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220527-Baidu-AI-Chinese-Young-Scholars_Website

理大两名学者当选百度AI 华人青年学者榜(AI+X)世界五十强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两位青年学者,入选由互联网公司百度发布的AI 华人青年学者榜(AI+X)。他们分别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表现,如智能制造、工程信息、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研究,在全球华人学者当中脱颖而出,与来自世界知名学府及机构的杰出青年学者当选五十强。 郑湃博士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 郑湃博士获黄铁城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席,是数字化服务实验室以及工业人工智能数字化服务团队 (RAIDS) 负责人。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产品服务系统、智能制造系统等。他目前带领的RAIDS研究团队有三名博士后研究员、六名博士研究生、及四名研究助理,致力推动面向未来「人- 信息- 物理系统融合(HCPs)」的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化、智能化制造范式。另外,郑博士在多份工业与制造工程领域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身兼副主编或编委,包括︰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和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孙宇翔博士   机械工程学系助理教授(研究) 孙宇翔博士于2020年加入理大,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移动机器人、深度学习、自主系统等。他目前带领的理大自主系统实验室(PolyU-ASL)有一名博士后研究员、七名博士研究生、及两名硕士研究生,致力于研究先进的机器人感知、规划及控制系统,推动自动驾驶以及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另外,孙博士目前在国际顶尖的机器人期刊和会议担任副编辑,包括︰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RA-L)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AI 华人青年学者榜单由百度人才智库(TIC)、百度学术、天津大学复杂管理系统实验室、中国科大国金院商业智能中心联合发布,旨在鼓励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领域的青年学者做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成果,挖掘兼具「厚度」和「高度」的中国青年技术领袖。 据百度今年发布AI 华人青年学者榜单,由 AI 华人青年学者榜(经典领域)和 AI 华人青年学者榜(AI+X)两部分组成,基于186963篇论文和89324名学者数据,从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学术潜力指数三方面,在全球评选出150名贡献出众的华人青年。其中,AI 华人青年学者榜(AI+X)是针对自动驾驶、机器人、量子计算、隐私安全、生物计算、城市计算、智能管理等多个 AI 驱动的前沿交叉领域,遴选出50名高潜力青年学者,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及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Google、Facebook等。  

2022年5月25日

奖项及成就

Final Picture Opening Ceremony

PolyHack 2022

Over 100 participants around the world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PolyHack 2022 organized by a group of ambitious PolyU students held on 21st May 2022 (Sat). The theme of this global hackathon is Life in 4.0 featuring 3 major domains namely Blockchain, FinTech and Smart City. In the 2-week event, participants will solve 11 problems and shape innovative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that elevates human’s experience. Prof. Christopher Chao, Vice Presid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PolyU was delighted and impressed by this student-led I&T activity which provides young talents a platform to implement their creative ideas and also encourages the participants to equip themselves for the challenges in new era. The University is committed to nurturing tomorrow’s leaders through a holistic education by providing a wide range of opportunities and supports to them. PolyHack is a global virtual hackathon organised by the Google Developer Student Club of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t brings young talents' imaginations into reality and help they grow.  For more about PolyHack 2022, please visit polyhack.net

2022年5月21日

活动

DSC07309

理大与华为深化人工智能科研合作 携手培育创科人才

理大与华为深化人工智能科研合作 携手培育创科人才 创新及科技研究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业界与学术机构的携手合作更是创科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与华为香港今天于华为「亚太数字创新峰会」上签订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方面的学术合作交流及人才培育,共同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   会上,华为亚太企业业务部副总裁何维治先生与理大副校长 (研究及创新) 赵汝恒教授进行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理大将发挥其学术优势,结合华为的资讯技术专长,一起建设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展示共同创造的科研成果并拓展应用层面,携手打造人工智能生态体系。而年轻科研人才培育亦是双方的共同目标,透过于理大设立华为ICT学院,双方将共同制定就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范畴的人才培育计划,并提供相关技术培训课程,为本港求才若渴的创科界做好人才培训准备。   华为亚太企业业务部副总裁何维治先生表示:「过去多年,华为与理大于学术研究上合作无间,包括应用物理系采用华为的HPC解决方案并用于能源材料研究中;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采用华为升腾AI计算平台,以AI协助医学的辅助诊断等。凭借双方的努力,已在多个研究领域上取得显著成果。我们很高兴并期望透过是次深化合作,进一步实现产教融合,并计划在理大开设华为ICT学院,为年轻学子提供实践机会,当中包括安排竞赛等活动,让他们对创科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创科人才培养作出贡献,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理大副校长 (研究及创新) 赵汝恒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见证理大与华为展开又一深层次合作,携手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将企校合作推向新里程。双方除了在理大开设华为ICT学院,提供教学、认证和就业支持外,亦会与本校应用物理学系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科学研究和行业创新。这份合作备忘录将结合理大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和华为的行业领先优势,推进具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促进行业应用和技术突破,造福社会。」   未来,理大与华为将继续紧密合作,发挥双方所长,推动香港创科研究及人才培育,促进本地科技生态系统建设。

