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web1

Innovation to Stimulate Cutting-Edge Science

Unwavering perseverance drives scientists to achieve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inspiring further advancement in frontier research. Prof. LI Gang, Chair Professor of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y and Sir Sze-Yuen Chung Endowed Professor in Renewable Energy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as contributed to research in polymer solar cells.  His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ve brought sustainable influence on printable solar energy development with global recognition. Prof. LI said, “Being recognised on a global level is a great honour that I deeply value. This always encourages me to continuously pursue excellenc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ilicon-based solar cells have become ubiquitous, but their high production cost and lack of flexibility present limitations. “Plastic” photovoltaics based on organic polymers — or organic photovoltaics (OPV) — ar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with potential for cheap fabrication as thin flexible films.   Pioneering breakthroughs In the early 2000s when interest in organic photovoltaics was starting to pick up, the field was essentially 50 years behind silicon. “Silicon is of course a great success,” said Prof. LI, who previously studied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before the research on OPVs. “But OPVs were always interesting because of their versatility — they can be transparent, flexible and portable, and so could be used in many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on windows and in buildings.” When Prof. LI started research on OPVs, silicon-based cells had already reached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of 20% or more, while researchers in the OPV field were still grappling with basic polymer morphology and fabrication challenges at efficiencies of just a few percent. “It was then that we made the first major breakthrough, developing a replicable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setting the standard for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efficiency, hitting a record 4.4% at the time,” said Prof. LI. His landmark 2005 paper published in Nature Materials1 enshrined OPVs as a standalone field of research and became the go-to reference and benchmark for others to follow, remaining in the journal’s top-10 cited papers for more than a decade. Prof. LI said, “Since 2005, my pioneering and ongoing research contributions in organic solar cells hav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ris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dynamic frontier science field, inspiring younger generations of researchers globally.” Building on that research, Prof. LI led a startup aiming to scale-up to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these “first-generation” OPVs. “There is a very tight interplay betwee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and the fabrication side is very important from a scalability perspective,” said Prof. LI. “However, we remained puzzled as to why the energy-conversion efficiency was so low. We could make a sub-micrometre-thin OPV film using inexpensive solution-based processing methods, but without higher efficiency, the technology was never going to be competitive.”   Far-Reaching Impacts Prof. LI then began work o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OPVs, exploring mixtures of different organic polymers as “co-polymer” systems, which require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molecular design and fabrication approach. “With this approach we were eventually able to start breaking efficiency records for OPVs on a regular basis,” he said. “The next major step change ca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n-fullerene acceptor” technology, which has finally lifted the performance of OPVs to levels competitive with silicon.” Fullerenes, soccer-ball-shaped molecules built of carbon atoms, had been part of the OPV landscape since the beginning, being the only viable “acceptor” molecules that could collect the light-excited electrons to create an electrical current. However, fullerenes only work over a very limited range of electron energies, which imposed tight restrictions on the efficiency of OPV cells. The discovery of non-fullerene molecular systems that can be tuned over a wide range of energies has now opened the door to a new world of material options and has brought renewed acceleration in efficiency increases. “Our review paper in Nature Photonics4 on OPVs using non-fullerene acceptors has become the second highest cited pape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since 2018, and we have just recently reported a new efficiency record for a binary system of 19.3% in Nature Communication6,” said Prof. LI. “By further evolving the materials and reducing losses via device engineering, we believe we are well on the way to 25%, which will put the efficiency on par with silicon, and really support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OPVs.” “Scientific research is a journey, with ups and downs, and happy and hard times,” said Prof. LI. “But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can lead to amazing success, and to the reward of seeing your research being linked to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is excerpted from the feature published by Nature Portfolio. Referen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2473-023-00143-3 Research Interests: Organic Semiconductor, Perovskite based Optoelectronic and Energy Devices, Solar Cells, LEDs, Photodetectors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2014 - 2023 (Clarivate Analytics) Selected Highly Cited Publications: G. Li, V. Shrotriya, J. Huang, Y. Yao, et. al., High-efficiency solution processable polymer photovoltaic cells by self-organization of polymer blends, Nature Materials, 4, 864-868, 2005. G. Li, Y. Liang, Z. Xu, J. Xia, et. al., For the Bright Future—Bulk Heterojunction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7.4%, Advanced Materials, vol 22, issue 20, 2010. G. Li, H. Chen, J. Hou, S. Zhang, et. al.,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enhanced open-circuit voltage and efficiency, Nature Photonics, 3, 649-653, 2009. G. Li, P. Cheng, X. Zhan, Y. Yang, et. al., Next-generation organic photovoltaics based on non-fullerene acceptors, Nature Photonics, 12, 131-142, 2018.  G. Li, X. Liu, Z. Zhong, R. Zhu, et. al., Aperiodic band-pass electrode enables record-performance transparent organic photovoltaics, Joule, 6, 1918-1930, 2022. G. Li, J. Fu, WK Fong, H. Liu, et. al., 19.31% binary organic solar cell and low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enabled by non-monotonic intermediate state transi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 1760, 2023. Download Version

