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230503-WB Lee SZRI National Disruptive Technology_News

理大學者獲國家科學技術部全國顛覆性技術領域賽優秀獎

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 榮休教授領導的研究項目「基於新型納米複合玻璃材料的精密光學元件低溫成型技術」榮獲新材料組別的2022「全國顛覆性技術領域賽優秀獎」,此全國大賽是由國家科學技術部主辦,及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承辦。是次比賽全國共有2851項目參加,理大是唯一獲此殊榮的香港院校。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榮休教授李榮彬教授領導的理大初創獲獎項目「基於新型納米複合玻璃材料的精密光學元件低溫成型技術」,研發使用含氧化矽納米顆粒以及粘合劑成分的前驅體,在不需要真空的環境下,在低溫甚至常溫壓進行超精密模壓,並燒結處理後,成為高精度和透明的玻璃光學元件。該項目亦是與香港城市大學的納米製造實驗室合作。 此研究將為精密光學製造行業帶來重大創新突破,可造就低成本、成批量地製造高精密度的鏡頭、菲涅爾透鏡等光學元件,並應用於新一代的可攜式裝置、智慧手機無人駕駛汽車、全息顯示及VR眼鏡、元宇宙光場顯示技術等領域。 全國顛覆性技術領域賽重點聚焦為社會帶來重大顛覆性突破的技術領域,包括積體電路、人工智能、未來網路與通信、生物科技、新材料、綠色科技、高端裝備製造及跨學科研究等。

