過結合語言、傳意、歷史、文化及科技等範疇,開拓知識及促進創新。這個獎項秉持了理大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推動卓越的語言科學研究及其在社會的實際應用,同時充分體現大學致力加深大眾對文化的認識,造福社會。」 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代表大學衷心感謝趙教授的家人,讓理大能以趙教授命名獎項,他亦向慷慨捐贈支持獎項的贊助方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表達謝意。人文學院期望能夠透過獎項匯聚語言科學的傑出學者,成為語言科學研究的中心。 愛閱公益致力於推動兒童閱讀的發展,其創始人兼執行理事長李文女士讚揚獎項的社會價值,並說:「語言對於兒童與人溝通、交流及學習十分重要,我們相信透過科學方式研究語言,能令我們更了解語言如何影響兒童的身心成長,以及找出他們學習語言的模式,從而設計出更優質的學習材料,支持他們發展良好的閱讀習慣。」 本屆獎項的兩位得獎者均是卓越的語言科學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不止為相關領域帶來重大突破,亦對語言科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Peter Hagoort教授因其在認知神經科學的跨學科研究及對人類語言理解的神經機制作出的傑出貢獻榮獲本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終身成就獎。他應用多種神經影像技術研究語言系統及其在失語症、閱讀障礙和自閉症中的表現。他亦是Donders研究所認知神經影像中心的創始人及荷蘭奈梅亨拉德堡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授,並獲選為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歐洲科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Peter Hagoort教授獲頒授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他在獲獎感言中表示,很榮幸能獲得以學術翹楚趙元任教授命名的獎項,並指趙教授啟發了人們語言不僅是一個研究目標,更是創造文學及幽默感的方式,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樂趣。 王士元教授因其在中國語言學、演化語言學、認知神經語言學和老年化的跨學科研究上的傑出貢獻榮獲本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終身成就獎。他早期專注於演化論的研究,包括生物演化及文化演化,奠定了詞彙擴散理論的基礎,其後更出任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首任會長。王教授曾獲得的其他殊榮包括古根漢基金會(Guggenheim Foundation)獎、芝加哥大學榮譽人文博士學位及美國語言學學會會士等。他現時亦是柏克萊加州大學榮休教授及中研院院士。 王士元教授獲頒授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他表示獎項的成立建基於語言對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至關重要的理念,又指香港位處於中西方的交匯點,正讓理大能為世界各地學者提供源源不絕的交流和合作機會。 請瀏覽「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網站,以參閱兩位得獎者的簡歷。   ***完***  

2024年5月13日

活動 人文學院

Con-Day-2024_Press Room

「2024理大聯招課程諮詢日」即將舉行 首設模擬入學面試 提供最新課程資訊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將於 2024 年 5 月18 日(星期六)上午十時至下午一時舉行「2024理大聯招課程諮詢日」,讓大學聯招(JUPAS)申請人了解最新的課程資訊,以便在 7 月中下旬「修改課程選擇」限期前再次評估及更改其課程選擇。有興趣參與人士可透過網址 https://www.polyu.edu.hk/conday 報名。 今年理大首度推出模擬入學面試,各學院的教授將為有意報讀的參加者,提供個別或小組形式的模擬面試,並於結束後給予寶貴意見,提升他們的面試技巧。活動當天設有逾70節模擬入學面試,涵蓋理大所有需面試的聯招課程,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聯招課程諮詢日的其他節目亦相當豐富,其中教務處將舉辦一場「入學攻略及面試技巧」專題講座,由教務處代表講解最新的入學資訊,而理大各學院的學生大使亦會在現場分享入學面試經驗及課程排序心得。此外,各學院將安排課程資訊講座、諮詢環節、導賞團及參觀大學設施等不同的活動,校園並會設置人工智能資訊站,讓參加者一站式掌握心儀學科的收生要求、計分方法、課程內容特色,同時親身感受校園學習氣氛。 在 2024/25 學年,理大進一步優化多個學系組合課程,以回應社會發展所需,包括開辦食品科技與食物安全(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及城市信息學及智慧城市(榮譽)理學士課程。大學亦將繼續彈性處理 JUPAS的入學申請,報讀學位課程的學生如未能完全符合最低入學要求「3-3-2-A-3-3」(即中文及英文需達 3 級、數學需達 2 級、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需達標和兩科選修科需達 3 級或以上),理大仍會在指定條件下作酌情考慮,詳情將於稍後在Study@PolyU網頁(https://www.polyu.edu.hk/study)公布。 有關「2024理大聯招課程諮詢日」活動查詢,請電郵至 arevents.enquiry@polyu.edu.hk;亦可透過教務處人工智能虛擬助手即時查詢有關經 JUPAS 入讀理大的資訊。   ***完***  

