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 image_TC

理大兩項目獲研資局主題研究計劃支持 為香港長遠發展策略作出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兩個科研項目在2024/25年度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中,合共獲批超過1億港元資助,開展促進對香港起重要作用的新興研究及創新項目。理大連年獲得顯著資助支持,展開具有影響力的跨學科研究,以卓越的科研實力和創新專長,為香港長遠發展策略作出貢獻。 理大吳文政及王月娥紡織科技教授、時裝及紡織學院紡織科技講座教授、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總監陶肖明教授帶領的「多感仿真可穿戴裝置機理和關鍵技術的研究」項目,獲資助6,237萬港元。 理大設計學院兼電子計算學系Johan Hoorn教授帶領的「香港社區壓力緩解:大型語言模型賦能社交機器人的戰略性研究」項目,獲資助4,089萬港元。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的兩項獲資助項目,具備廣泛應用潛力,並貼切地為社會帶來裨益,充分展示了理大卓越的跨學科研究實力。理大在主題研究計劃屢獲佳績,支持我們致力於為香港長遠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將繼續透過拓展嶄新及尖端的科研項目,為世界創造福祉,引領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陶教授的項目將引領全球帶來重大的科技影響,首創多感仿真可穿戴裝置,可傳遞類混合氣味和觸覺,提供更身臨其境的體驗。該項目發揮了理大團隊的多學科專長和跨領域科研的卓越優勢,包括在柔性材料、物聯網(IoT)、可穿戴系統和生物醫學應用、電子織物、人工智能、聲學和信號處理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這項研究產生的影響遠不止於開發新型裝置,還將廣泛為社會、產業發展以及人類生活帶動創新,包括醫療、物聯網、智慧城市、藝術技術、機器人、教育、體育、時裝與紡織以及個人防護等。 Hoorn 教授的項目旨在緩解社區壓力, 香港61%人口經歷壓力、焦慮、抑鬱和負面情緒,該研究將利用大型語言模型訓練社交機器人,並結合本地化、文化和個人數據,提供可能被忽視的個人心理護理,從而填補醫療保健系統的不足。 項目除了會開發社交機器人、連接至手機應用程式的虛擬化身,亦會研發新的分布式計算、可擴展性和隱私保護軟件架構。項目帶來的創新成果,將可惠及香港的在職人口,令多個行業受益,包括護理專業人員、社會工作者、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開發人員等。項目擬建立一個線上平台,予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開發人員延伸應用,除了護理領域,亦可滿足教育、酒店和娛樂等其他應用需求。   理大在2024/25年度主題研究計劃獲資助項目︰ 項目統籌者 陶肖明教授 吳文政及王月娥紡織科技教授 時裝及紡織學院紡織科技講座教授 智能可穿戴研究中心總監 項目名稱 多感仿真可穿戴裝置機理和關鍵技術的研究 摘要 本項目通過研究多感官模擬可穿戴裝置,揭示人類混合氣味嗅覺和多感觸覺模擬的運行機制,開發相關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項目將首創纖維集合體結構的仿生機制及其驅動裝置,用於複製混合氣和觸覺。透過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和控制模擬設備的演算法,將感測器獲得的測量訊號聯繫起來,提供更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該設備研發目標包括︰ 通過人工智能控制的感知和模擬混合氣味的嗅覺模擬設備; 通過改變其硬度、尺寸、表面形態和熱性質、可感知和調節作用力和溫度的織物觸覺模擬器; 可穿戴的基於織物的聲學聽診器,連續檢測人體內臟器官產生的聲音的位置和強度。   這不僅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元宇宙技術發展,還為醫療保健、物聯網、藝術科技、機器人、體育、時尚、紡織業等多個行業領域帶來變更。 批准預算* 6,237.8萬港元   項目統籌者 Johan Hoorn教授 設計學院兼電子計算學系教授 項目名稱 香港社區壓力緩解:大型語言模型賦能社交機器人的戰略性研究 摘要 本項目將開發人性化居家社交機器人,內置大型語言模型(LLM),以本地化、文化和個人數據為基礎,為香港精神健康服務不足的人群提供定制的心理健康支援。另外,會配置適用於移動應用程式的螢幕虛擬助理(Avatar)。   研發的新軟件架構將實現分散式計算、可擴展性和隱私保護,還將制定協定測試、邏輯符號人工智能和設計指南,探索創新方法和功能。並將經由本地社區進行實地評估,以助建立溝通模型,能夠預測和識別壓力或情緒低落的跡象,其後通過富情理的對話、求助信息或轉介專業護理等方式進行干預。 長遠而言,本項目有望減輕香港公共心理健康系統的負擔,同時通過人工智能驅動方式,便利市民更好地自我管理身心健康。   香港勞動人口,尤其是護理專業人員和社工都將從中受益。透過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開發者建立及開放線上平台,可惠及更多領域,如教育、酒店、娛樂等延伸應用。 批准預算* 4,089.9萬港元 *研資局提供資助金額的 90%,其餘 10% 將由協調大學提供。   ***完***  