2023年5月3日

獎項及成就

1

理大在日內瓦發明展囊括多個最高殊榮大獎冠本港參展團隊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在備受全球創科界重視的第四十八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發明展)再突破佳績,28 個理大發明項目囊括 31 個獎項,包括3 個最高殊榮大獎/特別獎、5 個評審團嘉許金獎、12 個金獎、5 個銀獎及 6 個銅獎;是理大歷年來獲得最多獎項一屆。 其中理大獲大獎及特別獎數目為全港之冠,包括理大參與研發的新型高效「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用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相機,以及治療多種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首創新藥「ABarginase」。 獲獎理大發明項目應用範圍涵蓋地下以至外太空,不只改善民眾的生活質素,同時開拓了人類的疆界。獲獎科技既有幫助社會應對氣候變化,亦有為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疫情做好準備,以及保障民眾健康的醫藥創新。 理大在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共奪得 31 項獎項,與其他參展香港團隊同為香港創科發展爭光。 這次獲獎的發明之中,有 12 項由理大的初創公司研發,部份初創公司由理大學者創立,彰顯理大對初創企業的完善培育及支援配套。透過理大的創業支援計劃,理大至今已幫助超過 7,600 位理大學者、研究人員、校友和學生實踐他們的創業理想。 理大團隊在日內瓦發明展上的出色表現,正是大學以其卓越的教育、研究和知識轉移,致力推動 PolyImpact 的體現——以理大社群的發明和創新,為社會帶來實際的裨益。 今屆發明展共有約 1,000 個來自約 40 個地區的發明參展,當中理大取得的獎項簡列如下。如欲了解理大獲獎發明的詳情,請參閱附件或瀏覽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處網頁 https://www.polyu.edu.hk/kteo/Knowledge-Transfer/Innovations-and-Technologies/Award-winning-Innovations/Geneva2023/。 得獎項目 發明者 獎項 新型高效「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鏡片 張志輝教授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杜嗣河教授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訪問講座教授 梁子文先生 理大學者領導初創—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日內瓦州特別大獎 評審團嘉許金獎 ABarginase:治療多種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首創新藥 梁潤松教授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盧家驄慈善基金藥物科學教授 沈秀媛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 國際發明家協會聯合會特別大獎 評審團嘉許金獎 火星相機用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 容啟亮教授 理大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及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 羅馬尼亞特別大獎 評審團嘉許金獎 用於治療脊柱側彎人工智能輔助設計的功能服裝 葉曉雲博士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及副教授 評審團嘉許金獎 MicroGlue:快速處理微塑料污染的微生物衍生技術 蔡松霖博士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劉揚博士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創新應用博士後 評審團嘉許金獎 一種用於城市供水管道的新型無線自適應水力發電系統 楊洪興教授 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 金獎 新發病原體傳播的先進即時監測及早期預警系統 史文中教授 理大潘樂陶慈善基金城市信息學教授、地理信息科學與遙感講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深圳技術創新研究院(福田)院長、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金獎 優化運動胸罩設計的動態柔軟人體模型系統 易潔倫博士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 金獎 革命性貽貝啟發聚酯纖維:可用於次世代運動服和功能性服裝 忻浩忠教授 理大李氏家族時裝與紡織教授、時裝及紡織學院紡織化學講座教授 金獎 安全環保高效抗菌材料 陶肖明教授 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院長、吳文政及王月娥紡織科技教授席、時裝及紡織學院紡織科技講座教授 張子恒博士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博士後、理大學者領導初創—益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金獎 無輻射脊柱側彎及姿勢評估的先進智能系統 許真達先生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博士生、理大學者領導初創—零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 郭嵩教授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零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金獎 應用於檢測癌症的新型自動化人工智能組織學系統 楊灝賢博士 理大醫療資訊及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研究)、理大初創—Anatomic Technologies Limited聯合創辦人 金獎 無創便攜式超靈敏唾液葡萄糖檢測儀 嚴鋒教授 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副院長、應用物理學系有機電子學講座教授 金獎 便攜式超快速核酸檢測系統「Gold-LAMP」 葉社平教授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理大學者領導初創—Pocnat Limited聯合創辦人 李銘鴻博士 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及副主任(學術)、 理大學者領導初創—Pocnat Limited聯合創辦人 金獎 基於CTC檢測的癌症精確診斷高通量微流控平台 楊莫教授 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金獎 長效自主消毒物料技術 盧君宇博士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易新材料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 簡志偉教授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易新材料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 金獎 耐久性、高選擇性、高能效的二氧化碳電還原系統 劉樹平教授 理大材料與器件中心實驗室主任、光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及納米材料講座教授 金獎 基於人工智能目標識別的一站式空間三維模型生成解決方案 李亞鑫博士 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博士後、理大學者領導初創—Micro Dimension Limited行政總裁 陳武教授 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系主任及教授 銀獎 PolyPi:用於管道內自動檢測的邊緣智能機械人系統 曹建農教授 理大研究生院院長、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院長、潘樂陶慈善基金數據科學教授、大數據分析中心實驗室副主任及分佈式及移動計算講座教授 銀獎 BioCharttery:氣候智能及負碳土壤改良劑 曾超華教授 理大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BioCharttery Limited 聯合創辦人 何銘婧博士 理大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研究助理、理大學者領導初創—BioCharttery Limited 聯合創辦人 銀獎 膝康健評估及分類系統 符少娥教授 理大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康復治療科學系副系主任及教授 陳長汶教授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視覺計算講座教授 銀獎 基於發光病毒診斷的一體式即時檢測儀 郝建華教授 理大應用物理學系材料物理與器件講座教授 銀獎 基於互認知的人機協作製造系統 鄭湃博士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鐵城智能機器人青年學者、理大學者領導初創—CobotAI Limited聯合創辦人 銅獎 智能預製模塊化透水儲水道路系統 王予紅教授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 銅獎 Fleming腳托——輕巧可穿戴式動力外骨骼 香皓林博士 理大建設及環境學院研究助理教授、理大學者領導初創—弗萊明醫學實驗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及技術總監 銅獎 HiVE:混合沉浸式虛擬環境 鍾健雄博士 理大工業中心高級工程師(屋宇設備、建築工程及安全) 王家徽博士 理大工業中心高級工程師(屋宇設備、建築工程及安全) 銅獎 用於鐵路噪聲和振動控制的模塊化軌道顆粒阻尼器 倪一清教授 理大嚴、麥、郭、鍾智能結構教授、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智慧結構與軌道交通講座教授 區瑋璣博士 理大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 銅獎 食物廢料衍生 3D打印複合材料 黃家興教授 理大未來食品研究院院長、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教授 曾超華教授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未來食品研究院核心成員 銅獎    

