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20230217-1

理大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 時裝 X 人工智能國際研討會

人工智能、先進材料和網上零售領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設計從業員創造、展示和商業化產品創造了大量創新機會。由理大人工智能設計研究所舉辦的研討會雲集跨學科的創新領導者,探討和討論先進技術如何顛覆時尚界未來。 開幕禮於今天上午順利舉行,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先生分別為典禮致歡迎辭及開幕致辭。 研討會以實體和線上形式進行。專題包括: Bella Hadid在巴黎時裝週時於身上展示的噴塗面料; 先進科技融入人性化設計的運動服飾; 人工智能應用於時裝設計;及 時裝紡織業的科技與未來物料 詳情:https://www.fashionxai.com/internationalsymposium

2023年2月17日

活動

1676949953555

第96次理大Research Salon分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由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處舉辦的第96次理大Research Salon研討會, 於2023年2月17日舉行,吸引了不少研究學者參與討論。分享會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詳情。 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凱教授開場發言。 上海大學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張建華教授、北京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艶鋒教授、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肖湘衡教授、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魏敏晨博士及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趙昕博士就研究見解和基金項目分享了寶貴的經驗。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20230214---CEE-ProfChung-Steel-CSCS_Website

理大研究榮獲2022年度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 - 特級獎

2023年2月10日在廣州舉行的中國鋼結構大會開幕式上,由香港理工大學學者領導的項目榮獲中國鋼結構協會頒發「2022 年科學技術獎」- 特等獎(國科獎社證字第0163號)(www.nosta.gov.cn)。這是該獎項的最高榮譽,而理大是唯一獲此殊榮的香港院校。 理大牽頭的得獎項目「 國產690MPa高強鋼結構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及其國際化應用」,由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www.polyu.edu.hk/cnerc-steel) 主任鍾國輝帶領,與清華大學、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香港知名設計及建造公司及中國鋼結構龍頭企業等的專家共同完成研究。 該項目為國產優質690MPa高強鋼在建築領域的創新應用提供了全面解決方案。通過系統研發、試驗研究和數值模擬等手段,實現了對690MPa焊接構件的力學性能及結構行為的精準預測,最大程度上減小甚至避免了高強鋼構件焊接後在強度和延性等方面的損失。通過嚴格的設計開發和規範編寫,獲得了適用於工程應用的設計方法。 研究成果已應用到香港的多個大型工程項目,如已完成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雙拱鋼橋,正在建設中的九龍仔游泳池屋頂鋼桁架以及元朗體育館東、西看台的鋼結構穹頂等。 (點擊這裡了解更多)  

2023年2月10日

獎項及成就

IVN00440

中國石化到訪理大 研究創新方式 優化生活環境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余夕志先生率領代表團於2月8日至9日到訪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校園,了解理大在創科方面的最新成果。 校長滕錦光教授熱烈歡迎代表團,雙方討論了在創新技術和研究開發方面的進一步合作。 在兩天的行程中,代表團與來自不同學系的理大學者進行了深層次的交流, 亦參觀了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實驗室、低碳建築技術實驗室和光傳感實驗室,了解理大在綠色技術、材料科學等多方面的研究進展。 早前,理大與中國石化簽署合作協議設立「優秀論文與項目獎學金計劃」,獎勵學生在清潔能源與可持續環境領域上的傑出論文。獎學金計劃旨在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掘創新方案和技術,以增強行業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按此查看獎學金詳情。

