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學者參加天津世界智能大會、與天津科技局主辦科技交流會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 學者參加為期三天在天津舉行的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並展示科研成果。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率團出席開幕禮及期間與天津各界的交流活動。 今屆大會以「智行天下 能動未來」為主題,關註生成式人工智能、5G+AI、智能製造等前沿科學議題,匯集了政府、科學、企業嘉賓,發掘合作機遇。 理大在其智能科技展上,展示了超精密加工和醫療科技相關的最新技術,包括「納米多環距焦」近視防護鏡片,人工智能驅動的新型心臟疾病診斷技術等。 另外,理大與天津科技局及津南區於5月19日合作舉辦了「天津—香港科技創新合作研討會」。趙副校長表示,天津產業基礎雄厚,理大擁有科技基礎和人才,雙方可發揮各自優勢,在共建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 研討會上,天津科技企業代表、高校及理大學者分別介紹了超精密加工技術、無人機、AI疾病預測、自動駕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發佈合作開發的需求。雙方高校和企業作深入交流,就津港校企進一步共同研發和科技合作立下基礎。 今年2月,天津市科技代表團訪問理大,本次理大應科技局的邀請下回訪天津。理大代表團還出席了世界智能大會的「校長 - 企業家圓桌論壇」。未來,理大將與天津市科技局、科技創新發展中心以及津南區委區政府積極推動交流合作,為雙方在科研戰略合作、人才培育及創新科技研究領域搭建合作平台,創造良好環境。

2023年5月21日

活動

20230518 - How supervisors can use research competitions to inspire lifetime learning-02

PolyU scholar shares experiences on generating lifetime learning to students from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Campus

While some may think that entering student science competitions is all about the gold medals, the long-term nature of such projects is perfect fodder for learning meaningful skills.  Winning award is clearly a common goal of competition entry. Howeve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tudent involvement in research project competitions should aim not only for success but also at ensuring a meaningful learning process for student researchers who dedicate considerable time to a project. Dr Pai ZHE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Systems and Engineering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shares his experiences with THE Campus on generating lifetime learning for students from research competition.  Dr ZHENG said, “A supervisor’s role encompasses managing the project but also mentoring students in terms of academic, social and teamwork skills. It is important to inspire and guide students, particularly in times of uncertainty and difficulty, such as if and when significant changes need to be made.”  Dr ZHENG led a research team for the aforementioned successful research project “Mutual Cognitive Human-Robot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comprised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ents. Dr Zheng is also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the Research Group of AI for Industrial Digital Servitisation at PolyU.  The team won a number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awards for their work to impro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robots.  Dr ZHENG said, “It must be kept in mind that, as in a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overy, a research project is a long-term learning process in which ongoing motivation of interest and persistence is crucial for success.” For more: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campus/how-supervisors-can-use-research-competitions-inspire-lifetime-learning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20230517 - Allen Au

理大學者Web3零知識密碼技術取得突破 獲頒ZPRIZE大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計算機科學專家,憑藉在零知識密碼學的技術突破,帶來創新解決方案,榮獲國際ZPRIZE的「Plonk-DIZK GPU加速」類別獎項,獲得獎金55萬元美金。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區文浩教授與助理教授(研究)陸星曄博士帶領研究團隊,在ZPRIZE 的「Plonk-DIZK GPU加速」類別脫穎而出,開發的分佈式零知識證明技術為公共利益作重要貢獻。 零知識密碼學,也被稱為零知識證明(ZKP),允許「證明者」說服任何人計算的有效性而不洩漏任何資訊,因此稱為零知識。它被視為影響Web3的突破性技術,Web3是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線上生態系統,因為它能夠實現數據隱私保護、提高效率和擴展透明系統如區塊鏈。 零知識密碼學對促進去中心化和推廣廣泛應用十分重要,亦有助於開發保障私隱資料安全共用和協作計算的創新解決方案。這項技術的應用將對金融服務、醫療保健和供應鏈管理等各行各業帶來益處。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我們對理大學者贏得ZPRIZE的卓越成就感到自豪。這展示了理大在致力通過創新研究和變革性解決方案推動區塊鏈技術和革新Web3的堅定決心。」 零知識證明的計算成本是實現其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挑戰。針對這個難題,理大研究團隊從通用的零知識證明系統Plonk著手,通過利用GPU加速計算和在多台服務器之間均勻分配工作負載,成功提高Plonk的效率及可擴展性。 區文浩教授表示︰「關鍵莫過於生成這些零知識證明需進行複雜的計算,為使零知識密碼學得以廣泛應用,需開發更快速及更高效率的方案。」 理大團隊提出的新方案,能夠在1小時內,為一個達228個邏輯門的電路生成證明,是目前成功生成Plonk證明的最大規模電路。該新方案利用6台內存較小並配備GPU機器,發揮GPU的特性以應對證明生成過程中最耗時的操作,在單台機器上將零知識證明生成的時間加快了超過40%。同時利用新的分佈式技術,將整體證明生成速度提升了近10倍。 Plonk-DIZK GPU加速獎項屬於ZPRIZE的公開組別,ZPRIZE是由區塊鏈業界發起的一項比賽,並得到來自超過32個全球合作伙伴機構及贊助商支持,貢獻時間和資源以提高這項技術的認知和實際應用。 陸星曄博士表示︰「我們項目將載入開源庫以惠及大眾,希望藉此支援下一代的去中心化協定和應用發展。正是這種開源共享的精神,推動Web技術不斷進步。」

