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03

合肥市代表团到访理大

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长罗云峰率领代表团于4月11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就加强两地科创合作进行交流。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协理副校长(内地研究拓展)董澄教授向代表团的到访致以热烈欢迎。 滕校长向访问团介绍了理大的最新发展,以及内地开拓策略。滕校长强调大学一直注重应用研究与产业紧密结合,为科技发展贡献理大的力量。 去年10月理大与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政府达成框架协议,共同创建「香港理工大学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开展深度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及培育优秀人才。 双方进行深入了解,展开落实建设研究院协议,并确定了在深空探测、生物医疗和精密传感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发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知识转移。理大将发挥其科研实力和学术优势,透过是次合作在合肥建设顶尖的科技创新平台。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 https://polyu.hk/PTOXK  

2024年4月12日

活动

1

泉州市代表团到访理大

福建省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带领泉州相关部门和纺织制衣、运动鞋服、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代表,於4月11日到訪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向代表团的到访致以热烈欢迎。 理大代表带领泉州代表团先后参观了设计学院、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和理大华为网络光互联与先进计算系统联合实验室,深入地了解了理大在设计、科创领域的发展成果。 参观活动结束后,企业代表和教授们展开了更深入的交流,就研究成果落地进行了务实的探讨。此次访问将进一步加强闽港两地技术与产业合作,为两地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4月11日

活动

1

理大与阿里云携手开发讯号质量评估技术 推动全球电讯业动态网络发展 获15个国家及地区数据中心广泛应用 有效提升潜在网络容量达10%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刘伯涛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最近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数字技术和智能骨干业务阿里云合作开发网络讯号质量评估技术,携手推动动态网络的广泛应用。 由刘伯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与阿里云的技术团队在阿里云强大的云端运算平台上进行研究,通过量度光纤网络上不同位置和不同信道讯号的输出功率,结合光学、物理和大数据分析,从而对讯号的质量作出更全面和更准确的评估,助云端服务供货商更充分掌握讯号传输的整体状况,提高实现动态网络时的稳定性,加强他们对实现动态网络实施的能力。采用理大研究团队开发的评估技术后,能将信噪比(SNR)估计误差(用于量度网络讯号质量)从 22% 降至 4%,并在相同可靠性的情况下,令网络容量潜在提升达 10% 的可能。 该项目更获得创新科技署「伙伴研究计划」提供一对一的配对资金,并已得到阿里云全球 15 个国家及地区的数据中心网络广泛采用,助其支撑电商大促活动包括双十一全球购物季及 618 年中大促等网上消费旺季。 随着扩增实境(AR)、虚拟现实(VR)、元宇宙、未来 6G 流动网络通讯、高清影视直播/串流等新兴多媒体网络应用需求与日俱增,云端服务供货商往往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在特定范围内提供超高速的网络联机。此外,大众网上通讯模式的演化,如双十一购物季、农历新年、圣诞节、除夕或其他大型活动/节日等片刻的海量实时通讯需求,带动局部网络流量短暂飙升。 刘伯涛教授指出:「云端服务供货商虽然可以透过增加频道满足用户需求,然而在光纤网络中新增或移除频道,都会对现有讯号造成非线性干扰,影响现有讯号服务质素,令云端服务供货商在加强动态网络实施的规模时偏向保守,因此提高动态环境下讯号质量评估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阿里云基础设施服务资深总监、首席通讯科学家谢崇进博士表示:「理大团队开发的技术易于实施,并已应用于我们在全球 15 个国家及地区部署的网络营运平台,有效提升我们网络的可靠性和动态性,以支持未来网络流量需求。阿里云期待与理大继续加强合作,相信这将不断推动电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024年4月11日

研究及创新

Photo 1 (1)