2024年5月10日

活動 教務處

IMG_1690

理大獲愛閱公益基金會捐贈支持「趙元任語言科學獎」 攜手推動語言科學研究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愛閱公益)慷慨捐贈,資助理大「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得獎獎金,共同推動語言科學發展,雙方並會探討加強在語言發展領域上的學術合作。 理大人文學院於去年設立「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由 2024 年起每兩年一次頒發,設「終身成就獎」和「傑出青年學者獎」,分別表揚為語言科學研究和教育作出卓越貢獻的資深學者和青年學者。 愛閱公益一直致力推動兒童閱讀能力發展及提升兒童閱讀品質,高度認同理大發起「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理念和社會價值。是次捐贈下,愛閱公益會由 2024 年首屆獎項開始,以現金方式資助五屆獎項的得獎獎金,合共 80 萬美元,其中「終身成就獎」得獎者會獲頒發 10 萬美元,「傑出青年學者獎」得獎者則會獲頒發 5 萬美元。 愛閱公益創始人兼執行理事長李文女士期望通過資助獎項推動有關兒童閱讀的科研,她表示:「語言是兒童進行交流和獲取知識的關鍵工具,我們堅信語言科學的發展對提高兒童讀寫能力極其重要。通過在語言方面的研究,我們能夠更了解語言發展對兒童心理和生理成長的影響,以及他們學習語言的模式,從而提供更好的閱讀資源,培養他們發展良好的閱讀習慣。」 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感謝愛閱公益慷慨捐贈,增加獎項的獎金金額,同時提高其影響力。他說:「理大對愛閱公益在推廣兒童閱讀方面的舉措深表認同,我們亦希望未來可與愛閱公益攜手合作,推動語言與閱讀發展的學術研究及交流。」學院並寄望透過「趙元任語言科學獎」,匯聚相關領域的傑出學者,成為語言科學研究的中心。 首屆「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得獎結果已於早前公布,人文學院將於本月舉辦頒獎典禮,詳情敬請閱覽網站:https://www.polyu.edu.hk/fh/chao-prize/?sc_lang=tc。     ***完***