2022年5月20日

研究合作

20220519_4U9A9028-1

理大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生物科技的领先研发 荣获三项TechConnect全球创新奖

理大在TechConnect 世界创新会议暨博览会2022(TechConnect)中分别于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生物科技领域荣获三项全球创新奖。TechConnect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品化的全球最大型跨行业活动。 本届是理大研究团队连续第六年在众多顶尖创新者之中脱颖而出,也是今年香港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等教育机构。   理大得奖的创新技术中,包括人工智能辅助胸部X光诊断技术,以及智能自动调控温度口罩。两者旨在提升新冠肺炎诊断服务和令日常防疫措施更为舒适。此外,理大研发的一种新型环保吸湿排汗面料亦获奖。这三项发明与世界各地领先科研机构,例如美国国家实验室及其他一流大学,合共七十个创新技术项目同获殊荣。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理大的研究团队继续为世界带来卓越的创新发明,并连续第六年在这项全球盛会上获得认可。理大多年来致力建立强大的创科生态系统,不仅培植雄厚的基础知识根基,并鼓励创新思维,以激发和引领崭新的研究。」 理大代表团将于 6 月 13 日至 15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 TechConnect 世界创新会议暨博览会中,展示多个创新项目。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总监周铭祥教授表示:「二十多年来,TechConnect 一直撮合学界和业界,将世界顶级的应用研究和初创发明转化。它已成为一个前瞻性的科技平台,支持全球科技项目并开辟了众多合作机会。理大代表团届时将与业界交流,推动合作。」 以下是理大三项获奖技术详情: 应用于新冠肺炎患者治理的人工智能辅助胸部X光和CT定量分析技术 (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蔡璟教授) 利用经人工智能改良的技术,为临床治理新冠肺炎提供准确且低成本的影像分析方案,适用在诊断、轻重症分层和预后。这些应用包括加入人工智能的胸部X光成像、人工智能辅助的新冠肺炎病情分层,以及多视图分析等。新技术由于成本较低,将有望帮助缺乏诊断新冠肺炎设备的地方。 吸湿排汗多层聚乳酸面料及其制造技术 (纺织及服装学系胡红教授) 新面料较传统吸湿排汗材料技术优胜之处,在于编织技术更简单、更便宜和更环保。采用双面纬编织技术一次编织完成,并提高了吸湿和排汗性能。制成的物料还保留了聚乳酸原有的生物特性,适合广泛应用,如制造校服和运动服装。 Omni-Cool-Breath 智能空调口罩 (纺织及服装学系寿大华博士、范金土教授及黄光汉博士) Omni-Cool-Breath 是首款自动控温口罩, 革命性地带来在不同活动和气温下,全天候凉爽及舒适的呼吸。它通过创新的微型热电冷却系统,可将温度及湿度分别降低摄氏12度及65%。其符合人体工学的轻巧设计,采用亲肤及可生物降解的3D打印材料,让用户能享受9小时的洁净空气。   有关TechConnect 2022 创新奖得奖名单详情可到大会网站查阅:https://www.techconnectworld.com/World2022/participate/innovation/awards.html  

2022年5月19日

奖项及成就

IMG_9678

PolyU's research on developing large-area solid-state lighting technologies is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carbo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nergy-saving lighting technology is essential to address the current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risis. A PolyU’s research titled “Development of new stable, highly-efficient blue emissive materials that can be processed by the wet methods, and the associated large-area solid-state lighting technologies” led by Professor Raymond Wong, Dean of 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xtiles, Clarea Au Professor in Energy, Chair Professor of Chemical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Applied Biolog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ject”, in which PolyU is the only one granted among  the Hong Kong institutions in this round of the exercise.

