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與惠州市大亞灣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技術創新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惠州市人民政府及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亞灣開發區)於5月13日舉行簽約儀式,就共建「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達成合作協議。 座談會上,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向到訪理大的惠州市代表團介紹理大的最新發展,以及未來於內地拓展的戰略目標。理大一直重視推動科技創新及科研人才培養,在基礎研究與創新創業方面獨具優勢,致力為國家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理大與惠州將共建研究院,發揮各自優勢並協同發展,藉深化惠港合作將科研成果轉化,作為當地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研究院將成為推動惠州科技產業發展的動力,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惠州市委書記兼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吉先生表示,理大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和強大的科研實力,同時惠州擁有堅實的現代產業基礎和廣闊的創新應用場景。雙方攜手共建研究院,必將有力促進優勢互補。研究院將聚焦惠州產業發展方向,充分發揮理大的人才科研優勢,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在惠州落地孵化、實現產業化,助力惠州加快打造廣東高品質發展新增長,同時聚集整合境內外高端科技創新資源,培養一批掌握未來關鍵技術的卓越工程師和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將研究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高端科技創新平台。 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及惠州市委書記兼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吉先生、惠州市委常委兼統戰部部長賴建華先生、惠州市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黎明先生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俊玲女士,以及大亞灣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兼區管委會主任郭武飄先生代表簽署合作協議。其他出席嘉賓包括理大領導層、專家代表及惠州市人民政府及企業代表等。 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會上,理大軟材料及器件講座教授鄭子劍教授亦簡介了研究院的建設規劃。該院將聚焦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人工智能及智能製造等領域,通過與惠州市和大亞灣開發區的合作,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並積極推動官、產、學、研合作,為香港、惠州乃至國家的科技創新作出貢獻,期望以卓越成績打造惠港校地合作新典範。

2024年5月17日

深圳研究院

Photo 1 (1)

理大與廣東工業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攜手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廣東工業大學(廣工)達成協議,共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並啟動「粵港澳大灣區沉浸式體驗項目」,以學分制形式促進兩地人才交流、創業合作項目落地,打造高質量創科人才生態圈。 雙方在廣工大學城校區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工大創谷舉行簽署儀式。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知識轉移及創業處總監王家達先生,與廣工黨委書記胡欽太教授、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振友教授、黨委常委、副校級幹部張學理先生的見證下,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和廣工校長邱學青教授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林大輝博士表示:「我們相信雙方合作能充分發揮兩校優勢,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一流灣區貢獻力量。理大已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創業培養生態系統,『創新及創業』亦成為本科生課程的必修課。今次合作項目啟動後,兩校將開展全方位合作,包括建立兩地創新創業人才服務諮詢樞紐、合辦國際交流活動、推動兩校學生的創業合作專案落地等,在多領域攜手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 」 胡欽太教授表示:「跨境合作培養人才,是兩校錨定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戰略定位、服務融入大灣區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廣工將與理大共同打造協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標杆,攜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高水準人才高地,促進兩地學生交流,為粵港青年融入時代發展提供機遇。」 理大與廣工將展開全方位合作,利用兩校創新創業教學資源、專業人才和社會網絡,實現資源共享,以「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推動有利創新創業人才培訓的協同發展,促進兩地學生構思開展創業項目,並在粵港澳落地孵化。

2024年4月29日

深圳研究院

Photo 1

理大與江西贛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深化兩地科研合作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及興國縣人民政府就共同推動兩地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贛港兩地優勢互補達成合作意向。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率團參加3月19日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舉辦的「中國.贛州首屆石墨烯暨紡織服裝新材料產業論壇」。會上,趙教授代表理大分別與贛州市委常委兼贛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竇良坦先生和興國縣委副書記兼興國縣人民政府縣長劉章宏先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推進共建「香港理工大學興國紡織服裝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開展深度有效的產學研合作。研究院將為贛州及其各縣紡織服裝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援,同時為理大在紡織服裝領域的教育、科研和成果轉化提供更多機會。 趙汝恒教授致辭時表示﹕「理大將在品牌建設、科技推廣、專業培訓、人才培養等方面助力贛州市及興國縣紡織服裝產業和市場同步發展。通過招商引資和專案落地等方式,積極促進投資及合作機會。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創紡織服裝產業的新篇章。」 理大在紡織服裝領域擁有豐富的教育和科研實力,高度契合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業人才培養、科研開發及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需求。理大期望通過是次與贛州市和興國縣的合作,充分發揮人才、科技和平台等優勢,依托即將共建的研究院,支援當地紡織服裝企業的發展,為產業問診把脈。 是次論壇以「新烯望新織造」為主題,以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全國首家石墨烯科技館落戶興國縣為契機,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來自全國各地的石墨烯和紡織服裝領域的院校專家、企業機構、行業協會代表聚首一堂,探討「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在紡織服裝等領域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理大利民先進紡織科技青年學者、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壽大華博士亦在論壇上介紹其團隊在紡織服裝新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