理大利用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是结合地理空间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积极利用创新的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为当今全球面对的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当中涵盖了交通运输丶城市和公共安全丶规划丶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各个领域。 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地理信息学和人工智能讲座教授丶杰出创科学人教授翁齐浩教授成立理大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专注於为地球信息学开发原创且创新的人工智能方法理论和技术,以及其在城市的应用,目标成为全球的地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翁教授最近获得2024年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 Wilbanks地理学变革性研究贡献奖,以及2024年AAG遥感专业委员会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其在地理学和遥感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 研究中心其中一个方向是透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丶地理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调查城市化中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另一个方向是利用对地观测创建各种全球城市区域的数据产品,并提供以对地观测为基础的城市数据服务。 翁教授兼任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研究员,他表示∶「对地观测是探讨环境和社会变化的重要指南针。我们的研究重点遍及地理空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丶遥感丶地面传感器丶导航和定位丶测量和大地测量丶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等领域。这些技术是能为环境和社会挑战提出解决方案的关键。」 尤其是,地理空间人工智能通过利用数千个可学习参数,彻底改变了建筑物监测的方式。当中一个例子是它能够自动学习和识别建筑物的一般外貌形态,如颜色和形状,可实际应用於检测受灾损坏的建筑物,获取建筑物高度丶识别结构变化,以及估算建筑物能源耗量。因此,地理空间人工智能已成为更高效丶更深入的建筑物监测主流方案。 环境监测 在城市化监测领域,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团队开发了一个基於不透水地表层面积的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可以利用从卫星观测获得的每年城市范围及时间序列的数据,模拟每个格网内城市区域的分数变化。在不同城市化进度水平下分析城市区域增长的历史路径,该模型提供了比传统二值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更详细的见解,对可持续发展有巨大潜力。 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丶博士研究助理贺琬茹女士及团队在学术期刊《城市》上发表「基於时序信息模拟格点尺度不透水面比例变化的城市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展出该模式能有效地捕捉城市扩展的动态,显着提高计算效率和性能,并能在未来多元化的城市化进展情景下,对区域以至全球的城市增长进行建模。 交通管理 在促进智慧交通管理发展方面,为了提高叫车平台的效率并实践智能管理服务,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的团队开发了多智能订单匹配和车辆重新定位方案。这项创新技术专注於协调叫车服务的供求需要,将闲置车辆调度到需求潜在高的地区,及以高效方法将订单分配给可用车辆,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效率。 基於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这项创新技术能有效解决交通运输涉及的复杂问题,并为长期时空规划问题提供新视角。技术由中心研究员徐明月女士及团队开发,研究题为「基於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网约车调度算法」,已发表在《国际地理资讯科学杂志》上。 关於理大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 理大的地理空间智能研究中心致力於开展城市建筑和能源丶城市生态安全与保障丶局地气候丶环境监测与保护丶城市复原力丶以及公共卫生等研究范畴,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1项,旨在建设共融丶安全丶能抵御灾害及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居所。研究中心网站:https://rcaig.com/ 了解更多关於翁齐浩教授研究重点,可参考影片:https://polyu.me/3Vt7yih

2024年4月10日

研究及创新

20240410---HKEST-Award

理大学者促进视觉色彩及影像技术 科研成就获嘉许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开发了一系列基於视觉的色彩管理技术,为照明丶影像和虚拟世界系统提供解决方案。这些尖端技术已获得多个业界制造商采用,包括社交媒体丶影像系统和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产品丶智能手机和无人机等。 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及颜色影像与元宇宙研究中心主任魏敏晨教授带领团队钻研色彩科学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各种影像设备对於颜色捕捉和显示能力的解决方案,荣获香港工程科学院颁发香港工程科技奖,表扬他对颜色科学领域的贡献。 魏教授表示:「我一直致力於拓展颜色与影像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旨在为人们塑造更好的视觉体验,这项嘉许进一步支持了我对卓越科研的追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实际应用,他补充∶「作为一名科学家,我的抱负是基於人类视觉机制开发新的算法和技术,增强不同影像系统的色彩显示和校准感知差异,这些系统包括虚拟实境(VR)丶扩增实境(AR)丶混合实境(MR)和虚拟世界中使用的显示器和相机。」 由魏教授与团队研发的六色 RGBACL(红丶绿丶蓝丶琥珀丶青丶柠檬黄)灯光模组和智能混色控制算法,提高了 LED 照明系统的色彩呈现。针对人脸肤色的调光算法能够快速改变影像设备对於肤色捕捉的效果,这些已获得国际知名影视灯设备开发商采用,并已应用於多出荷里活电影的制作。 魏教授还开发了各种影像设备对於颜色捕捉和显示能力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AI)侦测画面中的人脸,然後改变色彩平衡以优化肤色。 另外,基於人工智能技术的白平衡校正算法植入晶片,务求令不同相机在不同环境下拍摄的照片和影片颜色更真实且一致,相关技术亦已获得知名智能手机及延展实境(XR)设备制造商所采用。 藉着开发尖端的系统演算法及人工智慧,魏教授表示∶「我希望能帮助内容创作者提供逼真准确的颜色,自由传递他们期盼用户看到的色彩。」他表示,十分荣幸研究成果备受业界认可,获得世界一流的社交媒体平台丶成像系统和数位设备制造商采用。