2024年7月15日

成就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2

香港理工大學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舉行揭牌儀式 並成立理大江蘇校友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於7月6日在南京就共建「香港理工大學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為發揮理大科研資源優勢,促進香港和南京兩地教育、科技、人才等雙向交流,雙方聯合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台,促進項目落地孵化和產業化,實現更高水準的互利共贏。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女士對本次合作給予高度關注,並與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一行進行會談,為研究院的發展作深入交流。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女士(右)對本次合作給予高度關注,並與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左)一行進行會談。 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行政及拓展副校長盧麗華博士、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理大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張丹教授、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之常先生、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先生、南京市副市長吳煒先生、南京市秘書長洪禮來先生及鼓樓區委書記王安偉先生見證下,為研究院進行揭牌儀式,標誌著研究院正式落地南京。 林大輝博士在致辭中表示,理大在過去 87 年已培育近 50 萬名校友,目前理大在 QS 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排第 57 位。理大將攜手南京地區的企業和政府共同合作,充分發揮兩地的優勢,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官、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理大期望研究院能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孵化基地,為南京科研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國家的科技創新作出貢獻。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之常先生在致辭中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標誌理大及南京市委市政府雙方在科技創新的理念、科研發展目標相向而行,並在落實研究院科研領域上雙方透過優勢互補加強成效達致共贏,緊抱創新思維,向新而行,探索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佈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領域,雙方的共同理念成就研究院的快速建成及發展項目。 鼓樓區委書記王安偉先生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強調科技創新是貫徹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里程,而研究院的成立有助江蘇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鼓樓區將積極整合駐地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科教資源、科研設施,為研究院提供支撐,做好各類政府服務和人才服務。 研究院代表就針對人工智能、生命與健康、綠色建設與環境等研究領域進行宣講,向在場政府代表、科研機構及企業等嘉賓介紹落地南京後的總體發展方向及建設規劃。研究院將會開設四個研究中心,分別為「智能機器人與機電一體化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創新研究中心」、「智能建造研究中心」、及「視覺健康創新研究中心」。這些研究中心將通過與南京市鼓樓區政府展開一系列深化合作,爲企業、科研機構提供前沿科技創新研究和研發服務,致力將南京市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促進這些領域的科技創新發展。 此外,爲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研究院與南京港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等 13 個單位,就研究項目落地簽署多份框架協議,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同場,為慶賀香港理工大學江蘇校友會(校友會)成立,在揭牌儀式後,理大舉行校友會成立慶典暨晚宴,超過三百名嘉賓聚首一堂,分享這個喜悅時刻。隨著江蘇校友會的成立,理大內地校友會網絡將變得更強大,推動發展內地校友工作,讓理大更切實地參與國家發展。   ***完***

2024年7月11日

活動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cover

理大學者倡導循環經濟實踐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 獲授銜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