2023年4月29日

獎項及成就

1

理大— Cybaverse 法律與 Web3 聯合實驗室舉辦 首屆「Web3 發展論壇」推動區塊鏈生態系統產學合作

理大— Cybaverse 法律與 Web3 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於 4 月 22 日在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舉辦了主題為「產學合作推動 Web3 區塊鏈生態系統」的「Web3 發展論壇」。該論壇匯集了知名學者、行業從業者和 Web3 愛好者,探討構建安全私密合規的去中心化網絡的挑戰與機遇,並強調了產學界合作的重要。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致開幕辭時指出:「理大在 CoinDesk 發表的《2022 年區塊鏈最佳大學》排名中位列榜首,印證了我們區塊鏈研究的領先地位。理大— Cybaverse 法律與 Web3 聯合實驗室是香港首個專注於法律與區塊鏈網絡交叉領域研究的實驗室。我們相信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合作可以加速技術開發,推動創新,實現雙贏。」 多位業界和學術界領袖包括 HashKey 集團肖風博士、新加坡管理大學鄧慧傑教授、德州農工大學顧國飛教授應邀發表主題演講,內容涵蓋 Web3 對社會的影響、密碼學、安全計算,和應用程序安全隱私等。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聯合實驗室主任區文浩教授及聯席主任羅夏樸博士表示聯合實驗室將進一步研究 Web3 技術解決方案,探索相關法律和行業標準。 是次論壇先後進行了兩場小組討論,首場題為「虛擬資產的未來及其監管前景」,由聯合實驗室聯席主任李國樑先生主持,參與嘉賓包括元宇證券的陳頴峯先生、易周律師行的周怡菁女士、意博金融的諸承譽先生、Payment Asia 的 Kavi Harilela先生,以及德勤中國的呂志宏先生。另一場「產學合作推動 Web3」的小組討論由羅夏樸博士主持,參與嘉賓包括鄧慧傑教授、顧國飛教授、阿里雲智能的李想先生、理大的陸海天教授、以及數碼港的嚴滌宇先生。 聯合實驗室成功舉辦 Web3 發展論壇,標誌著學術界和業界在促進 Web3 技術發展方面合作的重要里程碑,為整個業界帶來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環境。 聯合實驗室將持續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學術研究,在未來會推出更多合作項目,以進一步革新 Web3 技術,為人類謀求更好的發展環境。 關於理大— Cybaverse 法律與 Web3 聯合實驗室 理大—  Cybaverse 法律與 Web3 聯合實驗室旨在成為世界領先的區塊鏈技術研究實驗室,專注於法律與 Web3 的交叉領域,包括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發以及相關法律和行業標準的探索。 聯合實驗室希望促進 Web3 和區塊鏈領域的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同時為監管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必要的工具,以加強對投資界和公眾的保護,為更好的 Web3 生態系統提供堅實的基礎。有關聯合實驗室的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lawandweb3.comp.polyu.edu.hk/.

2023年4月26日

活動

top

理大研究創新方案推動新能源交通及促進駕駛安全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向來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和智慧出行,應用先進技術為社會帶來創新方案。理大在最新一輪智慧交通基金審批共有三個研究項目獲資助,總額約 842 萬港元。 其中一項包括優化新能源巴士規劃及調度的軟件,以建設綠色交通環境和推動新能源運輸的措施。另外兩個項目分別為向駕駛者提供預測性警示及駕駛建議的聯網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及用作監測司機駕駛狀況及實時估算駕駛風險的智能人機配合駕駛系統。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智慧交通基金在推動長遠交通發展創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理大這些獲資助項目幫助大學實現造福社會的使命,並展示我們致力於通過嶄新科研應對社會需要的熱忱。未來,理大將繼續開拓前沿領域的交通方案研究。」 自特區政府於 2021 年 11 月推出智慧交通基金,至今共有 36 個項目獲得資助,當中 14 個為理大開發的項目,涉及獲批金額約 4,590 萬港元,一直以來理大表現卓越,將繼續致力貢獻研究項目。 理大的智能交通項目研究利用多種先進技術,以預測和協助管理不同交通狀況,例如運用人工智能預測空置泊車位、以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模型預測交通數據、以三維地理模型用作模擬駕駛的安全評估及通過智能自動化技術識別駕駛者行為及心理狀況等。 三個最近獲資助項目詳情如下︰ 主要研究員 項目名稱 項目概要 顧衛華博士 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開發一套優化新能源巴士規劃及調度的軟件 本項目旨在開發一套軟件,優化在不同路線使用新能源巴士的計劃及調度。 黃海龍博士 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開發一套個人化的聯網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本項目旨在開發一套個人化的聯網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涵蓋個別駕駛者的駕駛習慣和附近其他車輛的移動路徑預測,從而透過提供預測性警示及駕駛建議,以改善駕駛安全。 黃超博士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智能人機配合駕駛系統設計 本項目旨在開發一套人機配合駕駛系統以提升駕駛安全。系統並會監測司機駕駛狀況及實時估算駕駛風險。  

2023年4月20日

獎項及成就

AiDLab Summit 01 resized

AiDLab 設計創新峰會 2023: AI賦能設計邁向美好生活與時尚未來

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AiDLab)設計創新峰會已於 4 月 19 日舉行,集合9 位來自AiDLab富有遠見的領導者,從「以人為本的智能康健設計」、「AI開拓時尚創新」、以及「AI引領美好生活」等主題分享尖端的創新方案,啟發滿座的與會者。峰會由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香港設計中心主席兼AiDLab顧問委員會成員嚴志明教授,太平紳士、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女士; 及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鄭翼雄時裝教授兼AiDLab行政總裁黃偉強教授揭幕。 更多關於人工智能和設計創新方案的資訊: https://www.aidlab.hk/