2023年11月24日

研究及創新

resize_20231122

PolyU scholar shares research partnerships’ role in achieving SDGs at the Going Global 2023 conference

Since 2004, the British Council’s Going Global conference has provided a strategic forum for leader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o connect, share knowledge and build a global network of senior leaders and policy influencers, shaping the future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This year, the conference was held in Edinburgh, UK, from 20 - 23 November 2023.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artnerships play a huge role in addressing the global challenges and in achieving the UN’s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SDGs). Prof. Christina Wong,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PolyU was invited to share her views during the session discussion on “Can we build new models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artnerships to achieve the SDGs”. The discussion provided detailed insights on Hong Kong’s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artnerships in supporting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DGs and highlighted main challenges in delivering these goals by 2030. Prof. Wong also shared the important of SDGs to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with the audience consisting of senior policy and decision makers from governments, ministrie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cover

理大十五位學者獲選為「2023 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入選學者數目名列全港第三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十五位學者(包括兩位前理大學者)獲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評選為「2023 年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3),入選學者數目名列全港第三。此項殊榮代表他們的學術著作在其研究範疇極具影響力,獲國際學者廣泛徵引。 本年共有 6,849 名來自 67 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獲此殊榮。科睿唯安是根據科學家過去 11 年所發表,並在 Web of Science 引文數據庫中,被引用次數高踞同學科、同發表年份前 1% 的論文數量,而遴選出全球具有重大和廣泛影響的頂尖科學家名單。 十五位理大學者於本年獲選上榜,肯定了大學追求科研卓越的努力,並在不同領域為社會不帶來正面的影響。 獲評為「2023 年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的理大學者如下(按英文姓氏排列):   範疇 姓名 所屬學系及職銜 跨領域 劉樹平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李剛教授 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羅健平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講座教授 馬睿傑博士 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沈岐平教授 協理副校長(環球合作)及建築及房地產學系講座教授 王鑽開教授 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吳韜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講座教授 嚴鋒教授 應用物理學系講座教授 余嘉明博士 前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研究) 張曉博士 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工程學 嚴晉躍教授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張磊教授 電子計算學系講座教授 化學 黃勃龍博士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 計算機科學 郭嵩教授 前電子計算學系教授 社會科學 羅振雄教授 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名譽教授