2023年5月18日

獎項及成就

01

理大參與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理大參加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展示理大在醫療健康創新方面的研究成果。 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擔任其中一場討論環節的主持人,主題為「粵港澳大灣區驅動醫健創新發展」。演講嘉賓分享了關於醫療健康創新與合作的寶貴經驗和見解。是次分享與政府官員、商界領袖、研究人員和活動參與者,暢談他們的真知灼見。 展覽專區亦展示理大在醫療保健、生命科學、人工智能創新和材料應用方面的研究領域,以及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具影響力的創新成果,突顯香港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優勢。 ASGH 是一個跨學科的平台,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相關行業的高級政府官員、學術界、投資者、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以及金融和專業服務供應商,交流見解,探索商機和合作夥伴關係,以促進全球健康。

2023年5月17日

活動

20230511-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Fund-03

理大應用科研獲環保基金支持貢獻環保工作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11個研究項目,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環保基金)資助,總額約 623萬港元,肯定了理大在不同領域,包括建築、工程及應用科學,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卓越研究和專業知識。 獲資助項目的研究涵蓋氣候變化、減廢和管理、循環再造、保護空氣質素和水質等多個範疇。理大的科學家致力開發創新的應用科技,以應對本港的環境挑戰和需求。 11個獲資助項目在減廢、能源效益、回收、減碳和熱管理等方面開創了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以改善本港空氣、土壤和海洋的生活環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1994年以來成立了環保基金,以資助與環保和自然保育有關的教育、研究和其他項目及活動,致力改善和保護環境。 11個獲資助項目詳情如下︰ 主要研究員 項目名稱 資助金額 (港幣) 趙汝恒教授 副校長(研究及創新) 適合香港環境的各種高效冷水機組的可行性研究:生命周期評估 1,000,000 杜亞平教授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 滑動電弧-催化劑協同作用:將CO2和CH4在常溫下進一步轉化為高價值液體化學品和燃料 500,000 傅秀聰博士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 一種從廢水中去除微塑料的節能技術研發 495,000 董優博士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 全球氣候變化下香港生態系統的海岸防災效益 806,400 張詩鵬博士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 利用生活垃圾焚燒底灰製備高性能人工骨料 452,000 沈曦博士 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用於太陽能海水淡化的非接觸式光熱轉換材料的開發 499,400 溫志湧教授 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體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長 基於結合強化學習與輕量級CFD的下一代數據中心新型實時熱管理解決方案研究 500,000 王明浩博士 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研究) 智慧城市中多物理光伏發電系統的動態脫碳評估和高效管理系統 500,000 任競爭博士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教授 塑膠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過程設計、模擬及可行性分析 482,000 李孟蓉博士 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微波輔助加熱過程強化法提高無碳氨分解產氫效率 500,000 赵炯博士 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將咖啡渣變成二維石墨烯薄膜 500,000  