2023年2月9日

活動

WILL1440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Shared Advanced Metaverse Technologies at PolyU Symposium on Colour Imaging and Metaverse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hosted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lour Imaging and Metaverse on 27-28 Jan 2023, which attracted around 100 researchers and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nd facilitated knowledge exchanges among them. The event inspired creative thoughts and novel ideas for accelera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mpactful solutions. 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speakers shared their works and insights in colour, imaging and metaverse related technologies from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product design for better user experience, next generation display applications, fashion and textiles, human skin colour in the virtual world and so on.  Thoughtful discussions during the two days event were joined by worldwide speakers and panelists from well-known technology companies such as Apple, ByteDance, Huawei, Meta Reality Lab, SenseTime, Unilever, as well as top-notched universities like Chiba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niversity of Leeds, Zhejiang University and PolyU.  Also, launch ceremony of the Colour Imaging Metaverse and Research Centre (CIMRC) was taken place during the first day of symposium. Prof Christopher Chao, Vice Presid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PolyU, Hon Duncan Chiu,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of HKSAR, Mr Andy Wong, Head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of Invest Hong Kong, Prof Li Ping, Dean of Faculty of Humanities of PolyU, Prof Li Xiangdong, Dean of Faculty of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of PolyU,  Prof Christina Wong,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PolyU and Dr Tommy WEI, Director of CIMRC have officiated the ceremony. The research centre aims to carry out impactful research to better underst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human visual systems, and to develop innovative solutions and algorithms for imaging and metaverse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The Symposium was co-organised by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fice (RIO). As a forward-looking department in the University, RIO is devoted to propelling the University’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dvances to benefit the society by providing all-rounded support to facilitate research endeavours within the PolyU community, and foster partnerships among universities, industries, governments, supranational bodies, and the public.  Symposium Booklet

2023年1月31日

研究及創新

20230119-Meituan

理大與美團合作開發視覺輔助定位系統 用於無人機運送包裹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科技零售公司美團攜手開展研究項目,提升無人機(UAV)系統的定位功能,以利於穿梭「城市峽谷」運送包裹。 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文偉松博士帶領的項目,「城市峽谷中基於視覺資訊輔助的無人機GNSS RTK定位」,獲得美團支持。理大是香港唯一機構就無人機感知研究獲美團資助。 民航工程講座教授、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系主任溫志湧教授表示︰「此項研究項目,能有效提高無人機系統自主運送的定位準繩度和可靠性。今次合作正是理大無人自主系統研究中心實踐知識轉移的成功案例之一。」 美團資深科學家黃國權教授表示︰「在建築稠密的都市環境中應用無人機系統,準確定位毋疑是一項挑戰。溫博士的研究將改善無人機定位問題並提高效率,啟發更多實際應用。」

2023年1月19日

研究及創新

p1

理大研究發現納米級鐵電新材料 具低成本、低耗能優點 可應用於計算機記憶體

具有可控電學性能的物料需求甚殷,尤其應用於便攜式的記憶儲存裝置上。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率領的團隊在一項新研究中,實現了一種備受追捧的納米級物料電行為。由於這種寶貴鐵電特性能,有潛力進行大規模複製,而且難度被降至前所未及的水平,預料電子製造商將對此大感興趣。 任何物質的原子厚度單層結構,都具有與塊狀物料截然不同的特性,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要數僅有原子厚度的石墨烯。 將幾個原子厚度層堆疊起來,有可能產生於單層結構時不存在的新特性。理大應用物理學系納米材料講座教授兼系主任劉樹平教授領導的團隊,研究了由二硫化鉬(MoS2)和二硫化鎢(WS2)合組的雙層堆疊,觀察到這種物料不僅具有壓電性,還展現出鐵電效應,有關發現令人雀躍。 鐵電物料具有電極化本質,只要簡單施加電流便可切換。由於鐵電物料擁有在兩種狀態之間切換的能力,所以被廣泛應用於感測器、電容器和數據存儲。電子業特別有興趣開發以鐵電體為基礎的超薄裝置,尤其希望在納米級生產時仍能保持其特性。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仍是主要障礙。 與純 MoS2 或 WS2 的單分子層相比,這兩種化合物的納米級堆疊產生了強烈的鐵電反應。研究團隊通過調整堆疊角度來為雙層堆疊製成不同版本,做法好像把一個鐘面覆蓋在另一個鐘面上,兩個鐘面的 12 時位置對齊或移位。兩類雙層堆疊都表現出非常強的壓電性和鐵電性。 為了驗證 MoS2/WS2 的可切換極化,研究人員完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域寫入」試驗。他們在三角形切片的薄物料中,建立了一個可以在原子顯微鏡下看到的正方形中的正方形圖案。由於兩個帶極區域的電壓相反,寬度約為 1 微米的較小內方塊,與較大的外方塊明顯不同。 有關異質結構雙層(即由不同化學物質組成的兩層)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電行為,這次發現並非首次報告。然而,壓電性和鐵電性通常取決於相關物料的細微幾何細節,意味難以保持一致性地以工業規模生產。其中,由於傳統異質雙層的兩層具有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晶體結構,往往傾向產生摩爾紋(以一種精緻的布料命名)。 摩爾紋效應非常有趣,但研究人員排除了它是令 MoS2 / WS2 出現壓電和鐵電性的解釋。儘管兩層物料的原子間距離略有不同,但它們對彼此作出適應,產生了完美對齊的堆疊,完全沒有出現微小扭曲或差異來促成摩爾紋的干擾。理大團隊的流程包括簡單地將 MoS2 和 WS2 一同「烘烤」,讓兩層自發堆疊。 事實上,讓兩層具有相同晶體結構但不同原子類型的物料完美堆疊是電性能的關鍵。根據物理學的解釋,鐵電性只有在具有一定對稱性(或缺乏對稱性)的情況下才能出現於此類物料中。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料層相比,堆疊起來的 WS2 與 MoS2 沒有對稱中心(正式名稱為反轉中心),也缺少另外幾種對稱轉型。這種破壞對稱性的特質,讓一層物料相對地滑到另一層物料時展現鐵電和壓電性。 劉樹平教授說:「計算機記憶體等高科技行業將受惠於這種新型納米級鐵電體。這些原子厚度的雙層物料具有低成本、低耗能和可靠的複製性,有望擴大製造規模,從而推動現代電子產品的前沿發展。」 今次二維鐵電材料研究,理大團隊聯同中國人民大學、劍橋大學,以及南京大學學者合作。有關研究發現刊載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2023年1月18日