2024年5月6日

活動 人文學院

photo resize 2000x1050

理大研究首度製備二維全有機鈣鈦礦 展現二維電子的應用潛力

鈣鈦礦是材料科學其中一個最受關注的研究領域。最近,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物理學系材料物理與化學講座教授兼傑出創科學人教授羅健平教授、助理教授冷凱博士領導的研究,聯同博士後研究員及該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崔華燮博士成功構建出全有機二維鈣鈦礦,解決了一項多年來未能解決的難題。這項科研突破開闢了二維全有機鈣鈦礦的新領域,為基礎科學和潛在應用帶來重大意義,並已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鈣鈦礦(perovskite)與鈣鈦氧化礦物的晶體結構相近,它最為人熟識的,是具有多種電和磁的特質。羅教授與他的團隊指出這些特質令鈣鈦礦可以廣泛應用於太陽能電池、照明、催化,以及其他現今經濟中極為重要的領域。鈣鈦礦的基本化學方程式為ABX3,特徵是可以透過改變A與B 陽離子及X陰離子作出調控,為高性能材料開拓了許多新的發展方向。 鈣鈦礦最初是作為一種有機化合物,羅健平教授的團隊特別關注研究全有機鈣鈦礦這個新興分類。在這個分類中,由於A、B與X均為有機分子而非金屬或氧氣等單一原子種類。使用有機成分創建三維鈣鈦礦的設計原理最近才被確立。值得注意的是,全有機鈣鈦礦比全無機鈣鈦礦具有明顯的優勢,因為它們可溶液加工且靈活,從而實現經濟高效的製造。此外,透過操縱晶體的化學成分,可以精確設計有價值的電磁特性,例如在電子和電容器中應用的介電特性。 傳統上,由於適合晶體結構的有機分子的選擇有限,研究人員在合成全有機三維鈣鈦礦時面臨挑戰。羅教授與團隊提出了一種創新方法,以二維層而不是三維晶體的形態合成全有機鈣鈦礦,能克服某些累贅分子的限制,有可能融入更多不同有機離子,有望因而發掘更多不同的特性。 為證實這項預測,研究團隊特別研發了一種全新的通用類層狀有機鈣鈦礦,並將其命名為“Choi-Loh-v相”「CL-v」。這些鈣鈦礦由薄如粒子的層次組成,並由「範德華」(van der Waals)粘合成形。CL-v中的「v」代表van der Waals,「C」和「L」則取自崔博士和羅教授的姓氏。與先前研究的混合式二維鈣鈦礦比較,CL-v相透過在單元格中加入另一個B陽離子而變得穩定,其通用化學方程式為A2B2X4。 團隊以液相化學來製備一種名為CMD-N-P2的CL-v 材料,其中的A、B和X 的位點分別由CMD(一種氯化環狀有機粒子)、銨和PF6− 離子佔據。透過在低溫下進行的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團隊確定了他們所預期的晶體結構。雖然這些薄如粒子的二維有機鈣鈦礦與傳統三維礦物基本上相異,但在二維狀態下仍會結晶,還可以剝落成只有幾納米厚的薄片,比人類頭髮薄20,000倍。 二維有機鈣鈦礦的溶液加工性顯示了其在二維電子學中應用的可能。理大團隊亦測量得到CL-v鈣鈦礦的介電常數範圍為4.8至5.5,高於二氧化矽和六方氮化硼等常用材料的值。這項發現為將 CL-v 相作為二維電子裝置中的介電層提供了大好機會,因為這些裝置通常需要具有高介電常數的二維介電層,而這通常是難以取得的。團隊成員冷博士成功解決了將二維有機鈣鈦礦與二維電子裝置整合的挑戰。在他們的方法中,團隊使用CL-v相作為頂柵介電層,而通道材料由原子級薄的硫化鉬組成。使用CL-v相令電晶體能夠比傳統的氧化矽介電層更有效地控制源極端子和漏極端子之間的電流流動。 羅教授的研究不僅建立了全新的全有機鈣鈦礦,而且還展示瞭如何將它們與先進的製造技術相結合進行溶液加工,以提高二維電子裝置的性能。這些發展為創建更有效率、更通用的電子系統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完***  

2024年5月6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應用物理學系

cover

理大與上海西井科技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

4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投資上海·共用未來」海外行系列活動(中國香港站)。在上海市市長龔正先生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等領導的見證下,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上海西井科技(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方面的深度產學研合作協定,雙方將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探索該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應用實踐。 推介會上,滬港共有18家企業和機構簽署了8個重點合作協定,涉及金融服務、能源投資、展覽展示、產學研等領域的合作,其中就包括理大與上海西井科技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的簽約。 此次合作協定的簽署將推動雙方通過聯合實驗室平台進行資源分享整合,共同在高級導航定位系統、空間感知技術、新型補能技術無人駕駛規控技術等共同關注的方向,推動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聯合攻克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同時,深化產學研合作,共同培養高質素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才。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已成為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因此,理大與上海西井科技的合作具有重大意義。雙方將充分利用彼此在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的優勢,在協同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攜手同行,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提供新動能。」 上海西井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譚黎敏先生表示:「作為深耕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科技企業,上海西井科技非常榮幸能夠攜手香港理工大學開展合作,期待與理大一同攀登科創高峰,以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人類福祉、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展望未來,理大將與上海西井科技攜手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領域的密切合作與交流,從而實現突破性研究和驅動科技成果轉化,為促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完***  