2023年5月12日

獎項及成就

Photo 1

理大與非政府機構合作創新和有效介入服務 助家庭面對逆境

為幫助家庭面對逆境和壓力,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聯同香港青少年服務處、香港家庭福利會、救世軍和東華三院,自2021年起,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抗逆有『家』 計劃」。計劃至今推出了不同的活動,包括以家庭抗逆力為主題的網上學習課程和以社區為本的專業介入服務,助家庭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變化和干擾,適應不斷變更的社會環境。 家庭抗逆力,是指家庭為應對外部威脅與挑戰而產生的適應能力,内容包括正面的家庭信念、家庭親密關係及其靈活性、坦誠的情感表達,以及共同解難的能力。通過提升家庭抗逆力,家人便能坦誠表達、互相支持,即使面對逆境,也能保持穩定,共度難關。 計劃透過12小時的網上學習課程,參與家長可以瞭解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從而反思自身家庭的狀況,並將家庭抗逆策略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網上學習課程推出8個月,已吸引超過5,000人次報讀。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及利豐服務領導教育教授石丹理教授指,超過97%的參加者表示對家庭抗逆力的理念及自身家庭的特質有更深入的了解;超過95%表示課程能幫助他們更正面地看待逆境,並願意與家人分擔壓力、解決困難。前測及後測比對的客觀分析顯示,參加者在完成課程後,焦慮和抑鬱的徵狀比參加前顯著減少;而在正面觀念、家庭親密度及靈活性,以及家庭溝通方面,參加者的家庭抗逆力也有明顯的提升,讓他們在面對逆境時能更正面和樂觀,家庭成員的關係變得更親密,家庭溝通也比之前更暢順。此外,團隊運用準實驗研究,通過比較實驗組(已完成12小時課程的參加者)和對照組(即未參與課程的家長)的表現來評估課程的有效性。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在課程後的焦慮及抑鬱程度顯著降低,家庭抗逆力顯著提升,而對照組(即未參與課程的家長)在家庭抗逆力方面卻輕微下降。 以社區為本的家庭介入服務是計劃的另一個標誌性活動,在過去兩年共有超過7,000個家庭受惠。其中,由非政府機構和理大共同研發,並由非政府機構負責執行的社區為本家庭介入服務成效尤其顯著。服務分爲4個不同的主題,包括(一)家庭歷奇訓練;(二)家庭藝術體驗;(三)家庭照相館;及(四)家庭靜觀歷程。每項服務包括6節的小組和戶外活動,並會邀請所有家庭成員出席,訖今已有約900個家庭參與。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博士指,97%的參加者表示服務提升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正面溝通及互相支援的能力,讓他們能更樂觀地面對逆境。數據證明了家庭成員的負面情緒(例如:壓力、焦慮和抑鬱)因參與服務而減少,家庭抗逆力(例如:積極的家庭信念、家庭靈活性和凝聚力、家庭溝通和共同解難的能力)也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團隊亦進行了準實驗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即未加入服務的家庭)相比,實驗組(即已加入服務的家庭)在參加活動後的焦慮程度顯著降低,家庭抗逆力顯著提升,對婚姻滿意度也明顯提高。反之,對照組(即未加入服務的家庭)在家庭抗逆力及對婚姻滿意度方面則呈現了下降的趨勢。 曠日持久的疫情、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高企的通脹,乃至學童學業及成長滯後,都為個人的身心健康與家庭的正常運作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擾與負面的影響。為迎接未來的挑戰,協助家庭建立抗逆力的各類服務在後疫情時代顯得刻不容緩。本計劃除了透過不同形式的介入服務,及早發現有需要的家庭並提供適時介入,讓香港家庭更能認識及增強抗逆力外,更期望能培訓社工、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進一步優化家庭抗逆力及服務介入的手法。   賽馬會抗逆有「家」計劃 網站:https://family-fhss.polyu.edu.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CFamilyResiliencehk/

2023年5月11日

研究及創新

1

理大舉辦重要大型學術會議推動大灣區交叉學科研究 顏寧教授等逾百位全球著名學者擔任講者

本港首個交叉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大型學術會議,今日起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舉行。逾百位全球著名學者及專家將在為期四天的會議擔任講者,分享不同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和真知灼見。 「理大高等研究院大會」將為來自全球不同地方的業界、學界和政府,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園地,增進並豐富交叉學科知識,為社會帶來更美好和可持續的將來。 大會今屆以「卓越研究造福社會」為主題,舉行十五個不同領域的分論壇,涵蓋先進科技及製造、促進身心健康,以及智慧及可持續城市發展三大範疇。除了多場精彩的主題演說和討論環節,還包括論文報告會及參觀理大的尖端科研實驗室。 在首日的主論壇,深圳醫學科學院創院院長、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教授親臨理大校園發表演說,講解蛋白質的前沿研究及其可能對痛症藥物開發的深遠影響。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說:「今次學術會議專注於交叉學科研究與新興科技,對現今複雜的世界尤其有意義。要解決諸如氣候變化、人口老化、貧窮、能源短缺等迫切的社會問題,需要以跨越不同領域的交叉學科研究,提供突破的應對方案。」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趙汝恒教授說:「經過多年新冠疫情,香港和全球各地終於復常,而這次大會亦標誌學界翻開新一頁,恢復開展與深化交叉學科的研究合作,造福社會。」 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兼建築熱科學講座教授陳清焰教授說:「透過大會的交流活動,可以讓與會者更加認識在研發上如何達至創新、跨學科,以及靈活應變;為推動跨越不同機構和領域的合作,應對未來的挑戰邁出重要一步。」 理大高等研究院是大學促進交叉學科研究的樞紐,於去年七月正式成立,由 16 所研究院及研究中心組成,擁有逾 400 位卓越的理大高級研究人員,是大灣區最具規模的交叉學科研究平台。