研究及創新

20230120

理大與 Cybaverse 攜手成立香港首個專注研究法律與 Web3 關係的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 Cybaverse Academy Limited (Cybaverse Academy) 簽署成立合作備忘錄,共同建立「理工大學—Cybaverse 法律與 Web3 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 隨著 Web3 和區塊鏈技術蓬勃發展,各地政府均積極確保相關監管法規與時並進。聯合實驗室將是香港首個專注研究法律與 Web3 關係的實驗室, 涵蓋研發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及探討法律和產業標準。 理大和 Cybaverse Academy 將攜手推進 Web3 和區塊鏈領域的資產和網絡安全,以及其私隱保障機制。聯合實驗室著力為監管機構和其他持份者提供必需的工具,以加強對投資人和公眾的保障,共同推動 Web3 生態健康發展。理大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貢獻備受肯定,於《CoinDesk》最新發佈的「2022 年區塊鏈最佳大學」(Best Universities for Blockchain 2022) 排名榜首。理大在區塊鏈技術教育和研究方面均表現卓越,其香港首間全方位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區塊鏈科技研究中心」,將提供與 Web3 相關的培訓計劃。該中心匯聚來自計算機科學、金融、航運及物流、工業和系統工程等不同領域人才,進行與區塊鏈有關的跨學科研究。 成立合作備忘錄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 Cybaverse Academy 董事總經理李國樑先生於本月 17 日代表簽署。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Cybaverse Academy 聯合創始人莫樹聯先生及鄧淑明博士見證簽署儀式。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區文浩教授將擔任聯合實驗室主任。同系的 副教授羅夏樸博士 和 Cybaverse 的李國樑先生將出任聯席主任。 滕錦光校長說:「理大很高興能與 Cybaverse Academy 在 Web3 產業上合作。結合理大在區塊鏈技術教育課程和研究方面等的科研實力和 Cybaverse Academy 在 Web3 的研發和經驗,我深信學術界及產業界的協作在不久的將來會為社會帶來龐大的正面影響。理大領先的區塊鏈研究成果將轉化為實際應用,為 Web3 產業探索更多創新解決方案,助力香港發展成為虛擬資產中心。」 李國樑先生說:「我們非常榮幸能與理大合作,探索法律和 Web3 的前沿領域。通過結合世界一流的科研能力和行業經驗,聯合實驗室將為更好的 Web3 生態系統提供堅實的基礎。」