2024年3月27日

其他

1a

理大與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成立聯合研究中心 共同發展離岸海上風電技術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香港理工大學—陽江實驗室海上風電聯合研究中心」(「聯合研究中心」)。 聯合研究中心由理大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及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共同營運及管理,此舉標誌着雙方加強在離岸海上風力發電工程領域的科研合作。雙方今後將開放及共享科研設備資源,推動合作研究項目,並開發各種嶄新技術和材料,將科研成果轉化普及,致力促進離岸海上風力發電技術發展,為業界提供可實際應用的解決方案。 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典禮同日於理大舉行,並邀得廣東省陽江市代表團親臨校園,與理大成員一同見證。出席嘉賓包括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德偉先生、理大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土地及空間研究院院長丁曉利教授、陽江市科技局副局長莫家強先生、陽江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林滔先生,以及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主任朱嶸華教授等。 趙汝恒教授於典禮上致歡迎辭表示:「風力發電已成爲多國實現碳中和的策略之一,理大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的合作除了能惠及離岸風電發展外,也能深化兩地在科研、人才培養、文化知識交流等多方面的聯繫。聯合研究中心亦將進一步結合理大及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雄厚的科研實力和經驗,破解能源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突破核心技術壁壘,支撐打造世界級的風電產業基地和清潔能源研發創新基地。」 據香港機電工程署估算,若香港的潛在離岸風能達到107億千瓦時,便能滿足本地約三分之一的電力需求。離岸風電建設往往涉及工程設計、施工等方面的技術性難題,是次理大與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的合作亦將促進雙方開展交叉研究,提出實際工程方案,助力香港、國家,以至全球的離岸風電建設。 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匯聚浙江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等內地大學的頂尖專家,圍繞離岸風電領域進行基礎科學、應用及核心技術研究。 理大土地及空間研究院於2021年成立,為理大高等研究院轄下18所研究院及研究中心之一,匯聚逾50名來自不同學科的理大學者,聚焦「填海」、「土地和空間發展創新方案」、「環境處理和影響」、「土地經濟和規劃」及「土地分析和管理」五大方向進行交叉學科研究及知識轉移,推動離岸海上風電發展更是研究院積極發展的領域之一。去年11月,研究院代表團到訪陽江市,參觀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等多所科研機構,並與實驗室領導共商科研合作機會。

2024年3月26日

深圳研究院

1 (1)