為達致全球生產和消費可持續目標,需先透過嚴謹的研究基礎來推動循環經濟發展。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教授、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榮獲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嘉許,頒發近港幣 800 萬元資助,支持展開相關研究,為社會帶來裨益。 黃教授獲冠予「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名銜。她的研究項目旨在加強循環經濟的治理,促進建立制度及檢視績效影響。循環經濟代表一種生產和消費模式,產品和材料可循環再用直至其使用壽命結束,從而減少全球的材料消耗。然而,根據 2023 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循環差距報告》,全球市場上全年僅有 7.2% 的資源得到回收和再利用。 儘管各地政府制定了循環經濟的行動計劃和政策,但要提升監管廢物回收和重用資源效率,集體的行業推動是重要一環。綜觀循環經濟的治理及對其效益的認知落差,這項研究旨在通過展示不同商業環境如何影響循環經濟的治理表現和效益,從而促進商界企業建立治理規範。 黃教授表示︰「獲得這次資助對我來說十分鼓舞,我將繼續致力於透過負責任消費與生產的研究實現可持續目標。理大的卓越學術能力、研究專長、專業設施以及跨學科資源,為研究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支持,推動以創新科研為社會帶來深遠影響。」 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旨在為卓越非凡的教授級學者提供持續研究支援,所屬大學會獲發放約港幣 800 萬元經費,資助為期 60 個月。 研究項目詳情: 項目統籌者 黃詠恩教授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教授 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 項目名稱 施加政策以外: 循環經濟的治理,使其制度化及成效影響 摘要 本項目旨在加深對循環經濟治理及準則的認知,推動價值鏈合作伙伴採用並生產可回收的商品。通過展示不同商業環境條件如何影響循環經濟的治理表現,及衍生的商業成果,本項目將提供管理者和制定政策見解,推廣企業遵循產品設計、生產和報廢的治理規則,最終實踐環境責任,減少浪費和避免使用原始材料,長遠而言合力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12(SDG 12)。   ***完***

2024年7月11日

成就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Photo 1

理大團隊研發主動排汗智能運動服 提供乾爽舒適穿著體驗

巴黎奧運會即將展開,運動熱潮席捲全球。然而,炎炎夏日做運動,衣服吸收大量汗液變得黏濕沉重,降低舒適度,甚至影響表現。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研究團隊從樹根傳輸水分系統以及人類皮膚出汗機制得到啟發,開發了一款採用仿皮膚抗熱紡織面料的主動排汗智能運動服「iActive™」,能有效加快衣服排汗速度、減輕衣服重量,降低運動期間因汗水累積而產生的黏膩感。 人體有數以百萬計的汗腺負責將汗水排出皮膚表面來調節體溫,然而隨着溫室氣體排放持續,酷熱天氣日數將與日俱增,增加了運動和戶外體力勞動的身體能量消耗和排汗量。