2023年1月17日

研究及創新

20230117---Innovations-on-Textiles-Life-Cycle-Sustainability-

理大研究報告指創新科技促進紡織業生命週期的可持續性

紡織產品的生命週期,從原材料到纖維生產、紡織品加工、產品分銷和成衣廢物處置,其整體溫室氣體排放佔了全球總量的 5-10%,同時亦是消耗地球水量的第二大使用者,產生的微塑料和著色劑也嚴重污染水源。 鑑於這對環境和人類具深遠的影響,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就此發表研究報告,審查創新技術對促進紡織品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院長和紡織技術講座教授陶肖明教授,聯同麻省理工學院的 Svetlana Boriskina 博士,研究促進綠色轉型生產紡織品的創新技術。研究團隊在Natural Sustainability發表了題為「通過創新科技促進紡織品的可持續性生命週期」的文章。該研究強調利用系統性的分析框架,確定並闡明具影響力的紡織技術發展。 研究報告根據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17個目標,分析了綠色科技對紡織品的影響,特別是針對自然資源、能源和環境影響的範疇。 研究團隊收集了過去10年22,724 篇相關出版物,其中篩選閱讀了 940 篇,詳細研究了 215 篇。 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創新的原材料和纖維物料、製造技術和紡織品回收科技實現可持續性的紡織品生命週期,是為行業未來的研究和發展方向。這些技術發展還可以加速紡織品的綠色轉型,實現紡織生態持續性。 研究團隊探討了未來可以加速紡織品綠色轉型的研發方向。主題涵蓋: 基於高通量的綠色科學與生產過程 根據數據驅動的研發結果,辨認和開發合成聚酯和尼龍纖維的可持續替代品 通過生物科學研究,培養需要較少水份的抗蟲和抗病植物種子 無水或少水的著色製造方法 減少或消除現有紡織及服裝生產的步驟 開發單一物料紡織品以實現積極的主動材料回收 陶教授說:「研究團隊投放兩年時間,嚴謹深入地考究紡織工業及實驗室的主要創新技術發展,剖析由生產至丟棄的周期裡,這些先進科技對紡織品壽命由始至終的影響,以及對紡織產業和產品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這次研究創建了開放、詳盡和客觀的大規模數據分析,為邁向未來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展望未來,推廣綠色科技,對於解決紡織品生命週期,從源頭到末端面對的可持續性問題尤其重要。例如,大規模應用由生物源製成的綠色纖維,可減除由石油衍生合成纖維的降解性差和超細纖維污染的問題,加之運用創新技術,可顯著減少紡織品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水量。特別是機械回收(mechanical recycling) 技術,儘管適應性存在挑戰,將會是單一物料或部分混合物料紡織品的發展重點。單一物料紡織品的回收效用和再循環效率,將成為紡織產品可持續設計策略之一。  論文全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2-01004-5  

2023年1月17日

研究及創新

C0128

理大七個項目獲研資局協作研究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七個研究項目,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2022/23年度協作研究金」資助,合共4391.8萬港元(分三類撥款),肯定了理大在人類健康、環境發展、能源效應和先進製造技術方面的跨領域科研優勢。 1. 協作研究項目補助金 (CRPG) 理大有五項研究獲CRPG合共資助3178.5萬元,涵蓋不同領域,包括︰ 深入調查微生物耐藥性從熱點源傳播到社區和職業人群的傳播途徑; 開發深層神經迴路精準聲遺傳調控技術,探索應用到治療腦疾病及帕金森病的可能性; 開發用於節能建築圍護結構的日間輻射冷卻塗層; 發展用於波前光學表徴的智能自適應剪切干涉測量技術; 創新智能工廠技術,設計高效率的物聯網系統,協助大批量訂製工業/工廠營運。 2. 協作研究設備補助金 (CREG) 在CREG下獲資助的項目,旨在設計使用高頻雷達(HFR)技術的新遙感設備網絡,蒐集到的數據可以作各種用途,如針對洪水和極端天氣,協助海岸保護工作。 3. 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 (YCRG) 一項由理大年輕學者帶領的研究項目,旨在探索氣候變化下城市沿海洪水的基本機制和動態,並開發智慧框架分析沿海洪水和評估風險,獲得YCRG支持。

2023年1月12日

獎項及成就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