2023年4月19日

活動

20230417 - Beat Drugs_V1-02

理大研究融入新科技助青少年認知毒品危害

資訊科技是讓年輕人接觸新知識、資訊和社交的重要平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和護理學院的研究利用創意和具趣味性的科技元素融入禁毒教育計劃,協助青少年認知毒品危害。 理大兩個項目獲禁毒基金支持,籌辦時下流行的影片製作活動和親子工作坊,當中會引入嶄新科技,如虛擬實境技術(VR)及互動機器人等,吸引青少年參與,並加強他們對毒品危害的認知。 兩個社區為本的項目攜手多方持份者,包括家長、老師、社工、輔導員及醫護人員,透過有效的溝通方法,向青少年全面探討對抗毒品誘惑的良方。 由鄺美雲社會心理健康教授、康復治療科學講座教授及系主任曾永康教授帶領的項目,以應用虛擬實境技術製作微電影,向年輕人傳達禁毒訊息。曾教授表示:「健康傳播學中的寓教於樂,與復康專業人士傳達藥物濫用康復訊息的策略相輔相成,不但能協助有濫藥經驗者融入社會,亦能預防青少年濫用大麻及大麻二酚等常被錯誤使用的藥物。透過創新科技和虛擬實境技術讓青少年模擬體驗濫用藥物的副作用,能提升他們的抗毒意識。」 另一個由護理學院研究助理教授林嘉慧博士帶領的項目,透過由互動機器人介入的禁毒意識工作坊,連繫護理學生與青少年和家長,以建立社區網絡。 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表示:「理大一直關懷社會所需,致力以創新造福社會。今次獲資助的兩個項目按青少年的文化及喜好而設,宣揚反抗毒品訊息,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可持續使用的方案,意義重大。」 禁毒基金所設的「一般撥款計劃」,旨在支持社會不同界別提供禁毒計劃,包括為公眾或特定群組推行預防教育及宣傳活動、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戒毒治療及康復服務,以及進行藥物濫用問題的相關研究。 附錄:獲禁毒基金撥款資助的理大研究項目  

2023年4月14日

獎項及成就

20230405 - THE Campus_V2-02

PolyU Scholar Shares Tactics for Research Competitions on THE Campus

Research competitions can motivate, encourage and inspire students, but we must align their expectations and encourage teamwork throughout the project. Dr Zheng Pai, Assistant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Systems and Engineering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shares his insights with THE Campus on leading a research team for the aforementioned successful research project “Mutual Cognitive Human-Robot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comprised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Dr Zheng is also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the Research Group of AI for Industrial Digital Servitisation at PolyU.  “Research project competitions are valuable teamwork exercises that help develop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creative mindsets – in addition to the encouragement they will glean from being merited and recognised,” said Dr Zheng in THE Campus report.  The team won a number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awards for their work to impro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robot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provides source of data, insight and expertise on higher education worldwide. It creates university rankings to assess university performance on the global stage and to provide a resource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missions and success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or more: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campus/tactics-leading-and-engaging-students-research-competitions