即使穿著高透氣和排汗性能良好的衣服,仍會因汗水大量積累而感到不舒暢。有見及此,由理大利民先進紡織科技青年學者、時裝及紡織學院副教授壽大華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首創了基於仿生科技、具備主動排汗功能的智能運動服「iActive™」,而這項發明更於今年四月舉行的第49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勇奪金獎。 iActive™對應人體背部主要出汗位置,內置根狀汗液收集系統,採用低壓電控的仿皮膚抗熱紡織面料作為「人造汗腺」排汗器,主動且可控地將汗水猶如樹根傳輸水分般傳輸到衣服底部的排汗器。然後,排汗器會以液滴的形式迅速將汗水排掉。排汗器體積細小,輸出電壓僅約5V至9V,十分安全,電源裝拆亦相當容易,方便用家以手洗或機洗方式反覆洗滌衣服,保持衛生。當人體出汗率較少時,iActive™也可以取下電源單獨使用。 團隊採用的仿皮膚抗熱紡織面料能模擬人體汗腺,基於濕潤性梯度優化,單向快速傳輸汗液,將汗水由內部向外部單向排出,以降低衣物的黏滯感和重量,加強衣服的透氣能力,令衣物更乾爽,穿著起來更舒適。實驗結果顯示,iActive™的排汗速率是人體最大排汗速度的三倍,能確保皮膚微環境的良好透氣性,亦可防止身體在運動後因濕冷而造成不適。與傳統布料相比,iActive™採用的紡織物料在吸收汗水並達到飽和狀態下,重量減輕60%,黏膩感下降50%,能顯著為用家提供舒適的穿著體驗,幫助戶外運動愛好者和運動員發揮最佳表現。 另外,用家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自主控制運動服的排汗速度,以實現個人化的智能汗液管理。新技術更可廣泛結合各類紡織物料使用,進行可持續批量生產。除運動服外,iActive™亦適用於製作需要長時間高強度體力勞動及戶外工作人士的防護衣及工作服,例如醫護人員、建築工人、消防員和執法人員等,有效提升他們的工作表現。 壽大華博士表示﹕「全球暖化帶來的極端天氣和高溫,令防暑降溫措施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我們期望透過借鑒自然界中奇妙的抗熱和導液現象,研發多功能智能服裝和物料,推動製衣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解決全球面對的挑戰,並以科技力量為傳統服裝行業注入新思維,提升競爭力。」 研究團隊另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是以沙漠甲蟲防曬和人體皮膚排汗機制為靈感開發的高效熱濕管理面料「Omni-Cool-Dry™」,採用防曬抗熱技術和單向排汗設計,確保用家在高溫高濕環境中保持身體乾爽舒適。團隊正在結合兩項研究的優勢,以進一步提升iActive™智能運動服的排汗和降溫功能。 壽大華博士為理大智能可穿戴系統研究院及未來服裝紡織科技研究中心核心成員之一,是先進纖維材料及可穿戴技術專家,研究涵蓋促進個人熱濕管理、智能可穿戴設備、軟機器人等領域,並憑傑出科研成就屢獲國際殊榮,包括美國纖維學會2023年「傑出成就獎」(全球每年僅一位)、2021年及2022年TechConnect全球創新獎。其研究論文亦多次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刊登,包括《Science Advances》、《PNA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壽博士亦將於2025年在理大主辦美國纖維學會春季會議。   ***完***  