理大舉辦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年會暨校長論壇 探討三地高校發展

由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聯盟)主辦、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協辦的「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年會暨校長論壇」於昨日圓滿舉行。來自 38 所成員高校的 130 位校領導及代表於理大校園聚首一堂,總結聯盟自成立以來的工作情況、共商聯盟的發展計劃,深入探索蘇港澳三地高校的人才培育及創新科技研究等合作藍圖。 昨日上午,聯盟年會正式開幕,與會的主要嘉賓包括: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部長李勇先先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丁少雄先生,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長鄧特抗教授。 劉錦主任在開幕儀式致辭中表示:「內地與港澳高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效益凸顯。教育部積極支持內地與港澳高校積極加強交流、協同發展,近年已成立了一系列高校聯盟。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應着眼大局,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而各高校應發揮優勢,推進蘇港澳高水平大學建設。聯盟應搭建平台,推動內地與港澳高校交流,為全球治理、下一代成長和青年培養作出貢獻。」 理大校長滕錦光院士在致歡迎辭時表示:「自 2021 年成立以來,聯盟成功擔當了橋樑的角色,促成了多項交流與合作活動,並成立了多個專業聯盟,讓各成員高校在不同專業領域中開展更集中、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近年來,依託聯盟這個平台, 理大也加強了與江蘇省各地政府的合作、共同成立研究院,比如與無錫市政府合作共建『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與南京市政府簽定『香港理工大學南京技術創新研究院』合作備忘錄等,為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創科發展作出貢獻、促進校地的產學研合作發展。」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江涌先生亦通過視頻方式在開幕儀式中致辭,聯盟年會由理大內地發展總監陸海天教授主持。會上,南京師範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永貴教授代表聯盟秘書處總結聯盟過去的工作成果,介紹未來工作計劃,並通過常務理事會決議,聚力促進各高校資源深度融合及推動創新發展。 在校長主題報告環節中,南京大學校長談哲敏院士、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教授、理大校長滕錦光院士分別作主題報告,就如何面對變革時代的挑戰,結合三所高校各自的優勢以及蘇港澳三地的區域特點,闡述其在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發展策略與成果。在校長論壇環節中,聯盟成員高校的多位校領導圍繞「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高等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及「大學科研與產業科技創新」兩大主題發表演講,並從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科研創新及產學合作等多方面進行探討,為新時代高校發展帶來啟發。 本次聯盟年會暨校長論壇的成功舉辦,為聯盟共同謀求新的發展機遇奠定了堅實基礎。活動結束後,理大於教學研究酒店唯港薈設晚宴,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院士等理大高層歡迎在場逾二百位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南京大學校長談哲敏院士、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李衛華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副部長宋來先生等及聯盟成員高校代表。 「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於 2021 年 12 月正式成立,由南京大學、理大及澳門大學共同創立。秉持「開放、共享、多元」的理念,聯盟旨在發揮江蘇省、香港及澳門三地大學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在人才培育及創新科技研究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聯盟得到蘇港澳三地政府的鼎力支持,現已獲江蘇省 26 所、香港九所以及澳門三所共 38 所高校加入。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1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到訪理大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熱烈歡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今天蒞臨校園,出席於理大賽馬會綜藝館舉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與大學師生對話」活動,與現場約 700 名理大師生交流。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王偉明博士、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雷添良先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及校長滕錦光教授出席活動,迎接代表團到訪理大,並對國家近年多次載人航天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感到驕傲和自豪。 代表團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先生帶領,成員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宏先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副主任閆璞先生;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劉伯明先生;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大隊大隊長、神舟十四號乘組指令長陳冬先生;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董光亮先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科研與質量局局長陳杰先生,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主管楊欣女士。 林大輝博士致歡迎辭時表示:「這是繼 2021 年航天科學家團隊到訪香港理工大學後,再次讓理大的老師和同學,可以在校園近距離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圑進行交流和分享國家航天事業的驕傲,感到十分榮幸和興奮。近年來祖國在航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令人鼓舞和自豪,理大有超過 30 年航天科研工作經驗,是香港唯一一所多次參與國家航天項目的大學,我們衷心感謝國家對香港理工大學的信任和支持。理大會砥礪前行,不斷增強科研實力,加强跟內地科研團隊合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全力弘揚航天精神,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科學,追求夢想,發揮所長,協助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國家。」 會上三位代表團成員分別作主題報告,分享參與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的經歷,並與理大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教授以及理大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系主任及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波教授就航天科技、航天員訓練及太空生活三個範疇,在台上即席與一位博士生和一位本科生對談交流。 滕錦光教授表示:「國家航天事業的成就不但彰顯了國家的實力,也大大促進了人類在相關領域的發展。理大為國家多項關鍵的航天探索任務作出了貢獻,未來會繼續支持大學的科研團隊參與國家的航天任務。」 自 2010 年起,理大一直積極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索計劃,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攜手研製太空儀器,又利用先進地形測量技術協助評估及選取合適的着陸點,先後協助國家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和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取得成功。2021 年,理大進一步成立了「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去年亦與國家「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成立了「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1 (2)