2023年4月11日

獎項及成就

20230403-Mobile EEG To Facilitate Neuroscience Research in PolyU

理大新置移動腦電圖 Mobile EEG 促進神經科學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UBSN)安裝了移動腦電圖(Mobil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為研究人員提供嶄新科技儀器,探索大腦功能和行為的新領域。 移動腦電圖是一種無線系統,有助分析實時的大腦活動。此設備能夠遙遠採集數據,支持實驗室以外的應用。它已被應用在現實環境中,作記憶、情緒和運動的研究。 相比傳統的有線腦電圖,移動的系統適用於動態運動的實驗,例如研究動作和身體活動。多功能性的移動腦電圖能顯著支持研究人員,進行更廣泛的研究和實驗。 理大神經科學中心實驗室主任及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彭耀宗教授表示:「睡眠、記憶、注意力和情緒一直都是熱門的神經科學研究題目。最新設置的移動腦電圖 ,幫助了研究人員為測試者在現實環境中,進行日常生活及身體活動相關的實驗。」 對於神經科學研究,移動設備系統有助於「事件相關電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分析,並能針對具實驗興趣時間鎖定到特定事件的短片段腦電圖數據。相對地,移動腦電圖可以追蹤與大腦活動率相關的生活方式因素。 語言學對於大腦言語處理過程的研究,已有應用腦電圖,特別用於研究大腦信號與言語特徵之間的關係。移動設備方便身處不同地點的測試者,進行實驗室以外的研究。 理大中文及雙語學系彭剛教授表示:「語言學的研究涉及不同背景的測試者,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實地研究,移動腦電圖設備的靈活性和便攜性,就可方便到不同地方進行實驗。」假設不同的聲調系統會影響大腦的音高處理過程,而有些少數民族的語言有五個平調之多。對身處偏遠村莊少數民族進行實驗,移動腦電圖的設備特別幫助研究工作。 移動腦電圖有助於康復研究的實際應用。理大護理學院蔡及時教授表示:「對於涉及身體移動的康復活動,設備必須與用戶一起移動。」例如在脊髓損傷治療中,基於移動腦電圖的腦機介面(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能夠捕捉患者在練習步行時的動作意圖,以驅動輔助下肢外骨骼。 對於康復治療,移動腦電圖協助BCI研究,用於評估實時互動環境下的大腦活動。BCI 獲取的 EEG 信號會用於研究精神狀態和動作意圖。BCI主導的中風後康復治療,對於動作、認知和已受影響功能的康復獲得顯著的研究成果。 移動腦電圖在理大可供多方便研究應用,例如認知過程的潛在機制、身體動作、實驗室以外的腦電圖測量和運動神經科學等研究領域。    

2023年4月6日

研究及創新

1

理大嶄新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攜手海柔創新 引入先進智能配送系統 鼓勵共同創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作為推動本港創科及知識轉移的院校先驅,歷年來培育大量創新精英,並不斷革新課程和提升教研設施,裝備學生把握工業 4.0 的機會。其中,理大培育的獨角獸海柔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海柔創新),憑藉其領先全球的自動化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成功將科研成果推向全球市場。 理大與海柔創新合作於大學工業中心全新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設置先進智能配送系統,並於今日(4 月 4 日)正式啟用,以加強理大的機器人科技教育並促進學生及科研人員共同創造和創新。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致辭時表示:「理大一直致力推動全人教育,並重視創新創業,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才。多年來,理大持續推動 PolyVentures 初創生態圈,支持理大學者、研究人員、校友和學生創業,為不同階段的初創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援,令科研成果走出校園,落地轉化,造福社會。理大與海柔創新合作於實驗室設置了海柔創新的倉庫自動化解決方案,不但有助大學研發技術,更可以讓同學學習創新智能技術的應用。」 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是理大全新的教研平台,總面積達 1,800 平方米,配置先進機械臂、機器人、自動導引車、無人機,以及人工智能機器人和工業 4.0 相關的學習套件。實驗室讓師生及科研人員探究未來將廣泛應用的協作式機器人應用開發、部件製造、控制系統設計、自主系統開發、機器人智能化與人工智能算法設計等領域。 智能配送系統由三項主要設備組成,包括海柔創新提供的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ACR),結合理大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以及企業資源計劃軟件(ERP),將支援研究人員開發不同的協作式機器人應用技術,並為實驗室使用者提供公共物流服務,搭建一個應用創新實驗室。 實驗室目前已有 15 個理大項目團隊進駐,分別研究將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技應用於醫療、復康、體育科技、工程、能源、計算機及可持續發展等不同範疇。 海柔創新於 2016 年由理大電子及資訊學系 2012 年畢業生陳宇奇先生及 2014 年畢業生房冰先生及團隊創立,該公司利用大灣區的製造優勢及內地市場的機遇快速成長,並把握海外業務機會加快全球展業步伐,目前估值近 20 億美元。房冰先生今日回到母校分享,鼓勵青年人認識大灣區創新創業的環境及機遇,實現創業夢想。

2023年4月4日

活動

20230403---Futian-Sea-Front_Web News

理大與前海管理局、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 建立合作協議打造頂尖智能傳感器技術和人才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前海管理局)、及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SIA),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手發展智能傳感器相關領域關鍵技術,推動先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打造世界頂尖的智能傳感器技術和人才中心。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於3月31日由理大、前海管理局、SIA三方代表在前海合作區簽署。是此三方合作,將發揮各自優勢,建立產學研用長期合作關係,共同建設前海的國際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理大致力卓越的教育及研究成就,在傳感器和物聯網領域擁有多方面的優勢。理大擁有強大的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和設計等學科,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將研究成果在醫療、環保、交通、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轉化為實際應用,以加快推進深港智慧傳感器合作發展為目標,進一步建立世界頂尖產學研用模式,鼓勵國際學術交流。 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當天,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帶領多位理大學者,亦到訪前海管理局,並與前海企業交流,深入探討產學研合作。

2023年3月31日

研究合作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