2024年7月10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時裝及紡織學院

01

理大卓越學術及研究成就獲「優配研究金」和「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和「傑出青年學者計劃」,合共撥款資助2.078億港元,獲得資助總額位列全港前三所大學。 理大在「優配研究金」有203項研究獲撥款約1.857億港元,獲資助金額在本地大學中高踞第三位。在工程學科目範圍,理大表現領先各本地大學,獲得最高的撥款達9,350萬港元。 「優配研究金」旨在為表現卓越或潛質優厚的學者提供額外資助,涉及兩項類別,包括為擴闊知識的基本研究,和對某些特定範圍作出理論運用的應用研究。 另外,理大有34個研究項目獲「傑出青年學者計劃」資助約2,210萬港元,獲資助金額位列本地大學中第二位。在工程學領域,理大表現卓越,獲資助約1,030萬港元,是本地大學獲得最多撥款的院校。 「傑出青年學者計劃」旨在培育新進學者,幫助他們為日後的教學及研究事業作好準備,評審準則包括科學和學術價值、首席研究員的資歷和研究成就等。 ***完***

2024年7月5日

成就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Photo 1

理大儀器助力嫦娥六號月背採樣 並成功獲批嫦娥五號月壤樣品 領銜深空探測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科研團隊繼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為國家完成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助嫦娥六號探月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之際,理大的科研團隊最近亦通過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樣品管理辦公室的審核,成功獲得由中國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鏟取樣品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層鑽取樣品。其中,月壤表面鏟取樣品亦是由理大團隊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採集而成。團隊已將嫦娥五號月壤樣品帶回和儲存於校園內的月壤儲存及分析系統,並將利用世界頂尖的一體式多功能原位分析設備,使研究人員無需離開儲存環境下,展開月壤深入分析研究計劃。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恭賀團隊為中國航天歷史譜寫了輝煌一頁,林博士說:「理大今年慶祝成為大學30周年,在剛剛公佈的Quacquarelli Symonds(QS) 2025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位列第57位,在此重要時刻,理大成功通過國家審核獲得由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團隊一定會好好珍惜國家這份極之珍貴的禮物。」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指:「理大矢志成為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強調科研要為社會帶來有價值的創新。我們重視人才,致力培育年輕科研人才,把科研經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期望與跨學科的專家攜手合作,為國家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嫦娥五號月壤深入分析研究計劃由有多次參與國家深空探測任務經驗的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以及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波教授率領,聯同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王興博士及研究助理教授Sergey Krasilnikov博士,團隊將探討在「月壤中找水」,研究月壤中熔結碎屑的微觀結構、熔結碎屑中的水含量及來源,研究成果將為未來研究月球及其他無大氣天體表面土壤的形成及太陽風注入產生的水資源分析提供重要參考。 吳波教授指:「很高興我的團隊能夠成功申請和親自把月壤樣品從北京的國家天文台帶到理大校園,月壤樣品具極大的科學價值,我們的跨學科團隊有多次參與航天實戰任務的經驗,研究領域涵蓋月球地質研究、著陸區地形地貌分析、太空載荷研製、月壤樣品研究、太空資源利用等,我們期待展開月壤深入分析研究,繼續發揮大學團隊的科研優勢,為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貢獻國家出力。」 容啟亮教授指:「2020年我們為嫦娥五號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將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月壤樣品帶返地球,現在月壤樣品就儲存在理大校園,對團隊別具意義。我們亦計劃申請嫦娥六號月背的月壤樣品,為人類認識月球和太空作出更多新的貢獻。在火星取樣返回以及中國人登陸月球,這兩項是國家2030年前最重要的任務,我們希望未來有機會再貢獻國家。」 從月球取回來的月壤樣品罕有而珍貴,對太空科學研究與資源開發利用極具價值。通過一粒月壤不但可了解月球的形成、演化、空間環境變化等重大科學問題,並且從研究月壤取得的成果可對地球帶來長遠的禆益,造福人類。未來航天任務以太空資源的科研目標為主,理大深空探測研究中心的太空資源實驗室可長期和妥善儲存地外天體樣品於高純度氮氣保護裝置內以作相關跨學科研究。實驗室亦能研究將來從火星、小行星等採樣返回的樣品,繼續協助國家航天發展。   嫦娥五號月壤深入分析研究計劃由多次參與國家深空探測任務經驗的容啟亮教授(中)、吳波教授(左)率領,聯同王興博士(右)探討在「月壤中找水」。   吳波教授(左)與王興博士(右)均來自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研究專長涵蓋月球地質研究、著陸區形貌分析等領域。       理大成功獲得由中國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鏟取樣品(左)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層鑽取樣品(右)。   理大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太空資源實驗室設置的月壤存儲及樣本分析設備,以妥善儲存及深入分析月壤。   ***完***  