2022年5月18日

奖项及成就

DSC07069_edit

理大研发崭新超精加工设备获香港工商业奖 - 设备及机械设计

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一种新颖磁场辅助批量超精加工设备,获得2021-22年度香港工商业奖︰设备及机械设计优异证书。 自由曲面的高增值应用层面广泛,如手术刀具、光学模具、光学镜片、结构化和自由形状组件等,不过目前批量抛光技术不足以获取纳米表面粗糙度的自由曲面。该获奖项目发明了一种新颖磁场辅助批量自由曲面纳米抛光技术(MABS),利用环形腔室外部的旋转磁场驱动磁性磨料撞击工件并从中去除材料。 是项研发项目已被证明具有高精准度、高效率和成本效益,并可成功应用于批量抛光手术刀具、玻璃光学镜片、光学模具、种植牙等。(详见表一: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表一︰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香港工商业奖在政府全力支持下于2005年设立,旨在嘉许香港企业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多个范畴的杰出表现和成就。2021-22年度香港工商业奖设有六个组别,当中「设备及机械设计」组别比赛的评审准则包括︰创新、性能、方便使用、成本效益、应用新技术、安全、对环境的影响及市场销售等。

2022年5月13日

奖项及成就

shutterstock_1307279443

资助计划 |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启动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于 2022 年 4 月 30 日正式发布,这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公益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计划,旨在为一群专注于对人类具有深远意义的基础研究项目的杰出科学家提供长期支持。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个独立的计划,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出资支持。腾讯公司将在未来 10 年为该项目投入 100 亿元人民币,同时探索建立长期可持续基金的可行性。该计划将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科学家,并希望通过稳定的资金支持和跨学科研究,促进科学家发现新现象,实现科学突破,开拓新领域。 香港理工大学一直专注于跨学科研究,研发具长远影响力且能应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创新科技。透过启发创新意念,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成果,优化小区生活。我们将秉持一贯的精神和信念,推动理大研究人员参与「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以科研力量造福香港、国家以至全世界。 有关申请要求和程序的更多详细信息将在稍后时间提供。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Photo Prof Christopher Chao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 赵汝恒:从人、地、时看本港创科生态圈如何茁壮成长