2024年4月29日

活動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Photo 1

理大與廣東工業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攜手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廣東工業大學(廣工)達成協議,共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並啟動「粵港澳大灣區沉浸式體驗項目」,以學分制形式促進兩地人才交流、創業合作項目落地,打造高質量創科人才生態圈。 雙方在廣工大學城校區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工大創谷舉行簽署儀式。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知識轉移及創業處總監王家達先生,與廣工黨委書記胡欽太教授、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振友教授、黨委常委、副校級幹部張學理先生的見證下,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和廣工校長邱學青教授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林大輝博士表示:「我們相信雙方合作能充分發揮兩校優勢,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一流灣區貢獻力量。理大已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創業培養生態系統,『創新及創業』亦成為本科生課程的必修課。今次合作項目啟動後,兩校將開展全方位合作,包括建立兩地創新創業人才服務諮詢樞紐、合辦國際交流活動、推動兩校學生的創業合作專案落地等,在多領域攜手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 」 胡欽太教授表示:「跨境合作培養人才,是兩校錨定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戰略定位、服務融入大灣區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廣工將與理大共同打造協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標杆,攜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高水準人才高地,促進兩地學生交流,為粵港青年融入時代發展提供機遇。」 理大與廣工將展開全方位合作,利用兩校創新創業教學資源、專業人才和社會網絡,實現資源共享,以「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推動有利創新創業人才培訓的協同發展,促進兩地學生構思開展創業項目,並在粵港澳落地孵化。   ***完***  

2024年4月29日

活動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Photo 1_PR upload

理大頒授大學院士榮銜予三位傑出人士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向三位傑出人士頒授大學院士榮銜,以表揚他們對理大和社會的卓越貢獻。頒授典禮於今天在理大校園賽馬會綜藝館舉行,由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主禮,校長滕錦光教授聯同一眾大學管理層成員歡迎各位新任院士。 林大輝博士於典禮上致辭並表示︰「三位傑出人士不但對理大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亦為學生及年輕一代帶來啟發,成為其榜樣。我深信他們加入成為理大院士後,將會更不遺餘力地支持大學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發展,並助力理大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繫。」 滕錦光教授歡迎各新任院士加入理大家庭,並說︰「理大致力成為一所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在教育、研究及知識轉移上追求卓越,貢獻香港、國家及世界。今年是我們正名大學三十周年,我期望能與一眾院士緊密合作,攜手將理大的發展推向新高峰。」 獲頒大學院士榮銜的三位傑出人士如下(按英文姓氏排序,簡歷載於附件): 利希慎基金總裁何宗慈女士 萬雅珠寶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冼雅恩先生 薛馮鄺岑律師行高級合夥人薛建平先生 理大自2000年起頒授大學院士,至今共有131位傑出人士獲頒該榮銜。   ***完***  

2024年4月26日

活動 拓展事務處

pic1

理大與蔡司視光護理建立全球夥伴關係 擴大專利近視控制技術影響力及市場滲透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蔡司視光護理建立全球夥伴合作關係,通過知識產權授權及共同研發等模式,擴大理大專利近視控制鏡片技術的影響力,並加速相關產品的市場滲透。蔡司視光護理為全球領先的眼鏡鏡片及眼科儀器生產商之一。 授權協議簽署儀式在蔡司視光護理位於德國阿倫的總部舉行,出席的雙方代表包括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主任紀家樹教授、蔡司視光護理首席技術官兼首席營運官Benjamin Viering博士、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總監王家達先生及蔡司視光護理鏡片產品開發主管Timo Kratzer先生。同時,該項近視控制技術的發明者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謝欣然博士、訪問講座教授杜嗣河教授及客座教授林小燕教授亦有出席儀式,見證此重要時刻。在相關協議下,蔡司視光護理會將理大的專利近視控制技術應用於旗下專業光學產品中。 此外,理大與蔡司視光護理建立的夥伴關係開啟了雙方在研究及開發上的長期合作機會,主要專注於近視控制及其他眼科技術上。事實上,理大與蔡司於數年前已開始就研究與教育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簽署儀式結束後,理大代表團參觀了蔡司視光護理的頂尖實驗室及生產設施,並與蔡司的代表就未來的科研合作進行深入討論。 王家達先生對於達成是次合作感到鼓舞,並表示:「蔡司視光護理是全球行業領導者,這次合作不但可加速理大創新技術商品化及滲透國際市場的步伐,更增強了我們在研究和知識轉移方面的影響力。我深信理大的近視控制和其他眼科技術將會繼續發揮正面影響,造福社會。」透過是次合作,雙方將攜手研發更多創新技術,以保護和改善大眾的視力。 Benjamin Viering 博士補充說:「理大和蔡司已緊密合作多年。針對近視和相關治療的進一步研究非常重要,而這需要深入的學術與產業界合作。因此,我們很高興能加強與理大的合作,共同應對近視帶來的威脅,為全球兒童的福祉努力。」 全球三分一人口受近視影響,理大在應對近視的科研工作上一直走在前沿,研發出以非入侵性方式控制兒童近視加深的創新技術。其中,由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科研人員開發的先進近視控制技術可應用在專門的隱形眼鏡和眼鏡鏡片中,相關產品自 2018 年推出市場以來已惠及全球數百萬人,確立了其在近視控制技術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   ***完***