2024年7月3日

成就 深空探測研究中心

1

理大研究揭示由生物啟發的液體流動控制機理 冀為流體動力學和仿生物料領域科技帶來突破

人類對自然界了解得越深入,便越能體會大自然是最偉大的工程師。過去研究認為,液體只能在具有特定液體通訊特性的物種上,沿著固定方向輸送,不能切換輸送方向。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研究人員的研究證明了一種非洲植物,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水流,有關發現或許能啟發更多流體動力學和仿生物料領域的科技突破,包括應用於需要多步驟和重複反應的可切換液體輸送工作,如微分析、醫療診斷和太陽能海水淡化等工作。研究最近已於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發表。 液體運輸是自然界中鮮為人知的奇跡。例如喬木每天都需要將大量水分從根部輸送至長在最高處的葉子,而整個過程都是默默完成。某些蜥蜴和植物通過毛細管作用進行水引導。在水源稀缺的沙漠,善用水分尤為重要,因此,某些甲蟲能捕捉霧水,再以化學梯度將水引往背部。 科學家素來努力嘗試加強和掌握人類的液體定向移動能力。微流體、集水和傳熱等各種應用均有賴水或其他流體以不同規模進行有效的定向輸送。雖然上述物種讓我們從大自然取得靈感,但僅限於單向地移動液體。理大潘樂淘慈善基金智慧及可持續發展能源教授、機械工程學系熱流體與能源工程講座教授王立秋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納米比亞和南非的原生多肉植物青鎖龍(Crassula muscosa)可以自主選擇液體輸送方向。 理大的研究人員與香港大學和山東大學的人員合作,發現青鎖龍兩個獨立枝條被注入同一種液體後,液體會以相反的方向運輸。液體在其中一個枝條只流往枝尖,而另一枝條則把水流直接引往青鎖龍的根部。青鎖龍在乾旱多霧的環境下生長,儲存水分並將其輸送到選定方向可謂青鎖龍的命脈。 由於枝條保持橫向,因此可以排除重力是輸送方向具選擇性的原因。相反,青鎖龍與別不同的特性源於枝條上滿佈細小的葉子。這些小葉子也稱為「鰭」,輪廓非常獨特,主體呈向後狀,外型有如鯊魚鰭,葉身漸幼,葉尖指向植物的頂端。這種不對稱形狀是青鎖龍可以選擇性地定向輸送液體的重要因素,關乎對液體頂部的彎液面的操縱。 具體來說,關鍵在於不同枝條上鰭狀葉片之間的細微差異。當一排排鰭狀葉片向植物頂端屈曲,枝條上的液體也會朝該方向流動。然而,假如枝條上的鰭狀葉的外型靠上,那麼儘管枝條仍然指向植物頂端,液體也會反向流往根部。流動方向取決於枝條和鰭狀葉片兩側之間的角度,由其控制彎液面施加在水滴上的力,這樣會阻止其中一個方向的流動再令其向另一方向傳送。 團隊憑藉對青鎖龍如何引導液體流動的了解,創製了一種人工模型。他們利用3D打印製成鰭狀葉片,名為「C. muscosa-inspired arrays」(由青鎖龍啟發的序列,簡稱CMIA),能夠模擬青鎖龍的斜向葉片來控制液體流動的方向。雖然天然植物枝條上的鰭狀葉片不能移動,但團隊巧妙地利用磁性材料讓人工CMIA能夠隨意改變方向。只需施加磁場,就可以逆轉流經CMIA的液體流動。這套模型為於工業和實驗室環境中沿動態變化路徑輸送液體變得可能。另一方面,只要改變鰭狀葉片之間的間距便可以令水流改變方向。 CMIA可以惠及很多科技領域。王立秋教授表示:「流體流動的實時定向控制,將可以在微流控、化學合成和生物醫學診斷中找到新的應用。模仿生物的CMIA設計不單可以用於液體運輸,還可以在T形閥門等情況下用來混合液體。這種方法適用於多種化學物,而且可以克服某些微流控技術中出現的加熱問題。」   ***完***

2024年7月2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機械工程學系

Photo 1

理大舉行升旗儀式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七周年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七周年,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早上於校園舉行升旗儀式。 承蒙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聯絡局局長鄧建偉先生及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國際部主任、參贊王劍先生蒞臨擔任主禮嘉賓,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校董會副主席李國祥醫生、大學顧問委員會主席顏吳餘英博士,聯同理大校董會成員、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管理層、大學院士、傑出校友、理大基金會成員、嘉賓,以及近600名師生和校友一同參與儀式,祝願國家富強昌盛,香港繁榮穩定。儀式由廣東護旗兵國旗護衛隊及理大學生升旗隊負責。 滕錦光教授表示︰「回歸祖國二十七載以来,香港憑藉國家的堅實支持及自身的獨特優勢,不斷茁壯成長,並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香港高等教育界的一員,理大致力成為一所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透過優質的全人教育培育擁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及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我們也將繼續以具影響力的科研和創新回應社會需求,推動香港建設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實現科技自強自立作出貢獻。」   *** 完 ***