2023年11月22日

獎項及成就

1

理大研發新型納米硒 助改善女性更年期後骨質疏鬆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的增長,骨質疏鬆症等代謝性疾病日漸普遍,為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為應對此挑戰,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未來食品研究院院長兼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教授黃家興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的「蟲草菌絲體 Cs4 多醣蛋白功能化納米硒」(Cs4-SeNPs),可用於管理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症,最新的研究成果最近已發表於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這項納米技術已獲得專利並贏得多個國際獎項,當中包括國家教育部頒授 2020 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硒是人類健康必需的微量礦物質,在許多生理功能中均發揮重要作用。在過去數十年的大量研究顯示,缺硒會損害骨骼微結構,而且與骨質疏鬆症相關,揭示出硒在骨代謝中的重要角色。由於納米硒與食品中常見的硒化合物相比,生物相容性高、毒性低和生物活性顯著,納米硒近年成為了新的研究熱點。然而,目前有關於納米硒對骨骼健康作用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 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是一種藥用真菌,作為滋補及治療藥物悠來已久。利用蟲草菌絲體(Cs4)的多醣-蛋白質複合物(PSP)及先前獲得的專利納米技術,黃教授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製備出結構均勻、穩定性高的新型納米硒(「Cs4-SeNPs」)。 在使用小鼠前成骨 MC3T3-E1 細胞的實驗中,研究團隊證明了 Cs4-SeNPs 能被細胞迅速而有效地吸收。此外,Cs4-SeNPs(10µM)可增加 MC3T3-E1 細胞的增殖,並促進其分化為成骨細胞。研究人員還觀察到 MC3T3-E1 細胞的骨礦化增強,顯示Cs4-SeNPs 對新骨形成的促進作用。進一步的機理研究表明,Cs4-SeNPs 能誘導生理水平的活性氧產生,從而觸發成骨細胞分化。有趣的是,與常見硒化合物的效應比較發現,只有 Cs4-SeNPs 表現出顯著的成骨活性,但對細胞的毒性較小。 更重要的是,團隊利用去卵巢小鼠(更年期骨質疏鬆症的動物模型)驗證了口服 Cs4-SeNPs(25-500 µg/kg BW/day)六周後,能通過促進骨形成,減低骨流失和改善骨微結構,展現出顯著的體內骨保護作用。 團隊目前已開展與本地企業合作,將研發的相關保健品推出市場。黃教授表示:「Cs4-SeNPs 具有廣泛的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應用,不僅是適用於骨質疏鬆症的管理。除了開發高品質、安全及有實證的新型保骨素,為骨質疏鬆症患者提升其生活質素外,團隊目前正在研究 Cs4-SeNPs 對治療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效果。我們希望透過跨學科合作,挖掘其潛在的生物醫學價值,從而進一步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2023年11月16日

研究及創新

cover

理大研究促使沿海基建適應氣候變化 獲法國國家科研署與研資局合作研究計劃支持

氣候變化是全球面對的最迫切問題之一。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項嶄新項目,旨在加強沿岸基礎設施的抗災能力,適應氣候變化帶來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等問題,獲法國國家科研署與研資局合作研究計劃(法研署與研資局合作研究計劃)支持,為香港院校獲批的三個項目之一。 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更為頻繁。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由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董優博士帶領,項目「沿海基礎設施應對氣候變化的智能與魯棒決策」,獲法研署與研資局合作研究計劃資助約 245 萬港元,為期 48 個月。該項目與法國拉羅謝爾大學 Edgar Emilio Bastidas Arteaga 教授合作進行。 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表示︰「理大作為一所創新型世界級大學,在不同學科領域均有卓越成就,在國際建立了廣泛的學術和研究合作關係。為解決全球面對的複雜問題和科學挑戰,我們將繼續與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我們的科研優勢,開展更多不同範疇的前沿研究以推動創新,並實現長遠的國際影響力。」 獲資助項目聚焦香港和法國的高風險沿海基建因應氣候變化帶來的洪水及混合災害情況,如全球暖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熱帶氣旋導致的風暴潮以及暴雨等,面對這些災害的強度和頻率將增加。研究將提出一種「資料驅動與知識引導方法」來預測未來洪水災害的出現和強度,並開發「流體-結構-相互作用」模型,以探討沿海建築物面對洪水威脅時的潛在損壞情況和機理。 此外,項目亦將利用物理引導的深度學習來開發多變量易損性和韌性模型,集中調查區域的不同建築原型,並從社區層面檢視易損性和損失評估框架。預計研究成果衍生的技術和知識,將為提升香港和全球的氣候適應性基礎設施帶來貢獻。 法研署與研資局合作研究計劃旨在進一步加強兩地科研人員在學術研究上的合作,計劃歡迎所有學術價值高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提案。評審準則包括技術及科學質素、項目管理及研究方法的質素、對全球影響、研究團隊的質素及雙方合作的協同效應等。