2024年4月25日

活動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Photo 1_1

理大與免疫鍵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免疫治療聯合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免疫鍵有限公司(Axis)正式合作,共同促進癌症免疫治療研發,改善香港癌症患者的治療成效。是次合作將利用理大新建、符合現行藥品生產管理規範(cGMP)的先進療法製品(ATP)實驗室和設施,進行多種新型「T細胞受體工程T細胞」(TCR-T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雙方亦將合作開發至少 30 種針對癌症免疫治療中,新型 T 細胞標靶的新型抗體等生物製劑。 理大與免疫鍵合作成立「香港理工大學 - 免疫鍵有限公司免疫治療聯合實驗室」的協議簽署儀式於4月18日舉行。 在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免疫鍵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香雪製藥董事長王永輝先生、香雪生命科學戰略委員會主任張克堅先生、免疫鍵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及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教授劉耀南醫生的見證下,由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系主任周銘祥教授,以及免疫鍵有限公司執行長兼香雪生命科學執行長曾侖醫生代表簽署。 黃永德教授致辭時表示,是次合作將加強理大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特別是細胞療法轉化醫學方面的努力,以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為促進大灣區發展成為細胞治療創新中心作出貢獻。多年來,理大研究人員已參與三種取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進行臨床試驗(IND)的癌症治療新藥物研究工作。藥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製劑(精氨酸酶)等小分子是由理大化學生物學及藥物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應用生物與化學科技學系開發。 免疫療法和細胞療法是過去十年在治療癌症方面的兩大重要發現。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獎項目便是突破性發現 T 淋巴細胞蛋白CTLA-4 和 PD-1在癌症治療中的重要性。這開啟了「免疫檢查點療法」的新領域,透過此療法可重新激活癌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以殺死癌細胞。另一種免疫療法是「過繼性細胞療法」,透過收集癌症患者自身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賦予它們殺死癌症的新功能,然後在實驗室內進行大量擴增,再回輸予病人。此療法的其一例子是TCR-T療法,而香雪和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學及免疫鍵是此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之一。 王永輝先生致辭時表示,香雪製藥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致力於細胞治療計劃,2018年在港成立免疫鍵,並與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期望為香港癌症患者提供細胞療法。免疫鍵專注利用T細胞過繼免疫治療技術(TAEST技術)來治療癌症,致力於對多種惡性實體腫瘤具高特異性和親和力的新一代抗腫瘤TCR-T研發。目前,免疫鍵有兩款產品於中國獲得臨床試驗批准,分別用於軟組織肉瘤和原發性肝癌的治療。是次與理大的正式合作將進一步加速免疫鍵在香港進行臨床試驗,讓更多本地病人受惠,亦將與理大合作開發多達30種標靶的抗體生物製劑,應用於未來的新型細胞療法。 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下,理大於校園設立cGMP設施,其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就先進療法製品臨床研究和開發指南。該設施將使用隔離器對人類幹細胞或免疫細胞進行無菌處理,用於再生醫學或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並配備專業培訓設施。理大研究人員將與免疫鍵合作,研發更多新型腫瘤標靶生物製劑,包括TCR樣抗體,研究和開發它們用於基於細胞治療方法的癌症治療。 ***完***