2024年4月9日

奖项及成就

20240327 - fungus-based fat replacer rolls out_V1-02

理大研发菇菌脂肪替代品 应用酒店低脂甜食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未来食品研究院研发了一款新型脂肪替代品,名为「AkkMore™」。这种创新配方已应用於生产低脂食品,其中包括脂肪含量仅为3%的低脂雪糕。 AkkMore™以真菌及植物为基础,有助减轻代谢失调及降低体重。这创新配方由理大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助理教授 (研究)丶未来食品研究院核心成员常金辉博士及其团队研发。  由天然真菌制成的AkkMore™已通过测试,可有效带来多种健康益处,包括预防肥胖和其他代谢疾病丶增强肠道健康丶调节免疫反应和减少焦虑。这配方早前於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展获银奖。 常博士说: 「研究团队已为AkkMore™完成  三期动物试验。 结果显示,配方能有效改善新陈代谢,有助於体重管理。 展望未来,我们将专注於AkkMore™ 在创新健康食品中的应用。」 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开发一款含有AkkMoreTM 配方的忌廉伴侣。该忌廉伴侣可与传统忌廉搭配使用,减低脂肪含量,并能使原本不能冷冻的制品变得可以冷冻保存,大幅延长其保质期,并保持原本的食品感官质量。新款忌廉伴侣的应用可有助减低甜品的卡路里,为制造商减少乳制品消耗量和过期引致的厨馀量,提高其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利润。 此外,未来食品研究院亦正与唯港荟Hotel ICON合作,使用团队研发的忌廉伴侣,制作酒店常规菜单上的甜品,并於6月上旬起推出。

2024年4月9日

研究及创新

Photo 1

理大研發可持續生物礦化技術 保護海洋基建免受微生物腐蝕

微生物诱导腐蚀(MIC)是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会导致混凝土基础设施出现裂纹等结构性损坏。海洋基建若持续受侵蚀,会缩短建筑结构的寿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海洋混凝土结构物的腐蚀问题,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人员开发的可持续生物矿化技术方案,能有效保护海洋混凝土免受微生物诱导腐蚀的影响。 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丶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丶高赞明可持续城市发展教授及环境科学及技术讲座教授李向东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生物矿化技术,为海洋混凝土设施提供有效的屏障,免受微生物诱导腐蚀的影响,实现海岸结构物的可持续应用。 混凝土上的微生物诱导腐蚀,通常於存在腐蚀性微生物的环境中出现,例如污水结构物丶污水处理厂和海洋结构物。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生物矿化膜,通常被视为主要的防腐机制,能够提供有效的屏障抑制腐蚀。 李向东教授表示∶「生物矿化技术作为一种环保的混凝土防腐蚀涂层方法,对整体海洋生物膜群落的影响极小。此外,该技术利用二氧化碳产生矿物沉淀物,能有效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用度,而整个过程不仅减少了海洋基础设施在整个建筑寿命的碳足迹和能源消耗,还有助推动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显示,生物矿化处理通过减少硫酸盐还原菌的总量和相对丰度,有效地防止微生物诱导腐蚀。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可产生具腐蚀性的硫化氢,会导致物料损耗。生物矿化膜作为保护层,可以控制硫酸盐的扩散,阻隔混凝土与具腐蚀性的硫酸盐还原菌社群。这种保护机制显着延长了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寿命,对於原生海洋微生物群落又不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李向东教授补充道:「如果生物矿化膜保持完整,则毋需在混凝土结构物上再次涂漆。单次涂层处理免去繁复程序,进一步降低了建筑成本和碳足迹。」 这种生物矿化技术在腐蚀环境中的应用潜力无穷,适用於如海洋环境丶污水环境和水冷却设施,而这些地方的混凝土腐蚀都是由腐蚀性微生物引起。 李向东教授这项题为「生物矿化可防止微生物引起的混凝土腐蚀,以实现可持续的海洋基础设施」的研究,已在着名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刊登。研究针对混凝土,综合使用化学和力学性能测量,以及对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分析,评估了生物矿化技术在抑制海洋混凝土腐蚀方面的成效,这些评估旨在增进对微生物诱导腐蚀发展的理解。研究成果有助於开发创新技术以抑制腐蚀,实现可持续的海洋混凝土结构。 考虑到被细菌渗入的物质表面类型也会影响生物矿化处理的效果,项目将进一步研究生物矿化技术在不同混凝土类型中的效果,以拓展其应用潜力。此外,相关功能预测亦可用於日後的研究,从而在机理上了解微生物作用对混凝土腐蚀的潜藏代谢能力。这些研究结果有助未来进一步探索硫酸盐还原菌和海洋混凝土结构建筑寿命之间的奥秘。