2023年11月14日

獎項及成就

1

理大與浙江省杭州及溫州攜手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 促進兩地技術創新及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浙江省杭州市和溫州市在產學研領域達成重要合作,聯合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共同推進浙港兩地的科技創新與文化旅遊發展,以深化杭港及甌港之間的合作。 理大與溫州市人民政府於 11 月 9 日在溫州市人民大會堂舉行簽約暨揭牌儀式,標誌著雙方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溫州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正式落地溫州。研究院將透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及研發服務,在溫州打造匯聚科技企業和人才的創新科技中心。 理大分別與溫州市人民政府及溫州灣新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溫州市委書記張振豐先生、溫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葛益平先生、溫州市政協主席陳作榮先生共同見證下,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與溫州市副市長王振勇先生,及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與溫州市龍灣區委書記周一富先生,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市、區兩級的合作協議,並為研究院進行揭牌儀式。 理大是香港首間在溫州市成立技術創新研究院的高校,參與推動東南沿海地區創科發展,以響應國家、浙江省和溫州市的產業發展需求。研究院將與當地重點產業深度合作,聚焦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柔性電子及超精密製造技術等領域,促進相關產業在核心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及創新創業的發展,助力當地經濟的高品質發展。 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表示,理大重視科研創新,積極推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科研實力雄厚,擁有國際頂尖創新人才,為雙方深度合作提供良好基礎。溫州民營經濟活躍,產業基礎紮實,溫州人勤奮拼搏、勇於創新,雙方合作共建技術創新研究院令人倍感期待。理大將充分發揮人才、學科、科研和國際化優勢,聚焦溫州產業集群開展、集成創新、人才培養和研發服務,與溫州一同探尋科研新方法、新觀念、新視野,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帶動產業高效升級。理大將以平台建設為契機,在人才引育、創新生態打造、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交流等方面,加強與溫州各方合作,努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張振豐先生表示,創新是溫州與生俱來的基因。近年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溫州「續寫創新史」的殷殷囑託,堅定走好創新驅動發展「華山一條路」,持續提升「五個一」創新格局能級,聯動布局「一港五穀」戰略科創平台,大力引進「校地共建」科研合作載體。此次與理大簽約合作恰逢天時、地利、人和。希望研究院成為溫州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強力引擎、打造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的新生力量、連接國際高端創新資源的重要紐帶,助力溫州提升科技創新核心競爭力、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引進更多國際創新人才。溫州將竭盡全力提供高效服務、一流保障,為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發展保駕護航。 訪溫期間,理大代表團亦有參觀考察溫州高校,並就研究院的建設發展規劃舉行宣講會,及安排科研團隊以海報形式向溫州企業展示他們最新的科研技術。雙方除了加強在技術上的合作,也將深化甌港的學術與文化交流,珠聯璧合,互利雙贏。 此前,理大與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於 11 月 7 日在杭州市舉行簽約暨揭牌儀式,正式啟動「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將與杭州市開展深度合作,聚焦大運河文化與旅遊、智慧交通、智慧醫美等重要領域,助力杭港兩地的科技創新和文化旅遊建設。研究院將下設三個科研中心,分別為「大運河文化與旅遊研究中心」、「軌道交通智慧中心」及「數智醫美研究中心」。這些科研中心將結合杭州的資訊科技、互聯網、文化旅遊、智慧城市、生物醫藥及高端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加強與當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為杭港科研人員提供交流平台、為當地企業技術發展提供服務,以及為理大前沿技術發展提供應用場景。 作為國家規劃的重要省會,浙江省一直致力推進教育、科技和經濟的協同發展。理大這兩所研究院將成為杭港和溫港合作的樞紐,匯聚創新人才和資源,深化兩地產學研合作,助力當地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帶動浙江省成為具活力、以創新驅動的核心地帶,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文化旅遊發展作出貢獻。

