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太陽能先驅 「光伏建築一體化」
楊洪興教授早於90年代,已助力理工大學於校園內應用太陽能光伏建築發電技術,促進使用更潔淨、更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圖爲在邵逸夫樓(VA)頂的項目,惟裝置屬「臨時建築」,完成試驗後於2016年拆除。

楊洪興教授在理工大學任教的27年中不僅研究、協助大學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亦積極參與推動香港社會應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更積極推動政府和電力公司落實「上網電價計劃」,為市民和發展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經濟誘因。
理工大學李兆基樓的頂層安裝了太陽能光伏板, 22千瓦光伏發電系統每年可以産生約24,000度電,減少約16噸碳排放,節能環保效果顯著。

楊洪興教授(中)與研究團隊的呂琳教授(左)及汪元昊博士(右、當時的博士後研究員)參與發明的「自清潔太陽能光伏板自清潔納米塗層」獲頒第44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