理大與浙江省杭州及溫州攜手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 促進兩地技術創新及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浙江省杭州市和溫州市在產學研領域達成重要合作,聯合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共同推進浙港兩地的科技創新與文化旅遊發展,以深化杭港及甌港之間的合作。 理大與溫州市人民政府於 11 月 9 日在溫州市人民大會堂舉行簽約暨揭牌儀式,標誌著雙方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溫州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正式落地溫州。研究院將透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及研發服務,在溫州打造匯聚科技企業和人才的創新科技中心。 理大分別與溫州市人民政府及溫州灣新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溫州市委書記張振豐先生、溫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葛益平先生、溫州市政協主席陳作榮先生共同見證下,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與溫州市副市長王振勇先生,及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與溫州市龍灣區委書記周一富先生,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市、區兩級的合作協議,並為研究院進行揭牌儀式。 理大是香港首間在溫州市成立技術創新研究院的高校,參與推動東南沿海地區創科發展,以響應國家、浙江省和溫州市的產業發展需求。研究院將與當地重點產業深度合作,聚焦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柔性電子及超精密製造技術等領域,促進相關產業在核心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及創新創業的發展,助力當地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表示,理大重視科研創新,積極推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科研實力雄厚,擁有國際頂尖創新人才,為雙方深度合作提供良好基礎。溫州民營經濟活躍,產業基礎紮實,溫州人勤奮拼搏、勇於創新,雙方合作共建技術創新研究院令人倍感期待。理大將充分發揮人才、學科、科研和國際化優勢,聚焦溫州產業集群開展、集成創新、人才培養和研發服務,與溫州一同探尋科研新方法、新觀念、新視野,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帶動產業高效升級。理大將以平台建設為契機,在人才引育、創新生態打造、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交流等方面,加強與溫州各方合作,努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張振豐先生表示,創新是溫州與生俱來的基因。近年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溫州「續寫創新史」的殷殷囑託,堅定走好創新驅動發展「華山一條路」,持續提升「五個一」創新格局能級,聯動布局「一港五谷」戰略科創平台,大力引進「校地共建」科研合作載體。此次與理大簽約合作恰逢天時、地利、人和。希望研究院成為溫州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強力引擎、打造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的新生力量、連接國際高端創新資源的重要紐帶,助力溫州提升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引進更多國際創新人才。溫州將竭盡全力提供高效服務、一流保障,為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發展保駕護航。 訪溫期間,理大代表團亦有參觀考察溫州高校,並就研究院的建設發展規劃舉行宣講會,及安排科研團隊以海報形式向溫州企業展示他們最新的科研技術。雙方除了加強在技術上的合作,也將深化甌港的學術與文化交流,珠聯璧合,互利雙贏。 此前,理大與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於 11 月 7 日在杭州市舉行簽約暨揭牌儀式,正式啟動「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將與杭州市開展深度合作,聚焦大運河文化與旅遊、智慧交通、智慧醫美等重要領域,助力杭港兩地的科技創新和文化旅遊建設。研究院將下設三個科研中心,分別為「大運河文化與旅遊研究中心」、「軌道交通智慧中心」及「數智醫美研究中心」。這些科研中心將結合杭州的資訊科技、互聯網、文化旅遊、智慧城市、生物醫藥及高端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加強與當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為杭港科研人員提供交流平台、為當地企業技術發展提供服務,以及為理大前沿技術發展提供應用場景。 作為國家規劃的重要省會,浙江省一直致力推進教育、科技和經濟的協同發展。理大這兩所研究院將成為杭港和溫港合作的樞紐,匯聚創新人才和資源,深化兩地產學研合作,助力當地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帶動浙江省成為具活力、以創新驅動的核心地帶,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文化旅遊發展作出貢獻。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1a

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啟用 與內地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攜手推動創科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於11月2日舉行揭牌暨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標誌着研究院正式落戶無錫市,通過高端創新平台,培養產學研領軍人才,並與十家內地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合作,為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創科發展作出貢獻。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帶領的代表團到訪無錫,與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先生、市委常委及統戰部部長周常青先生、副市長秦咏薪先生及周文棟先生,以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及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先生等會面,就加強蘇港合作和發展作深度交流,及後更聯同無錫市各級領導及企業代表等出席活動。 理大為首間在無錫市成立科研中心、參與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創科發展的香港高等院校。研究院啟用後將開展三個重點領域工作,包括建設國際一流的高端科研創新平台,聚焦航空航天、先進製造、生物醫療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及通訊網絡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及科創服務管理等;建設創新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及培養高端人才,包括重點建設教研中心,開辦工程學博士學位課程及工程學博士後計劃,培育能與國際接軌的卓越工程師及創新創業人才。研究院亦會善用理大的國際化優勢及影響力,為無錫高新區引入科技企業,舉辦產業及學術交流活動,擴展對外交流合作的渠道。 為實踐科研成果轉化,研究院分別與當地十家高新技術企業就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包括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亞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祥生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三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無錫奧特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合碳材料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樓藍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及廣電計量檢測(無錫)有限公司。研究院將通過理大專家團隊及其技術創新成果,以及研究院的創新平台,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表示:「理大將充分發揮人才、學科、科研創新和國際合作的優勢,結合無錫市的優勢產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帶動產業的高效升級。通過雙方的合作與共同努力,強強聯手,定能發揮『官、產、學、研 』的協同效應,共同開創蘇港兩地科技創新發展的新篇章,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貢獻力量。」 此行,理大代表亦向無錫市政府及企業代表介紹理大開辦的工程學博士課程、生物醫療工程領域的科研方向和產學研成果,以及研究院落地無錫後的發展方向及人才培養目標。未來,研究院將繼續與無錫市高校、企業和機構攜手,共同打造一個以創新驅動的生態系統,為蘇港及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1