2023年11月14日

研究合作

20231106-1

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成立 深化產學研合作 打造科技創新城市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於 11 月 7 日在杭州市舉行簽約及揭牌儀式,標誌著雙方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將開展深度有效的產學研合作,發揮杭港兩地優勢,在科研創新、智慧城市建設、產業合作與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促進杭州市的創科發展。 研究院將聚焦大運河文化與旅遊、智慧交通、智慧醫美等主要領域,並於初期開設三個科研中心,分別為「大運河文化與旅遊研究中心」、「軌道交通智慧中心」及「數智醫美研究中心」。這些科研中心將與杭州的資訊科技、互聯網、文化旅遊、智慧城市、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及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合作,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致力將杭州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慧型數字城市、全球最佳旅遊城市和科技創新城市。 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協理副校長(內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智能結構與軌道交通講座教授倪一清教授、香港貿發局駐浙江代表周宏先生、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及市政府黨組成員方毅先生、杭州市拱墅區委書記李志龍先生、浙江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魯文革先生、杭州市科技局局長樓秀華先生、杭州市拱墅區委常委及常務副區長黃飛先生共同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杭州市拱墅區副區長沈建立先生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正式成立「香港理工大學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 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表示,杭州是一個融合古今,傳承創新的城市。理大作為擁有 86 年歷史的全球百強學府,將充分運用科研、教育和人才的優勢,結合杭州市產業的發展需求,聚焦大運河文化與旅遊、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美等領域,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為拱墅區、杭州市和國家的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李志龍先生致辭時表示,目前杭州著力以科技創新優勢推動城市能級再度躍升,大力推進全球創新策源地、人才蓄水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建設,拱墅區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及環境優勢,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此次與理大的簽約將為杭港兩地科技協同創新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期待拱墅區與理大政校合力、強強聯合,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當先行譜新篇。 杭州在互聯網科技、數字經濟發展、人工智慧等領域,擁有成熟的產業基礎和健全的創新創業環境。未來,理大將繼續利用於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國際合作等優勢,通過研究院的創科平台,助力杭州的可持續發展和兩地的科創人才交流。

2023年11月9日

研究合作

1a

理大科研項目榮獲「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 2023」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2023 年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中榮獲兩個獎項,表揚其在「先進製造」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傑出成就。自該獎於去年設立以來,理大連續兩屆在獎項數目上位居全港之冠,累計獲得四個獎項。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祝賀三位獲獎者,並表示︰「理大很榮幸有三位學者獲得本屆『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這項殊榮肯定了我們在科研創新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們致力原創性研究並於開發尖端技術,為世界帶來長遠影響,造福社群。理大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研究人員專注科研,貢獻香港、國家以至全球。」 理大獲獎的三位學者包括︰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及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主任張志輝教授於「先進製造」領域獲得嘉許。張教授首創的超精密納米多環加工技術已成功應用於研發高效能納米多環離焦近視防控眼鏡鏡片,可造福全球的近視學童。他開創性研發的新型磁場輔助批量超精拋光技術和裝備,可用於外科手術刀的大規模超精拋光,大大減少手術刀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產生的傷口創傷。 張教授的創新研究下一代原位精密三維表面測量技術不僅支持高精度產品的精密製造,而且可以應用於工業 4.0 背景下的不同製造或測量場景,實現智慧精密製造。張教授在超精密加工、精密測量和智能精密製造的新方法、新工藝和新設備的開創性研究貢獻良多。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區文浩教授於「金融科技」領域獲得嘉許。區教授的研究專注於設計和分析提升隱私和抗量子密碼算法,以應對區塊鏈中的安全、隱私及擴展性需求。他的研究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通過創新方法和變革性解決方案引領 Web3 革新,為下一代去中心化協議和應用的安全、互通和擴展應用鋪平了道路。許多他的發明受到了領先的資訊科技公司和區塊鏈平台的認可和採用。 區教授最近在零知識證明(ZKP)方面的研究引人注目。ZKP 公認為是一項重大突破技術,可實現數據隱私保護、效率改進和透明系統如區塊鏈的擴展性。他開發了創新解決方案,降低了 ZKP 的計算成本。他的團隊利用分布式計算和圖形處理器加速優化了 ZKP,贏得了 Web3 社區舉辦的 ZPRIZE 競賽,獲得了 55 萬美元的獎金。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教授羅夏樸教授亦於「金融科技」領域獲得嘉許。羅教授的研究為網路安全發展帶來莫大裨益,幫助發現和修復對關鍵基礎設施(如區塊鏈系統、智能合約、移動和物聯網設備、網聯汽車等)構成重大風險的安全漏洞,以及抵禦網絡攻擊。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羅教授致力於加強區塊鏈技術的穩健性,推進移動和物聯網設備的安全與隱私保護,並強化網路安全措施。他的研究獲得了10項最佳/傑出論文獎以及多項業界的獎項。 「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是由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辦、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冠名贊助的公益性獎項,旨在推動香港的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獎勵主要在香港進行科學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並取得傑出成就的個人和團隊。每個領域設獎金港幣200萬元。 理大去年在「先進製造」和「生命健康」領域獲獎,獲獎者為理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機械工程學系仿生工程講座教授王鑽開教授及梁顯利生物醫學工程教授、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智齡研究院院長鄭永平教授。