2024年7月1日

活動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1

理大研發成果亮相 AELIS Couture 2024/25 年度秋冬高級訂製時裝展 科技與時尚結合 攜手推動可持續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宣布與巴黎著名高級服裝品牌 AELIS Couture(AELIS)合作,於 2024 年 6 月 27 日巴黎高級訂製時裝周期間,由 AELIS 舉辦的 2024/25 年度秋冬高級訂製時裝系列展覽上展出雙方共同打造的作品。該作品採用理大研發的可持續金屬鍍膜紡織技術生產的材料,由時裝界傳奇人物、高級訂製時裝設計師 Sofia Crociani 設計及製作,成功將頂尖科技與奢華時裝融合創新。 該項創新紡織技術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教授姜綬祥教授帶領的團隊研發,應用金屬鍍覆膜技術將納米級的超薄金屬薄膜鍍覆於紡織品,無水的生產過程不會排放化學物質,既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又能呈現高端服飾材料的品質。理大團隊更為雙方合作的時裝作品特別設計製作了金和銀金屬鍍覆的有機絲綢柯根紗,既保持了傳統紡織品的舒適度和飄柔性,又能呈現珠光的效果。 AELIS 的時裝設計匠心獨運,是次合作充分體現了理大在促進紡織技術創新,並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時裝業界應用上所作出的努力。AELIS的設計配合理大金屬鍍覆紡織品技術,體現了時尚與嶄新科技的完美結合。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 AELIS 攜手設計 2024/25 年秋冬高級訂製時裝系列的作品。理大與 AELIS 的合作是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成功典範,以時裝為載體糅合科技與時尚藝術。我們樂見理大為促進可持續發展而研發的創新科技能夠應用於高級訂製時裝的製作上,將美感和先進科技融為一體。」 AELIS 創始人 Sofia Crociani 對雙方的合作感到興奮,並表示:「理大早前已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合辦一系列『可持續發展講座』活動,促成了今次 AELIS 與理大的合作,造就了雙方在推動生態和技術研究創新的結晶。與理大的合作是靈感啟迪之旅,其金屬鍍覆紡織品技術引領了我們探索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維度。我們很榮幸能推出這個高級訂製時裝系列,充分發揮理大的技術專長和我們對環保時裝的承諾,促進協同效應。」   ***完***

2024年6月28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研究及創新事務處

Photo 1

理大研發新型智能太陽能冷藏車

運輸界別佔香港溫室氣體排放量19%,發展綠色運輸有助降低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致力推動各類綠色科技研究,助力香港於2035年前把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由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去年6月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中游、主題性)」資助,進行名為「智能冷藏車發展計劃―電力、太陽能和智能物流和存儲方法」的研究項目,旨在推動冷藏車從傳統燃油車向智能電動化全面轉型,並加強太陽能的更廣泛應用。經過一年時間,理大團隊成功研發出一輛新型冷藏車,既支援太陽能供電冷藏系統,又具備車聯電能儲存及交換技術。項目得到政府、學術界及業界的廣泛支持,包括新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澳洲Advanced Sunlight Pty Ltd.及機電工程署。 目前,全港約有五千輛冷藏車,未來幾年更預計會激增至一萬輛,這些車輛均為燃油車,開動或怠速時產生大量廢氣和噪音。然而,傳統冷藏車技術相對落後,其冷藏系統靠車上內燃機引擎提供動力,即使車輛停下時,引擎也不能關上,以維持系統運作。此外,冷藏系統一般亦只能維持在攝氏零下20多度左右,可供冷藏食物的種類限制較多。若以每輛車每小時需要消耗一至三公升柴油,便產生2.7至8.1公斤二氧化碳,每年排放量就高達約16噸,需要種植760棵樹木才能抵消有關碳排放。 理大研發的智能太陽能冷藏車提供靈活的能量存儲功能,車頂裝有可擴展的太陽能板,令輸出的電能更高,電能亦會儲存到車上的儲能裝置,為車上冷藏系統提供附加的動力來源。此外,車上亦配備鋰離子電池,可連接一般電動車充電設施充電,當太陽能儲能裝置及電池儲滿能量後,可為車輛提供動力達四小時,而用家亦可按需求擴充電池數量和容量,進一步提升續航能力。車上冷藏系統更可提供低至攝氏零下45度的儲存環境,而且在電力發動機關閉後,仍能如常運作,令車輛搖身一變成為流動冷藏庫,有助舒緩本港冷藏倉庫供不應求的問題。 此外,冷藏車亦可連接其他同款車輛,進行充電和能量交換。通過車上的智能能量優化系統,用家可追蹤和控制太陽能板的最大功率點,以提升整個能源系統的運行效率,優化冷藏系統的製冷性能,並延長車載電池的使用壽命。 鄭家偉教授表示:「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政策,以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包括訂下於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的目標。然而,在貨運車輛領域,新能源汽車普及化進度仍相對滯後,期望這個研究項目能產生帶動作用,推動運輸業界更樂意採納綠色運輸科技,為減排和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理大智能太陽能冷藏車項目已進入商用化階段,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有相關的車輛面世。   ***完***  

2024年6月28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電機及電子學系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