2024年4月23日

活動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

Photo 1

理大於日內瓦發明展再創佳績 歷年獲獎數量最多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全球享負盛名的第49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發明展)突破歷年成績,勇奪多項殊榮。43個參賽項目成功奪得45個獎項,包括兩個特別大獎、五個評審團嘉許金獎、18個金獎、13個銀獎,以及七個銅獎,當中19個獲獎項目為理大於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研究中心與其他國際頂尖院校共同開發的研究成果。是次佳績充分肯定理大學者、學生及校友在探索、開創和追求科研突破的努力。 其中,由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主任及教授兼眼視覺研究中心副總監紀家樹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所研發的全球首個便攜式高清角膜地形圖儀更榮獲沙特阿拉伯代表團特別大獎和金獎。該設備已由理大學者領導初創企業香港和光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商品化,能協助醫療服務提供者及時根據角膜情況制定應對方案,對於年紀低至四歲兒童的視力發展至關重要。憑藉其靈活便攜且具成本效益的優點,配合機上內置的華人數據可確保精準的測量,對包括散光和角膜擴張等視力問題作出早期診斷。另外,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CAiRS)亦憑「RailSwinX:透過尖端人工智慧技術增強鐵軌缺陷偵測」項目奪得國際發明家協會聯合會特別大獎和金獎。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恭賀理大得獎團隊,並說﹕「理大今年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多個獎項,成績令人鼓舞。理大學者專家擁有卓越的科研實力,是次獲獎將激勵他們在科研成果轉化和基礎研究上精益求精,推動大學繼續以創新科研,為香港、國家,以至全球帶來正面的影響。」 今年理大獲獎項目涵蓋生物科學與醫療保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材料與傳感技術、土木工程、食品科學、視力健康等不同範疇,以卓越科研改善人類的健康和生活,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理大是推動創新創業的先驅,獲獎團隊中,包括10間理大初創公司,其中部分由理大學者創立。理大透過不同創業支援計劃,至今培育了逾7,600位創業家,包括理大學者、研究人員、校友和學生等;活躍的理大初創企業亦近500間,並獲得近400項國際和本地奬項。 今屆發明展吸引1,035個來自38個國家及地區的項目參展,理大獲獎項目如下,詳情載於附件或可瀏覽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處網頁。 得獎項目 發明者 獎項 GOOD Vision/ Wellsees:新型便攜式角膜地形圖儀 紀家樹教授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主任及教授、眼視覺研究中心副總監、理大學者領導初創「香港和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威爾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沙特阿拉伯代表團特別大獎   金獎 RailSwinX:透過尖端人工智能技術增強鐵軌缺陷偵測 林健文教授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行政總裁及總監 容錦泉教授工程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顧問 吳道義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研發項目經理 國際發明家協會聯合會特別大獎   金獎 ProRuka — 通過無線聲肌圖控制的新型前臂義肢 鄭永平教授 理大梁顯利生物醫學工程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智齡研究院院長、賽馬會智齡匯總監 Vaheh NAZARI先生 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究助理 評審團嘉許金獎 AR智能助視器(ObstAR) 張銘恩教授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學院主任及教授、眼視覺研究中心副總監 *眼視覺研究中心(由理大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在Health@InnoHK創新平台成立)研究項目 評審團嘉許金獎 結構光學技術檢測黃斑病變(SLOPE) 協作發明者:謝欣然博士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副教授 *眼視覺研究中心(理大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在Health@InnoHK創新平台成立)研究項目 評審團嘉許金獎 符合人體工學的人工智能頭戴式產品定制系統 張燕博士 理大設計學院副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由理大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合作成立)研究項目 評審團嘉許金獎 人工智能光纖布 陳芊瑞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助理總監、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由理大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合作成立)研究項目 評審團嘉許金獎 漁芯:即時檢測微生物和污染物的芯片實驗室 蔡松霖博士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理大學者領導初創「漁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劉揚博士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創新應用博士後、理大學者領導初創「漁芯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邱美孌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金獎 三維打印三週期極小曲面(TPMS)骨支架 趙昕博士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瑞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金獎 癌症突破性新療法:靶向自噬的多肽模擬物 趙燕湘教授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系主任、系教學委員會主席兼教授 金獎 基於表面重構技術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模組 嚴鋒教授 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副院長、應用物理學系有機電子學講座教授 金獎 太陽能光伏真空保溫防火牆體 楊洪興教授 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 金獎 智雲行健步儀 胡曉翎博士 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澤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創始人 金獎 FRP-ECC-HSC 組合柱 陳德明教授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李帥博士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楊立偉教授 理大副校長(學生及環球事務)、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鋼結構講座教授 金獎 高集成度多功能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 黃志成博士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盧家航博士 理大工程學院助理院長(外部事務)、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 劉俊威博士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金獎 用於精確檢測和治療腫瘤的虛擬磁力共振成像對比增強系統 蔡璟教授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理大初創「醫智影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金獎 Smart-CKD:慢性腎病腎臟纖維化超聲波評估新工具 陳子滿博士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應天祥教授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系主任兼教授 金獎 Vcare – VR視力矯正訓練設備 鄧育明博士 理大工程及系統工程學系高級講師、理大學者領導初創「雲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創始人 金獎 