2023年11月8日

獎項及成就

THE Inno  Impact Summit 1

PolyU scholar shares at THE Innovation and Impact Summit 2023

Prof. Christina Wong, 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PolyU was invited to be one of the honourable speakers of THE Innovation and Impact Summit 2023 in Shenzhen on 7 November 2023. The Summit aims at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ies in supporting the creation of new cities and new regional economies such as Shenzhen and the Greater Bay Area. Prof. Wong delivered an informative and insightful presentation which shed light on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ility and how we can enhance cities’ resilience to better cope with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The Summit, themed ‘Universities and cities: Advanc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explored how universities can create and sustain cities that are innovation hubs.

2023年11月7日

活動

1

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啟用 與內地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攜手推動創科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江蘇省無錫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研究院)於11月2日舉行揭牌暨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標誌着研究院正式落戶無錫市,通過高端創新平台,培養產學研領軍人才,並與十家內地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合作,為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創科發展作出貢獻。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帶領的代表團到訪無錫,與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先生、市委常委及統戰部部長周常青先生、副市長秦咏薪先生及周文棟先生,以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及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先生等會面,就加強蘇港合作和發展作深度交流,及後更聯同無錫市各級領導及企業代表等出席活動。 理大為首間在無錫市成立科研中心、參與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創科發展的香港高等院校。研究院啟用後將開展三個重點領域工作,包括建設國際一流的高端科研創新平台,聚焦航空航天、先進製造、生物醫療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及通訊網絡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及科創服務管理等;建設創新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及培養高端人才,包括重點建設教研中心,開辦工程學博士學位課程及工程學博士後計劃,培育能與國際接軌的卓越工程師及創新創業人才。研究院亦會善用理大的國際化優勢及影響力,為無錫高新區引入科技企業,舉辦產業及學術交流活動,擴展對外交流合作的渠道。 為實踐科研成果轉化,研究院分別與當地十家高新技術企業就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包括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亞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祥生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三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無錫奧特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合碳材料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樓藍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及廣電計量檢測(無錫)有限公司。研究院將通過理大專家團隊及其技術創新成果,以及研究院的創新平台,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林大輝博士致辭時表示:「理大將充分發揮人才、學科、科研創新和國際合作的優勢,結合無錫市的優勢產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帶動產業的高效升級。通過雙方的合作與共同努力,強強聯手,定能發揮『官、產、學、研 』的協同效應,共同開創蘇港兩地科技創新發展的新篇章,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貢獻力量。」 此行,理大代表亦向無錫市政府及企業代表介紹理大開辦的工程學博士課程、生物醫療工程領域的科研方向和產學研成果,以及研究院落地無錫後的發展方向及人才培養目標。未來,研究院將繼續與無錫市高校、企業和機構攜手,共同打造一個以創新驅動的生態系統,為蘇港及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2023年11月6日

研究合作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