2024年4月8日

研究及创新

20240405  PolyU driv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ed by the Environm

理大科研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获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有十项研究获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支持,资助金额合共539.6万港元。理大学者在创新及应用研究方面表现卓越,为香港的碳中和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此十项获资助研究内容涉及多个范畴,包括废物回收管理丶空气和水质监测丶气候变化丶节能和减碳等,展示了理大在环境保护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涵盖建筑丶工程和应用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研究项目旨在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例如利用移动传感器和电脑视觉技术监测街道空气质量丶基於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的自主沙滩垃圾清理系统丶开发光催化系统转化有用的二碳化学品以减少碳足迹。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环保效能,有项目将为香港下一代数据中心研发多功能冷却膜,以及研究气候变化下轮胎磨损的环境效应等。 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於1994年成立,旨在为环境及自然保育方面的教育丶研究及其他项目及活动提供经费。   理大十项研究获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 主要研究员 项目名称 资助金额 建设及环境学院 侯慧莹博士 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利用移动感测器和电脑视觉技术对高密度城区街道级别的空气质量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 HK$499,600 宋丁豹博士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研究)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结合二氧化碳封存的创新方法将焚烧淤泥底灰转化为工程填料 HK$500,000 申培亮博士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研究) 利用混凝土废浆制备吸碳涂料提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 HK$500,000 王蒙博士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轮胎磨损的环境效应研究 HK$900,000 工程学院 陈洁盈博士 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研究) 用於香港下一代数据中心高效被动冷却的多功能冷却膜的研发 HK$498,600 许钢焱博士 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 助理教授 基於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的自主沙滩垃圾清理系统 HK$498,000 任竞争博士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 副教授 碳中和目标下将香港的污泥转化成绿色氢气及电子燃料:新型工艺设计丶优化丶经济可行性及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HK$500,000 理学院 劳子桓博士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助理教授 开发光催化系统以减少香港的碳足迹: 将CO2排放物转化为有用的二碳化学品 HK$500,000 吴建勇教授 食品科学及营养学系 研究教授 基於纳米相变乳液的太阳能全光谱利用光伏/热系统 HK$500,000 时装及纺织学院 康占肖博士 时装及纺织学院 助理教授 (研究) 开发基於织物的冷凝水蒸发风栅提升空调效率 HK$500,000

2024年4月5日

奖项及成就

1

理大与江苏省江阴高新区签署技术创新合作协议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率领校内不同学系的教授於三月底来到江苏江阴进行产学研交流活动,并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和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推动下,理大与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高新区)签署了技术创新合作协议。 这一协议将进一步拓展苏港丶锡港之间的合作领域,支援理大科技创新项目落户江阴高新区;精准对接技术创新需求,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共同组织举办创新项目对接交流活动;以及探索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及研发载体等等。这项合作将促进双方在科技创新丶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探索,为苏港丶锡港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交流团对江阴高新区的高新企业进行调研,分别参观了中信泰富特钢展厅丶长电科技丶江阴市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与企业研发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此外,在产学研交流会上,理大的科研人员分别向江阴高新区的企业代表介绍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内容涵概超精密加工丶电动车丶微电子丶生物医疗丶新材料等。企业代表对这些最新的科技非常感兴趣,纷纷期待和教授们开展合作。 过去几年,理大一直不遗馀力地推进苏港科技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是次交流活动是自上一年在「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上,理大和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签订合作协定之後的延续,该协议提出共建技术创新转移中心,支持双方开展校企技术对接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丶访问交流等等活动。 接下来4月16日,理大将举行一场与江苏企业的技术对接活动,希望加强大学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有助於双方推进技术转移,亦为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敬请期待。  

2024年4月3日

研究合作

1

正泰集团到访理大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先生率领代表团于4月2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就加强双方科技创新合作进行交流。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理大协理副校长(大学发展)罗璇博士等代表的大学管理层及专家教授们热烈欢迎访问团的莅临,并在理大旗下教学研究酒店唯港荟举行午餐会与与来宾进行了交流。会上,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介绍了理大的发展,包含大学排名,领先的研究领域以及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他表示,理大致力于推动创新科技及其社会应用,结合产业发展造福社会。 会后,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带领访问团参观了理大校园及相关实验室。理大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院长、分布式及移动计算讲座教授曹建农教授向访问团介绍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研究院的最新发展。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及电力系统工程讲座教授钟志勇教授与理大智慧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钟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刚教授向访问团展示了先进材料与电子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在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与计量学讲座教授张志辉教授的带领下,访问团参观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了理大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  

2024年4月2日

活动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