创新科技不但是国家和特区政府施政策略重点,也是改善市民生活质素、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范畴。而要令香港的创科生态圈蓬勃发展,为本港带来丰硕科研成果和巩固其独特优势,则须重视人才培养、设施配套,以及把握机遇这三大因素;而三者又环环紧扣。如果能够认清挑战和把握自身优势,香港就可以更好地融合国家和全球的发展。 汇聚人才 巩固科研发展根基 具备高学术水平的科研人才是香港的最大优势,他们都有丰富的基础研究和品质控制的经验;然而面对人才流失的挑战,由近至远应如何吸纳及培育更多科研精英呢?在栽培本地人才方面,如要培养年轻一代对科研的兴趣,必须提供更多体验式学习机会,并要加强面向公众的宣传,提高科研界的社会地位,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才投身科研行业,拓阔科研界的基础。 带动科研由学术走向实践,也是留住人才及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港大学一方面可在上中游研发创新技术、寻找突破;另一方面可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物流及供应链多元技术研发中心、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和生产力促进局辖下的汽车科技研发中心等本地公营研发机构,进行中下游的开发和实践,促进这种紧密合作及共赢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至业界生产,令创新技术与社会接轨并得以应用。 拓展科研用地 构建完整产业链 能让科研成果产业化,也是促进本港科研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要把科研成果变成能卖出去的产品,则需要一个技术研发转化平台。土地不足的问题制约了香港的科研发展,虽然本地对创科产品有很大的需求,但企业往往不愿花长时间深度参与实地测试的阶段,令科技项目欠缺了测试场地及机会;而涉及应用重型机械的再工业化策略便最受影响,窒碍了以新技术及智能生产为基础的先进製造业发展。现有创新科技署的公营机构试用计划,协助研发成果实践化和商品化,推动科技应用;希望业界也能抱着敢于尝试的精神,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协助本港的创科发展。 内地有着庞大的市场,并积极为人才和企业提供空间和扶持政策;香港则拥有高学术水平及经验丰富的科研人才,双方可起互补作用,共同提升整条创科产业链。正如国家「十四五」规划已进一步明确了香港未来发展的定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展包含港深创科园在内的新田科技城,正好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宝地,当局宜制订配套扶持政策,促进人才、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流动。入驻园区的科技企业可藉此进军内地市场,与深圳产业合作,能为香港科研人员提供应用科学研究和科研转化的机会,从而共享内地强大的研发资源。此外,通过内地和香港共同资助的计划,香港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也可以直接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并加强与内地不同省市的技术研究合作。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是推动国家对外经济和科研合作的重要优势。现行的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便是特区政府引领香港成为环球科研合作中心的重点项目。该平台邀请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设立研发实验室,吸引不少海外专家进行科研合作,值得政府继续推广及投放更多资源。 此外,香港科学家在国家科技建设上也有多方面的成就,与内地及国际市场紧密连通。以香港理工大学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为例,中心专注于各种钢材的品质结构及焊接工艺研究,协助建筑业界在应用钢材上达到安全和高品质的水准,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钢铁建造规格指标,协助国家钢铁产业走向世界。 及时把握全球机遇 绽放优势 创科是否能成为香港第五大经济支柱,又或如何在地区之间突围,亦取决于我们能否顺应时势发展,把握香港具备利好优势的时机,发展成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聚焦在一些全球热切关注的科研领域,如碳中和,这亦是本港科研经验丰富的领域之一。香港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发电、运输和废弃物,其中90%的电是用于建筑物。零碳能源、建筑物节能、新能源运输及生产过程管理,就成为了碳中和的关键。 过去,香港不少屋宇管理公司进驻内地市场,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和建设智能化系统的经验。而本港科研机构近年亦开展了多项关于建筑物节能的研究项目,与政府多个部门进行了不少可行性及初步试验的研究。下一步,将结合经验,将绿色建筑物管理的整个工具包推广至全国和全球。而生产过程管理方面,香港正推动再工业化,通过推动研发和试验创新的减碳科技,简化流程,可望在本地和国家发展高增值产业及产业链的同时,能够切实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去年10月公布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零碳排放、绿色宜居、持续发展」的愿景,新的中期目标是在2035年之前,将碳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一半。单凭现今的科技难以达此目标,需要政府更注重绿色科技的发展,推出更多更广泛的资助,以及调整政策让绿色科技能在研发初期进行实地测试。就如电动车和太阳能板的普及,就是在政府、电力公司、业界和市民的共同推动下,逐渐在本港广泛应用。香港在绿色科技上有极强实力,可以作为其中一个重点开发的创科产业。 要在日新月异和愈益重要的全球科技竞争及合作中,保持和发展香港的优势,政府、商界和学界应加强创科策略的前瞻研究,更准确和及时把握机遇。香港理工大学也为此而出一分力,新近成立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在推动碳中和、香港科研政策如何融入大湾区,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创新科技发展政策三方面,提供创新科技政策及策略分析,冀促进大学前沿研究更好地与工商界和政府需求协调配对,作出贡献。   (原文刊登于《明报》文摘)

2022年4月26日

其他

20220420_IMG_0220

The 88th Research Salon - Lok Ma Chau Loop

由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处举办的第88次理大Research Salon研讨会已圆满结束,是次主题探讨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整体发展,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总监周铭祥教授致欢迎辞。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行政总裁萧赤虹先生分享河套地区在内地的战略作用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一区两园」支持方案、及「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等详情。   现场设有讨论环节,由赵教授主持,理大副校长(教学)黄国贤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倪一清教授、萧先生、及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营运总监甘绮翠女士一同参与。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20220413-Astri Day_Web Banner

ASTRI Day @ PolyU

ASTRI Day@PolyU – 协助学生发展创科事业   理大联同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举行的ASTRI Day@PolyU已于四月十三日圆满结束!活动大受欢迎并吸引接近100位理大同学及毕业生参加。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应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师, 太平绅士、及行政总裁叶成辉博士为活动致辞。其中,应科院首次推出「精英科技人才招聘计划」,吸引于研究院毕业未满两年的本地及非本地专才参加。获选者可参与应科院的重要研发项目, 汲取研发实战经验。完成两年计划后的硕士及博士毕业生, 可分别获得5万元及8万元的奖学金。   此外, 应科院技术部门专家分享了应科院的创科领域,智慧城市发展、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数码健康科技、专用集成电路及元宇宙等范畴和行业发展。   理大与应科院着重培养创科人才, 双方未来亦会开展更多的合作, 让理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重要研发项目, 开展创科事业。  

2022年4月13日

其他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