2023年5月8日

活動

1

華潤創業與香港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成立纖凝碳中和聯合研究院

華潤創業攜手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昨日(5 月 4 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及框架協定。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和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見證簽約。 合作備忘錄由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創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陳鷹先生和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簽署。根據協定,雙方將共同成立 「華潤—香港理工大學纖凝碳中和聯合研究院」,並為碳中和及可持續性驅動的創新項目的研發提供了框架,以進行創新研究、培養科學人才和啟動初創項目。 王祥明董事長表示,本次合作依託華潤集團豐富的產業資源,結合理大強大的科研實力和技術,致力於將新材料的科研成果廣泛應用到產業中,聯合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研究中心,進行商業轉化、孵化初創項目。本次合作在國家積極推進雙碳政策以及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需求的大背景下,堅持需求牽引,強化產用結合,期望夯實材料科學、可持續發展等科研方向研發基礎,促進技術研發、新產品、新業態,實現開放創新。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是次合作將為培養科研人才以及知識轉移提供支援。一方面,雙方將為理大研究生提供更多對外交流和合作的機會;另一方面,華潤將為理大的科創企業和初創企業提供孵化支援。這些合作領域將有助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內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未來,雙方將基於聯合研究院平台,共同開展前沿技術探索、指定課題研究以及科創基礎領域研究,以延攬科研人才、孵化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科創初創項目。

2023年5月5日

研究合作

2

理大與 NVIDIA 攜手成立文化及藝術科技研究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和 NVIDIA 攜手合作,以培育人才和進行合作研究為目標,建立一個融合文化、藝術科技和互動多媒體的創新聯合研究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及 NVIDIA 文化與藝術科技聯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由理大及 NVIDIA 攜手成立。這是 NVIDIA 與院校合作在全球的主要研究中心之一,旨在促進藝術、設計和媒體的互動科技。研究中心由理大設計學院與 NVIDIA 合辦,致力發展成為帶領文化及藝術創新技術的先驅。 藉著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優勢及其多元的藝術和創意活動,研究中心旨在匯聚文化藝術和科研技術,以推動國際文藝科技領域的創新。是次產學研夥伴合作結合 了 NVIDIA 在人工智能、資料分析和高效能運算等科研優勢,以及理大在跨學科研究和教育方面的深厚根基,將為藝術科技帶來具影響力和創新的研究。 合作備忘錄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 NVIDIA 人工智能技術中心全球主管施忠偉博士簽署。 趙教授表示:「理大很高興能與 NVIDIA 在創意產業及藝術科技上合作。結合理大在設計學的優質教育和卓越研究,以及 NVIDIA 在人工智能運算的領導地位,我深信這次的產學協作會於不久的將來為社會帶來莫大助益。理大領先的跨學科研究將轉化為實際應用,為創意、藝術和娛樂產業締造創新解決方案。」 施博士表示:「這一次 NVIDIA 與理大設計學院合作,成立我們在全球首個與頂尖設計學院聯合設立的研究中心將會帶來開創性的創新及藝術科技。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此合作將推動前沿研究,為創意產業開發出創新解決方案。」 理大及 NVIDIA 文化與藝術科技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杜本麟教授表示:「理大積極與企業緊密合作,開發符合業界需求的尖端科研成果。藉著與 NVIDIA 在人工智能上的優勢共建研究中心,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與藝術社群提供合作園地,探索文藝表現的新形式。」 理大將與 NVIDIA 合作, 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工作坊、分享會、藝術科技展覽,以及亞洲地區的黑客松(Hackathon), 促進知識共享、創新和創業。

2023年5月4日

研究合作

01

理大主辦NSFC-RGC工業大數據與智能系統前沿會議  雲集國際專家共商人機共融科學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2023年4月28日至5月1日成功舉辦工業大數據與智能系統前沿會議(2023 NSFC-RGC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Industrial Big Data and Intelligent Systems)。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和香港研究資助局(RGC)聯合資助,本次會議是NSFC-RGC聯合科研資助基金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促進內地與香港研究人員或團隊在學術研究上的合作,探討「面向人機共融的工業轉型」的前沿科學問題。 今次會議由理大主辦,並由香港和內地的9所高校協辦,並組成會議委員會。理大方面,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材料工程講席教授文効忠教授擔任大會榮譽主席之一,及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鄭湃博士擔任大會主席之一。 參與的247位專家學者,來自內地、香港以及7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的62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包括在智慧製造、資料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享有盛譽的國內外研究人員。大會晚宴於4月28日舉行。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致辭表示,祝願與會者在香港收穫更多的友誼和研究合作。 會議期間,與會者就工業大資料和智慧系統的理論、方法、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展示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為推動人機共融的工業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示。大會邀請了9位國際知名學者主講,包括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智能製造講座教授黃國全教授。會議還為內地和香港特區以及海外的研究人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平臺,促進了雙方在科研專案、人才培養、資源分享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對推動人機協作驅動下的工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5月4日

活動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