理大與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政府共建技術創新研究院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政府達成協議,共同創建「香港理工大學合肥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旨在開展深度有效的產學研合作及培育優秀人才。 研究院將開展多個項目,重點聚焦生物醫學傳感精密技術和航天資訊,促進相關領域的科研發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知識轉移。理大將發揮其科研實力和學術優勢,透過是次合作在合肥建設頂尖的科技創新平台。 合肥市是國家綜合性科創發展的核心地帶之一,擁有首批國家實驗室,是全國大科學裝置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他合作重點包括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初創培育基地、帶動創新驅動的新興產業,以及配合當地經濟發展需求,開發關鍵核心技術並推動其應用。 簽約儀式於 10 月 25 日在合肥市舉行。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合肥市廬陽區區政府副區長時坤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協議,並由理大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主任陳武教授、理大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倪一清教授,以及合肥市廬陽區區委書記高强先生、合肥市廬陽區區委辦主任朱華軍先生、合肥市廬陽區廬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沈兵先生見證。 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作為世界級的研究型大學,在基礎研究與創新科技方面獨具優勢。通過與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研究院,我們將積極開展技術研發、創業孵化、人才培育等多樣化項目,努力為國家高端工業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高強先生表示:「理大是世界知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教育和科研實力常年位居世界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廬陽區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載體,連續五屆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研究院此次成功落戶廬陽,體現了雙方的戰略眼光,未來必將擁有十分美好的發展前景,也必將為廬陽攀登塔尖科技插上騰飛的翅膀。」 此行,代表團還訪問了當地大學和其他研究院,以及廬陽區相關產業鏈企業,展開深度交流,探討產學研合作機會。

2023年10月27日

其他

1a (1)

香港理工大學於晉江市正式落地首個技術創新研究院並舉行簽約暨揭牌儀式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晉江市人民政府於 9 月 2 日舉行簽約暨揭牌儀式,雙方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晉江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正式落地晉江,是推動閩港深化合作的重大成果,亦是校地雙方攜手共創未來邁出的關鍵一步。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福建省副省長林瑞良先生、泉州市委書記張毅恭先生、福建省台聯黨組書記劉良輝先生、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吳偉平先生、福建省科技廳副廳長黃舒先生、泉州市秘書長周小華先生、晉江市委書記張文賢先生、泉州市副市長蘇耿聰先生、晉江市市長王明元先生、理大專家代表、泉州和晉江各級有關領導及當地龍頭企業代表等 200 多人出席活動。 作為理大走出大灣區建立的第一所技術創新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晉江技術創新研究院」將以合作研究、學術交流、聯合培養、技術轉移等各種不同形式,整合境內外優勢創新資源,重點聚焦紡織科技、創新食品、微電子、科創政策等領域,培養一批卓越工程師和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打造成為面向未來、接軌世界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集聚地。 林大輝博士在致辭中表示,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晉江市是中國品牌之都,科技、經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都有高水準發展,作為世界級的研究型大學,理大將會以晉江為起點,助力晉江科技創新,特別是在紡織、智能製造、集成電路及綠色科技等領域,加強技術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晉江、泉州及福建創新發展「晉江經驗」貢獻力量。 滕錦光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第一次到晉江,走訪了很多企業,深深感受到「高品質、創品牌」是晉江經濟社會發展非常突出的特點。理大在基礎研究與創新創業方面獨具優勢,不僅要爭創世界一流科研工作,更希望科研工作能夠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正面影響。晉江扎實雄厚的產業基礎,為理大提供了很好的應用平台和應用場景,相信理大也可以成為推動晉江科技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實現互利共贏。 張文賢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也是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能。衷心希望校地雙方通過研究院這一平台,進一步深化政產學研合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攜手打造閩港校地合作新典範。晉江市委市政府將倍加珍惜合作機遇,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與理大一同聚焦實業、矢志創新,不斷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讓「開物成務、勵學利民」精神在晉江綻放新時代的耀眼光芒。 活動當天,雙方除了舉行簡單而隆重的簽約暨揭牌儀式外,還安排了研究院的相關負責人針對紡織科技、創新食品、微電子、科創政策四個研究方向進行宣講,向當地政府、科研機構及企業介紹落地晉江後的發展方向及建設規劃。 自今年年初內地與香港通關後,晉江市人民政府初次訪問理大,此後校地聯繫密切、互動頻繁,到研究院正式落地,歷時只有短短半年,體現了雙方對合作高度重視與辦事的效率。理大期望透過研究院與晉江當地企業作深度合作,推動核心技術的研究與轉化,立足晉江、面向泉州、輻射全省,加強閩港兩地產學研合作,打造閩港校地合作新典範,培養具備創新科技知識和全球視野的創新創業人才。

2023年9月5日

其他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