前膝(髕骨)自動活動裝置 符少娥教授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及副系主任、體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長 梁錦倫博士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首席研究員 金獎 iActive:智能主動排汗運動服 壽大華博士 理大利民先進紡織科技青年學者、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 金獎 互動性人工智能時裝設計助理 黃偉強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總監、理大鄭翼雄時裝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由理大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合作成立)研究項目 金獎 CablePrognosis:人工智慧驅動的預測健康指數系統和地下電纜剩餘使用壽命預測 卜思齊博士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兼副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  陸耿虹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林培裕先生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助理研發項目經理 金獎 LithioGuardian:帶 FBG 傳感器的線上鋰離子電池健康監測系統 Steven Tyler Boles 教授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項目負責人 張燕妮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 王澤南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總經理 金獎 智能消防機械人 黃鑫炎博士 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副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連山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顧問 王蒙先生 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研究助理、理大學者領導初創「連山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銀獎 氨動力電動車 鄭家偉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銀獎 維他命D補充製劑的發明及應用 黄文秀教授 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教授 銀獎 促進幹細胞-視網膜神經元生成的精準基因編輯 黃千凌博士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眼視覺研究中心項目負責人 葉社平教授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眼視覺研究中心項目負責人 銀獎 智能3D+AI工業物聯網(IIoT)精確測量傳感器 黎達博士 理大初創「益维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創始人 銀獎 用於防偽顯微影像和資訊儲存的新型納米壓印技術 杜雪教授 理大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孫占文博士 理大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 葉惠思博士 理大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助理教授  銀獎 為自閉症患者設計、配備自適應噪音過濾器的智慧耳機 蔡逸思博士 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  銀獎 ZC-01™全自動商用衛生間清潔機械人 李子聰先生 理大初創「智乾淨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銀獎 人工智能紡織物料檢測系統 黃偉強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總監、理大鄭翼雄時裝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由理大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合作成立)研究項目  銀獎 SolderSense:使用熱成像分析的新型 PCB 焊點人工智慧故障預測系統 林健文教授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行政總裁及總監 容錦泉教授工程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顧問 吳道義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研發項目經理  銀獎 WireInspect:使用深度學習模型的電梯鋼絲繩異常檢測系統 張曉革博士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項目負責人 李曉虹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研發項目經理 陳偉傑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主任工程師  銀獎 RoboGuide:機器人 Temi 的智慧防撞預測和危險物體偵測 胡海波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 倫栢江博士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 陳德林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研發項目經理  銀獎 ClearLens:用於視訊監控的尖端攝影機篡改和異常檢測系統 倫栢江博士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 陳銳霖博士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 陳德林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研發項目經理  銀獎 厚玻璃碳製備及熱處理物理性質調整方案 楊熠先生 理大機械及工程學系博士生、理大初創「碳索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銅獎 頭戴式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裝置改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司徒世宏博士 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助理教授 盧俊立教授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名譽教授 銅獎 應用手勢識別控制的AR智能頭戴式耳機 李嘉敏博士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由理大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合作成立)研究項目 銅獎 VehicleGuardian:人工智慧增強型車輛引擎冷卻系統線上健康監測和剩餘使用壽命預測 鍾金鑫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  蕭健生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 王澤南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總經理 銅獎 MotorGuard:利用基於規則的專家推理系統進行自動電機健康監測和故障診斷 卜思齊博士 理大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項目負責人 李曉虹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研發項目經理 陳鎮鴻先生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主任工程師 銅獎 ManufacturoVision:用於混合材料產品組件缺陷的實時檢測和分類系統 張曉革 博士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項目負責人 陸信生先生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  王澤南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總經理 銅獎 RailScan:AI 軌道異常偵測與剩餘使用壽命建模 胡海波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 陳德林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高級研發項目經理 李丹博士 產品可靠性暨系統安全研發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銅獎   ***完***

2024年4月20日

成就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